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Curation策展的時代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本書改版自2012年《Curation策展的時代:「串聯」的資訊革命已經開始!》)

資訊碎片化的時代,

每個人都必須具備過濾和編輯資訊的能力,

這種萃取知識、串連資訊的技巧,就是現代的策展。

一本書,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了解策展,進而找到連結!

 

在英文中,提供「觀點」的人,稱為策展人(curator);策展人提供觀點的行為,就是策展(curation)。

以往,所謂策展,指的是策展人在博物館或美術館中所策畫的展覽。現在,策展指的是從資訊洪流中,基於策展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淘選資訊,賦予新意並與眾多的網友共享。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在我閱讀本書書稿之際,臺灣發生了兩件,極富對比意義的事。

  一個日本樂團FRYING DUTCHMAN,二○一一年在京都鴨川畔,露天即興演出,主唱在團員的樂器伴奏下,發表了十九分鐘的反核演說,其間夾雜著動人的演唱,呼籲日本人民覺醒廢核。

  整個表演過程中,駐足聆聽的群眾不過數十名,來來往往頂多幾百人,但隨團拍攝下來的影音記錄,在YouTube上,分為錄音檔與影音檔,超過一百萬人次點閱,另被譯為英文、德文、法文等的多種字幕版本。

  二○一二年十月十八日,這段YouTube影片也被加上中文字幕,在台灣網路廣為流傳,光是透過我的臉書,就被轉分享三百多次。此外,短短六天,七萬六千多人次點閱這段影片,導演戴立忍、五月天瑪莎也加入分享。

  約略同時,陸委會在二○一二年耗費新臺幣五百多萬元,委託民間公司經營的臉書帳號,雖然粉絲超過十二萬人,遭立委批評單篇發文頂多四十五人按讚,有的甚至只有十人,進而質疑政策溝通成效。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人人策展、人人是伯樂──揭開數位策展時代的序幕    

文/劉奕成|台灣頂級職業籃球大聯盟(T1 League)副會長

 

  常常浮潛於電影、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活動中,認識許多有趣的人。有一天,突然接到電話詢問我是不是前輩藝術家郭柏川展覽的策展人。

  我笑笑回答:「那真的只是同名同姓。」

  有一位藝術家說:「如果你真的去當策展人,也不會讓人意外。因為,你發掘了不少導演、編劇還有藝術家;其實,你早就是個策展人了。」

  坦白說,在我心目中,「策展人」有著很崇高的地位,雖然我在TEDx Taipei(*按)的活動中擔任過策展人,但是離我認知的「策展人」標竿,還有好幾光年的距離。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