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 2009-10-13
  • 【楊明暐/綜合斯德哥爾摩十二日外電報導】
  •  

         美國學者艾琳娜.歐斯壯(Elinor Ostrom)和奧利佛.威廉森(Oliver Williamson)因對於經濟治理,亦即權力在企業和經濟體系中運作的方式,做出精闢分析,獲得二○○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歐斯壯是經濟學獎自一九六八年設立以來,第一位獲獎的女性。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兩人得獎時,讚揚歐斯壯對經濟治理所做的分析,說她的研究展現了使用共有財的團體如何成功管理這些資產。威廉森則發展出一套理論,可讓企業公司充任解決衝突的架構。

         歐斯壯 首位女性獲殊榮

         皇家科學院說,歐斯壯對於「共有財皆管理不善,應受到中央當局控管或將其私有化」這一傳統觀念提出挑戰。她對使用者管理的魚類資源、牧場、森林、湖泊和地下水盆地進行大量研究,並據此得出結論,即結果往往比標準理論預測的要好。

         至於威廉森,皇家科學院說他主張市場以及類似公司這種分級組織,是不同的治理架構,兩者解決利益衝突的方法也不同。企業和經濟體系內的治理問題,已成為世界經濟危機的核心議題。例如企業董事會未能管轄過高的酬庸,或避免發放紅利獎勵過度的冒險行徑,便屬於企業治理的問題。

         經濟治理 推進研究主流

         皇家科學院表示,過去卅年,這些開創性的貢獻將經濟治理的研究從邊緣推進到備受科學重視的最前線。兩位得獎人的研究顯示,經濟分析能將大部分的社會組織形式清楚顯示出來。

         歐斯壯和威廉森兩人將均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六二○萬元)獎金。目前擔任印第安那大學教授的歐斯壯,一向熱中研究人與自然資源之間的互動,近年來一直有人提到她可能獲獎。不過她在接獲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通知電話時,仍感到驚訝。她說:「有許多人工作非常賣力,能獲這個獎是極大的榮幸。」

         威廉森 期望組織扮要角

         威廉森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華特哈斯商學院,他對獲獎感到「非常高興」。威廉森認為得獎的益處之一是,或至少他希望是,將來有關經濟活動的研究,「組織」能扮演更突出的角色。

         經濟學獎是諾貝爾各獎項中最後頒發的,去年的得主為保羅.克魯曼。諾貝爾獎原本並沒有經濟學獎,這是瑞典中央銀行為紀念諾貝爾獎創立者阿爾弗瑞.諾貝爾,於一九六八年特別設立的獎項。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2050901+112009101300132,00.html

     
    歐斯壯 種菜領悟合作共有
  • 中國時報 2009-10-13
  • 【蔡鵑如/綜合報導】
  •  

         艾琳娜.歐斯壯(Elinor Ostrom),生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現年七十六歲,任教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

         歐斯壯的少女時代,正逢經濟大蕭條後期與二次大戰。資源匱乏,飲水奇貨可居,她在自家菜園種菜,把蔬菜製成罐頭,並體會出「人類面臨資源短缺時,能為共同利益互相合作」,為日後研究立下基礎。

         歐斯壯先天有口吃毛病。高中老師為協助她克服言語障礙,安排她進入學校辯論隊。一開始她常遭隊友戲弄,但不久後便成為隊上第一把交椅。

         她就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研究所期間,認識夫婿、知名政治學者文森.歐斯壯。拿到博士學位後,她在一九六六年進入丈夫任教的印地安那大學政治系。一九七三年,夫妻倆創立「政治理論暨政策分析研討會」。

         歐斯壯的研究,著重於人類與生態系統如何相互影響,使水、森林、漁產等共享性資源得以永續生產。

         一九九○年,她集結研究成果,出版「管理共有財之道」這本著作,成為研究公共政策的必讀經典。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2050901+112009101300133,00.html

     

    新制度經濟學派 威廉森專研經濟治理

    (明報)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05:10

    【明報專訊】77歲的威廉森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Douglass North),同屬「新制度經濟學」(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他更是這學派的命名者。威廉森被譽為重新發現「高斯定理」的人,在他推動下,高斯(Ronald Coase)的交易費用學說,成為現代經濟學中異軍突起的一派。NIE學派的啟蒙者高斯本人榮獲199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後諾斯也同樣獲此殊榮,不僅肯定了NIE學派的地位,亦顯示了當代經濟學與其他社會科學學科交匯融合的生命力。

    所謂新制度經濟學派,是從制度的角度來解釋經濟興衰及變遷,因此更能照顧到經濟變動中的政治、社會及歷史因素,而不僅僅局限於純經濟層面。威廉森專研經濟治理的問題,他的研究指出,市場和包括公司在內的層級組織,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市場結構的缺陷,在於經常出現爭議和分歧,公司結構的缺陷在於權力雖可減少爭議,但會被濫用。競爭性市場運作相對更好,這是因為買賣雙方如果產生分歧,可以轉向其他交易對象。但是,如果市場競爭受到限制,公司作為一種結構,能比市場更好地解決利益衝突。

    東吳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鄭政秉稱,許多現代公司治理出問題,威廉森從制度、治理角度看經濟,其理論將更受重視。鄭政秉解釋,主流經濟學主要看市場與價格,但金融危機後促使各界開始重視風險及危機管理,威廉森的學派相信將受到重視。

    倡規管大企業濫權 反對限規模

    金融海嘯暴露了企業治理的問題,例如不少企業濫發花紅變相鼓勵員工無視風險,便被視為金融海嘯一大成因。威廉森的理論認為,大型私人企業之所以存在,基本原因是它們有效率,它們對僱主、員工、供應商及消費者的好處大於其他制度安排,若這些企業失效,其存在便值得置疑。威廉森表示,大型企業會濫用其權力,例如做政治游說或作出違反競爭的行為,但他相信處理方法應是直接規管這類行為,而不應限制企業規模。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012/4/enf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