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頓商學院教你看懂財報,做出正確決策(暢銷改版)
Financial Literacy for Manager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for Better Decision-Making
理查‧蘭柏特(Richard Lambert)著
吳書榆譯
2021年3月4日出版
【內容簡介】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三大財務報表,是商業的共通語言。
這本書用最簡短的篇幅,介紹最重要的會計、財務觀念,
讓您不僅能看懂財報,還能活用它!
財務,會影響企業的每一個層面。而財務報表,則是許多重要資訊的來源。
經理人如果懂得財務報表的基本原理,就會知道是哪些力量帶動了營收、公司在哪些方面表現良好,或者為什麼績效表現不如預期。甚至,應該在哪些活動上投注更多資源?哪些活動應該縮減?哪些資源並未有效活用?應該把某項活動外包,還是繼續自己做?財務報表可以提供你判斷的依據,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策。
然而,財務報表並非中立客觀的,而是帶有主觀性,有可以操弄的空間——因為,在整合會計報表之時,許多活動仍在進行當中;而且,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當中的一些數字,必須依據你對於未來情況的估計。對於這些模糊地帶的理解,既可洞悉企業經營的現實面,對於投資人來說,也是必要的基本認識。
不同於一般財會書籍的照本宣科,本書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介紹財務與會計的專業術語,帶領你了解財務報表當中最重要的觀念。從一些真實企業案例,你將學到如何解讀並活用財務數字、如何評估投資項目,發展出靈活的策略,做出更好的決策。本書重點包括: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的基本概念與特色。
‧三大財務報表彼此之間的關係。
‧介紹財務報告的概念,例如如何認列營收,如何決定存貨成本、折舊以及稅賦。
‧如何分析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以了解驅動獲利的因素。
‧你的資本結構(支撐你的資產的負債與股權比重),如何影響到你的利潤及風險。
‧如何找出並估計決策的相關成本。
‧如何評價投資項目,並進行折現現金流分析。
‧整合上述知識,建立起一以貫之的企業策略。
另外,本書內容不僅能應用在企業,也能適用於個人的財務規劃,例如將現金流折現技巧運用在個人的房貸、車貸,看看你該如何規劃分期償還計畫;諸如小孩的教育費用,準備退休金,都可以使用這樣的技巧。
本書屬於華頓數位出版社(Wharton Digital Press)所出版之「華頓高階主管必讀系列」(Wharton Executive Essentials Series),這個系列是源自於華頓高階主管教育學程。該系列的書籍都由全球知名的專家執筆,書中涵蓋了豐富的真實企業案例,以及可實際運用的有效建議。
★★★★本書為《華頓商學院教你活用數字做決策》改版★★★★
【作者簡介】
理查‧蘭柏特(Richard Lambert)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會計系米勒施瑞德(Miller-Sherrerd)講座教授,並擔任MBA與高階經理人學程之財務與會計教授,也指導博士班的研討會。曾獲頒多項傑出教學獎項,論文散見於《會計評論》(The Accounting Review)、《會計研究期刊》(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會計經濟期刊》(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蘭德經濟學期刊》(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以及《策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譯者簡介】
吳書榆
臺灣大學經濟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經濟學碩士。曾任職於公家機關、軟體業擔任研究、企畫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譯作包括《讓顧客主動推薦你》《獵殺巨人》《向上管理‧向下管理》《CQ文化智商》《父母老了,我也老了》《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建立當責文化》(以上皆經濟新潮社出版)。
【目次】
推薦序 財務數字,也可以是輕快的歌曲/劉奕成|臺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CFA Society Taiwan)榮譽理事
前言
第一章 貴公司的財務健全度:財務報表可以提供的資訊
三大基本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收益與現金流
三大財報彼此之間的關係
第二章 對報表的衝擊:行動與事件如何、何時影響數字
交易與事件如何影響財務報表
期末調整分錄/心中有稅負
編纂財務報表
第三章 善用損益表:營收、費用與利潤
詳細解析個別數據
基準指標
評估績效:從營收開始
營收的會計議題與衡量議題/分析賒銷以判定真正的營收/交付產品或服務:銷售組合如何影響營收
費用與獲利能力
為何分析比率這麼重要/費用的會計議題與衡量議題/非重複性項目
第四章 如何運用資產與融資資產: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與舉債槓桿
營運績效與資產報酬率
資產報酬率的基準指標: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改善資產報酬率/特定資產的周轉率/ 資產的會計議題與衡量議題
資本結構與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基準指標:權益股本成本/比較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要舉債多少/債務的會計議題與衡量議題
第五章 善用成本資訊:瞭解你的成本如何變動
成本—數量—利潤分析
特殊訂單與客戶類別
資源限制
分攤成本
為何沉沒成本不相干(或者應該不相干)
第六章 評估投資機會:折現現金流分析
適用於計算策略性決策創造經濟價值的架構
將現值技巧應用到投資決策上
更高層次的策略性決策
通貨膨脹/稅負/專案營收/預測未來費用/營運成本/專案與其他專案之間的交互作用/選擇折現率的問題/樂觀、偏見與敏感度分析
結語
致謝
附錄 現金流量表補充說明:間接法
譯名對照表
******
【推薦序】財務數字,也可以是輕快的歌曲
文 /劉奕成|臺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CFA Society Taiwan)榮譽理事
1988年初夏,你和我同樣感受到台灣起飛的躁動,「我的未來不是夢」的高亢歌聲,夾雜著「要拚才會贏」的在地情懷,煞那間淹沒了全台灣。那時恰恰如作文範本所說的「鳳凰花開,驪歌初動」,你和我跟許多同屆的高中畢業生一樣躊躇滿志,無由來的憧憬彷彿無須想像就自然漾開的玫瑰色新鮮人生活。
所以當眾人眼中文藝青年的你,居然也選擇了管理科系就讀,再度同校且同學院的我,忍不住為你捏了把冷汗。
畢竟對許多商管學院的學生來說,大一新鮮人的日子中,最苦惱的莫過於一門彷彿天外飛來一筆的必修課「會計」。
對於沒有商業實務經驗的新鮮人來說,實在不明白這些數字的規則與意義。
在十月大風起兮塵飛揚的秋日,我每個星期總有一天向晚隔著窗戶看到你在教室內跟會計習題奮戰。
果不其然,當其他人都得以擺脫夢魘的第二年第三年,我還是看得到你在秋風中跟會計糾纏的身影,真是秋風秋雨愁煞人。
秋風一掃,就是二十年的落葉,當年青澀的大學生,已經成為上海一家廣告公司的負責人,我們還是依然拿連讀三年會計的往事調侃他。
他也笑笑承認,對於部屬遞交上來的報表,他還是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但是為了顏面,他不能隨便承認,只能假裝他懂。
事實上他多少也懂一些,但是,並不夠深入。
於是野人獻曝,把這本Financial Literacy to Manager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for Better Decision-Making的原文電子版介紹給他之後,他靦腆地笑說:「除了會計之外,外文也是我的罩門」。當我知道這本書即將要出版中文版時,第一時間便很開心地跑去找他分享。
他開心地翻了翻書,我看他常常有會心一笑的神情,突然他遞過書來,指著書中的一句話開懷地與我分享:
「會計是一種語言,難怪我覺得這麼難」。
我深表同意,雖然會計充斥著一堆數字,但是其實會計更像是一種外國語,解釋說明我們不了解的世界。
然後,問題又跟著來了,我要如何為讀者介紹一本語言教科書?
還好,我仔細看看,又再三想想,這本書不是語言的教科書,而是會計這個語言的「故事書」,而且我所看過關於會計相關的書中,這本書是輕快動人的Rock & Roll(搖滾樂),不是一股腦宣洩轟炸的heavy metal(重金屬樂),也不是有時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
故事約莫是這樣的:為什麼會計要三張表?三張表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還有,為什麼現金流量表如此重要?
只記得我們很久前都聽過,賺錢的公司也可能倒閉(黑字倒閉),不少年年虧損的公司卻始終活得好好的,為什麼呢?
原來,現金流量表中說,讓企業活得下去的現金有三種來源:從經營活動中賺來的、投資賺來的、找人投資或借來的。
事業本身賺錢,還是可能因為投資失利、有人虧空或幾年前借的錢要還了,而撐不下去。事業本身不怎麼賺錢,但只要投資得當,或是有傻子願意繼續投資、借錢或捐獻,還是可以屹立不搖。
這個道理在一般人身上也適用。很多人如果靠著上班的薪水,早已入不敷出了,怎麼還可以撐得下去?
答案是──這時候不只要看「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而要看「現金流量表」,許多台灣人是「income statement poor」(表面上賺不了什麼錢),卻是「balance sheet rich」(家中缽滿盆滿),也就是薪水收入(營業活動)沒有多少,往往入不敷出,然而或是投資有方,不管是靠千線萬線或電話線,投資賺了不少錢(投資活動),或是擅長甜言蜜語拐騙,爸媽不斷致贈盤纏,甚至膽大心粗,不斷向銀行預借現金寅吃卯糧(融資活動),都可以活得下去,會計真的是一種語言,可以解釋經濟活動的許多樣貌。
會計學跟經濟學都是解釋經濟活動的語言,然而我們在學習會計及經濟的漫漫坎坷路途上,則向來是用另一種詰屈聱牙的方式(語言)再去解釋這種語言,難怪事倍功半。上過經濟學最基礎課程的人,就會學到經濟學上的生產四要素──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精神。但是,如果你問任何一個念完經濟學已經四五年沒被當的學生,還是回答得七零八落。不過,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是以投顧老師的語言來記得這件事,他會說:
「偷搶拐騙不算,合法的賺錢方式有以下四種:用自己(的勞力)賺錢、靠土地賺錢、用錢滾錢,還有靠別人替自己賺錢。」這位投顧老師用淺白的說法,讓大眾輕易入門、永誌不忘,更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這本書的作者,就有這樣的本事。
這本書的作者,不只有深入淺出的功力,他在會計專業上的專業地位,更讓他深諳如何在簡短的篇幅中,精簡地介紹最重要的觀念,他不僅是知名的華頓商學院米勒施瑞德講座教授,更拿過數不清的教學獎項。他懂得用簡單的語言,不著痕跡地娓娓道來會計這門語言的故事。能做到這樣,真是功德無量了。
如果你我都懊悔當年沒有好好學好會計,站在辦公大樓的玻璃帷幕牆前沉思,卻思索不出玻璃上迴映出我們手中那疊資料上林林總總數字的真義,可以試試這本書,輕薄短小,在你我手中不過盈盈一握,卻如掌中乾坤蘊藏萬般天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