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中時開卷, 資深口譯員吳敏嘉老師的心得分享.
Posted on 2016-03-26
【書文化】

口譯員的工作現場。張貼在工作台四周的專業詞彙表,是口譯員事前做功課的成果。(吳敏嘉提供)
⊙吳敏嘉(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會員)
刊於中時開卷, 資深口譯員吳敏嘉老師的心得分享.
Posted on 2016-03-26
【書文化】
口譯員的工作現場。張貼在工作台四周的專業詞彙表,是口譯員事前做功課的成果。(吳敏嘉提供)
⊙吳敏嘉(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會員)
【《口譯人生》推薦文】
時勢造英雄
文/彭士晃(中日文資深口譯員)
其實這篇推薦文,我改了不知多少遍。
有道是「文人相輕」,更何況學習的「流派」(方式)不同,閱讀《口譯人生》的過程中不時讓我興起反駁作者觀點的念頭;但是,就在快到截稿期間時,我猛然發現,這本書談的真正重點是在「溝通」。只是這個「溝通」工作的兩端使用各自的母語,所以必須藉著「口譯」的形式跨越語言的障礙。
為什麼一開始閱讀本書時,我會出現那樣的念頭?
仔細思考之後,發現原來是我在學校所受的口譯員養成訓練偏重方法論,以我曾就讀的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班(2010年8月起,更名為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為例,成立初期的所長都是歐美語言口譯員出身,影響所及,課程中所受的訓練都是以模擬實戰為主的方法論。相較於長井女士「滴水穿石」「鐵杵磨成繡花針」的傳統日式職人養成法,長井前輩的經驗幾乎是從工作現場學習而不是從方法論下手,專業養成方式(流派)的不同,也難怪會影響我一開始閱讀本書的視角。
2016-03-30 自由時報
〔編譯張沛元、記者吳柏緯/綜合報導〕美國研究指出,「瘋狂」高溫導致北極海面無法結成大面積的海冰,面積連續第二年縮小,創下一九七九年有紀錄以來冬季最小的海冰面積。專家預期廿到廿五年之內,北極夏季將完全無冰,地球暖化勢必加劇。
根據科羅拉多大學的全國雪冰資料中心(NSIDC)的聲明,三月廿四日北極海冰的最大覆蓋面積約一千四百五十二萬平方公里,打破去年二月廿五日創下的一千四百五十四萬平方公里舊紀錄。該研究中心主任史瑞茲說,他從沒看過北極有如此「溫暖與瘋狂的冬天」,熱浪永無止境。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二月的北極溫度,比平均溫度高了攝氏六度。
今年北極海冰縮減面積再創新高的原因,除了高溫,還包括聖嬰現象造成的海水增溫,讓北極地區湧入大量來自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溫暖海水。
北極海冰面積縮減是氣候變遷衝擊最清楚的指標之一。國際北極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學家沃爾什表示,預期在廿到廿五年之內,北極將出現夏季完全無冰的狀況;「約莫二○三○年代到二○四○年代的某個時刻,北極在夏季最熱的時候,將出現至少有好幾天完全無冰的狀況」。
NSIDC科學家警告,無冰之夏恐導致海平面上升與北半球氣溫變化。北極猶如地球的「冰箱」,覆蓋於冰上的潔白積雪反射了八十五%的陽光回到大氣層,讓北極更冷,也協助地球降溫;一旦北極無冰,海水將吸收大量熱能。
2016-03-22 06:00 自由時報
◎ 林依瑩
目前政府主要的長照政策─長照十年計畫,歷經了民進黨、國民黨,導致長照服務「長」不出來,兩黨彼此相互究責,實質意義不大,台灣已幾近錯失了黃金發展期。當下最重要的是「長出」服務,而且是要長出可以替代「外勞」及「老人院」的居家/社區服務。不然,經費再多,也是枉然。
目前長照政策最重要的不是財源之爭,而是「執行力」在那裡。因為各黨理念都是要社區照顧、整合性照顧,都是對的理念,卻造就了二十二萬的外勞在台灣,台灣居家照服員只有八千人。首善之都的台北市,這一、兩年居家服務的照顧服務員人數,竟然下降了一百多名。里長也表示若里民有長照需求,九成五都請外勞了!民眾多數捨棄政府補助,寧願請外勞,關鍵就是政府政策長年的執行力不佳。如何創造出具執行力的長照政策是政策關鍵,建請小英總統深思以下三點:
一、推動論人計酬制。政府長照服務分項核定,整合度弱,加上以時數核定,服務模式時段化,無法滿足失能個案早中晚的照顧需求。政府支付制度就需要從「論量計酬制」改為「論人計酬制」,方能引導出以個案需求為主的服務模式。
二、推動具有職涯發展的照顧人才培育。現行的照顧服務員培訓及長照LeveI II III培訓形式化,完訓未必確保能力的養成。居服督導員多數為行政管理,未具有照顧的實質能力。另外,時數式補助導致了時薪化無職涯發展的勞動條件,造就了多數中高齡就業,年輕人不願意投入照顧的工作,如何創造月薪制的勞動條件,是首要課題。
新增內容:美聯社專訪長井鞠子
商業周刊1479期書摘推薦(口譯女王 教你超越語言溝通術)
按照蒙代爾—弗萊明(Mundell-Fleming)模型,一個經濟體只能在以下3個選項中同時選擇2項:固定匯率制、獨立的貨幣政策、開放資本帳戶。
這個模型在林睿奇著《肯恩斯城邦》中的第五章已討論過.
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66938
2016-03-11 自由時報
Quote:
按照蒙代爾—弗萊明(Mundell-Fleming)模型,一個經濟體只能在以下3個選項中同時選擇2項:固定匯率制、獨立的貨幣政策、開放資本帳戶。
經過兩盤的人機大戰,Google AI的AlphaGo連勝韓國棋手李世石,若讀過Ray Kurzweil的《人工智慧的未來》一書的朋友,應該不會太驚訝。書中對於人工智慧的基礎原理,解說得很清楚(如機器學習、神經網路、模擬神經元、計算能力…..)
也幸好,機器所執行的任務是人類給定的,它的棋路確實來自人類所餵的資料。就看人類給它什麼任務了。
記錄一下棋賽的資訊:
擊敗了李世乭的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究竟是什麼? 作者 PingWest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3 月 10 日 9:47 | 分類 Google , 尖端科技
中國六段李喆對於第一盤的評論,大推:
《避稅天堂》連載很長, 一次貼完 !
1
古波藏佑在對馬的嚴原港渡船口等待渡輪。儘管已是十二月初,反射在海面上的陽光閃耀奪目,混雜著機油味的海風不時刺激著鼻端。暗紅色的圍巾隨性地掛在喀什米爾粗呢外套上,外面披著博柏利風衣,不情願地抽著萬寶路。頭髮及肩,嘴唇細薄,薰衣草灰的雷朋墨鏡遮住了表情。
靠岸作業完成,從渡輪艙口放下載滿了韓國觀光客的大型遊覽車。古波藏把香菸踩熄,一手插進口袋,朝著停車場慢慢踱去。
不一會兒,黑色的豐田小貨卡駛來,短鳴了一聲喇叭。
「不好意思,遲到了。」降下側窗,堀山健二道歉,「怎麼我好像成了最後一個。」
花呢格紋外套配著普洛克斯的救生背心,防水的長褲搭配棒球網帽,堀山宛如從釣魚節目裡走出來。況且他還戴著超屌的反光墨鏡。
2016-02-22 06:00 自由時報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有許多在高科技產業界和學術界的朋友,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挑戰過許多朋友一個問題:「設想一個極端的情況,有一天發生了一個事前毫無預警的天災或人禍,某單一公司在全球的營業設備瞬間全毀了,但其他公司都沒事。請問哪家公司對全球經濟的運作會造成最大的衝擊?」我個人的答案是台積電。相同問題已經試過多位朋友,至今還沒有人可以提出讓我信服的更好答案。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的這篇文章,可以參考。從防災型都更的概念,到政治執行的難處,點出了一點努力的方向。
「防颱準備有一個禮拜時間,但地震只有三十秒,希望大家痛定思痛,政府不要只說檢討,卻被動等待每年意料之外的災害。南台大震當然是天災,但也是某種程度的人禍,因為從頭到尾沒有人面對問題。」
「台南的災民,不是人救出來了就沒事,救災作業也包括心裡輔導,災民短時間無法工作、房貸誰來付…這些問題都需要配套。」
這篇文章很長, 但值得一讀.
"中國"的概念也是被建構出來的. 文章中談到近代學者們在歷史著作, 及歷史教科書方面的做法, 以及微調課綱的經緯, 可供參考.
彭明輝, 現為政大歷史系教授, 筆名吳鳴. 並非清大的彭明輝.
2016.1.31吳鳴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angmingfui/posts/826882854101876
2016-01-29 自由時報
〔編譯顧佳欣/綜合27日外電報導〕根據最新一期《自然》期刊報導,美國搜尋引擎巨擘Google旗下的英國人工智慧公司Google DeepMind開發的電腦系統AlphaGo,在最新研究中以5︰0橫掃歐洲圍棋冠軍的中國棋手樊麾(右圖,取自網路)。這是電腦首度擊敗職業圍棋手,堪稱人工智慧里程碑,3月將挑戰世界冠軍南韓李世乭。
圍棋源於2500年前的中國,規則簡單,但組合非常複雜,過去被認為只有人腦能處理,臉書與Google則競相投入開發破解圍棋的系統。Google DeepMind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指出,相較於西洋棋每一步有20種可能的選擇,圍棋卻多達200種,並形容組合結果可能比宇宙的原子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