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司徒達賢名譽講座教授於2018年屆齡退休,他是將個案教學法(case method)引進台灣商管教育的先驅,也是許多企業經營者與高階主管的導師。研究專長包括策略管理、組織理論與管理、個案教學法,著有《 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 》、《 管理學的新世界 》與《 司徒達賢談個案教學:聽說讀想的修鍊 》等書。
 

  司徒教授1948年出生於台北市,16歲立志進入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1966年18歲時如願進入該系就讀;1970年大學畢業後,於1971年通過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赴美留學,1973年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企業管理碩士學位,1976年獲得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企業管理博士學位(主修企業政策),旋即返台任教,從28歲在政大教書至今(2018年)已42年。

 

  受教於司徒教授的學生年齡層甚廣,除了企管系所的年輕學子之外,也有許多學生是企業經營者或高階主管。這是因為在台灣的商學院尚未設立 EMBA學程之前,政大於1981年首開先例,成立「企業家管理發展進修班」 (現為 「企業家經營管理研究班」,簡稱「企家班」) ,每年招收40名在業界有管理經驗的企業經營者與高階主管,由司徒教授擔任總導師近40年,至今從未間斷。 雖然屆齡退休,司徒教授承諾仍會在政大的企家班和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教書,陪伴台灣的企業經營者和高階主管汲取新知。

 

  在政大任教42年的司徒教授,也曾任該校的公企中心副主任(1982至1984年)、企業管理系主任(1984至1986年)、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1986至1992年)與副校長(2001至2003年)等職。

 

  即使未曾受教於他,也能透過他發表的文章充實經營素養、增加管理知識,司徒教授可說是台灣商管教育的總導師。2018年屆齡退休之後,司徒老師以名譽教授/兼任講座教授的身分在政大商學院任教,持續培育商管人才。

 

|延伸資訊|

用心做事就能成長

「用心」向自己也向別人學習

投身教學40年不倦 司徒達賢樂享挑戰變化

2018年6月9日,司徒達賢教授以「『用心』向自己也向別人學習」為題在政治大學106學年度畢業典禮中發表演講

 

|延伸閱讀|

以下彙整司徒教授為《黑天鵝經營學》、《現在,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 策略思考》、《放膽做決策》撰寫的推薦序,以及導讀《從負責到當責》的文章,感謝司徒教授的賜序之恩。

 


 

【《 黑天鵝經營學 》推薦序】

一窺個案研究方法的奧秘

文/ 司徒達賢

本書作者井上達彥教授在《 黑天鵝經營學 :顛覆常識,破解商業世界的異常成功個案 》(原書名:《深度思考的力量》)中,藉著解析一系列高水準的學術論文,為讀者介紹在質性研究方法中極為重要的個案研究方法(case study )之內涵、價值、思維方式與進行研究的程序。

這些做為範例的學術論文,都是 《美國管理學會期刊》(A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歷年來以個案研究方法進行且被選為 最佳論文 的作品,極具代表性與啟發性。在本書作者設計之下,每一篇分別介紹若干項個案研究方法的重要觀念, 並由淺入深地逐篇解說此一研究方法在運作上的技巧與各種獲致結論的推論過程。

本書所談的個案研究方法與商管學院中使用的 個案教學法( case method )並不相同,個案研究方法是藉由深入分析實際現象找出過去未知的影響因素或因果關係; 個案教學法則是利用現成的個案教材,在教師持續引導與啟發下,以培養學生「聽說讀想」,以及活學活用現有知識的能力 。兩者不同卻有關聯,其間關係將在本文最後進一步說明。

 

​ (資料來源:本文彙整)

◎學術研究:量化與質性

許多學術領域中,學術研究的目的是在「尋找真理」。我個人認為在社會科學或至少在「企業管理」領域中,學術研究的目的未必需要如此崇高,從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希望充實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知識,包括與經營管理有關的各種人與事運作的道理、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影響因素,以及影響各種因果關係方向與強度背後的原因。

在企業管理領域中(其他社會科學也應該差不多),研究方法大致可分為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在論文發表數量方面,量化研究肯定是主流。量化研究主要是以問卷調查、資料庫,甚至大數據為基礎,利用高深的數理統計方法來尋找變項與變項之間在統計上的關聯,並進而推論各種現象之間互動關係的「通則」。

掌握大量數據資料且有能力運用高深的統計方法,是進行高水準量化研究的先決條件。量化研究有相對標準化的研究程序,完全「根據資料講話」,只要新增的變項合理且有若干統計上的解釋力,在學術期刊或學位考試的評審過程中就不易遭受太多挑剔,因此大部分學者自然比較偏好量化研究。

質性研究方法繁多,每一種方法的進行程序也未必標準化。歷史研究、文獻研究、現場觀察(如觀察消費行為或員工互動)都屬於質性研究。本書所介紹的個案研究方法,當然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在個案研究方法中,所謂個案是指在某些特定歷史個體或組織中發生的現象,研究者從多重個案的訪談、觀察與分析中進行比對與推論,有時也可以僅分析單一個案資料來獲致結論。

個案研究方法目的不在尋找「通則」,而主要是在研究「例外」 。 亦即是有些現象在常識中似乎不可能發生,但卻發生了,表示極可能存在著造成此一差異更深層的原因,這些因為「稀有」而值得深入研究的現象,本書作者稱之為 黑天鵝現象 ,也是本書原文書名的由來(編按:本書日文原名『ブラックスワン の 経営学』直譯《黑天鵝管理學》)。

個案研究方法經由訪問與觀察事件發生的過程,尋找產生此一例外結果,或造成差異的潛藏原因。由於此一潛藏原因通常並不存在於我們的常識或現有學理中,因此通常並未列在量化研究的問卷題目裡。易言之,無論樣本再大、抽樣方法再嚴謹、統計技巧再複雜,量化研究也不容易發現這些過去從未料到的影響因素。企管學理上的創新見解,主要都是來自質性研究的結果,應是意料中事。

簡言之, 量化研究探討的是「誰( who )」「何時( when )」「哪裏(where )」,以及它們之間統計關聯性的緊密程度;而個案研究則聚焦於「為何(why )」與「如何( how )」,因此更有可能出現具有創意的洞見( insight )。

在帶領學術思想進步的過程中,個案研究方法的貢獻未必低於量化研究,但由於研究活動的重心在「運用創意的思考」,因此常被視為嚴謹性與客觀性不足,即使觀點創新,其相對受到的重視卻遠不如量化研究,因此本書作者將個案研究方法形容為「悲劇主角」,實在也是有感而發(詳見《黑天鵝經營學》第 55 頁)。

 

​ (資料來源:本文彙整)

個案研究方法

本書開宗明義即指出了運用個案研究方法時,需要擁有的幾項統計學式研究未必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 「活化人類智慧的思考力與觀察力」「處理複雜現象與解開因果關係的邏輯力」「即使前例不多,也能提出有效假設、想像未來的類推力」等。

● 觀察力與邏輯力

例如有一項假設是「企業合併後的管理措施會影響合併後的經營績效」,最單純的量化研究方法即是依學理或初步觀察結果設計問卷,並以問卷搜集許多企業合併案的「管理措施」,再加上財務報表上的績效指標,即可進行統計分析驗證此一假設,如果樣本夠大,還可以驗證在不同情境下(例如合併雙方的相對規模或過去績效),此一假設被接受程度的高低。

如果運用個案研究方法,做法即完全不同。研究者會認為在「管理措施」與「財務績效」之間,應該存在著一連串更細緻、更複雜的因果關係,因此需要針對少數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合併案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包括訪問許多相關人士及閱讀許多書面資料在內。

在探索這一連串的因果關係時, 研究者必須從訪談過程中,隨時注意那些可能影響這些因果關係的細部環節,並從對話中找出值得進一步追問的事實背景,以了解潛在因果關係的存在、作用以及形成影響的方式,能發現這些即是「觀察力」的表現。

研究者個人的學理背景有助於觀察與訪談的深度,但又不能受到自己過去的觀念所局限,窄化了觀察或訪談的視野,此一拿捏是不容易的。

訪談過程中,「持續提問」則表現出研究者的「邏輯力」。「依據現有觀察結果形成有待驗證的假設」是大部分研究過程中的一項核心做法,而在個案研究方法中,除了澄清對方所談內容之外,有相當大比率是針對前一階段(可能只是幾分鐘以前)訪談結果所形成的「初步假設」,進行驗證的工作。

換言之,個案研究方法若欲進行得有效率、能持續提出問出擊中要點的問題,研究者就必須能夠分分秒秒在腦中進行「形成初步假設」、「設法找出驗證假設所需要的關鍵資訊」與「依據新獲得的資訊修正或推翻初步假設」的心智過程。個案研究的品質,與此一心智過程中所展現的邏輯力肯定息息相關。

● 提出有效假設與建構理論

在訪談中雖然可以隨時形成初步假設並設法驗證,但這些和最後的研究結論還有一大段距離。因為單一資訊來源未必可靠,需要有多元觀點的確認;具敏感性的議題需要多方查證;有些不易言傳的因素必須現場觀察;訪問錄音轉成逐字稿以後經過再三審閱還能找到更多可能的假設,以及值得進一步探討與請教的問題。

歸納出有說服力的初步結論以後,還需要找到更多的個案來比對,例如尋找脈絡背景相同的個案,看看這些結論或道理是否也成立;若脈絡背景相同,前一個案所獲致的結論或道理卻未出現,則應進一步找出造成這些差異的更深層原因。

以上的心智過程其實與實務界的問題分析十分接近。但在學術研究上還需要更進一步嚐試進行「理論建構」的工作。簡言之,理論建構即是將所發現的道理、因果關係及影響因素等,再加以抽象化與概念化,使其成為可以更廣泛應用的「通則」。

本書中所提到的「認知失調」「自制力」「組織慣性」「慣性弛緩」「慣性強化」與「資源僵固性」等,都是經由個案研究方法獲致的觀念。並由於它們的「通則化」與「概念化」,使其可以廣泛地應用在許多問題的理解與分析上,深化了大家對許多現象的認識,也讓學術研究得以對實務產生更為具體的貢獻。

直至如今,不少人還誤認為「個案研究方法」只是在介紹或報導實務界發生的一些有趣且具有啟發性的故事,因而十分在乎「真名發表」以滿足讀者了解更多「真相」的欲望。

事實上,個案研究方法重視的是經由深入觀察與嚴謹的邏輯推演,獲得超越常識的「道理」「觀念」或「因果關係」。

美國管理學會的個案研究,原則上都是匿名處理,也不是在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因為其目的不在讓讀者了解更多的「資訊」或「內情」,而是希望從具體現象中進行邏輯推演而建構新的管理觀念與理論。

◎對實務的含意

本書作者認為,「思考」是個案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我十分同意此一主張,而且從前文對「觀察力」「邏輯力」「提出假設」與「建構理論」這些內隱的能力與心智流程來看,個案研究方法對「想」的運用程度應比其他研究方法高得多,也密集得多。

思考的訓練對學者、經營者或任何人都有其必要性。有了這方面的訓練,就比較容易針對問題,提出有意義的疑問,甚至問幾句就能形成有合理的假設,以供進一步的驗證。

有些提問者可以持續提出有意義而且「搔到癢處」的關鍵問題,有些人的提問則十分發散,提問的用意也很難捉摸,其間差別肯定與這些思考能力有關。

對實務界人士,雖然不必親自從事學術研究,但如果能熟悉個案研究方法的推理過程或這些管理觀念的產生過程,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 高水準的實務界人士,經常能夠從行動中驗證做法的合理性;針對行動結果,產生疑惑,從疑惑中構思假設,再從行動或調查中找到問題的原因與現階段的解答。

換言之,即是可以從自己或別人的決策及結果中觀察、分析原因,並不斷進行實驗,這些與個案研究方的研究過程與所需要的能力都極為接近。

◎個案研究方法能力的培養

●博士教育

學者基礎知能的養成主要在博士教育。如果博士生將來準備從事以個案研究方法來進行的學術研究,在博士班時最好能夠廣讀經典,並熟悉運用個案研究方法來進行的學術文獻,以培養深度的思考力以及多元觀照的能力。

在進行專案研究或論文寫作階段,則需要在教師指導下經由實務訪問與觀察來訓練其觀察力、邏輯力,以及從複雜現象與資訊中整理歸納出假設的能力。

若有可能,也應讓他們試著從複雜的資料與現象中,「想出個道理」,做為未來理論建構能力的基礎。

如果博士生將來準備從事量化的學術研究,則應強化其數理統計方面的素養,並專注於某一特定主題的研究趨勢,甚至投入時間建立自己專屬的資料庫。

這兩種博士的培訓方式是極為不同的。有些年輕人才氣過人,可以同時兼顧兩種不同知能的培養,當然不在此限。

有些學者年輕時十分善用量化研究的方法,當其人生閱歷到達某一階段以後,再來從事質性的個案研究,也是十分合理的演進。

從個案教學中學習

除了多參與或進行研究以累積經驗之外,在個案教學中以學生的角色學習,或以教師的身份主持個案討論,都是有助於提升以個案研究方法來進行學術研究的途徑,而且在訓練思考或提問、整合資料等方面,可能比真實的實地研究更合乎成本效益,其理由可以簡單歸納如下。

個案教學時使用的個案教材呈現出許多與實務十分接近的複雜現象。基於對個案教材熟悉,教師可以在上課時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資料與現象的解讀、經由連結分散在各個段落的資料來進行推論與驗證,甚至從同學們多元而片斷的觀點中整合出對事實全貌的了解。

這些對學生的「觀察力」「邏輯思考力」「形成觀點或形成假設」的能力都會產生極為正面的強大作用。而做為主持個案討論的教師,這些能力也可以在主持過程中持續進步。

因此,「做為個案討論的學生」「主持個案討論」「撰寫有深度的教學用個案」,以及「以個案研究方法進行高品質的質性研究」幾件事之間,是密切關聯而且相輔相成的。

 


 

【 《 現在,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推薦序

管理學的定位──值得深刻反思的議題

文/ 司徒達賢

這本《 現在,頂尖商學院教授都在想什麼?》 是值得大家閱讀與反省的一本好書。

作者入山章榮教授在日本成長,完成大學教育後進入實務界工作,然後到美國攻讀策略管理博士學位並留美任教。以其背景來觀察分析美國管理學術界,其角度自然與一般美國學者不盡相同,對我們也更有啟發。

本書除了介紹近年來美國管理學術界的研究方向與思維方式,也以極為淺近易懂的文字,將過去二十餘年來世界上頂尖商學院在策略管理及國際企業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流(包括研究方法與研究結論)為讀者進行系統性的解說,對讀者肯定極有幫助。

入山教授在本書結尾時,曾對管理學的未來提出他個人的反思及建議。而在仔細閱讀本書以及入山教授的結語以後,讓我這個一生從事管理教育的老兵也很想針對此一議題提出自己的觀點。

本書開宗明義即指出,現今主流學者們一切努力的前提是希望經由大量學術研究 — — 尤其是量化研究,將管理學變成一門嚴謹的社會科學。但我個人認為,此一前提未必是不能挑戰的。然而若管理學不試圖努力將本身進化為嚴謹的社會科學,則其定位又應如何?管理學界的學者,除了教學之外,其研究工作及本身在社會上的角色定位又應如何?

◎管理學定位的策略分析

如果將管理學領域,包括其中的管理學者,視為一個「機構」(institution),我們就可以用大家所熟悉的策略思維來為此一機構進行策略分析。純粹的學術領域或許會認為這種思維角度太過功利或世俗化,但管理學者以及企業界似乎應該可以接受這樣的分析角度。

第一項必須思考的是,此一機構究竟希望為社會創造或提供什麼「價值」?何以見得因為提供了這些價值,社會應給予我們生存所需的資源?

第二,我們的「客戶」或「服務對象」是誰?

第三,和其他更有傳統的社會科學相比,管理學領域的「相對競爭優勢」與「相對競爭弱勢」何在?

第四,發揮競爭優勢和創造價值的流程或具體做法應該如何?

第五,在學術自由的大環境下,固然人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如果考慮「成本效益」,則管理學者應優先從事什麼研究?

 

◎誰是企管學界的客戶

多數人應贊成,企管學界或管理研究的服務對象是廣大的企業界(在台灣則更應強調的是本土企業界)。

企管學者應提供有用的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來協助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準,並經由教學為企業界提供人才或培訓人才。

而「研究」則是強化我們在進行這些工作時所需能力的手段。

企管學者經常再三強調,企業經營者應念茲在茲的是「客戶是誰?客戶需要什麼?我們應如何滿足客戶的需要?」

然而,近年發展的結果,學者們在從事學術研究時,心中可能更在意的是「外國期刊編輯與評審的期望是什麼」,而不是「台灣企業界的需求是什麼?」這兩者間究竟是否相同,其實大家應該十分明白。

在此要提醒的是:若長期不能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此一領域(或機構)的未來不可能蓬勃發展,也難以獲得維持生存的資源。

 

◎管理學應處於「知識產業鏈」的中游

二十幾年前,我曾為文指出管理學的定位應該是在學術產業的「中游」。

其「上游」是更嚴謹、更有傳統的社會科學,例如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下游」是特性分歧、千變萬化又極其複雜的企業實務。

位居中游的管理學或管理學者,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吸收、整合上游的理論架構及最新研究發現,再配合下游的現象與問題,進行「加工」與詮釋,並進一步為下游的企業進行教學(教出有實務潛力的MBA,或高階人員的培訓)、諮詢顧問及實際問題的研究。

二、三十年來,頂尖企管學者的研究主題與知識重心,已快速向「上游」移動。

本書內容也更確認了此一觀察。向上游移動固然是為了朝「嚴謹社會科學」的方向去努力,但是否應該以及是否值得,是值得探討的。

 

◎管理學向上游發展的疑慮

要檢視管理學的研究應否向上游發展,必須先認清兩項事實。

首先,企業決策所考慮的因素極其複雜多元,單一的研究結果難以應用,必須有人加以整合才可能產生價值。而這正是管理學者應該積極扮演的角色。

例如「應發揮網絡中結構洞的優勢」、「到落後國家投資,多半採用獨資;到先進國則多半採用合資」、「增加客戶對本企業的依賴,有助競爭優勢的持續」等,都是研究成果中十分有說服力的觀念。

但ˋ是,對企業而言,這些個別研究的結論,都不會對它們產生關鍵性的指導作用,因為即使有道理,對決策者來說,每一項都只是做決策時考慮的數百項因素之一,或只是有用的「提醒」而已。必須要有人將這些各門各派中所產生的研究發現,加以整合,並針對個別企業情境的特殊性加以選擇修訂,才會對企業發生正面效果。

這項工作如果管理學者不做,上游「從事嚴謹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者也不見得會做。結果造成許多有潛在價值的研究成果,因為中間缺了一段「價值活動」而無法應用在實務上。

其次,正如製造業的中游廠商應否向上整合並自行研發製造零組件,要看是否值得以及本身是否有能力完成這件任務。

從本書中可以發現,比較嚴謹的研究,其實多半築基於經濟學、社會學等之學理和研究方法上,而「企管博士」在這些方面的訓練通常遠不如社會科學的學者。更進一步會發現許多理論大師本身所擁有的即是經濟學博士或社會學博士學位。

企管博士在這些學科的學理基礎、研究方法、數量分析技巧上都不如這些專業中的學者,而企管學者將自己的專長棄而不用,卻到「別人的戰場」去從事自己未必專長的事,此一做法顯然有違策略的基本原則。

企管學者在行銷、財會、生管、資管、法律等方面的掌握應比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更深入,因此在研究議題上應設法整合這些知識,不僅能形成獨特的優勢,也更合乎企業界的決策考量。

例如策略上十分講究各功能領域之間各項決策和做法的「配適」(fit),唯有對這些功能管理領域都熟悉的人,才能理解「配適」或「功能政策配合策略方向」的精神,這就是企管學者比其他社會科學學者更具有優勢之處。

簡言之,我的建議是企管學者應將上游的「基礎研究」交由其他社會科學學者去負責,不必再追求將管理學演變為「嚴謹的社會科學」。

將自己定位為多元知識(從社會學、經濟學到行銷、人資、財會),以及理論與實際問題之間的整合者,立刻可以感到海闊天空,看到無數其他社會科學學者無法研究,只有企管專業的學者可以發揮的研究主題。

 

◎管理學者應研究什麼?

如果不追隨這些社會科學的量化研究典範,管理學者其實可以研究的方向與方法還有很多。包括針對產業及企業所進行的質性研究、個案寫作、研讀上游社會科學的學理與研究發現等。這些可簡單分析如下。

第一,既然主張「行銷導向」,就應經由正式研究來深入了解下游客戶。因此,不同產業的特性觀察與分析、各種型態的企業在設計及執行策略時的現狀與困難、組織慣性的形成與化解、各級管理者領導方式與策略之間的關係、家族企業世代間的潛在矛盾等,不僅值得研究,也都必須經過深入訪問甚至近身觀察才能體會。

管理理論中主張知識交流需要有面對面的溝通機制,但不少管理學者的研究卻常依賴大量問卷或現成的資料庫,而不重視質性(定性)的研究方法,甚至很少和企業界直接互動。

有些研究在研究方法及統計分析上十分高深,但企業界對其研究成果總感到隔靴搔癢,就是因為企業的情況太複雜,無法經由問卷、年報資料或政府的資料庫來深入理解其全貌之故。

經濟學有產業分析,社會學有田野研究,而參與式研究、行動研究、口述歷史等也都是十分成熟的研究方法,對管理學而言,可能比當前主流的量化研究更合乎實務上的需要。

總之,管理的學術研究應設法深入了解服務對象(企業界),包括產業特性、決策過程、交易方式、權力互動、競爭手法、管理問題等,管理學者才可能有效選擇及組配多元的學理,為企業界提供有用的觀念和教學內容。

第二,管理學者身居「中游」,必須對上游各種相關的社會科學有基本的理解,而且應該經常吸收其研究成果並構思這些研究成果或理論對企業管理的意涵及潛在價值。

從事上游嚴謹學術研究的社會科學家,在研究主題上著重專注求精,往往不易廣博;而下游熟悉實務的企業家對吸收上游新知,通常也有力有不逮之處。此一以「吸收與整合知識」為主的「價值活動」,正好是管理學者可以發揮並做出貢獻的部分。

有些年輕學者有一項誤解,認為學術研究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蒐集問卷、統計分析、撰寫文章,甚至是為大量的資料進行編碼(coding)的工作。其實「研究」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是「閱讀書籍文章」以及「思考」,而廣泛的跨界閱讀,包括閱讀這些主流研究的成果,正是想要成為知識整合者的管理學者,最重要的研究活動之一。

深入調查大量資料再寫成嚴謹的學術論文,勢必投入大量時間與研究經費,如果其產出只是世界上浩瀚如海的研究成果中小小的一個「零組件」,既未創新也未引起任何波瀾,則同樣時間精力其實不如從事廣泛閱讀更有價值。重視時間「成本效益」的人,應知道如何取捨。

第三,管理學重視個案教學,個案教學需要個案教材, 而個案寫作也是深入了解企業決策情境的有效方法。常使用個案教學法的教師應十分了解個案中的問題與現象和學理之間,不可能是簡單一對一的關係,任何一個「理論」都無法解答個案中盤根錯節的問題,何況比個案複雜百倍的真實世界。

然而,個案的訪談、寫作,以及後續教學手冊的發展,對了解企業實務與融合理論極有價值。好的個案可能多年以後仍被千百人逐字研讀、深入分析,對社會所產生的教育效果未必低於一篇嚴謹的學術文章。

因此,個案寫作也應該是管理學者值得投入的研究工作。

 

◎閱讀經典的目的在培養學者的思想能力

本書一開始即指出,現代的學者已不再閱讀杜拉克的作品。這和四十年前我所接受的「企業政策」博士教育頗不相同。這些大師們的經典,其結論到今天或許已經了無新意, 或許因為時代變遷而不合時宜,然而我們讀這些經典的目的,不在學習他們的「結論」或引用他們的「名言」,而是學習他們分析思考並獲致結論的心智過程。

能稱得上經典的文章或書籍,基本上都記錄了當年這些大師們在面對當時新興的社會或管理議題時,分析問題、提出觀點或解決辦法的心路歷程。仔細閱讀的過程相當於一步一步追隨著這些偉大心靈,慢慢培養我們「思想」的能力。

為了達到此一目的,我們不能只專精閱讀少數大師的著作, 而應該廣泛接觸許多大師的作品,試著去發掘他們各自形成思想的邏輯,甚至發現他們不足之處以及彼此間的矛盾。我認為除此之外,可能沒有更有效的途徑來訓練「思想」能力。

有些博士生為了專心致志於某一尖端的研究議題,很早就在學習與閱讀上走向專精,甚至為了及早從事論文發表, 放棄了從廣泛閱讀經典中吸收思想養分的機會,就長遠而言,相當可惜。

這些偏重研究發表的博士生,將來成為大學教師,由於很少讀經典,就難以期望他們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所啟發與指導。

以上所說,都是我的「建議」,並不表示我自己做得到。然而我從學士、碩士到博士都在企管領域,從事教學近四十年,對企業界的需要也有相當了解,因此深切感覺這些才是企管學界,尤其是年輕學者應該努力的方向。

 

◎結語

企業管理的研究,可以十分有趣又貼近真實世界。

以扎實的研究為基礎來從事教學工作,也很容易從師生互動中獲得正向的回饋,因此是極為愉快的工作內容,這些是其他社會科學領域不易做到的。

然而,世界上許多研究等身的大師們設定了遊戲規則,希望將管理學逐漸轉化成嚴謹的社會科學,結果使許多年輕學者長期身陷辛苦,卻難以看到立即效果的「上游零組件製造」工作,甚至因為長期投入與實務關係不大的學術研究,而減弱了為企業界提供有價值服務的機會。

在此一遊戲規則下,長此以往,行銷、財會、作業研究、法律等企業功能的知識,在企管博士的思維架構中將不再發生作用;為了專精於研究,年輕學者不得不放棄對各門各派學問的廣泛涉獵以及經典的閱讀;企業實務的研究與個案寫作,也會因為「與升等無關」而乏人問津。


 我更擔心的是未來的「企業管理」將要變成「應用經濟學」、「應用社會學」、「應用心理學」的場域,而企業界所企盼的、MBA學生想學習的、我少年時所嚮往的、以及我四十年來耕耘的那種「企業管理」,將在世界上永遠消失。

 


 

【《策略思考》(原書名《鍛鍊你的策略腦》)推薦序】

活學活用策略理論

文/ 司徒達賢

本書作者依據其在波士頓顧問公司的經驗,對策略制定方法提出了許多有實用價值又有趣的觀念、方法與案例。本書作者的基本信念和我的一貫主張極為接近:僅依循策略理論,無法設計出與眾不同且富創意的策略,因此必須不斷藉助實際問題來磨練提升策略思考力。在此一過程中,所謂右腦的圖像思考與左腦的邏輯分析─前者產生觀念與假說,後者進行科學的驗證,二者並重才有可能達到快速、全面而精準的策略分析與決策,而策略的執行力當然也需要經過類似的過程才能提升。

這就像下圍棋一樣:棋士必須熟悉圍棋的定石以及各種攻防戰術,但必須經過無數的實戰和反思,才能培養出真正高段的棋士。又如:高爾夫球的基本動作必須正確,但從站姿到揮桿完成,其間動作的流暢程度必須還要經過不斷的練習與檢討,才能成為擊球高手。我們在商管學院中,大量使用個案教學來操練學生策略思考的實作能力,其實也是基於同樣的思維。

圖像思考或邏輯分析,當然都還需要以策略的觀念或既有的知識為基礎。本書中簡要介紹了一些重要而常被運用的策略觀念,並輔以實例來加深讀者的印象,這些策略觀念大致可以歸納於下:

規模經濟(因為規模擴大而在各方面所產生的成本效益)、經驗曲線(因為經驗累積所產生的效益)、成本習性(產品線增減或任何重大策略行動對總成本或平均成本的影響)、市場區隔(以不同方式滿足不同客層的需要)、轉換成本(設法提高顧客轉換到其他品牌時,實質上或心理上的成本),以及各種競爭優勢,包括先行者優勢(率先進入產業或推出產品)、先制優勢(在競爭者還來不及反應時即快速或全面地採取新的策略)、時基優勢(快速開發新產品,或快速交貨或提供服務)、組織學習(組織內部的創新與傳承)。

而在強化策略發想力的方法方面,本書作者也提供了幾項有用的思考角度,包括了: 善用市場白地(試著開發或進入過去大家從未想過的市場區隔或地區)、擴張價值鏈(提高垂直整合程度,例如將過去外包的業務收回來自己做)、縮短價值鏈(與擴張價值鏈相反)、用進化論思考(掌握產業及市場需求變化趨勢的規律來採取前瞻性的策略行動)、化身為使用者(從使用者的切身觀點來思考應從哪些方面來提高顧客的滿意度)、有效運用槓桿(針對關鍵因素採取行動,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些都是極為實用,可以操作的策略思維方法。與一般教科書上所談的「願景」、「藍圖」、「使命」大不相同,對每天在真正思考策略的企業領導者,應該很有參考價值。

本書也提醒讀者,僅憑個人的智慧來進行策略思考,不如經由企劃單位以團隊方式來完成。但企劃單位同仁的異質性,以及開放與創新組織文化的建立與維持,是企劃團隊能夠共同進行策略發想的先決條件。

 


 

【《 放膽做決策 》推薦序】

動態的策略分析

文/ 司徒達賢

學術研究講究單點深入,經過精緻的推理驗證,可能在某些特定觀念上有所創造發明。然而實際問題,尤其是策略問題,所牽涉的因素十分複雜,因此在教學上就必須依賴大量的個案分析與討論來協助學生學習整合為數眾多的考慮因素或理論,並做出考慮更周密而全面的決策。這是策略管理必須運用個案教學的基本原因。

然而個案教學有其限制。其中之一是內容的完整程度。學生雖然常嫌個案教材篇幅太長,理解與記憶困難,然而比起真實的策略決策,個案教材其實已過於簡化。其中之二是教學用的個案不易展現策略思考的動態性,易言之,教學用的個案多半只呈現某一時點上的決策議題與相關資訊,無法進行後續的前提驗證以及回饋與檢討。而像「放膽做決策」這種長篇策略小說,正好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本書作者是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管理顧問與企業經營者,使本書內容方面展現了許多優點。

第一是描述了策略思考的動態發展過程。如前所述,聚焦於單一時點的個案無法讓大家體驗到「從現有資訊構思出方案→持續蒐集資訊以驗證方案可行性→依據新的資訊重新修改方案→再次蒐集資訊進行驗證」的動態過程。而這本書報導的是橫跨一段期間的故事,可以讓讀者很清楚的看到書中主角這種理性的動態思辯過程。

其次,本書充分凸顯了策略決策中「非經濟面」因素的複雜性。隨著故事展開,書中陸續呈現許多策略決策上不可忽略的事項,除了產業需求、產品特性、競爭者意圖分析等「經濟面」的因素外,還考慮到了母公司的立場、策略聯盟伙伴的期望、機構客戶的內部採購流程、組織調整與策略執行之間的連動、獎金制度對業務人員落實執行策略構想的影響,以及種種執行上的細節。

這種陸續出現的新變項或原先未曾考慮的限制,使讀者體會到這些非經濟因素在策略決策中的的重要性,並進而了解許多策略失敗其實未必是策略構想的偏差,而是在這些方面考慮未周所造成的結果。

第三,任何決策除了理性的「陽面」考量之外,還不能忽略所謂「人的內心」在決策中的角色。本書巧妙的讓讀者認知到相關人士(包括主角、上司及同仁)的個人立場、當事人的個人前程規劃等「陰面」因素對策略抉擇所發生的作用。這些並無負面的意味,只是說明了相關人士的價值觀念、個人得失,以及社會心理層面的因素,在複雜策略決策中的角色。

第四,基於以上三項觀念,本書向讀者說明了策略領導人在推動策略時,應如何設法先行改變組織內部的文化與策略慣性、如何向各方推銷方案並整合各方利益,甚至如何造成風潮鼓勵人心等等的實務上作法。

本書不足之處也有兩項。第一是書中聲稱所運用的理論是「BCG模式」,事實上所談到的策略觀念已遠超過「BCG」這種極度簡化思維模式所能涵蓋的範圍。其次,策略決策包括資源分配、綜效創造、競爭優勢,以及企業長久在產業網絡中的定位等等十分根本的抉擇,因而即使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策略決策也極其複雜,而本書中所談的策略決策,似乎只局限在行銷甚至定價決策的範圍內。

我可以理解這兩項缺憾應該都是基於提升本書可讀性的考量,然而為了避免有些對策略管理並不熟悉的讀者,因為本書的內容而誤解了「策略」所涵蓋範圍的複雜性與全面性,因此在此做出了此項提醒。

******

 

 

 

 

 

arrow
arrow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