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連載於SmarM 新書搶先看》用「連結」促成「可視化」的智慧工廠
所謂的智慧工廠,究竟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可以這樣形容:將工廠內的各式設備連結在一起,舖設神經系統、即時汲取所有資訊,實現工廠活動的可視化,亦即讓所有活動透明可見。
- 將工廠內的各種設備連結成網路
- 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取得與管理點的裝置有關的數據
- 工廠內部種種活動資訊的可視化
- 資訊與資訊間因果關係的明確化
- 提升品質管理能力
- 刪減包括間接部門在內的管理成本
- 二氧化碳減量/節能
- 改善現金流量
與既有工廠有何不同?
系統的概略內容與特徵
最頂層是工廠管理系統,這裏處理的是工廠經營時需要的資訊。包括財務資訊在內,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之稱的經營指標,乃至於二氧化碳減量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時必須關注的指標,都歸在這裏。
スマート.ファクトリー:戦略的「工場マネジメント」の処方箋
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來襲,
你的工廠,還撐得下去嗎?
製造業必備的生存處方箋
一直以來,製造業支撐著我們的生活與經濟,但是如今,它卻在全球面臨激烈競爭。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來襲,過去的成功經驗,反而成為扯後腿的阻力。
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造成全球製造業劇烈的變化,面對眾多競爭者出現,在這樣的環境下,製造業能夠存活嗎?
零組件製造商與中小型工廠為主的製造業,正在面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尤其是從事工廠管理的經營者與主管,都碰到了諸多的難題。
解決問題的關鍵字是「網絡化」,也就是將製造執行系統(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與工廠自動化設備連結到基礎系統上,達到工廠與企業經營的整體最適化,這就是「智慧工廠」。
過去毫無交集的資訊科技(IT)與工廠管理的兩端開始連結,所有設備都連網,讓生產流程更靈活,形成智慧工廠。
本書從製造業目前面臨的危機開始談起,分析製造第一線面臨巨變的新煩惱,提出工廠管理進化的處方箋,以及如何實現智慧工廠。不僅解說智慧工廠的技術,也從管理的角度提出策略,探討該如何逐步善用這些技術。
本書作者清威人是AIMNEXT創辦人兼董事長,針對製造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供應鏈管理、生產管理、產品開發的諮詢,並且協助建構業務系統、產品開發的支援。他認為,擔任工廠管理的經營者與主管,必須抱持明確的策略以及目的意識,並據以掌握系統,否則製造業將無從開創未來。
想要在巨變中存活的製造業經營者與主管,都需要這本因應巨變時代的生產管理手冊。
|作者簡介|
1987年 進入豐田汽車服務
1989年 進入安達信(Andersen Consulting,現為埃森哲[Accenture])的諮詢部門。針對大型高科技廠商,提供供應鏈管理、產品開發等領域的諮詢。
1999年 擔任Comtech公司(在JASDAQ上市)董事
2001年 創辦AIMNEXT公司,擔任創辦人兼董事長。主要針對製造業提供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產品開發的諮詢與支援服務。
AIMNEXT公司網址:http://www.aimnext.co.jp
簡體中文網站:埃姆特科技(大連)有限公司
|譯者簡介|
江裕真
畢業於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譯作包括《了解人工智慧的第一本書》等。
|目錄|
前言:世界逐漸進入動盪期,製造業能存活嗎?
第一章 製造業目前面臨的危機
危機一:二氧化碳要減量!
危機二:要確保資源!
危機三:要負起社會責任!
與健康、環保相關的規定
製造物責任法(PL法)與消費者保護
內控規定(J-SOX法)
危機四:要在全球競爭中勝出!
海外生產的成本效益變差了
縮小的世界:全球同步市場的出現
要因應市場循環變短,還是要退場?
危機五:品質管理要貫徹!
成品製造商無止境的要求
危機六:要提升利潤!
現金流量管理與工廠管理
第二章 製造第一線的新煩惱
煩惱一:找不到答案!
工廠的廠長們面臨的「新問題」
煩惱二:事情太多,管理不完!
人力管理有其極限
不夠講究的管理現況
煩惱三:系統已達極限!
未記錄下來的資訊:ERP能囊括第一線需要的資訊到什麼地步?
孤立的系統:ERP與MES或FA並未連結
組織的隔閡:無人負責勾勒整體最適的樣貌
未活用的資料:不存在工廠系統整體的資料模型
第三章 進化的處方箋 智慧工廠
處方箋一:何謂智慧工廠?
「連結」可促成可視化
與既有工廠有何不同?
系統的大略結構與特徵是?
處方箋二:尖端技術改變工廠
讓智慧工廠成為可能的技術新潮流
開放化技術的浪費也開始出現在工廠自動化設備
處方箋三:在智慧工廠裏,大幅改變工廠管理
智慧工廠能做到什麼
(1)提升即時性
(2)資訊的「共享化」「統一化」「可視化」
(3)最適化
在智慧工廠裏,工廠的系統如何變化?
第四章 實現智慧工廠的方法
方法一:導入之前該做些什麼?
需要什麼才能在導入系統時得到成果?
目標是如何設定的?
方法二:如何引發變化?
應該引發變化的重點
(1)針對人與組織
(2)針對業務
(3)針對管理
方法三:如何導入?
漸進式導入
檢驗先行計畫
處理業務改革的課題
代後記
名詞解說
譯名對照
圖表索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