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滿不錯的一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知名英國品牌 Lush 關閉社群帳號,瘋了嗎?資深行銷人:看似反社群,其實早已洞悉社群

讀者太太/英國職場放大鏡   2021/12/06 換日線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體書封.jpg

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 (  增訂版)

The Shape of Time: Legends of Relativity

汪詰 著

2022年4月9日出版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懂了!專案管理(暢銷紀念版) 正封面.jpg

我懂了!專案管理(暢銷紀念版)

Fundamentals of Project Management, Fifth Edition

約瑟夫‧希格尼(Joseph Heagney

何霖 譯

2022年3月31日出版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兩篇台灣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報告,蠻值得參考的:

 

2021年大學生四大社群平台使用行為大調查出爐

2022/03/03

 

2022台灣最新網路使用報告出爐!8 大數據亮點一次看

作者:TenMax騰學廣告  更新時間:2022-03-09 10:59     動腦新聞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2章     西方管理方式轉型的原則:管理十四要點

 

本章目的

    西方的管理方式必須有所改變,以遏阻西方工業日趨衰落,並進而力爭上游。本章和第3章目的,都在闡明為了進行這種轉型所需採取的措施。面對危機、立即覺醒進而行動,這些都是管理者的職責。

    本章和第3章也提供一些衡量管理者績效的準則。使公司裡每個人都有回答以下問題的依據:「我們的管理者做得如何?」工會領導者或許會有同樣的問題,也可以用同樣的準則來評斷。

    這種轉型只能由人達成,而不是硬體(電腦、儀器、自動化與新機器),公司不能把品質買進來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基競爭:快商務如何重塑全球市場》(Competing Against Time: How Time-Based Competition is Reshaping Global Markets)

作者: 喬治.史托克(George Stalk, Jr.), 湯瑪斯.郝特(Thomas M. Hout)  
 

 

暢銷30年的策略經典,首度出版繁體中文版

蘋果(Apple)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推薦員工必讀的一本書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基競爭:快商務如何重塑全球市場》(Competing Against Time: How Time-Based Competition is Reshaping Global Markets)
作者: 喬治
‧史托克(George Stalk, Jr.), 湯瑪斯.郝特(Thomas M. Hout)  
譯者: 李田樹

 

時基競爭-封面-300dpi.jpg

 

【導讀】快商務時代,速度比規模更重要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過去50年經營管理的反思——如何轉危為安?

 

品管大師戴明的傳世經典

經營管理的百科全書

變革必須從領導者做起,由上往下帶動,才有可能成功。

立體書封.jpg

【戴明管理經典】轉危為安:管理十四要點的實踐(修訂版)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人生無處不銷售。銷售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職業,你的工作名義上不是在賣東西,實質上也是在製造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給別人,否則你的薪水從哪裡來?

 

這本書的作者哈利‧佛里曼,是國際知名的銷售大師,「全球有超過50萬家零售商,採用他獨創的銷售培訓系統」,看起來很誇張,但這本《銷售洗腦》確實將他的功力展露無疑,不但適合初出茅廬的菜鳥,即使是資深業務或賣場老將,也能從中看到厲害之處。

 

先了解顧客在想什麼——不用懷疑,顧客會進來你的店裡,就是對你店裡的商品感興趣。

 

所以,即使他們說「謝了,我只是看看」、「我只是來逛逛」,或者更糟的,他們不說話,你一靠近,他們就閃開。這些都是顧客對銷售員抱持戒心的典型反應。顧客最常用的5種藉口如下: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統計和機率、貝氏定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林澤民教授部落格的幾篇文章,相互參照一下,會對於一些來龍去脈有更深的了解。

林澤民教授目前在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政府系任教。

 

貝氏定理在生活中很有用,可是它到底怎麼算? 2019/02/11 08:52
詳細解釋貝氏定理、例子,以及最後有Monty Hall問題的解釋。
 
回溯推論法、貝氏定理、及推理小說 2021/11/29 05:46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剛考完的學測,聽說數A的考題爆難,其中第5題是考條件機率,因此來設法動筆算一算。還好,想了一下,可以解。

學測數A/考採檢快篩陰性陽性機率 考生:難寫到爆

111學測數A第5題.jpg

這題我們可以用期望頻率(expected frequency)的方式來解。這是一種暴力解法,但是很清晰。

 

首先要解的是,單次檢驗中,陰性者其實為陽性(染病者)的機率。

假設有1000個人,已知有30%感染,因此其中有300人染病,700人未染病。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大學經濟系退休教授張清溪教授逝世

張清溪教授追思文

經濟學者張清溪教授於1月13日驟逝,享壽74歲。張教授1947年生,彰化高商、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之後,取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1993至1998年擔任該系系主任,主要研究興趣是中國經濟。

張教授與吳聰敏、許嘉棟、劉鶯釧(1951-2009)老師合著的《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上下二冊 ,有「經濟學的入門聖經」之稱。這套書於1987年9月發行初版,35年以來,即使不是主修經濟的學生或大眾,也能藉由閱讀這套書初步了解經濟學。

謝謝張教授,啟蒙我們對於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的認識。

** ** **

張清溪教授曾為我們出版的一課經濟學(50週年紀念版)(Economics in One Lesson)寫序,如下:(再次感謝與懷念)

【推薦文】一課必修的經濟學

文/張清溪(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從問對問題開始

活用引導學(Facilitation)設計提問,

問「對的問題」,就能激發個人潛力、促成團隊改變,

從商品開發、組織改革,到教育現場、地方創生都用得到!

 

引導學從1980年代從美國開始發展,是一種橫跨溝通對話、啟動思考和帶人領導的專業能力,廣泛使用於會議、工作坊(Workshop)和建立團隊(Team Building)等等情境。其中的控場者稱為引導者(Facilitator),能夠激發個人潛力、形成團隊共識,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促成改變。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問的設計:運用引導學,找出對的課題,開啟有意義的對話》推薦序】對話,從提問開始: 開啟團隊智慧、促進正向改變的關鍵

文/吳咨杏(Jorie Wu, IAF-CPF/M)

提到引導學(facilitation),不曉得各位讀者想到什麼?

我首次接觸引導學,是在1999年10月底,當時文化事業學會(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ICA)台灣分會舉辦為期三天的引導工作坊,邀請國際引導者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acilitators,IAF)副會長Dr. Gilbert Brenson-Lazan 來台,我受人推薦擔任全程英文翻譯。

三天的工作坊有大約80位參加者,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與行業,我目睹引導師(facilitator,另譯為引導者)帶動團隊的智慧與能量,覺得引導真是太神奇了。之後開始有系統地在文化事業學會學習引導,記得我的ICA導師們(mentors)一開始就說:「引導是一門專業、一種科學與藝術,更是一種領導與生活的態度。」

引導,就是開啟對話的過程

究竟什麼是引導?翻開辭典,Facilitation的字根facil,是「讓事情變得更容易」的意思。引導師的任務是協助團隊更容易思考、找到更好的答案,並且協助團隊有能力合作,產生正向的改變。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以創造式對話的提問,開展思考的新視野

文/王少玲(Leslie Wang)

在學習的領域,我們經常彼此提醒:「當答案出現,學習就停止。」這句話意味著,當我們持續透過提問探索,新的可能與新的視野有機會不停綻放,孕育創新可行的點子。

每個階段的答案是鋪陳下一個階段提問的踏腳石,太早停下提問腳步,轉身採取行動,將容易導致受限與陳舊的做法。如何開啟乒乓球模式,互有往來的對話式提問?這是一項有趣且值得一再嘗試的方法。

我從事組織發展工作多年,經常以引導者(facilitator)的身分,在企業或組織內部帶領工作坊(workshop)。在這個俗稱「團隊共識營」的場域,成員多半是企業主管或組織領導者,他們都是績效常勝軍或表現優秀而受到重用的人才。

所謂「要贏不要輸」以及「我是對的」的內建假設,經常阻礙他們從其他視角看待問題。然而,創造式對話的提問有機會破解此模式。唯有每一位成員「開誠布公並誠心提問」,才能充分的分享並深度對話,共同找出有承諾的解決方法。

另外,「提問」二字在刻板印象中,意味著「不知道」、「缺乏經驗」或「不夠專業」,這些判斷和負面標籤也和「提問」劃上等號。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