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都是貨幣過多惹的禍──徹底了解「通貨膨脹」的終南捷徑
吳惠林
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為何會在1949年退守台灣?被共產黨戲耍固然是主因,但當時神州大陸嚴重的「通貨膨脹」(由1美元兌4.25億當地貨幣的事實可知一斑),以致民生凋敝,更是世人共認的要因。當時還對囤積、惜售的業者施以嚴刑峻罰、甚至處以當場槍斃的極刑。可見國民政府也知道事態的嚴重性,也想辦法制止,但終究徒勞無功。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之後,對通貨膨脹的禍害牢記在心,而「新台幣」的發行可以為證。那是1949年6月中,「四萬元換1元」的新台幣開始發行,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但國共內戰更殷,台灣物資被強運中國接濟國民黨軍,中國經濟面臨崩潰,更連累台灣。當時的物價指數已是終戰時的七千倍。(見李筱峰,〈週年啟示錄〉,《自由時報》,2009.4.19)
通貨膨脹危害世人罄竹難書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暢銷書《一課經濟學》作者所寫,
「抗通膨」的經典著作!
通膨、美元、貨幣的一課經濟學
對總體經濟的影響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Inflation
暢銷書《一課經濟學》作者 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著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體經濟學裡面最重要的2個主題,就是「失業」和「通貨膨脹」。
失業不難理解,但是「通貨膨脹」是什麼?
為什麼媒體動不動就說「....有通膨疑慮」?
又如果看看事後的數據,例如某國公布的通膨率低於2%,甚至是1%,媒體又說「可能引發通縮」?
這到底怎麼回事?
事實上,這裡面除了有稱謂上的問題,還有極容易被混淆的觀念,以及尾大不掉的政治問題。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文 : http://city.udn.com/54543/2982249
Quote:
因為過去十年來不曾為了通膨而調整綜所稅課稅級距,因此這次財政部宣布調整時,許多人搞不清楚,甚至以為這與目前行政院賦稅改革有什麼相關。其實這是依據現行所得稅法第五條規定,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累計達3%以上時,綜所稅之免稅額便會隨之調升;另外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累計達10%以上時,課稅級距之金額亦會隨之調整。調升後對民眾當然有利,例如原來所得淨額37萬元以下者適用6%的稅率,調整後所得淨額大約41萬元以下者都可適用6%的稅率。
(中略)
「通膨」原本就是政府在無形中得到好處,民眾卻受害的一個情況,也是因此「通膨」這件事一般而言常被稱為「通膨稅」(inflation tax)之故。
之所以被稱為「通膨稅」是因為:通膨現象造成政府受惠,民眾受傷的一種「隱性課稅」的結果。通膨原則上造成社會上的財富重分配,向別人借錢的人(債務人)得到好處,借錢給別人者(債權人)受到傷害,而這種重分配效果如果是在固定利率之下的借貸關係就更為明顯。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