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幾年前所寫的文章。戴明博士的管理學經典著作《轉危為安》,我們已於2022年出了新版,更新了一些錯誤,提供給讀者思考關於品質、生產力、績效評估、系統觀念等等整合性的問題,並嘗試了解戴明博士的「淵博知識系統」。
【我的財經書架】台灣能否「轉危為安」?——戴明博士的管理思想
一邊讀著這本新書《轉危為安》(經濟新潮社出版),一邊想著近年來台灣產業界的轉型無力,還有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醜聞。一切都被戴明博士料中了——幾乎所有管理問題的解答,都在這本書裡。例如戴明所強調的:「要從董事會做起,品質才能落實。」食安風暴的業者們,有聽到嗎?
戴明(W. Edwards Deming, 1900-1993)是誰?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戴明是世界著名的品質管理大師,他對於日本與美國都具有難以估計的影響力。」他是耶魯大學物理學博士,也是統計學者,曾在美國農業部工作;1950年,他應日本科學技術聯盟(Japanese Union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JUSE)之邀到日本講學,廣泛傳授品質經營的理念和重要性,因此奠定日本品質管理的基礎。日本為了感念他,甚至將品質獎命名為戴明獎(Deming Prize)。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2章 西方管理方式轉型的原則:管理十四要點
本章目的
西方的管理方式必須有所改變,以遏阻西方工業日趨衰落,並進而力爭上游。本章和第3章目的,都在闡明為了進行這種轉型所需採取的措施。面對危機、立即覺醒進而行動,這些都是管理者的職責。
本章和第3章也提供一些衡量管理者績效的準則。使公司裡每個人都有回答以下問題的依據:「我們的管理者做得如何?」工會領導者或許會有同樣的問題,也可以用同樣的準則來評斷。
這種轉型只能由人達成,而不是硬體(電腦、儀器、自動化與新機器),公司不能把品質買進來。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過去50年經營管理的反思——如何轉危為安?
品管大師戴明的傳世經典
經營管理的百科全書
變革必須從領導者做起,由上往下帶動,才有可能成功。

【戴明管理經典】轉危為安:管理十四要點的實踐(修訂版)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所連結的文章整理得言簡意賅. 而且它所歸納的亞馬遜的三大原則, 全都是管理上的重大議題.
原則一:客戶至上
客戶至上(Customer Obsession)。貝佐斯說,「我們做的每件事,都要回歸到客戶。」以亞馬遜在消費市場的經營為例,貝佐斯指出,重點就是「低價」、「快速送達」和「大量選擇」。所以亞馬遜的資源投入、任何決策,基本上都是圍繞這三件事情發展。
零售業似乎是最能夠基於普遍人性來決策. 但其實大多數企業都是. 然而, 客戶導向是不容易的.
原則二:當一個創新先鋒
貝佐斯提到,顧客常常是不開心的,因為他們總是想要更好的,卻不知道更好的應該是什麼?「原則三:我們看得很長遠 所以我總是警告人們,所謂的客戶至上,不只是傾聽客戶要什麼,還要為他們創新。 」而他認為同時必須認知到的是,「 如果你不能接受失敗,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創新者、開創者。 」因為創新需要實驗,如果知道一定會成功,那這就不是一個實驗。他形容:「失敗和創新是不能分開的連體嬰。」
「 如果我告訴你,有10%的機會你可以得到100倍的回報,你永遠應該接受這個賭注。 」
這是很明確的教訓, 好的主管都會常常激勵屬下: 為客戶創新. 因為客戶還不知道他們想要甚麼, 所以光是傾聽顧客聲音還不夠.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轉貼以下文章,談到最低工資,以及工會力量不足等問題,供參考。
《自由廣場》最低工資 立法或協商 2016-05-01 06:00
自由時報 ◎ 曾翔(勞資關係協進會研究人員)
去年曾寫過的一篇文章, 介紹《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這本書,
他們已化為天上的星星──過勞之島的問題思索
另外也推薦《衡量一個人》(The Measure of a Man) 這部電影, 2015, 法國片, 點出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勞工處境, 充滿感情但不濫情, 寫實的風格. 原文片名La loi du marche 意思是「市場法則」。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4章 淵博知識系統
現在風行的管理風格一定要轉型。一個系統無法了解自己。轉型必須仰賴來自外界的觀點。本章的目的,正是要提供一種外界觀點──放大透鏡──我稱之為淵博知識系統(system of profound knowledge)。它提供了一組理論地圖,協助我們了解自己工作其間的組織,使我們得以在組織內取得最佳的成果,從而對整個國家有所貢獻。
外界的觀點。淵博知識由4大部分所組成,它們彼此之間相互關聯:
‧ 對於系統的了解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戴明自序
本書是為在現行管理方式肆虐下生活的人而寫。這種管理方式導致了既大且久的損失,使我們步向衰退。大多數的人誤以為,現行管理方式存在已久,而且牢不可破。事實上,它是現代的發明──一個經由人們的互動方式而創造出來的牢籠。這種互動使得我們生活的所有層面──政府、產業、教育、醫療──都深受其害。
我們都在競爭的氣氛中成長,不論是人與人,或者團隊、部門、學生、大學之間,都充斥著競爭。經濟學家教導我們,競爭會解決我們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現在了解,競爭具有破壞性。更好的做法是,每個人都能以「人人皆贏」為目標,如同處於一個系統般共同工作。我們所需要的是合作以及向新的管理方式轉型。
轉型之道就是我所稱的「淵博知識」。淵博知識系統由四大部分所組成,彼此互相關聯: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戴明博士是於1993年12月20日過世,今天是12月22日,剛過了他的紀念日。已離開人世22年的戴明,他的著作《轉危為安》、《新經濟學》依然在全世界散發光芒,或許說明了企業管理、商業經營所面對的巨大挑戰,不曾消失,且越演越烈。
戴明博士若是看見台灣目前的產業、社會現況,不知會作何感想?如何把品質做好?(光靠著加強檢驗是不夠的,重點是不斷改善之前的流程。以高志明的說法,百分之百的檢驗是人類的悲哀。是人類商業發展的全面敗北。)
如何在經營管理中,更尊重人(員工、股東、供應商、顧客、地球皆贏),利用系統觀點考察企業經營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例如剛開完巴黎峰會,台灣也訂了自己的減碳標準)。
每個人天生就不一樣,績效表現一定會有差距,這對於企業管理、教育現場、整個社會來說,都是會碰到的問題。還是要將人們排名、排序、依績效給薪嗎?這是戴明博士送給21世界的我們的一堂hard lesoon,但肯定是值回票價的。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版導言
文/凱文.卡希爾、凱利.艾倫
譯按:此文由凱文‧卡希爾﹝Kevin Edwards Cahill,美國戴明學院(WEDI,The W. Edwards Deming Institute®)執行理事、發現成功者信託(Successor Founding Trustee)研討工作坊輔導員,同時也是戴明博士的外孫﹞和凱利‧艾倫(Kelly L. Allan,美國戴明學院諮詢理事會理事,資深課程輔導師)合著。他們以寫信給讀者的方式撰寫導言,最後並敬祝讀者事業成功。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本書旨在提倡美國式管理風格的轉型。所謂「美國式管理風格的轉型」,不是依原樣重建,也不是小幅修正,而是徹底改用全新的結構,從基礎改起。轉型也許可說是突變(mutation),不過,突變意指「無秩序的自然改變」,而轉型則必須有「指引方向」,這正是本書目的。除了公司需要轉型,政府與產業之間的關係也必須轉型,本書將細加說明。
管理者對未來毫無規畫,對問題也無先見之明,造成人力、材料、機械工時的浪費,都使得生產成本與售價節節上升,完全轉嫁在消費者身上。但消費者不會永遠甘於補貼這些不必要的浪費,其必然的結果是市場消失、員工隨之失業。所以管理者的績效,不應該以每季發放的紅利評斷,而應該觀察其堅守市場、保障投資者未來股利和員工就業機會的能力,這些都從以未來著眼、改進服務及產品的管理方式而來。員工流離失所,擴大失業的行列,已不再為社會所樂見。市場消失與員工失業並非宿命,也不是無法避免的事,這完全是人謀不臧的結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危為安》和《新經濟學》譯序
文/鍾漢清
英國經營者協會的月刊《今日管理》(Management Today)曾讚譽品質運動之父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1900∼1993)為20世紀十大管理學思想家。他是位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智者、「品質為新經濟紀元基礎」的啟蒙者。他一生樹立了忠於專業(統計)、努力不懈、不計個人得失的典範。對他而言,研究、著書立說、教學、組織指導等繁忙的工作,就是生活。他的經典著作《轉危為安》和《新經濟學:產業、政府、教育一體適用》(The New Economics for Industry, Government, Education)能出版中譯本,真令人感到歡喜。這兩本書是戴明博士數十年的心血之結晶,它們也是1980年代起品質運動的史詩、見證。《轉危為安》行文緊湊,知識密度頗高。《新經濟學》則已出神入化,看似平常,其實頗多深意。這兩本 書都是經典之作,值得讀者鑽研。
《轉危為安》1982年首次出版,當時書名為《品質、生產力與競爭地位》(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1986年時出版第2版,書名為《轉危為安》(Out of the Crisis,取自1950年代戴明談日本要如何走出低品質惡名的危機)。著作易名,一方面充分反映作者的心路歷程,而我們也可因此了解本書的重點所在。《新經濟學》初稿完成於1992年,1993年年底作者過世前即已完成第2版稿本,於1994年出版。它基本上是作者於1986年之後,持續在世界各地舉辦著名的「四日研討會」的教學相長成績。戴明博士很重視參與學員和實習講師的互動,他們的回饋,都會在書中記下,包括大名,有時還記錄時間和地點。
戴明博士的著作,不只是他畢生學識的結晶,更有全球精英與他對話的紀錄,是首雄壯的交響曲,也是經營管理學著作的里程碑。作者音樂素養高,行文可媲美他所作的聖樂。讀者研習這兩本「愛智之學」時,就像演奏他的樂曲般,要牢記他的思想是整體的,其中的要義,可以做無窮的整合和發揮。不過,應該先求追隨原本,再求「再創造」。這兩本書多採用前後各章相互指涉的方式(像是這兩本書有幾張圖是相同的,不過,我們在相關處會提醒讀者,比較作者在說明上的修正處),各以或深或淺的方式,說明某些關鍵詞,這是因為作者認為「用一句話或一整章,都不足以完全掌握某一要點的精髓。要了解他的理念,必須反覆研讀、思考和實踐」。
戴明博士主編,沃爾特‧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著的《品質管制觀點下的統計方法》(Statistical Method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Control,1939年出版),戴明博士在編者序中說明:「一本書的價值,並不只是各章價值的總和而已,而是要把每一章、甚至每一段落,都與其它部分整合起來看,才能彰顯出意義來。『品質管制』這一主題,無法用任何單一理念來完全表達,所以第1章必須在讀完全書、融會貫通後才能解釋清楚。」以《轉危為安》為例說明,讀者在讀懂了整本書後,必能有更深人的體會。因為上述的「可運作定義」,是他認為人類從事有意義溝通的根本原則,也是第9章的主題;而在讀完第11章「令人著迷的變異」後,又會對「作業定義」學說更了然於心。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品管大師戴明 經典重現!

【戴明管理經典】轉危為安:管理十四要點的實踐
愛德華.戴明(W. Edwards Deming)◎著
鍾漢清◎譯
出版日期:2015年9月1日
品管大師戴明的傳世經典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過於數字管理導向的企業, 結果會變得怎樣呢?
管理大師戴明(W. Edwards Deming)在名著《轉危為安》當中, 就痛陳數字管理, 目標管理可能造成的問題.
《轉危為安》即將出版!
血汗亞馬遜 員工做到哭
為績效 連4天沒睡 不顧罹癌流產
2015年08月18日 蘋果日報
血汗亞馬遜不是我認識的亞馬遜!Jeff Bezos 公開回應《紐時》報導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