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達蜜經濟學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為什麼叫達蜜(.me)經濟學?作者提出了這個謎題,等你來探索。

 不說長的,就這十幾年的社會變化來看,會發現一些明顯的趨勢:極簡風格(從服飾到設計)、大主題的沒落(報刊雜誌上,政治社會的大議題退流行,讓位給個人實用的、生活的、素人經驗的微觀題材),好像,社會、國家愈來愈不重要,個人愈來愈重要的感覺。或許這跟網路的普及很有關係,個人如果善用網際網路,就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有的人爆紅,有的人細水長流、漸漸累積出影響力,終於我們看到——一個真正崇尚個性、個人,非關國籍、種族、宗教,這樣的達蜜(.me)時代,來臨了。

 最先觀察到的是,我們在網路上可以follow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藉由FacebookYahooGooglePlurk、豆瓣、aNobii等,不管是主動參與,還是潛水,我們追蹤自己喜歡的主題,樂此不疲。科技的演進,也似乎能滿足我們每個最細微的需求:文化商品愈來愈輕薄短小(po文的字數、MSN訊息、YouTube影片、手機小說、餐巾紙小說,更別提報紙上的文章)、我們愈來愈一心多用(同時聽音樂、上臉書、眼看iPhone、一手握手機、一邊聽電視),作者就是從這些小趨勢中,想研究人的專注力、人們如何感知事物,而且以自閉症(autism)為對照組,以自閉症者通常很厲害的專注力、不尋常的感受事物的能力、常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鑽研很深的能力,來反思我們的網路生活(「宅」在電腦前、追逐特定主題、使用文字而非口語溝通、圖像的大流行)究竟有什麼優勢。

 很令我感動的是,作者認為不要光把自閉症視為一種疾病,而希望更強調他們在認知方面的特殊能力、或成為某方面的專家的潛力(有許多是在理工領域表現很出色)。書裡提到,像是達爾文、孟德爾、愛迪生、特斯拉(Nikola Tesla)、愛因斯坦、牛頓、梵谷、傑佛遜、羅素、斯威夫特、杜林(Alan Turing)、狄拉克(Paul Dirac)、顧爾德、史蒂芬史匹柏和比爾蓋茲等人,全都被認為有可能是自閉症者或亞斯伯格症者。

他們或許沉默,但也可能極有魅力,例如書裡第七章提到史上最重要的小說人物福爾摩斯,他奇特的行為方式、習慣、似乎就像極了一個自閉症者;又例如第八章提到知名小說家大江健三郎的兒子大江光,從小被診斷為自閉症者,然而他非常擅長於作曲,其作品甚至多次登上日本古典樂排行榜,他的音樂帶有一種率真、甜美、自然的風格。

 目前看起來,從科技的創新,到人類行為的變化,似乎都指向一個方向:不論你有多怪,你就是你,可以找到機會,走出自己的路。

 正如Mr.6(劉威麟)所說,這是個怪咖、內向者可以飛黃騰達的時代。我們藉由網路的幫助,愈來愈往自己的內心走,我們的內在也愈來愈豐富(看你能不能找到你的焦點),也有更多的機會創造自己的未來。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還算是有滿多讀者的「部落客」與還算有點名氣的網路人,每次遇到演講分享,總有觀眾提問,到底怎樣才能在沒有任何直接的老闆的壓力(它不是工作)以及沒有任何金錢回饋(它收不到稿費)的情況下,不斷地產出文字?

  是什麼技巧?什麼動力?什麼「症」?

  很贊同《達蜜經濟學》裡面的描述,的確如書中所提到的,在網路上成功的人,真有一些符合網路的「能力」,這些能力拿到外面去,不見得是堪用的,但在網路上卻所向無敵。很多人認為部落客就是「文筆好」,錯!由於電腦軟體的進步,文字亂成一團也沒關係,東寫西寫,拼拼湊湊,只要到交稿之前能夠「抓回來」就好了,更重要的一個能力反而是,看到一件事情,腦子蹦出一堆文字,必須要有辦法將它全部從「空中」抓下來,形成有頭有尾、有前有後、有條有理的有意義的文字。

  所以,每次在演講中,為了回答那些問題,常常告訴觀眾,本人不是A咖,也不是B咖、C咖,連D咖都稱不上,因為我們都是「怪咖」。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蜜經濟學:.me.me.me…在網路上,我們用自己的故事,正在改變未來

 《達蜜經濟學:.me.me.me…在網路上,我們用自己的故事,正在改變未來》(Create Your Own Economy: The Path to Prosperity in a Disordered World)

泰勒.科文(Tyler Cowen)|著

《達蜜經濟學》【推薦序】資訊狂將創造新秩序 文/鄭緯筌(Vista) 

乍看之下,這是一本為自閉症者所寫的書,嗯,感覺似乎很枯燥無趣?但如果你也這樣想,可能就會和一本好書失之交臂了。

  反覆讀過幾次,就會發現作者其實是希望大多數讀者可以向自閉症者取經,並且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關於抵抗資訊焦慮或是維持客觀理念的方法,或是以有益自閉症者的角度來看待某些文化環境和經濟事件。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蜜經濟學》推薦序】詮釋我們身處其中的驚人科技衝擊 文/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系主任)

  如果一個新科技不只能帶動經濟成長、促成諸多技術進步,同時還對社會、政治、文化各個層面都有廣泛衝擊與深遠影響,我們在經濟發展理論中稱這樣的技術為「超級科技」(Mega-Technology)。人類在過去兩、三百年中曾經看過的超級科技包括:蒸汽機、電力、內燃機、核能、基因科技等等。而我們身處其中,感受最為深刻的超級科技,則應該非網際網路莫屬。

  不過,雖然我們容易認知到新科技所帶來的便利進步與商業利益,但身處其中,也容易讓我們看不清楚一種超級科技的衝擊全貌。例如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應該就不容易想像自己的發明會在未來如何徹底改變人類文明的內容與面貌。

  事實上,面對超級科技帶來的劇烈社會與文化衝擊,當代人們(特別是「大人們」)更常見的反應是不以為然,甚至視為是需要加以矯正的現象。在我們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對於年輕人的上網現象與網路文化,貼上負面標籤或給予嘲諷稱謂,例如「沉迷網路」、「網路上癮」、或「宅男宅女」等等。不過,同樣在歷史中常見的是,隨著時間過去,以後的人們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古早的人們會對於當時新科技所創造的新文化,有如此奇妙的莫名敵意。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蜜經濟學.jpg 

Create Your Own Economy: The Path to Prosperity in a Disordered World

作者  /  泰勒.科文 Cowen, Tyler

譯者  /  陳正芬

出版社 / 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 / 2010/06/03

ISBN:9789867889980

  這是個「達蜜」(.me)的時代。在科技不斷創新、網路創業越來越火的氛圍裡,每個人都是媒體,在網路上,每個人都發出聲音,但是接下來呢?

  我們花許多時間上網,除了工作之外,這許多時間,我們在幹什麼?在撲浪、臉書貼文、打簡訊、玩Google?這一切代表什麼意義?

  作者身為一個經濟學家,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經濟學部落格「邊際革命」的格主,還是個「資訊大胃王」,熱愛文學、音樂美術、美食等等。他想探討的是:

  ◎傳統經濟學是研究人對於客觀環境的反應,也就是人的行為;

  ◎再深入一些的行為經濟學,加入心理學的因素,探討誘因、動機會如何影響人的行為;

  ◎作者再加入「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的因素,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神經組織結構都不一樣,這是唯一能夠確立每個人「主體性」的元素;神經組織結構體現在人們不同的認知方式上,尤其是我們如何處理資訊(包括網路的資訊,還有音樂、文字、繪畫、與人互動)。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