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狀島效應:寫給倖存者、支援者和旁觀者關於創傷與復原的十堂課 》改版後書名為療癒心傷:凝視內心黑洞,學習與創傷共存

《療癒心傷》推薦文〈走進忘卻之洞 ── 陪伴受害者的旅程〉(作者/徐思寧)全文詳見:

貓獅子工作室部落格:https://writetoana.blogspot.com/2021/02/truma-island-1.html

陳潔晧FB:https://www.facebook.com/felissimha/posts/4203208206359046

 

療癒心傷2.jpg

即使「事過」並沒有「境遷」,
也能學會與創傷共存,
不再讓創傷張牙舞爪翻弄人生。
 
訴說創傷的聲音,是如何出現在眾人面前?
人們如何面對它、處理它?
倖存者、協助者、代言者、家人和遺屬、專家、研究者、旁觀者等人,
如何站在各自的位置讓倖存者邁向復原之路?
這本書,提供這些問題的解答。


  對於遭遇性侵、家暴、霸凌或重大事件導致創傷(trauma)的人們而言,想要忘記,卻一輩子烙印在心中,無法復原(recovery)。

  當時的事件因為太震撼,無法說出來給別人聽,甚至說給自己聽都有困難,這是創傷「難以啟齒」(unspeakable)的特徵。

  然而,把創傷說出來、寫下來,是邁向復原的重要方式;因此,旁人的聆聽和支持顯得很重要。

  作者宮地尚子以精神科醫師和社會學家的立場,在本書中建構名為「環狀島」的創傷與復原模型,勾勒完整的求生地圖。

  無論是倖存者、支援者(心理諮商師、精神科醫師、律師)和旁觀者(受害者的親朋好友),都能在環狀島模型中找到各自的位置,進而了解自己可以用什麼方式,協助倖存者邁向復原之路。

 

|《環狀島效應》:什麼是環狀島|

crater_lake_island.jpg

環狀島是本書作者宮地尚子提出的創傷與復原的隱喻與模型,並非實際存在的島嶼。試圖訴說創傷,會在空間上形成一種獨特的地形,這就是環狀島。這是位於海中的小島,島嶼中央有一個像是火口湖般的湖泊。這個火口湖在環狀島模型中稱為「內海」,周圍有山環繞,一直延伸到海邊,擴及「外海」。受害者身處在「內海」和「內斜面」,支援者(旁觀者、諮商者)處在通往「外海」的「外斜面」。愈往「山頂」表示風愈大,說明受害者掀開創傷之後面臨的社會壓力。

|關於創傷|


  ●世界上所有加害人對旁觀者唯一的要求,就是什麼都不做。——茱蒂絲・赫曼(Judith L.Herman),《從創傷到復原》(Trauma and Recovery)

  ●我不再允許別人讓我覺得自己的存在是一種羞恥。——葛洛莉亞・安卓杜雅(Gloria Anzaldua),〈如何馴養野生之舌〉( How to Tame a Wild Tongue )

  ●心原本就被身體化了、思考大抵是無意識的、抽象概念則是一種大幅的比喻,這些是認知科學的三個主要發現。在這些發現之後,哲學已經不可能再回到相同的地方了。——喬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馬克・詹森(Mark Johnson),《肉身的哲學》(Philosophy in the Flesh)

  ●靈魂與靈魂的焊接,瞬間的閃爍。——保羅・策蘭(Paul Celan),飯吉光夫譯《光明之迫》(Lichtwang)

  ●有時候,受害者的世界還會愈來愈狹窄。受害者跟加害者的人際關係,是唯一有內容的人際關係,大人和同學們也會變成非常遙遠的存在。

  ●很遠、實在太遠、看起來就像是居住在另一個世界的人。
  在空間上,沒有加害者的空間,矛盾的是,會化為沒有現實感的空間。
  不,就算家人帶你出國旅行,加害者依舊「在那裏」,空間充滿了加害者的臨在感,怎樣都無法逃離加害者的眼睛。
  加害者的眼睛會逐漸佈滿各處。就跟極權國家的人民總是感到獨裁者的眼睛無所不在,屬於同樣的機制。
  ——中井久夫,〈霸凌的政治學〉

 
|作者簡介|宮地尚子 MIYAJI Naoko

  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地球社會研究專攻教授、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1986年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畢業。1993年同研究所修了。1989年到1992年以客座研究員身分赴哈佛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教室及法學院人權講座留學。自1993年開始在近畿大學醫學部衛生學教室工作,2001年起擔任現職。專攻文化精神學、醫療人類學、性別與性。

  著有:《環狀島效應》、《創傷的醫療人類學》、《你能愛你的傷嗎》、《震災創傷與重建壓力》、《創傷》等;
  編有:《創傷與性別》、《醫療現場對家暴受害者的照顧手冊》等;
  合著:《文化精神醫學序說》等;
  合譯:加特納(Richard B. Gartner)著《對少年施加的性虐待》等;
  監譯:卡洛琳・拜爾利(Carolyn M. Byerly)著《孩子遭到性侵後:寫給母親與協助者》等。
  作者網站:www.naokomiyaji.com/
  本書英文網站:ringshapedisland.wixsite.com/ringshapedisland

|譯者簡介|李欣怡
  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在浩瀚且持續擴大的翻譯宇宙中,用自己的速度小心翼翼堆磚砌瓦,希望每一塊都是個安穩的立足點,譯有《霸凌是什麼》(經濟新潮社出版);賜教信箱:h.lee.books(at)gmail.com

 

|目次|

第一章 談論創傷:名為環狀島的模型
前言/逃生地圖/環狀島,發言者所處之島/環狀島與圓錐島之比較

第二章 沉入內海的受害者們
犯罪受害者的創傷和法律救濟/對環狀島產生作用的力量:重力與風/環狀島的特徵:水位/社會運動與環狀島

第三章 環狀島的生成過程:觀察性騷擾官司(一)
日本首件性騷擾官司/受害經過/高水位/環的形成/時代背景與水位、波浪/與協助者之間的鴻溝/風:一般見解/風:晴
野的案例/島

第四章 複數的環狀島:觀察性騷擾官司(二)
別的島影/另一個島影/無數的環狀島/受害者成為能言善道發言者的條件/能言善道的相對性

第五章 複數的課題化及複合性身分認同
環狀島與身分認同/多層歧視與複合歧視/描繪複數環狀島的意義/比較嚴重程度/複合性身分認同

第六章 脫離身分認同與身分界定
脫離身分認同論/「部分壓倒性」和「部分無法了解性」

第七章 位置性的設問
以位置性為主題之爭議/內斜面對外斜面的設問:想幫助受害者,卻連自己也一起犧牲?/不同的課題化與複數的環狀島/附隨於中立及普遍性的偏頗/位置性的設問只朝向外斜面而不朝向外海:要「救」到什麼程度?/位置性的設問可能將外斜面的人推向外海:如何「救」一個人直到抵達安全的地方為止?/複合歧視與多層歧視/根源於可視類別或團體歸屬的位置性設問之極限/「正確性」未必是問題/「難以教化的無知」與「難以教化的有知」/愛麗絲.華克(Alice  Walker)的投企性同一化

第八章 加害者在哪裏?
加害者的位置/加害者早已離開,不在現場/加害者在現場/只有從正上方才看得到的傷/井底/外傷性連結/加害者的贖罪與受害者的赦免

第九章 研究者的位置與當事者研究
研究者的位置/跳躍、返鄉的場所、論文撰寫/當事者(自我導向)研究

第十章 環狀島與知的角色
研究者、專家與知識分子的角色/學問領域不同帶來的差異/角色的濫用與迫害/任何知識都有可能遭到濫用/新的知識分子樣貌/隱藏的當事者(自我導向)研究或抽象化的效用/寫在最後

後記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
圖表索引
 

環狀島效應:寫給倖存者、支援者和旁觀者關於創傷與復原的十堂課

|延伸資訊|家暴防治常見問答

|延伸資訊|

《環狀島效應》(改版後書名為療癒心傷:凝視內心黑洞,學習與創傷共存》)入選鏡文化2019年第二季推薦書單入選鏡文化【評者之選】推薦書單

以下節錄自鏡傳媒: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628cul003/

文/盧郁佳

性侵、家暴、災難倖存者,往往受創過深而難以表達。精神科醫師、社會學家宮地尚子《環狀島效應》透過火口湖般「環狀島」的地形模型,解釋群體的個別困境:

受害者傷害越深、越難開口,就像是在環狀島內海中遇溺,陷入沉默。

有些受害者從內海爬上島的內壁,想控訴,卻遭社會攻擊「你又不是(內海裡的)真正受害者,憑什麼替他代言」,無法爭取公平正義。

(中略)

書中提到,當協助者前往內海要救出受害者時,因為加害者的幻影阻擋在前方,受害者以為加害者又來了,害怕得想潛入內海更深、更無法觸及的地方。作者說:我們可以一直向受害者伸長手,告訴他們:「我不是加害者,是站在你這邊的友人。」

(中略)

每次讀到這裡,就不由得感動大哭。而那伸長了的手,在世界的上方溫柔等待著。

全文詳見鏡傳媒: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628cul003/

Image for post

 

|譯名對照|

【人名】

普利摩‧李維 Primo Levi 7

茱蒂絲‧赫曼 Judith L. Herman 7

B‧H‧史塔姆 B. Hudnall Stamm 7

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13

史碧華克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13

伊芙‧賽菊寇 Eve Kosofsky Sedgwick 17

喬治‧雷可夫 George Lakoff 23

馬克‧詹森 Mark Johnson 23

貝塞爾‧范德寇 Bessel A. van der Kolk 30

葛洛莉亞‧安卓杜雅 Gloria Anzaldua 39

西蒙‧斯瑞伯尼克 Simon Srebnik 73

克勞德‧朗茲曼 Claude Lanzmann 73

鄭明河/曲明菡/崔明霞 Trinh T. Minh-ha 79

斯圖亞特‧霍爾 Stuart Hall 100

彼得‧柏格 Peter L. Berger 101

高夫曼 Erving Goffman 101

拉岡 Jacques Lacan 101

朱迪斯‧巴特勒 Judith Butler 101

蘿拉‧戴維絲 Laura Davis 104

凱薩琳‧貝爾西 Catherine Belsey 110

阿諾德‧明德爾 Arnold Mindell 115

愛麗絲‧華克 Alice Walker 132

保羅‧策蘭 Paul Celan 137

胡麗亞‧德‧博赫斯 Julia de Burgos 137

雅德里安‧李奇 Adrienne Rich 137

傅柯 Michael Foucault 162

薩依德 Edward W. Said 167

伊格納西奧‧馬丁|巴洛 Ignacio Martín-Baró 169

普莉西拉‧海內爾 Priscilla B. Hayner 170

約翰‧里德 John Read 174

童妮‧摩里森 Toni Morrison 174

艾杜瓦‧葛立松 Édouard Glissant 174

瑪麗斯‧孔戴 Maryse Condé 174

戴夫‧葛司曼 Dave Grossman 186

喬姆斯基 Noam Chomsky 187

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191

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91

【專有名詞】

位置性/社會位置 positionality 8

集體記憶 collective memory 10

族群國族主義 ethnic nationalism 10

民族主義 nationalism 10

零點/爆心投影點 ground zero 11

共同體 community 12

意識形態 ideology 14

解離/解離型疾患 dissociative disorders,DD 15

性別敏感度 gender sensitivity 17

替代性創傷 vicarious trauma 或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17

次級創傷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STS 17

無知的特權 privilege of unknowing 17

正統性 legitimacy 18

自尊 self-esteem 19

後殖民主義 postcolonialism 19

困境/兩難 dilemma 21

法律救濟 legal remedy 24

創傷後壓力疾患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24

瞬間重歷其境 flashback 25

烙印 stigma 27

隕石坑 crater 27

倖存者罪惡感 survivor guilt 31

矛盾心態 ambivalence 31

悲憫疲憊/同情心疲勞 compassion fatigue 32

裂解 splitting 33

身心障礙研究 disability studies 35

弱勢群體/弱勢團體 minority group 35

情緒素養 emotional literacy 36

創傷治療/創傷護理/創傷照護 trauma care 37

家庭暴力/家暴 Domestic Violence,DV 38

庇護及關懷中心 shelter 38

私刑/凌遲lynch 45

榜樣 role model 45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CEDAW 46

培力 empowerment 52

熟識者性侵 non-stranger rape 或 acquaintance rape 63

矇混過關/矇混性別 passing 70

同儕 peer 77

弱勢群體社區 minority community 77

後殖民性 postcoloniality 79

混合語/混血兒 creole 81

身分認同/同一性 identity 102

身分界定/同一化 identification 102

投企 project或Entwurf(德文) 102

共生依賴 co-dependency 108

過度類化 over generalization 111

溫和專制主義式的 paternalistic 119

社會思潮 ethos 122

預設狀態 default 126

習癖 habitus 161

溫和專制主義 paternalism 166

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 174

另類藝術 alternative art 176

 

|圖表索引|

【圖一】環狀島 10

【圖二】環狀島側面圖與平面圖 14

【圖三】環狀島海拔高度愈高,發言能力愈強 16

【圖四】環狀島上的發言能力和發言權 20

【圖五】環狀島演進歷程:其一 36

【圖六】環狀島演進歷程:其二 36

【圖七】環狀島演進歷程:其三 36

【圖八】複數課題化的樣貌 85

【圖九】環狀島剖面圖 87

【圖十】研究者的位置 156

【表一】環狀島上當事者性的有無與當事者的關係 119

【表二】隨課題化的方式產生位置性及關係性之變化 120

 

|《環狀島效應》(改版後書名為療癒心傷:凝視內心黑洞,學習與創傷共存》)參考文獻|

P.7 日文譯本:普利摩 •李維(Primo Levi)著,竹山博英譯《滅頂與生還》(『溺れるものと救われるもの』;I sommersi e i salvati),朝日新聞社,二○○○

P.7 日文譯本:B •H •史塔姆編,小西聖子、金田Yuriko(金田ユリ子)合譯《替代性創傷壓力:臨床人員、研究者、教育者的自我照護》(『二次的外傷性ストレス』),誠信書房,二○○三,頁二五四;英文原書:Edited by B. Hudnall Stamm,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Self-Care Issues for Clinicians, Researchers & Educators, Sidran Press, 1999

P.7 日文譯本:茱蒂絲•赫曼(Judith L.Herman)著,中井久夫譯《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心的外傷と回復 増補版』;Trauma and Recovery: The Aftermath of Violence — From Domestic Abuse to Political Terror),Misuzu書房(みすず書房),一九九九;繁體中文譯本:遠流,二〇〇四;左岸文化,二〇一八

P.11 日文原書:宮地尚子《創傷的醫療人類學》(『トラウマの医療人類学』),Misuzu書房(みすず書房),二○○五

P.13 日文譯本:史碧華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著,上村忠男譯《從屬者可以發言嗎?》(『サバルタンは語ることができるか』;Can the Subaltern Speaks ?in Marxisa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Misuzu書房(みすず書房),一九九八

P.13 日文譯本: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大久保和郎、大島Kaori(大島かおり)合譯《極權主義的起源》(『全体主義の起原3 全体主義』;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Misuzu書房(みすず書房),一九八一;繁體中文譯本:時報文化,一九九五;左岸文化,二○○九

P.14 日文文章:米山Lisa(米山リサ)〈記憶的辯證法 廣島〉(「記憶の弁証法 広島」),刊載於《思想》一九九六年八月號

P.17 日文譯本:伊芙•可索夫斯基•賽菊寇(Eve Kosofsky Sedgwick)著,外岡尚美譯《暗櫃認識論》(『クロ|ゼットの認識論 — セクシュアリティの20世紀』;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 Summary),青土社,一九九九

P.17 日文文章:參考宮地尚子〈治療者的性別敏感度(gender sensitivity)〉(「治療者のジェンダ|•センシティビティ」),刊載於《精神療法》三一卷二號,金剛出版,二○○五

P.18 日文原書:森茂起編《埋葬與亡靈:創傷概念的重新探究》(『埋葬と亡霊 — トラウマ概念の再吟味』),人文書院,二○○五

P.23 日文譯本:喬治•雷可夫、馬克•詹森合著,計見一雄譯《肉身的哲學》(『肉中の哲学』),哲學書房(哲学書房),二○○四;英文原書: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Basic Books, 1999

P.26 日文文章:宮地尚子〈性暴力與創傷後壓力疾患〉(「性暴力とPTSD」),刊載於《Jurist》(『ジュリスト』)一二三七號,二○○三

P.30 日文譯本:貝塞爾•范德寇等編、西澤哲監譯《創傷壓力》(『トラウマティック•ストレス』),誠信書房,二○○一;英文原書: Edited by Bessel A. van der Kolk, Alexander C. McFarlane, and Lars Weisaeth, Traumatic Stress: The Effects of Overwhelming Experience on Mind, Body, and Society, The Guilford Press, 1996

P.32 日文譯本:理查•高德納(Richard B. Gartner)著,宮地尚子等譯《男童性虐待:男性受害者的心靈創傷和精神分析治療》(『少年への性的虐待 — 男性被害者の心的外傷と精神分析治療』;Betrayed as Boys: Psychodynamic Treatment of Sexually Abused Men),作品社,二○○五

P.32 英文原書:J•M•戴維斯(J. M. Davies)、M•G•弗勞利(M. G. Frawley)合著《兒童期性虐待的成年倖存者心理治療》(Treating The Adult Survivor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Basic Books出版,一九九四

P.39 日文譯本:葛洛莉亞•安卓杜雅(Gloria Anzaldua)著,管啓次郎譯〈如何馴養野生之舌〉(「野生の舌を飼いならすには」;How to Tame a Wild Tongue),刊載於今福龍太•沼野充義•四方田犬彥編《於旅途的間隙》(『旅のはざま』),岩波書店,一九九六

P.40 日文原書:晴野真由美(晴野まゆみ)《再見,原告A子:福岡性騷擾官司手記》(『さらば、原告A子 — 福岡セクシュアル•ハラスメント裁判手記 — 』),海鳥社,二○○一

P.54 日文原書:對抗職場性騷擾官司支援會編(職場での性的いやがらせと闘う裁判を支援する会編)《職場的「常識」將會改變:福岡性騷擾官司》(『職場の「常識」が変わる — 福岡セクシュアル•ハラスメント裁判』),IMPACT出版會(インパクト出版会),一九九二

P.54 日文原書:甲野乙子著《毋需懊悔也不必羞愧:京大矢野教授事件之告發》(『悔やむことも恥じることもなく — 京大•矢野教授事件の告発』),解放出版社,二○○一

P.56 日文原書:拒絕性暴力婦女之會編(性暴力を許さない女の会編)《倖存者手冊:性暴力受害復原的線索》(『サバイ|バ|ズ•ハンドブック — 性暴力被害回復への手がかり』),新水社,二○○二

P.64 英文原書:羅賓 •華沙(Robin Warshaw)《這就是強暴》(I Never Called It Rape: The Ms. Report on Recognizing, Fighting, and Surviving Date and Acquaintance Rape),Harper Perennial出版,一九九四;http://www.aaets.org/arts/art13.htm;繁體中文版譯本:平安文化,一九九六

P.66 日文譯本:賽菊寇(Eve Kosofsky Sedgwick)著,上原早苗、龜澤美由紀(亀澤美由紀)合譯《男人間的情誼:英國文學與同性友誼式的欲望》(『男同士の絆 — イギリス文学とホモソ|シャルな欲望』;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名古屋大學出版會(名古屋大学出版会),二○○一

P.68 日文譯本:松原惠(まつばらけい)•大島壽美子(大島寿美子)《當我被宣告罹患子宮、卵巢癌》(『子宮•卵巣がんと告げられたとき』),岩波書店,二○○三

P.69日文文章:鄭暎惠(チョンヨンヘ)〈超越身分認同〉(「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を超えて」),刊載於岩波講座現代社會學一五卷《歧視與共生的社會學》(『差別と共生の社会学』),一九九六,或刊載於《齊唱〈人民萬歲〉》(『〈民が世〉斉唱』),岩波書店,二〇〇三

P.79 日文譯本:鄭明河著,竹村和子譯《女人,本土與他者:後殖民主義與女性主義》岩波書店,一九九六;トリン•T•ミンハ著/竹村和子訳『女性•ネイティヴ•他者 — ポストコロニアリズムとフェミニズム』岩波書店、一九九六;英文原書:Trinh T. Minh-ha, Woman, Native, Other: Writing Postcoloniality and Feminis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P.97 日文文章:宮地尚子〈做為控制手段的家暴:個人領域的去向〉(「支配としてのDV — 個的領域のありか」),刊載於《現代思想》二○○五年十月號

P.100 日文譯本:斯圖亞特•霍爾〈新舊身分認同、新舊族群〉(新旧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新旧のエスニシティ)刊載於安東尼•D•金恩編,山中弘•安藤充•保呂篤彥譯《文化與全球化》玉川大學出版部,一九九九;英文原書:Stuart Hall, ‘Old and New Identities, Old and New Ethnicities’, Anthony D. King,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Identity,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P.102 日文文章:上野千鶴子〈脫離身分認同的理論〉(「脱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理論」)、〈脫離身分認同的策略〉(「脱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戦略」),刊載於上野千鶴子編《脫離身分認同》(『脱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勁草書房,二○○五

P.103 日文文章:千田有紀〈身分認同與位置性(/社會位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とポジショナリティ」),刊載於上野千鶴子編《脫離身分認同》(『脱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勁草書房,二○○五

P.105英文原書:蘿拉・戴維絲(Laura Davis)《和好再相愛:破裂關係的修復與重建》(I Thought We’d Never Speak Again),Vermilion出版,二〇〇二;繁體中文譯本:張老師文化,二〇〇三

P.110 日文譯本:凱薩琳•貝爾西著,高桑陽子譯《文化與現實界》(文化と現実界),青土社、二○○六;英文原書:Catherine Belsey, Culture And The Real: Theorizing Cultural Criticism, Routledge, 2005

P.112 日文原書:鷺澤萠《連翹也是花,櫻花也是花》(『ケナリも花、サクラも花』),新潮文庫,一九九七

P.112 日文文章:鄭暎惠〈未經言語化就身體化的記憶,與複合性身分認同〉(「言語化されずに身体化された記憶と、複合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刊載於上野千鶴子編《脫離身分認同》(『脱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勁草書房,二○○五

P.112 日文文章:平田由美〈非•決定的身分認同〉(「非•決定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刊載於上野千鶴子編《脫離身分認同》(『脱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勁草書房,二○○五

P.115 日文譯本:阿諾德•明德爾著,青木聰(青木聡)譯,永澤哲(永沢哲)審稿《紛爭的心理學:融合的火焰之作用》(『紛争の心理学 — 融合の炎のワ|ク』),講談社現代新書,二○○一;英文原書:Arnold Mindell, Sitting in the Fire: Large Group Transformation Using Conflict and Diversity, Independent Publishers Group, 1995

P.127 日文原書:Koperu編輯部編(こぺる編集部編)《讀「考察同和的恐怖」》(『「同和はこわい考」を読む』),阿吽社,一九八八

P.130 日文原書:岡真理《什麼是她「正確」的名字》(『彼女の「正しい」名前とは何か』),青土社,二○○○

P.132 電影:《戰士標誌》(『戦士の刻印』;Warrior Marks),普拉提巴•帕馬(Pratibha Parmar)導演,一九九三;日文版,一九九六

P.137 日文譯本:保羅•策蘭(Paul Celan)著,飯吉光夫譯《光明之迫》(『迫る光』;Lichtwang),思潮社,一九八四;繁體中文譯本:《策蘭詩選》,傾向出版,二○一一

P.137 日文譯本:雅德里安•李奇(Adrienne Rich)著,白石Kazuko(白石かずこ)、渡部桃子合譯《雅德里安•李奇詩選》(『アドリエンヌ•リッチ詩集』;Selected Poems of Adrienne Rich),思潮社,一九九三

P.140 日文文章:中井久夫〈霸凌的政治學〉(「いじめの政治学」),刊載於《阿莉雅杜妮的線》(『アリアドネからの糸』),Misuzu書房(みすず書房),一九九七

P.143 日文原書:金石範、金時鐘合著,文京洙編《為何一路寫到現在、為何一路沉默到現在:濟州島四•三事件的記憶與文字》(『なぜ書きつづけてきたか•なぜ沈黙してきたか — 済州島四•三事件の記憶と文字 — 』),平凡社,二○○一

P.145 日本原書:村上春樹《發條鳥年代記》(『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新潮文庫,一九九七;繁體中文譯本:時報文化,一九九五

P.149 日文紀錄片:坂上香導演《Lifers 超越無期徒刑》(『ライファ|ズ 終身刑を超えて』),out of frame製作,二○○四

P.150 日文譯本:克勞德•羅伯特•伊薩里、君特•安德斯合著,篠原正瑛譯《廣島,我的罪與罰:原子彈飛行員苦惱的信件》(『ヒロシマわが罪と罰 — 原爆パイロットの苦悩の手紙』),筑摩文庫,一九八七;英文原書:Gunther Anders and Claude Eatherly, Burning Conscience: the Case of the Hiroshima Pilot, Claude Eatherly, Told in His Letters to Gunther Anders, Monthly Review, 1962

P.153 日文原書:日文原書:鈴城雅文《原子彈爆炸=攝影論》(『原爆=写真論 — 「網膜の戦争」をめぐって』),窗社(窓社),二○○五

P.153 日文原書:增成隆士《現代的人類觀與世界觀:寫給二十一世紀,寫給想從基本開始思考的人》(『現代の人間観と世界観 — 21世紀のために、基本から考えたい人のために』),東海大學出版會(東海大学出版会),一九九七

P.154 日文原書:藤原章生《被框進風景明信片的少年》(『絵はがきにされた少年』),集英社,二○○五

P.161 日文文章:宮地尚子〈學問的混合語〉(学問のクレオ|ル」),刊載於『一橋論叢』一二七(四)號,二○○二

P.162 日文譯本:皮耶 •布赫迪厄著,石崎晴己、東松秀雄合譯《學術人》(『ホモ•アカデミクス』),藤原書店、一九九七;英文原書:Pierre Bourdieu, Homo Academicu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66 日文原書:冨山一郎《暴力的預感:伊波普猷的危機問題》(『暴力の予感 — 伊波普猷における危機の問題』),岩波書店,二○○二

P.166 日文原書:中西正司、上野千鶴子合著《當事者主權》(『当事者主権』),岩波新書,岩波書店,二○○三

P.166 日文原書:浦河伯特利之家(Bethel House)《伯特利之家的「當事者(自我導向)研究」》(『べてるの家の「当事者研究」』),醫學書院(医学書院),二○○五

P.168 日文譯本:保羅•吉洛伊著,上野俊哉、鈴木慎一郎、毛利嘉孝合譯《黑色大西洋:現代性和雙重意識》(『ブラック•アトランティック|近代性と二重意識|』),月曜社,二○○六;英文原書:Paul Gilroy, 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Consciousne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69 日文原書:春日Kisuyo(春日キスヨ)《置身單親父子家庭:在男人與家長之間》(『父子家庭を生きる — 男と親の間』),勁草書房,一九八九

P.170 英文原書:伊格納西奧•馬丁-巴洛(Ignacio Martín-Baró)著,艾德里安•雅榮(Adrianne Aron)、尚•柯恩(Shawn Corne)合編《為解放心理學而作》(Writings for a Liberation Psychology),哈佛大學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一九九四

P.170 日文譯本:普莉西拉•海內爾著,阿部利洋譯《難以啟齒的真理:轉型正義和真相調查委員會的挑戰》(『語りえぬ真実:真実委員会の挑戦』),平凡社,二○○六;英文原書:Priscilla B. Hayner, Unspeakable Truths: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the Challenge of Truth Commissions, Taylor & Francis, 2010

P.174 日文原書:白川美也子〈歷史、創傷與解離〉(「歴史とトラウマと解離」),刊載於森茂起編《埋葬與亡靈:創傷概念的重新探究》(『埋葬と亡霊 — トラウマ概念の再吟味』),人文書院,二○○五

P.174 日文譯本:童妮•摩里森著,吉田迪子譯《寵兒》(『ビラヴド』),集英社文庫,一九九八;英文原書:Toni Morrison, Beloved, NY Knopf, 1987;繁體中文譯本:台灣商務,二○○三

P.174 日文譯本:瑪麗斯•孔戴著,風呂本惇子、西井Nobuko(西井のぶ子)合譯《我,提圖芭:塞納姆黑色女巫》(『わたしはティチュ|バ』),新水社,一九九八;英文原書:Maryse Condé, I, Tituba: Black Witch of Salem, Ballantine Books, 1992

P.174 英文原書:約翰•里德(John Read)編《瘋癲模式》〔Models of Madness: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Biological Approaches to Schizophrenia〕,Brunner-Routledge出版,二○○四

P.174 日文譯本:艾杜瓦•葛立松著,管啓次郎譯《〈關係〉的詩學》(『〈関係〉の詩学』),INSCRIPT(インスクリプト),二○○○;英文原書:Édouard Glissant, Poetics of Rel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7

P.175 日文譯本:克勞德•朗茲曼著,高橋武智譯《〈SHOAH〉浩劫》(『SHOAHショア|』),作品社,一九九五;英文原書:Claude Lanzmann, Shoah : An Oral History of the Holocaust, Pantheon Books, 1985

P.175 電影:《浩劫》(Shoah),克勞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導演,Ace Pictures=SIGLO,一九八五

P.175 日文原書:鵜飼哲、高橋哲哉編《〈浩劫〉的衝擊》(『「ショア|」の衝撃』),未來社,一九九五

P.176 日文譯本:阿諾德•明德爾著,藤見幸雄、青木聰(青木聡)合譯《二十四小時的清醒夢:做夢與覺醒的心理學》(青木聡訳『24時間の明晰夢 — 夢見と覚醒の心理学』),春秋社,二○○一;英文原書:Arnold Mindell, Dreaming while awake: techniques for 24-hour lucid dreaming, Charlottesville, Va. : Hampton Roads ; Enfield : Airlift, 2000

P.176 日文原書:中澤新一(中沢新一)《藝術人類學》(『芸術人類学』),Misuzu書房(みすず書房),二○○六

P.178 日文原書:津田敏秀《醫學學者在公害事件中做了些什麼》(『医学者は公害事件で何をしてきたのか』),岩波書店,二○○四

P.179 日文原書:中井久夫《我是如何度過這種情況的》(『こんなとき私はどうしてきたか』),醫學書院(医学書院),二○○七

P.183 英文原書:琳達•杜喜娃•史密斯(Linda Tuhiwai Smith)《研究方法之去殖民地化》(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Zed Books出版,一九九九

P.184 日文譯本:芭芭拉•艾倫瑞克、迪爾德麗•英格利希合著,長瀨久子(長瀬久子)譯《女巫、產婆、護士:女性醫療家的歷史》(『魔女•産婆•看護婦 — 女性医療家の歴史』),法政大學出版局(法政大学出版局),一九九六;英文原書:Barbara Ehrenreich and Deirdre English, Witches, Midwives, and Nurses: A History of Women Healers, Consortium Book Sales & Distribution, 1973

P.186 日文譯本:戴夫•葛司曼著,安原和見譯《論殺戮: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戦争における「人殺し」の心理学』),筑摩學藝文庫(ちくま学芸文庫),二○○四;英文原書:Dave Grossman, On Killing: The Psychological Cost of Learning to Kill in War and Society,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5;繁體中文版:遠流,二〇一六

P.187 日文文章:今福龍太〈媒體與世界同時性:衛星性暴力的另一端〉(「メディアと世界同時性 — 衛星的暴力の彼方へ」);http://www.cafecreole.net/WTC/AfterWTC-4.html

P.187 日文譯本:喬姆斯基(Noam Chomsky)著,清水知子、淺見克彥、野野村文宏(野々村文宏)合譯《知識分子的責任》(『知識人の責任』;“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llectuals ” and other essays extracted from AMERICAN POWER AND THE NEW MANDARINS),青弓社,二○○六

P.189 電影: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導演《永不妥協》(『エリン•ブロコビッチ』;Erin Brockovich),索尼影視娛樂(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二○○○

P.192 日文文章:森岡正博〈何謂生命學〉(「生命学とは何か」),刊載於《現代文明學研究》(『現代文明学研究』)第八號,二○○七,頁四四七|四八六;http://www.lifestudies.org/kinokopress/civil/0802.htm

arrow
arrow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