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經濟系賴建誠教授的好文。懂一點經濟學,看到的就會不一樣。

在日劇裡,同樣談到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還有最近正在日本播出的《官僚們的夏天》(官僚たちの夏),該劇是改編自經濟小說家城山三郎的同名原著。《官僚們的夏天》所處的年代恰好是篤姬的百年之後,約是1955年起的那幾年。那時,日本輸美的產品量多且便宜,美國施壓日本檢少出口,通產省的官僚們分成「國內派」和「國際派」,拼命爭論著該保護還是該自由開放,以及國家與產業的前途。也是一齣好戲。

篤姬經濟學

  • 2009-09-06
  • 中國時報
  • 賴建誠
  •      日本的NHK電視台在2008年初,推出轟動的連續劇《篤姬》,製作費據說超過30億日元。這50集的收視率,最低的是第1集〈天命之子〉(20.3%),最高的是第48集〈無血開城〉(29.2%)。2009年在台灣開播後也引起一陣熱潮,播完一輪後立刻重播,我每星期有五天守著電視不敢遺漏。這部歷史劇拍得實在好,演員陣容龐大堅強,聽說酬勞並不高,主要的資金投在服裝(真是漂亮高貴的和服)、建築、器物這類的歷史考證上。

         從中日文的維基百科內,可以看到詳細的演員名單與角色說明,也能看到例如「花道指導」、「扇子製作指導」、「香道指導」、「薩摩語指導」,這類的專業技術人員。老牌演員如松坂慶子(飾女侍從幾島)、高橋英樹(飾薩摩藩主),年輕新秀如宮崎葵(飾篤姬)的表現,也都可圈可點。我覺得NHK的《篤姬》,和英國BBC播映的《都鐸王朝》(The Tudors,3季共28集)一樣精采。

         ●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日本天皇是虛位元首,政權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天皇和幕府都主張鎖國攘夷,但在九州鹿兒島的薩摩藩,以及在江戶地區的長州藩,這幾個「外樣大名」主張開國通商。他們希望改革或甚至推翻幕府,主張「大政奉還」,由天皇主政。薩摩藩的第11代藩主島津齊彬(1851-58在任),把養女篤姬嫁給德川家族的第13代將軍家定(1853-8在任)。家定逝後,由家茂繼任第14代將軍(1858-66在任)。

         篤姬於1856年11月成為第13代將軍的正室(御台所)後,就擔任大奧(內宮)的主導者。家定的生母(天壽院)在媳婦進門後,就退居側院。1861年12月,仁孝天皇的第8皇女和宮(靜寬院),下嫁第14代將軍德川家茂。篤姬(天璋院)在媳婦進門後,並未和她婆婆天壽院一樣退居側院,仍然主導大奧,直到1868年3月「無血開城」離開江戶城為止。

         前面說過,王室和幕府主張鎖國攘夷,但有實力的外樣大名(如薩摩藩),卻主張開國貿易。如果時光能倒流,雙方能請教經濟學者,客觀分析鎖國或開國的利弊得失,說不定可以避免「安政大獄」(1858)和「櫻田門外之變」(1860)這類的黨爭株連殺戮慘事。

         日本的鎖國政策始於1639年,禁止與外國有任何接觸。唯一的例外,是在長崎港維持和荷蘭、中國之間的小額貿易。但愈來愈緊縮,到18世紀末時幾乎已無重要性。在鎖國的末期(1850年代),日本平均每個國民的進口額約0.6美分。相對地,1840年鴉片戰爭被迫開港通商時,平均每個中國國民的進口額約有9美分,是日本15倍。鎖國時期的日本,透過琉球也有一些小額貿易;琉球雖然臣屬中國,但真正控制琉球的,是鹿兒島的薩摩藩。

         ●

         讓日本有開國之議的是美國准將培里(Commodore Matthew Perry,1794-1858),1853年率船隊抵達江戶附近的港口。1854年貝里再度來訪,帶來2倍規模的船隊,積極要求開港通商。開國派與攘夷派的意見相持不下,經過激烈討論才在1859年7月簽約,指定3個港口(後來增為5個)通商貿易,收取低額的進出口關稅。1860年開放貿易後,日本的進出口額在25年內急劇增加:若以25年的趨勢圖來看,進出口線條大約成40度角的走向。1873年時,日本平均國民的進口額79美分,約是同時期中國的3倍。

         用現代的經濟語言來說,日本在開國時期的貿易約有4項特色。(1)在1860年剛開國時,以當時出口品的價格來看,國內各行各業的競爭已經相當激烈。(2)但在國際貿易上,日本是國際行情的接受者(price taker),而非國際行情的訂價者(price maker)。(3)政府對出口貿易並不獎勵也無補助,反而課出口稅。(4)開國後的20-30年間,並未因貿易而改變日本的產業結構。

         1868-75年間的進出口結構,以農產品和簡易的工業製品(小農作物、絲)輸出為主。型態上是以「比較利益」作為貿易的基礎:工資低、成本低、售價低。這是典型開發中國家的早期貿易型態,台灣在1950-70年代也走過類似的路。進口品中有三分之一是農產品(米、糖),三分之二是英國的棉花與羊毛產品,以及軍火武器和機械製品。

         開國貿易20年後(1880),日本才開始用西方的技術生產,進入早期工業化的階段。為什麼在1860-80年間,日本不積極運用關稅來保護本國產業,生產原本需要進口的產品呢(經濟學者稱這種方法為「進口替代」)?主要的因素是地狹人稠,耕地不足加上氣候條件的限制。例如占進口大宗的蔗糖(9.9%),就很難在國內耕作。另一項大宗進口品是羊毛(19.2%),當時日本沒有可以生產羊毛的羊隻,只好完全仰靠進口。在勞動力供給豐富(甚至過剩)的情況下,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模式為主,只有棉紗與紡織業採用西方的機器生產。

         ●

         如果日本在培里初次帶船抵達日本時(1852-3),就積極開放國際貿易,而不是拖到1860年才勉強開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大概會增加多少?貿易的利得可能會讓GDP提高8%到9%,這是相當高的數字。如果用「黃金兩」(日本幣)來表示,1868年時貿易所產生的利得,全國平均每人約有0.05兩。翌年增為0.13兩,1870年時大增為0.3兩,1873年0.34兩,1875年0.32兩。這些都是很顯著的所得增加,因為1840年平均每人的所得約只有2.3兩,1870年時快速增至4.76兩,國際貿易必然是重要的因素。

         現代的經濟學常說「貿易是成長的引擎」,鼓吹透過貿易互通有無,讓各國的「天賦資源」和「比較優勢」,透過貿易讓各國快速成長。閉關自守的結果,會造成內部過度競爭,稀少性資源價格過高,技術進步趨緩。薩摩藩很早就和琉球有貿易往來,知道西洋的科技與軍事優勢,所以強烈主張開國通商。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島津齊彬處心積慮,把篤姬嫁入主張鎖國攘夷的德川幕府,自己成為第13代將軍德川家定的岳父。可惜幕府和天皇的立場一致,都反對開國通商。篤姬並沒有完成齊彬託付的任務,心急的薩摩藩就和實力強大的長州藩聯手,出兵攻打江戶的德川幕府。

         幕府把「大政奉還」天皇後(1867年11月),日本進入明治維新(1868年10月)的新境界。接下來,1894年甲午戰爭打敗中國,1931年占領東北,1937年入侵華北,打遍東南亞。日本帝國主義在這50年間的急速發展,開國與貿易政策是重要的關鍵。2008年的歷史連續劇《篤姬》,又賺走台灣不少外匯。歷史真的沒有用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09090600048,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