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前言
想要將人造衛星送到火星?或是規劃一場會議或開發新軟體?你選這本書就對了。專案管理的重要價值在於能跨產業應用,以及應用於類似情況,並能應用在多個管理層級。要找到比專案管理更靈活的企業組織學問,那可不容易。無論你的頭銜是否為專案經理,你都能從本書所提到的實際應用中獲益。本書是整個專案管理在工具、技巧與學問方面的簡要綜述。在第四版中,更著重說明三個重要的主題,新增了關於「讓專案經理擔任領導人」、「管理專案風險」以及「變更控制過程」的章節。雖然個別來說每個主題都有其重要性,但是這三個主題合起來就構成了專案成敗的基礎。
專案通常由團隊所完成,團隊由人員所組成,而人員則由專案領導人(project leader)所帶領。顯然前面這句話缺乏「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中的「經理」這個術語。若由專案經理來管理專案,在沒有正式團隊的情況下,即使有構成團隊的人員或支援的人際管道,他們又能有什麼作為?成功的專案領導人帶領其團隊中的人員始終如一地達成目標,並能使績效提高。他們真正了解領導統御和團隊績效,並將眾多專案工具和技術知識結合運用。要有連續成功的專案,兩者都不可缺少,那是執行力與嫻熟的人員管理兩者兼顧的平衡做法。忽略掉其中一項就會導致專案失敗,造成企業組織的專案績效起伏不定。
每個專案與生俱來都有風險。當決定要投注多少心力與金錢,來減輕和管理風險時,專案經理必須考慮幾個變數。我的團隊或支援人員要有多少經驗?我有適當的技能組合可運用嗎?我能倚重來自先前專案的可靠資料嗎?或是我處於茫然不知所措的狀態嗎?無論做什麼評估 ,專案風險是專案存續期間從早期就需要處理的東西。如同本書所介紹的其他任何流程,風險必須正式加以管理,儘管容許有一些彈性,但是不能和標準實務落差太大。等到壞事情發生再去處理解決的做法,專案經理可承受不起。被動性管理所付出的代價太高。第5章所提出的實用「六個步驟流程」應該能應用到任何專案上。如何直接應用取決於該專案所面對的變數。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危機時代──思考力就是你的武器
經濟新潮社思考力書展 2本75折
10/5-11/20
焦點新書
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12-10-16 01:29
- 中國時報
- 【盧金足/台中報導】
廿七年來,花費廿億元,在大雪山買了約十座山頭的林地,人稱「賴桑」的賴倍元不種水果不種菜,只種能水土保持的樹木,還立下「不砍伐」、「不買賣」、「不留給後代子孫」的三不家訓。他說,土地和樹木都屬於森林,即使未來人離開世界,森林還是能存活下去。.........
全文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101600097.html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15日綜合外電報導】
|
2012.10.15 09:12 pm
|
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美國學者羅思(Alvin Roth)和夏普里(Lloyd Shapley)共同獲獎。這是今年諾貝爾獎最後宣布的獎項。
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美國經濟學者薩金特(Thomas Sargent)和席姆斯(Christopher Sims),他們因研究經濟與政府政策之間的因果關係而共享殊榮。
諾貝爾獎是依照瑞典炸藥發明者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所設立,1901年開始頒贈,起初的5個獎項不包括經濟學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捐款給諾貝爾基金會,才增設經濟學獎。
與其他獎項相同,經濟學獎獎金為800萬克朗,約合120萬美元。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懂了!專案管理(全新增訂版)
Fundamentals of Project Management, Fourth Edition
作者:約瑟夫‧希格尼(Joseph Heagney)
譯者:何霖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定價:330元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悼念一位廿世紀偉大的歷史學家
- 2012-10-05 01:23
- 中國時報
- 【朱雲漢】
觀念平台-霍布斯邦,永不妥協的左派
- 2012-10-05 01:23
- 中國時報
- 【周平】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100500427.html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頓商學院的高效談判學(經典紀念版):讓你成為最好的談判者! Bargaining for Advantag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for Reasonable People, 2nd Edition

你的談判風格是什麼?
你的個人談判風格是交易時的重要變數。如果你不了解你自己的本能和直覺會在各種場合發揮什麼影響,就不容易事先規畫出有效的策略和回應。
身兼華納傳播公司(Warner Communications)創辦人與時代華納前執行長的史蒂夫.羅斯(Steve Ross)好勝心超強,有一次,他搭乘華納集團的噴射機,和他的太太及另一對夫婦玩紙牌遊戲。飛機準備降落前的最後一場牌局,他輸了——他居然下令要機長在空中繞圈子,直到他贏了才准降落。這也是羅斯在商場上的行事風格,想要和他談判的人,最好先了解他的個性。
反之,CNN訪談節目《賴瑞金現場秀》(Larry King Live)的超人氣主持人賴瑞.金是媒體界公認的好人。他的經紀人曾經有意另覓其他合作的電視網,希望用其他更好的機會,來要求CNN老闆泰德.透納(Ted Turner)為他加薪好幾百萬美元。
經紀人的計畫進行得很順利,有好幾家電視網提出了七位數的報酬想要挖角,可是,透納絲毫不為所動。於是,經紀人威脅「跳槽」,表示如果透納不給加薪,賴瑞.金就要改為其他電視網效勞。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詞條所附為原文頁碼,請見內文兩側)
要成為變革能手的給予肯定挑戰:每一天你都要給那些做出好行為的人一個肯定。(p. 99)
固定需求的假設:開始任何專案之前,開發人員假設需求應該固定不變。(p. 262)
奧古斯丁的胃口永不滿足法則:最後10%的績效會產生三分之一的成本與三分之二的問題。(p. 399)
奧古斯丁的測試失敗比率:……測試失敗的發生率,與「人群規模乘以資深管理階層位階」的平方成正比。(p. 346)
控制論管理的基本原則:動作要早、動作要小、運用或多或少連續的回饋。(p. 307)
布魯克斯法則:增加X%的人員一般不會讓時程加速X%。(p. 302)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准設罷工糾察線 遲到23年
- 中國時報
- 【盧思岳】
華隆紡織工會已罷工近三個月,榮電公司員工也於日前赴行政院抬棺抗議。就在這些慘遭資方惡性關廠、積欠薪資/資遣費/退休金的勞工怨憤抗爭時,勞委會核釋了罷工糾察線的定義及相關規定。這是政府首度明確規範勞工合法罷工得以包圍資方營業處所的權益,卻已遲到了二十三年。
罷工糾察線在國外常見,在台灣雖於八○年代後期勞工運動蓬勃發展後屢被援用,卻直到二○○九年才修訂入勞資爭議處理法;又拖延至去年五月始由行政院公布施行,而至現在才有明確規範。其內容雖未能令勞工團體滿意,但已足以明確排除集會遊行法之適用,避免警察介入勞資雙方的私權糾紛,甚至形成國家機器幫資方鎮壓勞工的不公義,對於台灣勞動人權的提升可謂一大步。
一般社會大眾常把罷工視為洪水猛獸,除非身受關廠、欠薪、惡性倒閉之害,否則難以體會罷工抗爭者的辛酸;又或認為罷工就是在家休假,不應該上街頭妨害交通與公共秩序,因而對罷工者抱持反對、譴責的心態。殊不知罷工對受害勞工而言,是最不得已、也是最煎熬的選擇。因罷工期間依法不能支薪,家庭生計立陷困境;即便罷工合法,參與者也要冒著被資方秋後算帳,予以開除、調職、降級…甚至司法追訴等風險。
此外,老闆的意志只須一聲令下即可執行;成百上千的勞工要能團結罷工卻很困難。在罷工期間,資方往往針對參與的勞工逐一拜訪或打電話,以各式各樣的威脅、利誘要求復工,各個擊破。因此,勞方必須擁有設置罷工糾察線的權利,在工作場所入口處集結,以說服不參與罷工而欲進入工作之勞工,請其團結加入罷工行列,才能落實罷工效益,取得和資方談判的籌碼。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位在香港的大學任職的作者, 不約而同的談到台灣人才與人口的問題, 值得參考.
觀念平台-小鎮風情裡的雙赤字危機
- 2012-08-15 01:06
- 中國時報
- 【葉家興】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81500545.html
國際視野,不只是講英語而已
- 2012-08-15 01:06
- 中國時報
- 【郭位】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81500535.html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實服務:將精實原則延伸到消費端,全面消除浪費,創造獲利
作者: 詹姆斯.沃馬克(James P. Womack)和丹尼爾.瓊斯(Daniel T. Jones)
譯者: 褚耐安
出版日期: 2012年8月9日
定價: 380元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8-03 01:13
中國時報
【黃瑞明】
勞動法是我的老本行。二十年前,當時在德國負笈的我為了弄懂這門學問,特別跑去一家擁有八十萬名會員的德國工會實習半年。回國至今多年,雖然早已知道德國那一套在台灣幾乎毫無用武之地,可是不久前去了一趟華隆紡織頭份廠的罷工現場進行田野調查,我還是感到震撼不已。
這三百名罷工者多數都屬中高齡勞工,在華隆的資歷二、三十年。許多人自九十三年以來所領取的月薪就只有基本工資(一萬八千七百八十元)這麼多,但是,正常的每日工時卻高達十二小時,每月休息兩、三天。每人除了同時操作數台的機器之外,同時還要負責數百顆重達十餘公斤棉紗的包裝搬運。他們的生活可能遠遠不及外勞,稱這是華隆版的血汗工廠恐怕也不為過。
華隆是一家沒落的紡織集團。這十幾年來,繼中和等五座工廠陸續關閉後,碩果僅存的只剩頭份廠。不料自去年開始,廠內突然冒出一家「紡安」,資方說那是另一家獨立公司,卻要求勞工轉去上班,條件是放棄先前的年資,也就是以後不得請求退休金。工會方面則質疑這是五鬼搬運,目的在掏空公司資產。忍痛接受現實的勞工當然也有,但更多的是不願屈從惡霸行徑的人。對他們來說,當勞動法令淪為具文時,罷工就成了捍衛尊嚴的最後途徑。
從今年六月六日開始至今,他們每日分早中晚三班,守候在工廠外面的帳棚內靜坐抗議。即使颱風兩度來襲,活動還是不曾中輟。他們的工會弱小,不僅無法提供參與者罷工津貼(生活費用),甚至必須仰賴善心人士的小額捐助才能勉強維持活動所需。為了喚起公權力的注意,這群勞工兩度北上向行政院與勞委會陳情,然而,得到關的反應卻是無動於衷。當他們前往翁大銘的豪宅抗議時,台北市甚至出動鎮暴警察嚴厲打壓。
台灣是一個罕見罷工的國家。就以這一年來為例,社會上僅僅出現過太子汽車案、本案與榮電案。這其實不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勞資之間在先天上必然會有衝突,處在弱勢的勞工就只有透過團結的罷工才能與雇主相抗衡。這是西方人從工業革命以來所學習到的寶貴教訓,罷工如今也早已成為其社會文化的一環。貧富懸殊的問題日益嚴重、勞工的處境越發困難,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是:為什麼罷工在台灣卻跟在北韓一樣的罕見?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員工成為點子王、 讓顧客變身為研發志工!
一本書,讓你具備分享、參與、開放的管理新思維!
以前,只有高階主管能代表公司對外發言;現在,隨著臉書(Facebook)、微博(microblogging)、推特(twitter)等社群網站的興起,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包括員工、顧客、合作廠商等)都能針對公司的一舉一動發言。甚至可以說,只要能在社群網站吸引人們的追隨,任何人都能成為發揮影響力的領導者。
這意味著利害關係人已經掌握發言權,他們不願意繼續當個「路人甲」冷眼旁觀。再加上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導致信心大幅下滑,促使企業加強資訊揭露的透明度,以建立顧客和投資人的信心。因此,領導方式出現空前未有的改變,由上而下管理的垂直型組織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社群策略顧問李夏琳(Charlene Li)指出,所謂「發揮社群的力量」,並不是精通最新、最炫的技術,而是對於「究竟想和利害關係人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具有明確的想法。因此,當你決定善用社群網站將領導方式轉向開放之前,不妨想一想,透過社群網站,你想達成以下哪一個目標?
【學習了解】企業和領導者必須不斷地開放學習,在追求成就之前,先學習透過社群媒體,以較快、較便宜的方式了解利害關係人究竟在想什麼。
【對話】讓原本冷眼旁觀的「潛水客」,從觀察(watching)、分享(sharing)、評論(commenting),到樂於生產(producing)、策展(curating)。進而改變原本的單向溝通,轉為平等對話的互動。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有光是知名的華人經濟學家, 於福利經濟學方面研究很深.
本文主要結論為, 平等政策(社福政策) 最好是施行整體性的平等政策, 而非個別措施的平等政策.
2012-07-25 00:57
中國時報
黃有光
台灣馬英九總統在今年連接多次推行意圖增加平等的「富人稅」,包括控制房屋投機與奢侈消費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俗稱奢侈稅)與證券交易所得稅,還增加油電的價格,受到不小的反對。筆者不是台灣居民,不想參與台灣政治,只是從純粹經濟學觀點,討論措施的利弊。
經濟學第一福祉定理證明,在一些簡單假設(主要是不考慮汙染與無知等問題)下,有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的全局均衡會達致資源的最有效率(efficiency)的配置,不需要政府的干預。然而,這並不表示也會達致最公平的所得分配。因此,如果從社會正義或平等(equality)的考量,政府進行財富的重分配,雖然不能夠用經濟學來支持,但也不能夠用經濟學來反對。從社會平等的觀點,只要重分配的程度不是太大,方法不是太沒有效率,很可能是利大於弊的。
其次,如果考慮到近幾十年的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與快樂研究的一些發現,就可以認識到,對奢侈品徵收額外的稅收不但能夠增加平等,而且也能夠提高經濟效率。
一個發現是,小康後的消費水準,幾乎完全不能增加人們的快樂。但人們還是拚命要多掙錢,多消費。這主要是人們之間的相互競爭、相互攀比、相互炫耀。炫耀性消費的重要,早就有經濟學者討論過,但近來的研究發現,相對攀比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以前人們所想像的程度。甚至在中國與印度的落後農村,相對收入的重要性也是絕對收入的兩倍左右。相互攀比的結果是,對整個社會而言,大家辛苦多工作,多賺錢,多消費,但只是相互抵消,並不能夠增加快樂,反而增加汙染,危害環境,造成減少福祉的增長。因此,應該對高收入徵收高額的所得稅,對有炫耀性的奢侈品徵收較高的稅率。
筆者也曾經在《美國經濟評論》論述過,像鑽石與黃金類的物品,不是其消費量,而是其總價值(消費量乘以價格)影響消費者的效用。對鑽石性物品征一百億元的稅,不是造成一三○億元的總負擔,也不是一○○億元的負擔,而是完全沒有負擔,因為當價格隨稅收而增加時,消費者可以減少消費量而不減少價值與效用。如果不考慮行政成本,政府稅收的增加,完全是淨得利。因此,純粹從效率的觀點看,也應該對這類物品徵收很高的稅。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