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贏?光是理論還不夠,你還需要加上insight!
以BCG式策略發想的技術,發現渴望、創造需求!
進而鎖定市場、看準商機、出奇制勝!
為什麼你的策略完全沒有效果?
因為,別人用過了!
許多人埋頭苦讀策略大師的著作,卻發現還是無法構思能夠攻城掠地、爭贏奪勝的「致勝策略」。那是因為多數的策略理論,是從過去的成功個案歸納而成的制式框架、慣性思維,缺少另一個能夠出奇制勝的關鍵——「insight」(中文譯為洞見或洞察力,本書保留英文原文)。
Insight,具有難以言傳的特質。正因如此,以往的策略理論的相關著作裡,幾乎一概隻字未提「insight」。結果,使得多數人即使熟讀策略理論,做出的策略仍然完全沒有效果。
究竟什麼是insight?
Insight,就是以右腦與左腦均衡思考,進而推演獨一無二(unique)的觀點。Insight,也是超越既成理論、現有框架與慣性思維的能力。事實上,成功的策略背後,都有「insight」支持,富有「insight」的策略,才能帶來有效的競爭優勢。
《鍛鍊你的策略腦:想要出奇制勝,你需要的其實是insight》(改版後書名為《策略思考》)作者御立尚資,是波士頓顧問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以下簡稱BCG)資深合夥人、董事總經理兼日本代表,也是擁有近二十年經驗的資深管理顧問,他親自將難以言傳的「insight」化為文字,以因式分解的手法、淺顯易懂的筆調,指導人們如何透過insight看透事物本質,才有辦法將自己與對手形成區隔,立於競爭優勢的地位。
御立尚資以豐富的案例,讓讀者思考「為什麼殺蟲劑要加麻醉藥?」「大盤炒麵和名牌商品有什麼共通點?」「金融服務業的核心客層在哪裡?」「如何增加餐廳的常客?」「麵包店如何提高業績?」等問題,藉以自我鍛鍊富有「insight」的動腦方式,進而發想致勝策略。
◎專文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司徒達賢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楊千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暢銷書《自慢》作者 何飛鵬
BCG臺北辦公室負責人、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 郭曉濤
◎專文導讀:BCG董事經理 徐瑞廷
《鍛鍊你的策略腦:想要出奇制勝,你需要的其實是insight》目錄(改版後書名為《策略思考》)
前言:動動你的右腦,以Insight發想策略! 御立尚資
推薦序:活學活用策略理論 司徒達賢
推薦序:將Insight融入生活、養成習慣,你也能擁有策略腦! 楊千
推薦序:感受到不足、體會到不滿,就是商機所在! 何飛鵬
推薦序:構思差異化的策略,永保競爭優勢! 郭曉濤
導讀:有Insight的策略,才有真正的競爭優勢 徐瑞廷
◎第1章:Insight,是策略的靈魂
1.獨一無二,是致勝策略的關鍵
●火星探測器的獨特登陸方式
●織田信長獲勝,是因為「不受現有框架所限」
●既成的策略理論,不等於必勝法則
●模仿他人、複製得來的策略,根本不叫策略
2.創造出超越現有理論的策略發想技巧——Insight
●有Insight,才能發想獨一無二的策略
公式1 獨特的策略=既成理論架構+insight
●組成Insight的要素是「速度」與「視角」
公式2 insight=速度+視角
●培養Insight,關鍵是親身的體悟
◎第2章:提升思考「速度」
1.以邏輯方式思考,相當耗費時間
●只要三分鐘,算出後續十四手棋的電腦
●將棋棋士走的,是「美妙的一步」
●左腦負責語言與計算,右腦負責意象
2.速度,相當於「(模式辨認+圖表思考)X假想檢驗」
●提升思考速度的三大要素
公式3 速度=(模式辨認+圖表思考)X假想檢驗
●右腦與左腦通力合作
3.對於策略理論的精髓,進行模式辨認
●傑出顧問們的共通能力
(1)成本類概念詞彙:規模曲線/經驗曲線/成本習性
(2)顧客類概念詞彙:區隔化/轉換成本、顧客忠誠度、品牌
(3)結構類概念詞彙:V型曲線/競爭優勢矩陣/事業解構
(4)競爭模式類概念詞彙:先行者優勢/先發制人
(5)組織能力類概念詞彙:時基競爭/組織學習、知識管理
●【案例】伊藤園在便利商店設置「寶特瓶溫瓶機」策略
●模式辨認有助於推敲下一步棋
4.以圖表思考進行速度模擬
●動起來吧!你的右腦!
●連結「圖表思考」與「模式辨認」
●站在「去平均」的立場觀看圖表
5.假想檢驗──右腦與左腦的協奏曲
●不斷縮小構想或假說的範圍,讓假說更加進化
●「假想檢驗」有助於激發行動
●體驗靈魂出竅的感覺
●了解自己的動腦習慣
●均衡運用左右腦
●檢視思考的過程
●刻意進行鍛鍊以提升思考速度
◎第3章:用三種視角強化策略發想力
1.用三種不同的視角看事情
●改變觀看的方式,發想獨一無二的策略
●九種典型視角與使用方式
公式4 視角=「廣角」視角+「顯微」視角+「變形」視角
2.擴大眼界的「廣角」視角
(1)善用市場白地
◆你不認為是「市場」的地方,更要注意!
◆【案例】卡夫食品搶奪天然乳酪市場
(2)擴張價值鏈
◆從價值鍵的上至下游完整檢視企業的事業範圍
◆【案例】擴張價值鏈的豐田汽車
(3)用進化論思考
◆以長期時間軸觀察市場
◆【案例】能在日本適者生存的愛速客樂
◆以進化論思考,有助於掌握稍縱即逝的商機
【一起動動腦!】運用「廣角」視角的練習
3.深入聚焦的「顯微」視角
(1)徹底化身為使用者
◆掌握購買行為的全貌與細節
◆受到什麼樣的刺激?以什麼樣的方式購買?
◆【案例】打破消費者購買CD時的妥協點
(2)有效運用槓桿
◆找出能夠「牽一髮動全身」的施力點
◆【案例】在中國的小學高年級裡,應鎖定哪些人以產生槓桿效果?
◆【案例】找出組織的槓桿支點以進行改革
(3)點對「穴位」,打通任督二脈
◆誰是你的核心客層?
◆【案例】金融服務業的核心客層在哪裡?
◆【案例】如何增加餐廳常客?
【一起動動腦!】運用「顯微」視角的練習
4.讓思考跳脫制式的「變形」視角
(1)反向操作
◆勇於不同、敢於叛逆
◆【案例】主攻二級城市的愛德華瓊斯證券經紀公司
(2)尋找異質點
◆如何發現預防壞血病的方法──觀察異質點
◆找出離群值以獲取線索
◆【案例】每星期噴完一罐殺蟲劑的老婦人
◆【案例】雖是慕斯卻會硬化的「定型慕斯」
◆【案例】掌握特異分店的管理訣竅
(3)以類推方式思考
◆在A成立的事情,能否在B也成立?
◆【案例】大盤炒麵如何定價?
◆大盤炒麵與名牌商品的類似性
◆【案例】手機上網費率吃到飽,賣點是「控制預算」
◆嘗試轉動一下看事物的視角
【一起動動腦!】運用「變形」視角的練習
◎第4章:六個步驟,培養Insight
1.構成Insight的要素
●複習:如何拆解獨一無二的策略?
●困難之處,在於實踐
2.能產生Insight的「動腦方式」
●如果你是投資基金經理人──鎖定不動產領域進行擴張
步驟1:蒐集資料、擬定假說
步驟2:以假想檢驗的方式,讓假說更加進化
步驟3:首先「類推」,然後「徹底化身為使用者」
步驟4:思考應從何處取得競爭優勢?
步驟5:建立顧客忠誠度
步驟6:彙總整體策略方案
◎第5章:用團隊力量產生Insight
1.組合異質人才
●一個人的力量,比不上群智群力
●人才多樣化的團隊,更能激發Insight!
●同質集團的代名詞——企畫部
●團隊成員性格多樣化的重要
●判斷每個人思考與個性的類型,善加組合成員
2.激發創造力的「氛圍」與「規則」
●促進智慧的交流
●PNI法則──先從正面意見開始回饋
●你有提出建議的義務,但沒有扼殺好點子的權利!
●挑戰團隊的練習題
●建構「持續性的競爭優勢」
◎結語:作者後記
◎附錄:索引
(更多內容請詳見經濟新潮社出版的《BCG思維方式經典叢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