關懷的力量 立體300dpi.jpg

《關懷的力量》(On Caring)

米爾頓.梅洛夫(Milton Mayeroff) 

 

1      前言

 

關懷一個人,就其最重要的意義來說,就是幫助他人成長並且實現自我。

例如一個父親關懷子女,會尊重子女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且正在為成長而努力的事實,這個父親感覺到被子女需要,並回應子女對成長的需要以幫助他們成長。

若只是利用對方來滿足一己之私便完全不是關懷,我要說的「關懷」,不可以跟「祝福」、「喜歡」、「安慰」、「撫養」混為一談,也不光是對他人發生的事感興趣而已。

關懷不是針對單一事件的感情或一時的關係,也不是想要關心某人那麼簡單的事。

由於關懷是幫助他人成長並實現自我,因此它是一個過程,並且與他人的成長發展產生連結,而且透過互相信任,關係的品質改善而且深化了,友誼也才會滋長。無論是父母關心子女、老師關心學童、心理治療師關心病人、還是先生關心太太,我想要說的是,它們都展現共通的模式。

此外,我們除了關心人,也可以關心許多事物,例如我們可以關心自己的「智慧結晶」(一個哲學見解或一個藝術方面的發想〔idea〕),我們也可以關心一個理想(ideal)、或我們所在的社區(community)。

同樣地,無論關心一個人或一個發想之間有甚麼重大差異,其模式是共通的。

本書要描述並探索的,就是這種關懷的共通模式。

「關懷」以其本身為核心,會將人生命中各種價值與活動加以排序。

當一個人關懷的面向甚廣,參與排序的內容豐富而且全面,這時在他生命中就存在基本的穩定性,他在這世界上「就定位」(be in place),不會沒有歸宿、隨波逐流或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

人們透過關懷某些人,透過關懷來滿足他人的需要,於是活出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一個人能夠在這世界上安身立命(be at home in the world),不是透過控制、解釋或欣賞,而是透過自己與他人的互相關懷。

這本小書要探討兩個相關主題,一是對於關懷的普遍性描述,並說明關懷如何賦予生命全方位的意義與秩序。

「關懷」和「就定位」這兩個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思考人類的處境;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了解。

雖然「關懷」和「就定位」或許無法闡明人生中許多重要的事,但我相信,它們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生某些最最重要的事。

 

 

 

關懷的力量

On Caring

米爾頓‧梅洛夫(Milton Mayeroff) 著

陳正芬 譯

2020年6月18日出版

 

誠摯推薦:

王浩威  作家、心理醫師

方志華  台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鄭美里  社區大學人文社會學術課程講師

余德慧  前東華大學、慈濟大學教授

 

很難得有一本書
教我們如何真正關懷他人
並且,找到人生的意義 

父母關心孩子,愛之深責之切,但如何真正幫助他成長?
老師關心學生,但是要如何教導,引領他找到自己的路?
對於公司裡的同事,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常常忘了關懷……
一般人忙碌了大半輩子,才幡然醒悟,我這一生為何而來?人生有沒有意義?

本書的作者米爾頓‧梅洛夫,是美國的哲學教授、作家。
他的這本小書《關懷的力量》,於1971年首度出版,是極少數專門討論「關懷」這個概念的一本書。四十年來,本書深深影響了教育、醫療護理等領域,甚至一些企業人士也很推崇它。而本書的文字之美,也創造出一種讓人安心、反思的情境。

從近年來傳出許多教育問題、網路霸凌的問題,不管是為人父母,當老師,或在家庭、公司裏,我們常常會忽略了關心他人的細微之處,而人又是最敏感的。或許這本充滿啟發的小書,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如何關心別人。

作者認為:關心一個人,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幫助對方成長和實現自我。比如說,一位父親關心他的小孩,他會尊重這個孩子是個獨立的存在,而且有成長的需求。他感覺到孩子需要他,並回應他的需求而去幫助他成長。但是,關懷並不是利用他人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關懷不是一種手段。

關懷是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人會與他人產生聯繫,關係得以發展,而透過彼此信任,關係的品質會改善而且深化,友誼也會隨之出現。不論是父母關心他們的小孩、老師關心學生、心理治療師關心他的病人、或先生關心妻子,都具有同樣的模式。

然而,我們也會關心一個想法(idea)、一個理想(ideal)、或是我們所在的社區(community),就如同作家會關心他的著作、音樂家關心他的作品,這些也是關懷的行為,而具有同樣的模式。

關懷的行為落實在生活裏,可以為他的價值觀和日常活動建立起秩序,因而他的生活會有一種穩定性出來,他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就定位」(in place),不會四處漂泊、沒有歸宿。他能夠活出自己人生的意義。

一個人能在這世界上找到歸宿,不是靠著征服、解釋、欣賞,而是透過關心別人,以及接受別人的關心。

|作者簡介|

米爾頓.梅洛夫(Milton Mayeroff,1925-1979)

  美國哲學家、作家。他自1963年起,於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at Cortland)哲學系任教,直至1979年9月因車禍過世。

  他的思想源頭是杜威(John Dewey)、佛洛姆(Erich Fromm)、馬塞爾(Gabriel Marcel)和羅傑斯(Carl R. Rogers)等人的著作。

  他的傳世之作《關懷的力量》(On Caring)於1971年出版之後,對於教育哲學、醫護倫理學等領域產生極大影響,包括影響到女性主義教育學家諾丁(Nel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研究。又由於本書綜論人生的意義,文字優美洗鍊,受到諸多讀者的喜愛,1990年被收錄於HarperPerennial出版社的「世界觀點」(World Perspectives)系列出版。

 |專家好評|

  應該當作指定讀物……這本人生哲理的小書,探討人類所有活動中最實用、最核心、最合情理的面向。

《今日心理學》期刊(Psychology Today)

  這本書是哲學寫作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率先探討道德哲學的基本課題,明確指出對集體思維與宗教的意涵,並闡明人們嚴肅思考的所有領域,唯有關切並深深關心某個課題的人,才能對它做出寶貴貢獻。梅洛夫教授用清晰、引人入勝的方式,讓讀者覺察跟這個重要事實相關的種種。

伯特(E. A. Burtt),美國科學史家、宗教哲學家

  不論是什麼年紀,只要是心智自由奔放的讀者,都會有所收穫。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簡潔而且文字優美,它以最清晰的方式,探討所有學校必須處理的兩個問題:一是成年人在這樣的學校中所處地位的本質,以及他和學生的關係;還有,學生們想在學校教育中追求甚麼,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在我讀過的所有探討幸福美滿和諧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幫助別人過這樣的生活的書當中,這本書是上上之作。我強烈推薦給成年人和學生。

約翰.霍特(John Holt),美國知名教育家、作家,在家自學運動提倡者

目次

致謝
對於關懷的種種說法
推薦序 
懂得.關懷.安身立命 ∕ 方志華

推薦序    只要人性在,關懷就在/鄭美里

推薦序 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 ∕ 余德慧

1 前言

Part I 關懷是為了幫助對方成長
2 基本模式
3 人的成長 vs.概念的成長

Part II 關懷的主要元素
4 了解
5 調整你的步調
6 耐心
7 誠實
8 信任
9 謙卑
10 希望
11 勇氣

Part III 關懷的各種面向
12 透過關懷而實現自我
13 過程最重要
14 關懷與被關懷的能力
15 關懷的對象要固定
16 關懷時產生的罪惡感
17 禮尚往來
18 關懷不是漫無邊際的

Part IV 關懷人的一些特定情況
19 關懷其他人
20 關懷我自己

Part V 關懷如何為生命排序,並賦予人生意義
21 關懷是一切價值的核心
22 關懷使我在世界上「就定位」
23 關懷「適當的」對象
24 活出我生命的意義

Part VI 以關懷為核心的生命,有哪些主要特徵
25 基本的確定性
26 活著的過程便已足夠
27 可理解性與深不可測
28 獨立自主
29 信心
30 感恩

 

余德慧老師2012年9月7日晚上過世了。

http://tpa.hss.nthu.edu.tw/news/news/2834

回想去年12月,第一次跟余老師聯繫,請他為這本書寫序,他慨然應允,交來這篇渾然天成,且能與我們今日的社會現實相互關照的美文。 

實話說,一般的推薦序很少能及得上原書的思想或文字水平,這篇令人意外的可以和原著等量齊觀,相互輝映。

老師,只能說感謝!感謝!

****** ******

【《關懷的力量》余德慧推薦序】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

文/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這本小書從出版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作者的聲名早被遺忘,但從今天世界的情況反過頭來回顧這部前現代的作品,不能說是徒然無益。當然我們的後現代處境受到各種虛擬環境的控制,可是在人文思維到底我們離前現代有多遠,在局中的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只有把參考點放在己身事外的一個點上,我們才從差異反身自我瞭解。

  我們當然無法贊同返古主義者,以外在的參考點為基準來批判自身,但也無意以現代的觀點批判舊時代的思維。有個對我們有益的方式是視域的融合:雖然視域融合經常被濫用,但閱讀本書卻是極為適切的。視域不是你看到內容的what,而是何以如此思維的how。只要你願意沉靜觀讀,視域融合會自動發生。

  首先你會注意到,本書以一股安定的氣息談關懷的內在種種,這對於不斷承受地震海嘯、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我們,可說是失去的烏托邦。

  尤其一打開書頁第一章就說,「關懷就是幫助對方成長」,我突然有點暈眩,待回神過來,仔細反思我的生命經驗,我知道當台灣還在貧困的農業時期,我的學校到處都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標語。

  人們之間關懷互助是生活所必須的,例如家裡沒米,缺油缺蔥,向鄰居「暫借不還」是常有的事,老人家生病需要村裡的壯漢來背,喜喪黑白事鄰居要幫忙,農忙割稻相互代工,所以,幫助他人不是難事,但是若要深化「幫助他人成長」就有疑慮:幫你成長,你會幫我嗎?這裡就碰到自我的界線,所以作者說,如果利用他人來圖謀自己的成長,就不是關懷,當年的農村生活其實就是遊走在這兩端。在現實裡,我們可以幫忙,但不要幫到「要能使對方成長」,但是碰到關係深厚的人,就得另當別論。

  時至今日,由農轉商,加上E化,「交換」的無限上綱,使得關懷成了被掩埋在地下只露半截的東西。多數所謂的「關懷」是屬於短線操作,我捐款、慰問可以,但別讓我花時間。但是不肯施捨時間,所謂關懷的DNA,如信任、耐心、誠實、謙虛、勇氣、感恩大概都丟失了。

  最近我更發現,「關懷」有更便利的短線:人們利用社交網站書面關懷,問候、祝福、慰問都以文字為唯一的意指,人們已經不把問候話語的內容以真材實料加以充實,許多真實的聚會、促膝長談大多已是昨日黃花。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這世代教關懷空洞化了?如果看到父母重新定位自己與子女的關係為朋友時,他們是否也用臉書溝通?就如一位父親感慨說,沒想到管教小女兒是用臉書,言下不知其可也。

  問題當然不見得是表達形式的問題,而是我們已經忘卻了真材實料的滋味,只剩下語言符號做為虛擬的真實。就本質來說,無論語言如何甜美,表意如何精彩,最終還是等待能與真實一致,可是我們卻過著兩種平行的生活,一為虛擬網路的活著,一是實質的活著,彷彿是兩種人。尤其在真實裡我們寧可孤獨對著電腦,即使在網路上充滿了人情味。

  本書在出版時還沒有網路,所以作者以真實面做為論述的主旨,卻教我們突然對自身當代的處境有些悲切,生活寬裕並不能帶來幸福,反而連關懷的基本面都快丟失了。

  如果世界經濟結構繼續惡化,這世界只剩窮人與富人,關懷的意義會變成什麼樣子?富人為了避免窮人反撲而做的施捨行為,就叫做「幫助他(窮)人成長」?窮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向富人抗爭,也叫富人學習歛貪,是不是也是「幫助他(富)人成長」?

  我們很清楚,我們似乎已經回不去古典時代,但我們還是相信,關懷做為人性的複合感情,依舊存在於人們的質樸之心,而對後現代的造作所造成關懷的扭曲,必須時時加以批判。

  我們寧可花一個晚上寫一封信問候長輩或勉勵晚輩,也不要用電子郵件;寧可那麼傳統地躲在房子裡給壽星驚奇,也不要丟個電子卡片。這些需要血肉之軀去做的事,不要假手「虛擬手段」。

  有時看到一些人洋洋得意的 E 化,我卻感到絕望,所有的 E 化無非要把某個目的性的任務更有效率的達成,但是真正的情意卻在生命氛圍裡,我們喜歡茶館、小館子,正因為那伙計、小二、客官的情意,這才是道地的關懷。

  奉勸本書的讀者,我們應當考慮如何把關懷還原回去,回到生命的感知裡,讓信任、寬恕、締結成為真材實料,充實於我們空茫的 E 腦袋。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coTrend 的頭像
    EcoTrend

    經濟新潮社EcoTrend官方部落格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