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的三大學派
想要和大家分享一個重點,那就是管理學者的「派別」。
人都有自己的擅長與喜好,有人喜歡英語,有人對數字頭痛不已,就像鈴木一朗擅長安打,而松井秀喜則擅長全壘打一樣。
管理學者就像職棒選手,各自有擅長與不擅長的理論學派。
現在,屬於「總體領域」的管理學主要由三個理論學派(discipline)構成。discipline這個字很難定義,在本書中請將它想成是管理學的「學派」。當今世界的管理學發展,是以其他社會科學為理論「基礎」(這裏也指discipline)並加以應用。
管理學者各有自己擅長與喜好的領域,因此選擇的學派也各不相同,而這將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
雖統稱為管理學者,但其實分成三個學派,研究者分別以不同的理論基礎研究管理學。
由於學派不同,同一個管理現象將會出現不同的解釋,意見紛歧在所難免。不過,流派不同,彼此之間也可以互補。這就是管理學複雜、麻煩,卻也很有趣的地方。
接下來將介紹管理學總體領域的三大學派。
一、經濟學派
首先介紹以經濟學為基礎的管理學派。這個學派的研究者,多以經濟學中的產業組織理論與組織經濟學為基礎。廣義來說,經濟學派假定「人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事物」。
知名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教授麥可.波特就是經濟學派的代表。波特具有管理經濟學博士學位,攻讀MBA的學生一定都讀過「五力分析」(Five Forces),而具備個體經濟學基礎的人,應該很容易就能了解。此外,200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奧利佛.伊頓.威廉森(Oliver Eaton Williamson)將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發揚光大,信奉此理論的管理學者同樣隸屬於經濟學派。
本書第四章將說明波特的理論。此外,第十五章將說明與波特理論齊名的資源基礎理論(RBV,Resource-Based View),RBV也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發想的學說。第十二章介紹的實質選擇權(Real Option)同樣與經濟學有關。
二、認知心理學派
第二個管理學派是認知心理學派,設定古典經濟學跟人或組織不同,並沒有處理資訊的能力,而且會影響組織的行動。
認知心理學派的創始人是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柏特.賽門(Herbert A. Simon,1916~2001),讀者可能聽過他的名字。現在任教於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詹姆士.馬區(James G. March)與賓州大學的丹尼爾.利文瑟(Daniel A. Levinthal),都是知名的認知心理學大師。一橋大學名譽教授野中郁次郎也接近這個學派(雖說我沒有向他本人親自求證)。
以認知心理學派為基礎的管理理論,對於創新管理的分析貢獻頗大。譬如說,本書第七章介紹的「知識的探索與深化」就是以此為基礎。第五章介紹的交換記憶(Transactive Memory)也和認知心理學派有關。
此外,社會心理學派是認知心理學的相關領域,在「個體領域」的管理學當中,也很盛行以社會心理學和更廣的心理學為理論背景的研究。本書主要是以總體領域的管理學為主,也會介紹認知心理學派。
三、社會學派
第三個學派是在管理學應用社會學的思考。以美國為例,隨著社會學的發展,透過統計學、模擬法等方法研究社會現象。社會學派的研究偏重人與人之間,或組織與組織之間,有何「交互作用」的理論可以應用到管理學。
社會學派的理論,不像經濟學那樣嚴格地假定人們的決策行為。因此,社會學派經常被經濟學派的學者批評為「邏輯不夠清楚」。即使如此,社會學派對於管理學理論的生成,依然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本書第八章與第九章將會介紹社會學理論的核心思想,也就是「網絡理論」(Network Theory)與「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基礎概念與發展現況。
從四個學派的角度,了解「企業究竟是什麼?」
管理學之中,即使是同一件事情,由於學派不同,詮釋的角度也會完全不同。
比方說,「企業究竟是什麼?」這個根本的問題,管理學者的思考與詮釋方式會依據學派而異。以下引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菲力浦.桑托斯(Filipe M. Santos)與史丹佛大學的凱薩琳.艾森哈特(Kathleen M. Eisenhardt)發表於2005年《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的論文,進一步解說。
究竟,桑托斯與艾森哈特兩位教授如何從四個角度來說明「企業究竟是什麼」?
第一,重視「效率」的角度。
我以交易成本理論來解釋重視「效率」的一個代表性思考方式。前面提過經濟學派認為人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事物。因此,考慮商業交易的風險非常重要,也就是「交易對象為了提高利益,可能傷及我方利益」。
如果這種風險提高,簽訂合約時就會考慮很多細節,導致合約變得很複雜。滿是繁文縟節的合約條款會導致費用提高,對方或許會想,不如自己來做更有效率。
因此,從重視效率的角度來看,所謂企業,指的是「對外的市場如果有交易成本過高的情形,應由企業內部著手進行即可」。
第二,重視「企業力量」的角度。
例如:社會學派的資源依賴理論(RDT,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著重於企業之間的經營管理資源相互依賴的關係。
比方說,A公司生產過程不可欠缺的原料是由B公司獨占銷售,但是A公司的談判能力太弱,無法從B公司獲得穩定的貨源。為了克服這個問題,A公司可以買下B公司的競爭對手,以擴大事業規模並強化競爭力,或是直接購併B公司。這就是資源依賴理論的主要架構。
這種狀況真實發生在鋼鐵業,從國際鋼鐵市場的角度來看,企業的集中度很低,多數企業的市占率都很小。另一方面,鋼鐵業的主要原料(鐵砂)掌握在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等三大礦業集團的手上。由於鋼鐵公司無法掌握穩定的鐵砂原料供貨來源,因而處於不利的立場,為了克服這種力量不均等的問題,必須透過購併(M&A)、事業整編的方式進入鐵砂業界,全球最大的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鋼鐵製造集團就是具體的案例之一。
也就是說,這個角度思考的是「企業是力量的集合體」。
第三,重視企業擁有「經營管理資源」的角度。
這個角度是以資源基礎理論,以及受認知心理學影響的動態能力理論(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為基礎。
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思考的是將經營管理資源的優勢加以最大化,而決定其活動的範圍。比方說,企業跨足不同事業時,思考如何活用自家公司視為優勢的經營管理資源,非常重要。
換言之,這種角度即「企業是經營管理資源的集合體」。
最後,認知心理學研究者主張重視員工「身分認同」的角度。
這些研究者認為,公司必須和員工擁有共同的身分認同(identity)與願景(vision),像是「這家公司可以做什麼?」「這家企業的目標是什麼?」。換句話說,「企業就是經營者與員工共有身分認同與願景的地方。」
總而言之,遇到同樣的主題「企業是什麼?」時,偏經濟學派的學者偏重效率,社會學派的學者注重相互依賴的關係與力量,認知心理學派的學者則重視經營管理對於資源與身分認同的影響。雖然這裏只是大概介紹,但我相信各位已經了解三個學派的差別。
——摘自《現在,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第3章「管理學沒有教科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