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723空難已發生了幾天,想著一句老話「事情總會出錯」、「凡是人必會出錯」、To err is human。或許我真的是烏鴉嘴,但是在一年後、兩年後,除了傷亡者的家屬之外,這類事件會淡出所有人的記憶。或許只剩下工程師們(或加上航空公司的人)會記得,也希望他們真的能記取教訓,無論天候如何,因為天氣、材質、結構本來就是工程師、設計師要考慮的環節,無從逃避。
這就是《工程、設計與人性:為什麼成功的設計,都是從失敗開始?》一書的主題,工程總是在製造一些以前不曾存在的東西,無論是一架飛機、一座橋、一棟建築。謹慎的設計師可以只模仿之前成功的設計,但是挑戰自我、挑戰限制的天性,會促使人們努力設計出更創新的東西……這是走在鋼索上的考驗,在風險與創新之間的掙扎。
下面引一段內文,摘自這本書的第16章:
推陳出新是工程師永遠要面對的挑戰,因此他們總是會為他們超越一切運算的大膽構想而焦慮不已,並迫使他們總是要思考未來,以避免昔日的失敗。早在電腦出現前,錯誤便已入侵工程計算中,而絞盡腦汁,想知道自己是否想到了每個可能的失效模式,則令許多工程師輾轉難眠。曾任美國總統的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在追憶進入政界之前仍擔任採礦工程師的回憶錄中,便明顯表露出在感受到工程魅力的同時,也承受到它所帶來的焦慮:
這是一門很棒的職業,看著憑空的想像透過科技輔助,出現在紙本平面圖上,真是令人目眩神迷。接著它體現在石材、金屬,或能源上。隨後它為人類帶來工作機會與住處,繼而提高生活水準,並增添生活的舒適度。那就是工程師的崇高特權!
而工程師與其他行業人士相比,很不利的一點便在於,他的作品就在人人都能看到的公開場所。而他按部就班的行動,則是紮紮實實無法掩人耳目的。他無法像醫師一般,讓自己的錯誤埋入九泉之下,也無法像律師一樣高談闊論,或是把責任都推給法官。此外,他無法像建築師,以樹木和藤蔓來掩飾自己的失敗嘗試,更無法像政治人物似的,靠著責怪對手,來藏匿個人缺點,並希望大家會忘記一切。工程師根本無法否認自己做過的事,要是他的工程產物無法運作,那就該死了!日日夜夜糾纏著他的,正是這種變化無常的幻覺。上班忙了一天後,他還是決定要再算一次。他夜裏一身冷汗地驚醒,在紙上寫了些一早醒來看起來很愚蠢的東西。而在一切順利完成後,他只要想到必然會出現撼動成果的錯誤,便終日不寒而慄。
以下是這本書的編後記:
值得記錄一下。
就在本書發印的前幾天,我拜訪了顧問鍾漢清先生,以請教書中的問題,巧遇也在現場的毛毛蟲基金會的楊茂秀老師,還有翻譯了《挖開兔子洞:深入解讀愛麗絲漫遊奇境》的張華老師。由於張華是資深的工程師,英文底子又好,一下子就直指本書的原文書名To engineer is human,應是來自於To err is human(凡人必錯;犯錯是人之常情)。完整的句子是「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因此可以想像,作者將本書命名為To engineer is human,除了取engineer這一關鍵字之外,也企圖用engineer表達它做為動詞的「設計、策劃、處理」之意。所以作者會說,在這本書裏「工程」和「設計」幾乎是同義詞,因為工程既然是藝術也是科學,工程確實就是設計。
很感謝張華老師的提醒,巧的是,為《挖開兔子洞》繪圖的英國插畫家約翰.田尼爾(John Tenniel),也出現在這本書中。他身為知名的政治漫畫家,對於19世紀的橋梁不斷發生坍塌事故,畫出了人們的揶揄與恐懼。
這本書是我心目中的經典,與今日的設計書籍相比,這本書探討的是務「實」的設計,著重於安全性、材質或材料力學、結構的問題、技術史的重要性。台灣在經濟起飛時代,幾乎是由工程師打造了台灣的基礎建設,但今天,提到工程幾乎只能想到弊案,這可能提醒我們閱讀本書的必要性:工程可以是一種技術,一種失敗可能會出人命的人為工作,而它也彰顯出人性──想做出不一樣的設計,但是創新有可能失敗,因此工程師會在自負與保守之間掙扎,輾轉難眠。是人,就會犯錯,但我們還是要努力克服困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