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哈利‧佛里曼,是國際知名的銷售大師,

在零售的技巧和營運管理方面,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演講者和顧問,

全球已有超過500,000家零售商,採用他獨創的銷售及管理培訓系統,

包括卡地亞(Cartier)、賀曼公司(Hallmark)、高級巧克力品牌Godiva等等。

本書是他40餘年銷售經驗的集大成,也是超實用的業務成交指南!

看懂顧客的心理,加上這套銷售理論,保證你的業績突飛猛進!

銷售洗腦 300dpi正封面.jpg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體書封.jpg

選擇的自由(40週年紀念版)

Free to Choose: A Personal Statement

作者: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羅絲‧傅利曼(Rose Friedman)

譯者:羅耀宗

2021年12月9日出版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tadata後設資料:精準搜尋、一找就中,數據就是資產!教你活用「描述資料的資料」,加強資訊的連結和透通

 傑福瑞.彭蒙藍茲(Jeffrey Pomerantz)|著

(按:metadata 是「描述/詮釋/有關資料的資料」、(data about data), 中文譯名未定調,本書譯為「後設資料」,其他譯名包括詮釋資料、中介資料、元資料、元數據等等,特此說明)

METADATA-平面書封.jpg

 

了解後設資料(metadata),是資訊科學的必修課。

一本書,幫助我們掌握資料的流通和運用!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評論〕

誰來印鈔票?

黃春興(清華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這本書寫得很簡潔,條理也很清晰,讀者只要按章節讀下去,並不需要導讀。再說,本書作者莫瑞‧羅斯巴德是二十世紀末奧地利經濟學派少數的代表人物,任何的「序言」都不免狗尾續貂。這難處,是我在答應寫這篇「書前文章」之後才嚐到的。既不能是導讀,也不宜是序言,那就只剩下「後言」的文體。後言擺在書後,並不是台灣出版界的風格。沒路可走,只好求突破,我就試著寫一篇擺在書前的「後言」。

 

  有了多年的教學與研究經驗,我猜想讀者的疑惑大概是:「為什麼作者不去研究一套有效管理政府的理論,好讓政府在控制貨幣時無法循私護短?這樣,政府不再有流弊而百姓也坐收良好貨幣的益處,這樣不是雙贏?作者何必那麼偏狹,緊咬著政府的缺點不放?」在傳統強調大政府的中華文化薰陶下,產生這類的質疑是很自然的。其實,這類觀點不僅是一般的文化反應,在經濟社會進入全球化而個人日益覺得自己渺小無助時,期待大有為政府或世界政府的心態也較上世紀末更為強烈。還有一種影響是來自學界對民主的過度信任,譬如書市中流行的公司統理(corporate governance)與政府統理等理論,大都在傳遞這樣的信念:不論是大公司或大政府,只要股東或人民能設計出一套健全的統理和控管機制,就能放手讓管理階層發揮競爭優勢。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1章 前言

  極少經濟主題比「貨幣」更糾纏不清、更令人摸不著頭緒。舉凡「緊縮貨幣政策」相對「寬鬆貨幣政策」、聯邦準備體系相對於財政部的角色,以及各個不同版本的黃金本位等,辯論之聲不絕於耳。政府究竟該把銀根注入經濟體系,還是抽銀根?由政府的哪個機構來做?政府該鼓勵貸款,還是加以約制?該回歸黃金本位嗎?如果是,以什麼比率?無數的問題愈滾愈大、沒完沒了。

  貨幣問題的各種歧見,或許是源自人類的「務實」傾向——只想研究跟自己切身相關的政治經濟問題。但是,如果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日常瑣事,不再探究根本的差別,也不再問些真正基礎的問題,久而久之,基本問題就會被遺忘,而漫無目標地隨波逐流將取代了對原則的堅持。人們往往有必要取得某些觀點,跳脫日常事務,以便獲得更完整的理解,對於經濟體制尤為如此,體制中的交互關係是如此錯綜複雜,以致必須將幾個重要因素孤立出來並加以分析,而後追蹤它們在複雜世界中的運作情形。以上是「魯濱遜經濟學」的重點,也是最受古典經濟理論喜愛的情節,儘管許多評論家認為,分析孤島上的魯濱遜和星期五的經濟行為,實在與現實世界脫節,但它其實有個極有用的功能:突顯出人類行為的基本原理。

  在所有經濟問題中,貨幣可能是最糾纏不清,也是最需要採取某種觀點的。此外,貨幣這個經濟領域,覆蓋交織著數百年來最多的政府干預,許多致力研究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卻刻意略過貨幣,堅稱貨幣不一樣,一定要由政府供給、受政府約束。他們從不認為國家管制貨幣形同干預自由市場,貨幣的自由市場是他們無從想像的,政府必須鑄幣、發行紙鈔、界定何謂「法定貨幣」(legal tender,譯註:法律賦予在一國境內有強制流通能力的貨幣)、創造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給、「穩定物價」等。
  由歷史觀之,貨幣是政府最先控制的事物之一,十八、十九世紀的自由市場「革命」,對於貨幣少有著墨。因此,現在是回歸基本面,來到「貨幣」這個經濟體系命脈的時候了。

  讓我們先問自己:貨幣能在自由的原則下被組織或安排嗎?我們能夠擁有如財貨、勞務一般的貨幣自由市場嗎?這麼一個市場會是什麼樣子?各式各樣的政府控制會造成哪些效果?如果我們偏好其他方向的自由市場,希望消除政府對個人和財產的侵犯行為,當務之急就是:去探索貨幣的自由市場有哪些做法與手段。


第2章 自由社會中的貨幣

一、交換的價值

  錢從哪裏來?魯濱遜顯然不需要錢,他可吞不下金幣。魯濱遜用魚換取「星期五」的木材時也無須為錢傷神,可是當社會上不光只有幾戶人家時,錢就派上用場了。

  為了解釋錢的角色,我們得退一大步,問道:人究竟為何交換?交換是人類經濟生活的基石,沒有交換,將沒有真正的經濟制度,也不會有社會。自願交換之所以發生,是因為雙方期望從中獲益,A和B協議將各自的財貨或勞務轉給對方,如此就形成交換。雙方顯然都獲益,因為每個人對換來的財貨或勞務,評價都比所付出的更高。當魯濱遜用幾條魚換取木材時,他認為「買來」的木材,比「賣出」的魚更有價值;星期五的想法則恰好相反。從亞里斯多德乃至馬克思,人類誤以為「交換」代表某種價值均等性,換言之,如果用一籃子魚換十根木材,表示魚和木材之間存在某種均等性(equality)。其實交換之所以成立,只是因為兩種東西在兩造心中的地位不同罷了。

  為何「交換」在人類之間竟如此普遍?基本上是因為自然界的多樣性(variety),包括人類的多樣性,加上自然資源散處各地的緣故。每個人有不同的技能和性向,每塊土地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有資源,交換就從這種自然界的外部多樣性而來。堪薩斯用小麥換取明尼蘇達的鐵礦,某人提供醫藥服務來換取另一人的小提琴演奏,「各司其職」讓人人發展自己最棒的技能,並促使各地區開發其特有資源。如果不能交換,如果每個人被迫要自給自足,多數人想必只有餓死的份,活下來的也不好過。「交換」是生命的活水,不僅對經濟是如此,對文明本身也是。

二、以物易物

  話說回來,直接交換(direct exchange)有用的財貨和勞務,幾乎不足以使經濟制度從原始層次開始提升。這類直接交換(或以物易物〔barter〕)比純粹的自給自足好不到哪裏去,原因何在?首先,想也知道,直接交換幾乎不足以讓生產持續,如果瓊斯雇幾名工人蓋房子,他要付給他們什麼呢?是房子的一部分,還是他們用不上的建材?問題出在「不可分割性」和「碰不上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說,假如史密斯想用犁換幾樣不同的東西,像是雞蛋、麵包和一套衣服,那麼他該怎麼做呢?他如何把犁大卸八塊,將其中一部分交給農夫,剩下的給裁縫?就算東西可以分割,也不太可能讓交換雙方同時找到彼此,假設A想賣一堆雞蛋,而B有一雙鞋,如果A要的是衣服,怎麼可以硬是把兩人湊合起來呢?再想想某位教經濟的老師,要找到一位想用雞蛋換取幾堂經濟學課程的蛋農,會是多困難的事!由此可知,直接交換是不可能造就任何經濟文明的。

三、間接交換

  儘管如此,人類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發現間接交換是大幅擴充經濟的途徑,在間接交換的機制下,你把東西賣掉後,換來的並非立即所需,你得將它賣掉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這種做法乍看之下既「拙」又拐彎抹角,實際上卻是個妙招,讓文明得以發展。

  農民A想買B製作的鞋子,他發現B想要的不是蛋而是奶油,於是A先用雞蛋跟C換奶油,再把奶油賣給B來換鞋子。換言之,他先買奶油並非因為他自己想要,而是想用奶油換鞋子。類似地,擁有犁的史密斯願意賣掉犁,來換取一樣更容易分割並出售的商品(比如奶油),然後用部分奶油換取雞蛋、麵包、衣服等。在這兩個案例中,奶油的優勢在於較高的市場性(marketability),這也是一般人除了單純消費外,對奶油還有超額需求的原因。如果某樣貨品較具「市場性」,換言之,如果大家都認為奶油比較好賣,那麼奶油的需求量會因為可做為交換媒介(medium of exchange)而變大,於是某專業人士便可透過這個媒介,用自己的產品換取其他專業人士的貨品。

  今日世界存在著各種技能和資源,貨品的市場性也形形色色,有些貨品的需求量較大,有些較容易被分割成小單位而無損其價值,有些比較耐久,有些便於長途搬運,總之所有優點都有助提高市場性。無論在哪個社會,最有市場性的貨品會逐漸被選為交換媒介,一旦有愈來愈多人選作媒介,其需求量便水漲船高,進一步提升它們的市場性。結果變成良性循環:較高的市場性使更多人以它們為媒介,於是進一步提高其市場性,就這樣循環下去。到最後,一、兩樣商品被當成通用媒介,幾乎所有交換行為都派得上用場,而這些商品就叫做「錢」。

  自古以來,許多不同財貨都曾被當作媒介,像是殖民時代維吉尼亞州的菸草、西印度的糖、阿比西尼亞(Abyssinia)的鹽、古希臘的牛群、蘇格蘭的釘子、古埃及的銅,還有穀物、串珠、茶、瑪瑙貝殼和魚鉤等。經過好幾世紀,金和銀取代其他商品,成為自由競爭市場中的貨幣,兩者都有獨特的市場性,是需求量很大的飾品,而且具備其他商品所無的必要特質。近來銀比金更充沛,多半用在較小額的交換,金則用於較大額交易。無論如何,自由市場發現「金」和「銀」是兩種最有效率的貨幣,而這才是重點所在。

  交換媒介在自由市場中的漸次發展,是確立貨幣地位的不二方式。貨幣的創造方式無他,不是大夥兒突然決定把沒用的金屬拿來當錢就是錢,也不是政府管幾張紙叫「錢」就算數,因為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其背後必定蘊含著對之前的貨幣價格的理解。和被消費者直接使用或生產者生產的貨品相比,貨幣一定要有一個已存在的價格,好讓需求有所本。然而貨幣的價格只能從物物交換某個有用商品開始,然後將原先對直接使用的需求(以金為例即做為首飾)1,加上對其做為交換媒介的需求而得到。因此,政府無權為經濟體系創造貨幣,貨幣的發展只能透過自由市場的運作。

  現在我們的討論中,出現有關「錢」的最重要事實是:錢是一種商品。了解這個簡單道理,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人們對「錢」的看法往往不是太過就是不及。錢不是可以和實體商品分離的抽象的記帳單位;錢除了用來交換外並非一無是處;錢不是「社會地位的宣示」,也不保證價格固定不變。錢只是一種商品,不同的是人們主要用它做為交換媒介,撇開這些,錢依舊是商品,而且如所有商品般具有某個存量,人們為了消費和持有的原因而需要錢,錢和所有商品一樣,其「價格」(從其他貨品的角度而言)取決於它的總供給或存量,與人們購買和持有的總需求之間的互動。(人們出售財貨和勞務來「買」錢,一如把錢「賣掉」來買財貨和勞務。)

 

貨幣簡史立體書封.jpg

 

貨幣簡史:你不能不知道的通膨真相

What Has Government Done to Our Money?

莫瑞‧羅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貨幣簡史立體書封.jpg

 

貨幣簡史:你不能不知道的通膨真相

What Has Government Done to Our Money?

莫瑞‧羅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陳正芬、高翠霜

2021年11月6日出版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體書封.jpg

改變世界的九大演算法:讓今日電腦無所不能的最強概念(暢銷經典版)

Nine Algorithms That Changed the Future: The Ingenious Ideas That Drive Today's Computers

約翰˙麥考米克(John MacCormick)◎著

陳正芬◎譯

2021年10月7日出版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是幾天前的新聞, 還是貼出來分享. 外送平台此一做法是否違法? 這是有趣的思考例子.

 

限制餐廳比照店內價遭開罰200萬 foodpanda將評估提行政救濟

上報快訊/陳螢雪 2021年09月17日 15:03:00

 

foodpanda要求餐廳內用、平台價格一致,遭公平會開罰200萬!背後原因為何

2021.09.17  數位時代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決問題:克服困境、突破關卡的思考法和工作術》(問題解決――あらゆる課題を突破する ビジネスパーソン必須の仕事術)

★日本亞馬遜網站讀者4.5顆星好評

★從例行工作到經營改革,各種工作場景都能活用的問題解決經典

豐田汽車(TOYOTA)、索尼(SONY)都在用的問題解決精華,都濃縮在這一本!

 

解決問題-封面-300dpi.jpg

所謂工作,就是不斷解決問題。如果不知道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會像是打地鼠一樣,總是為了解決眼前問題而疲於奔命。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一個讓人凡事都想「聽你說、跟你說」的人

 

不用話術敷衍,而是真誠溝通;

不是搶著說話,而是讓對方心服口服。

一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好好傾聽、用心說話。

 

本書作者堀紘一曾經任職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近三十年,進行超過5000次以上的演講、簡報和會議,只要他一開口,就能讓人心服口服。他將「好好傾聽、用心說話」的技巧,以及如何做一個讓人凡事都想「聽你說、跟你說」的心得,寫在這本書中。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疫情下的零售業,各有各的喜樂與哀愁:

快商務是什麼?為何從產業到供應鏈都超在意?一文看懂快商務生存賽

2021.12.01 數位時代

 

穩坐百貨坪效王!SOGO忠孝館封館一個月再開,做了什麼讓業績漲20%?

----這次改裝,他們大膽將女鞋從跟化妝品同在一級戰區的 1 樓,移至 2 樓,在 1 樓新闢「國際精品區」。有了數據佐證,他們也能說服廠商,女鞋並不是靠化妝品帶動,而是靠女裝。-----
2021/11/03  經理人月刊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奧運「史上最永續」!寶特瓶變頒獎台、廢鐵做獎牌、再生紙成床,8個設計細節你發現了嗎?

經理人月刊  2021/08/04  整理.撰文  周頌宜

東京奧運史上最永續!寶特瓶頒獎台、廢鐵獎牌、再生紙床,8個設計細節你發現了嗎?|經理人 (managertoday.com.tw)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Amazon網站1,700多位讀者,四顆半星強力推薦!

#英國劍橋大學統計學權威,帶給你最有趣、最有價值的統計思維

立體書封.jpg

 

 

統計的藝術:如何從數據中了解事實,掌握世界

The Art of Statistics: Learning from Data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B1114X.jpg

永不放棄:我如何打造麥當勞王國(經典紀念版)

Grinding It Out: The Making of McDonald's

作者:雷‧克洛克(Ray Kroc)、羅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

譯者:林步昇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一的個人……實際上既沒有增進公共利益的打算,也不知道他的行為增進了多少公共利益……他只著眼於個人利益,在這一過程和其他許多過程中,都是由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著並最終增進了社會的利益,雖然這並非出自其個人的意願。

——亞當.斯密(Adam Smith),《國富論》(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一個經濟學家好或是壞,差別只有一個:壞的經濟學家只關心看得到的效應;而好的經濟學家會考慮看得到的效應,以及那些必須被預見的效應。

——費得萊.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What is Seen and What Is Not Seen),《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

 

你必須有一顆誠摯的心。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