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商管教授的神祕面紗

      文 / 楊千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要談《現在,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這本書之前,先來談談商學院教授這個族群,是如何在自己的生態環境裏追求卓越。

 

學術界的中心思想在於講求一體兩面的兩件事:學術自由與學術責任。學術單位給學者學術自由,學者則要自行負起學術責任。學術自由是讓教授除了滿足基本教學時數之外,可以自由地選擇有興趣的研究主題;學術責任指的是,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跟同行分享。

 

既然是跟同行分享,當然要達到專業水準,而專業水準最客觀的指標就是匿名審查的國際期刊。如果一篇文章能夠刊載在具有良好審查制度的國際期刊上,就代表這篇文章的水準受到認證。

 

在學術界,一位教授的聲望,與其發表在國際期刊的文章數量成正比,期刊越頂級,教授的聲望越高。我們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們一般都在頂級期刊發表過文章。但是,相對於物理、數學、經濟等學科來說,企業管理還很年輕,所以中研院目前沒有企管院士。

 

《現在,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是一本站在管理學知識最前線的書。作者綜覽了管理領域中的頂級期刊,歸納分析這些頂級期刊都刊登了什麼樣的論文。這些論文代表了頂尖商學院的教授都在研究的主題,也代表了這些教授都在想什麼。

 

台灣商管學術界有聲望的教授們,也都受到這些研究主題的影響。所以,這本書其實也可以回答:「現在,台灣的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

在管理學院教書多年,我覺得本書立論的基礎很札實,但演繹的邏輯卻相當通俗易懂。

 

本書看起來有點像作者在「恨鐵不成鋼」的心境下,特別為日本讀者寫的,但用台灣的立場來讀,仍然很容易理解。本書甚至還提到一些台灣成功的案例要日本人學習,如第十一章談到國際創業時,提到台灣半導體大廠旺宏電子創辦人吳敏求(Miin Wu)為成功創業家的典範,第四章則引用了動態競爭權威、維吉尼亞大學教授陳明哲(Ming-Jer Chen)的論文,說明超競爭對於競爭行動的影響。

 

此外,這本書還很務實的回答了許多有趣的問題,比如說,「為什麼美國管理學者不讀杜拉克?」「為什麼管理學沒有教科書?」「收購金額為何總是偏高?」「創業活動為何持續國際化?」等等。

 

如果你對管理領域比較陌生,看完這本書,就能了解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也能思考最新的管理理論對於自己的工作上能有什麼啟發。

如果你是管理領域的研究生,看完這本書,就能了解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進而知道什麼樣的論文題目最容易得到指導教授的青睞,同時還能展現自己對研究真的有見地。

如果你是管理學院的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看完這本書,就能了解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也能知道哪些論文題目是目前的研究主流,為自己規畫未來幾年努力的方向,以期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台灣的大學大多設有管理學院或商學院,所栽培出來的學生都是將來要到各行各業去運用所學,一展抱負。但是這些商管學院還分成兩部分:大學本科與研究所。

 

大學本科的學生沒有太多的社會歷練,四年所學的大多是很基本的學科,像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微積分、作業研究等基礎科目。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其實並沒有比高中畢業生多很多,更談不上是否具備為企業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只要給基礎札實、學習態度良好的畢業生一些在職訓練,他們很快就能成為各企業的基層幹部。各行各業為了企業永續經營,大多會到校園裏徵才、挑選可造之才的畢業生。可造之才就是學習態度良好,而且仍會成長的人才。如果在大學四年浪費青春,很容易就會在面試時暴露缺點,不被錄用;僥倖錄用的也遲早會被淘汰。教授們的基本角色就是將成熟又有定論的知識傳播給學生。教授們在這一塊所能呈現的就是教學的熱忱、表達能力的體現,以及是否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到了研究所,整個學習的取向就大大不同。教授們所講授的,大多是跟其自身興趣或專長有關的內容。一個人的心思意念決定了他對時間使用的分配,也決定了他與他人互動的心理距離。誠於中,形於外,如果你能知道教授都在想什麼,自然容易預期該如何與教授互動,也容易評估其教學能力。

 

除了一般唸碩士或博士的研究生外,絕大多數的研究所也有為在職生設計的學程:碩士在職專班或高階企管碩士班(EMBA)。這種在職專班的教學雖然不會太偏理論,卻也有不可抹滅的貢獻。在職專班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工程師、醫師、律師等。台灣將近二十年的在職教育給教授們許多實證的機會,也讓學生對企業管理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觀。比如本書第十五章談到「RBVresource-based view,資源基礎理論是管理理論嗎?」對在職生來說,只要能用RBV架構來解讀公司的行為就夠了;教授們每多接觸一個實質案例,就會對事實與現場更有感覺。到底,管理學的實驗室是在組織裏。

arrow
arrow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