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初版的《體驗經濟時代》撰寫推薦序的李仁芳老師,可惜已於2022年過世。

藉由此次改版,重新貼出老師的推薦長文,他長期在政大商學院任教,推動美學經濟、創意經濟不遺餘力。重溫此文,可以感受到他的文字魅力,以及始終關心的事情。

 

〔推薦序〕

歡愉的智慧──體驗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李仁芳

 

  Sorrow Is Wisdom.

  ……

  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

──John Keats

 

  The Mark of The Developed Intellect Is That It Can Accommodate

  Two Contradictory Ideas At The Same Time.

──F. Scott Fitzgerald

 

  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產業台灣,首要議題是什麼呢?

  從「製造優勢」的台灣,如何迅敏精悍地轉進「設計創新」的台灣,從「沙,用力擰也會擠出水來」、「追根究底合理化」,仰賴紀律、勤奮勞動力作競爭條件的「苦力經濟體」,朝向靠創造力與創新等智慧資本取勝的「體驗經濟體」──應該是千禧年跨世紀之後第一個十年,產業台灣的首要議題吧!

  能跳脫資金優勢、原料優勢與製造優勢的舊思維(「苦力經濟」的中心信仰),而奮力掌握想像力、靈感巧思與創造力的智價優勢新思維者(「體驗經濟」的中心信仰),在新世界終將掌控產業權勢舞台新中央。

  在智價新世紀的體驗經濟創新經營中,產業經濟與企業經營已經有了嶄新的關注焦點。

  雖然以往對資金、原料與生產作業效益的追求沒有停歇,但是今天「體驗經濟」企業額外關注追求的,是一種微妙、較難掌控、但絕對重要的新趨勢──那就是公司創造力的管理流程──這個流程的焦點在於公司有意識地以服務為舞台,以產品為道具,使顧客融入其中,而產生出畢生難忘的「體驗」。

 

  具備創意再生能力的體驗型企業,經營方式源自創意與文化積累,融入知識與美學,向顧客展示體驗,不僅是要娛樂顧客,還要使他們參與其中,學習新穎而多元的體驗活動,感動顧客心靈,創造生活愉悅的價值,使顧客轉變成吮蜜的小孩,吻出生命中春天的甜度。

  任何具有說服力的體驗,其甜美之處,是將娛樂、教育、逃避現實、審美這四大領域融入原本尋常的空間──就像仙女魔棒的一點──將之轉換成一個讓顧客產生記憶的地方,一個有助於創造記憶的戲劇性場景,一個生命經驗中的新舞台……

 

  日本京都嵐山──嵯峨野一帶有一家傳到第三代的頂級京料理懷石料亭──吉兆。料亭入口在渡月橋下大堰川上游川邊。

  一進門,大氣開闊的庭園中,青竹翠綠,金陽點點,清風徐來,令人自然寬懷飄逸起來。

  前菜呈現在扇形細磁淺盤上,盤面還書寫著俳句詩文。

  扇形器皿又盛放在極嬌艷鮮紅的漆器圓盤上,圓盤下則是一方光可鑑人的黑亮光滑漆盤。

  一對玉筷端莊地斜靠在綠葫蘆造型的小靠座上,筷子上底面朝上覆蓋著一個喝清酒的小淺杯。

  穿著西陣織秀麗錦鍛和服的女侍從你左後方侍候上菜,輕聲細語,柔軟的關西京腔,每次上前一定在你左後方兩步稍停,鞠躬行禮,再趨前上菜或倒酒,一樣細語呢喃,執禮恭謹。

  深情在睫,孤意在眉。京女雅豔,果然不同凡響。

 

  這場服務表演一開場,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體驗──

  首先,優雅的 「京女」女侍,用極細緻的京磁杯上櫻花茶,讓客人清涼解熱,舒緩心情。要上頂級的大吟釀清酒時,女侍卻示意客人自行翻轉玉筷上的酒杯。

  客人一邊懷疑何以女侍這次沒有體貼入微地替客人服務,一邊翻轉杯子,卻眼睛一亮,驚喜地發現艷紅的漆器酒杯杯底沾粘著一瓣雪白的櫻花花瓣。

  女侍看到客人又驚又喜的眼神,這才笑容可掬地上前輕輕倒出溫到恰好溫度的大吟釀清酒到客人酒杯中,溫暖微冒酒煙的大吟釀清酒將雪白的櫻花瓣漸漸浸潤浮起,就像皮膚白晰的京女在透明無色的溫泉中恣意泡湯……

 

  在這樣的料亭中用饌,桌上的顏色、氣味、嗅覺、聽覺、觸覺、口感、視覺、氣泡……客人的感官、官能都被動員起來。

  如果你有幸,再能與心愛的人在「吉兆」共餐,體驗慢慢吃、慢慢愛的Art de Vivre,你肯定是地球上最幸福的一個人。

 

  這個幸福的代價大約是台北「新都里」「備前」套餐價格的三倍。

  如果你問去過吉兆,體驗過這種幸福享受的人說:

  「值得嗎?」

  他們一定意猶未盡、誠懇而熱切地回答說﹕

  「絕對值得﹗」

  眼神中還閃現著歡愉的回憶。

 

  如果你就原材料收費,你就是初級產品企業;

  如果你就有形產品收費,你就是商品企業;

  如果你就你的活動收費,你就是服務企業;

  如果你就你與顧客相處的時間收費,你就是體驗企業;

  如果你就顧客所獲得的榮耀與喜悅(Glory & Delight)收費,你就是轉型企業。

 

  無論從就業貢獻或從GDP的成長率或從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各面向觀察,

  初級產品(原料)部門比不上工業產品部門;

  工業產品部門比不上服務部門(第三產業);

  服務部門又比不上體驗部門(第四產業)。

 

  台北一家「探索潛藏在植物與身體深處的能量和美感」的芳香療法機構──「肯園」,很可能是台灣「體驗經濟」的先驅者。

  走向肯園的巷道,在徐徐的微風中,兩邊的行道樹款擺起舞,在跳躍不已的光影與樹影之間,同時傳來陣陣似曾相識的香氣。

  進入肯園,首先,豐富的植物種類,造就了兩個綠色世界,各色草木自在地盤踞這兒的前庭後院,給人帶來驚豔的視覺印象──建築與室內設計大量的「留白」,通透的空間感源自大量採用玻璃隔間所營造的效果,到處的陽光、空氣、花……

  室內、室外加起來超過三十種的植物,多數富含香氣,像是前庭的白花緬梔、白玉蘭,到手香、薄荷、馬櫻丹,桂花等等。

 

  肯園對客人運用精油,因為精油的「氣味比聲音、影像更能振裂心弦。

  肯園也對客人運用按摩,「因為身體的動作不僅是肌肉骨骼的伸展而已,更是靈魂的收縮與舒張。」

  肯園人本身也進修舞蹈、書法、素描等課程,因為「覺得按摩的時候,自己的手像是在跳舞,身體就是它的舞台。

 

  通透、自由的肯園空間,但又充盈著人間的溫暖。那是源自此空間中活動的人們所散發的熱力,加上植物吞吐碳氧的能量,以及各角落到處可見的蠟燭薰燈,融合而成的一股人間暖意。

 

  然而體驗型企業要如何為創意與創新理出空間?如何將體驗型企業打造成一個創新之泉不斷湧現的組織平台?這樣的平台又需要形塑怎樣的文化氛圍?

  事實上,創新需要動員內心深處最深刻的理智與情感資源。如果企業文化氛圍只鼓勵組織成員追索Know What、Know How,以至於Know Why的知識上的好奇心,但文化氛圍中卻缺少對同仁Care Why的支持,與對同仁本人和顧客Care的溫暖與慈心,這樣的智價創新企業競爭力是不能持久的。

  創意空間設計者誠品吳清友不只關切台灣買書人的瀏覽閱讀空間,也為工作夥伴提供了明心見性、開闊大氣的創意辦公環境。

 

  最新鮮的洞察力來自最天真的心靈。

  最具創新震憾力的靈感(inspiration)孕育自最溫柔的胎床。

  新的聲音與新的視野的孕育,需要溫暖與紀律、歡愉與智慧間適當的拿捏與平衡。

  成熟睿智心靈的最佳表徵,就是能安逸自在地同時諧調兩種看似相互矛盾的意念。

 

  就高附加價值的體驗經濟而言,無論是高創造力的國家經濟、產業聚落或企業組織,其最微觀、最基本的組成單元還是歸結到高創造力的個人。

  對這群「不同凡想」(Defy the crowd, Defy the rule)的高創造力個人綜合觀察,可以看到他們共通的氣質──

  自在、專注、熱情、以及,歡愉。

 

  日本富士通公司前會長Taiyu Kobayashi說:「在安逸的環境中,一個人很難敏銳地思考。智慧是由站在斷崖邊緣並掙扎著求生存的人身上擠出來的,缺少這種掙扎,我們將無法趕上IBM。」

  看起來小林會長似乎在強調創新需要紀律與智慧,但其實創新更需要溫暖(Care)與歡愉。創新力高強的組織平台與文化中充盈著溫暖的光影與歡愉的氛圍。

 

  溫暖孕育熱情,歡愉才會自在──

  創新需要自在。

  自在需要專注。

  專注需要熱情。

  熱情則帶來歡愉並引領你朝向發現之旅。

 

  發自內心深處,澎湃不由自已的熱情引領創新者朝向發現之旅勇往前進,向沒有海圖的未知海域探索與學習。

  就像凱撒的豪語:「讓骰子擲定,我橫渡盧必孔。」

  他,一意前航。

  對創新者而言,每一個工作天都有新的期待,新的發現,每天都充滿了生活與工作上創新的驚喜。

  千禧年跨世紀之交,台灣各界「知識經濟」、「智價經濟」的呼聲響徹雲霄。

  但是很少聽人提起「體驗經濟」、「美學經濟」的組織平台與文化該如何佈建。

  很少人思考,習於仰賴紀律、勤奮勞動力的產業台灣「苦力經濟體」,如何落實轉向仰賴自在、歡愉、熱情與創造力的產業新台灣「體驗經濟體」。

  我們一向喜歡高談策略、理性、知識與智慧。但也一向很少知覺到孕育「體驗經濟」創造力的組織平台所亟需的溫暖光影與美麗空間

  是的,策略是智慧,但智慧有時是憂鬱的。美麗才是歡愉。

  對創新經營的組織平台與文化孕育來說,美麗的事物是永恆的歡愉,是自在與專注之泉,更是激發創新與創造力的永不止熄的熱情之火。

  知識與智慧是「知識論」的範疇,體驗與歡愉則屬「美學」的領域,但是我們不禁覺得──

  其實,歡愉也是一種智慧,一種非常有益於體驗型創新的智慧。

  原來,美學與知識,歡愉的體驗與智慧的追尋,在孕育體驗型創新的組織平台與文化中正是一個母親的兩個孿生兒女。

 

(本文作者為前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立體書封.jpg

體驗經濟時代:如何設計體驗,抓住顧客的時間、注意力和金錢

(20週年紀念版)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ith a New Preface by the Authors: Competing for Customer Time, Attention, and Money

約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 II)、詹姆斯吉爾摩(James H. Gilmore)著

夏業良、魯煒、江麗美、吳書榆 譯

2023年11月4日出版

電子書同步上市

 

|延伸閱讀|

翻轉商管刻板印象,他讓我走進全新世界:悼念李仁芳老師 文/王盈勛 

敬悼永遠的李仁芳老師 文/ 莊弘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coTrend 的頭像
    EcoTrend

    經濟新潮社EcoTrend官方部落格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