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猜」到「估算」的最強思考法――費米推論
文 / 經濟新潮社總編輯 林博華
我是一個喜歡「猜」的人。從以前開始,我喜歡猜「現在幾點幾分?」,然後看錶,幾乎誤差都在5分鐘或10分鐘內,不會差太多。
另個例子,我和太太去餐廳吃飯,若是一家新餐廳,我們可能吃得滿意或不滿意,但我常常會猜「這家店能不能撐超過兩年?」,之後再來驗證。
還有一種「猜」,是公司編列年度預算的時候。支出的項目大致可以有跡可循,但收入的話,未來一年產品究竟能賣多少?其本質也是「猜」,只是有人猜得準有人猜不準。
在職場上,「猜」的技術有其名稱,通常稱為「量化」。不能只是說「某某產品的市場很大」,有多大呢?是幾千萬?或幾億?或幾十億?能否算給別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