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24
  • 中國時報
  • 【文/謝英俊(知名建築師)】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6687x112010092400135,00.html

         「永續」將成為未來人類維持生存的核心作為,在此前提之下,我們來思考台灣實質的人居環境。

         執政者常把國土計畫法掛在嘴邊,但國土計畫的擬訂與通過得曠日廢時,因此當政者政策無法落實時,國土計畫未擬訂,就成了推託的藉口。事實上,只要有企圖、有構想,修改既有的台灣區國土綜合發展計畫和各個區域計畫就可執行,尤其是跨行政區的流域整治、防洪計畫、水資源利用計畫是最迫切的,還有重大投資開發計畫的評估。

         台灣地形地貌與颱風、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息息相關,大部分平原是由中央山脈的土石沖刷堆積而成,土石流、淹水、河流改道是正常,不需硬擋。但政府進行規畫時,卻往往無視於此。

         許多都市計畫、區域計畫必須大幅度調整,例如林邊以及沿海的低窪洪氾區,是否要無止盡的加高堤防、增加洪氾的風險?還是讓土石流自然地填平,將其墊高,就如台江內海的形成一般?這需要有眼光、有魄力的政府才能做得到,而不是現在羸弱短視的政客能做到的。

         整個西部或其他平原生產用地要嚴格確保。現在建房的方式會造成土地無法回復,因此要將所有聚落靠向山邊、水涯,保護農業生產用地。

         過去科學園區因為保稅的緣故而集中在一起,但現在這因素與條件已降低。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應對工業區、科學園區土地的區位、使用效率做全盤的檢討、調整,避免無謂的擴張,造成社會與自然環境保護的矛盾與衝突。

         對中央山脈地區應該設立具有原住民自治意涵的特定區,用以進行保育和原住民族群與文化的保存。

         台灣讓人留下稍為有序的都市計畫印象,大都是日本人規畫的。國民政府來台後,無心經營台灣,只想反攻大陸,造成全台都市混亂失序、毫無特色,因此重新檢討現有都市計畫與發展絕對有其必要,其中最重要的觀念是如何讓都市汰舊換新,也就是都更及容積移轉,要有更強的企圖心和作為,不論是法令上、運作機制或實質的獎勵上。

         從六○年代到九○年代,台灣都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所建的大部分房子必須拆除重做,因為抗震標準和建築施工品質是很大的隱憂。我們考慮的是,究竟是要讓地震來拆這些房子,還是自己拆?讓地震拆會死人,自己拆不會死人,且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推動新的建築產業,也藉這個機會拉高建築的高度,增加開放空間及綠地。對於安全無慮及堪用的建築,應全面進行外牆節能改造,增加社區小型公園作為改善生活環境及防災之用。

         農村聚落再生後可以成為台灣未來優質的人居環境。由於交通便捷、資訊時代來臨、以及台灣中小企業的產業特色,結合生活、生產、生態的新的花園城市烏托邦是可以想像與期待的,這種小村莊或社區約2000人左右,可以支持一個小學,社區未必是獨門獨戶,可以搭配幾棟高層建築,減少土地浪費,農耕與綠地結合,霍華德著作《明天的花園城市》中的夢境並非空中樓閣。

         原住民部落在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始終被習慣性的忽略,導致台灣在進入已開發地區時,部落還是殘破不堪。由於歷史原因,日本人為了方便管理,將大部分的部落從高處較為安全的居所集中搬遷到低處,並於制高點上架設砲台監控,這些移住點大多處於河流沖積扇,皆為土石流危險區,導致現今原住民部落長年受土石流的威脅。原住民部落重建勢在必行。

         山區超限利用、破壞生態的問題,牽涉因素複雜,不可能用粗暴的方式一刀切來解決。數百年的錯誤,也可能要數百年來解決,在時間軸上應有長短期目標與策略。讓不利於保育的不當開發和產業逐漸退出,例如高山梨、高冷蔬菜、阿里山BOT案等,創造較無害的觀光、深度旅遊產業,以及最為龐大的生態保育、文化保存與發展等等產業。

         讓原住民地區漢人逐漸退出,原住民逐步接手各式產業與管理。相信原住民有能力管理自己--自治。例如,原住民大多從事營建業的勞務工作,但沒有幾個營造廠或勞動合作社,有組織的進入營造市場。同樣性質的榮民工程處,卻可發展成國內最大的營造廠。

         只有讓原住民回到部落,他們能在那裡休養生息,文化保存、自然環境保育、社會矛盾才有可能有較好的解決。

         我們在所有的媒體上看到的建築,要嘛是官員的建築,例如鳥巢、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國家劇院、中國中央電視台,不然最大量的就是開發商的建築,他們佔報紙最大版面的廣告,還有就是設計師們表演性的建築,但是這些與大部分人民的居住生活無關,剩下的就是由居民自己找小包工頭蓋的房子。當人們放棄傳統面對新的生活和新的建築工法,專業知識又無法進入這領域時,只能靠以訛傳訛的經驗蓋房子,這種不堪的房子主宰了台灣大部份的人居環境,如果由一般大眾用嘗試錯誤的方式積累經驗,得花好幾代人才能出現像樣的房子。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開放體系,專業者能夠介入居民又可以參與的作為,將是未來建築領域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但不論在鄉間或城市,還可以看到少部分充滿想像力的精緻房子、小角落或庭園,還有讓你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傳統民居,這才是真正貼近人民實際生活需求的建築。

     

    兩岸分工 創意產業 農村別失控

  • 2010-09-24
  • 中國時報
  • 【吳垠慧/台北-北京電話採訪】
  •  
  •    問:要達成二○三○年台灣美好的人居環境願景,未來十年裡,政府應該優先處理的事情?

         答:主要有四個方向,農村聚落的發展、西部沿海的開發、原住民部落重建以及都市更新,而這都涵蓋在國土計畫與區域計畫的調整當中,不能因為〈國土計畫法〉沒通過就沒有作為,完全看執政者的能力與決心。

         問:您曾強調應該將兩岸涵蓋在區域計畫當中,進而發展出「區域分工」,可否進一步說明?

         答:無論是綜合開發計畫或國土計畫,都應該把海峽兩岸、甚至東南亞東北亞包含進去作開放性的評估,可惜現在台灣的政黨都還停留在根深蒂固的冷戰思惟裡。台灣海峽很窄,有船可以互通,甚至只要個人遊艇或交通船都能方便往來,「區域分工」是可行的。哪些適合在大陸沿海發展、哪些適合在台灣?這才能開創出另外一番局面,如國光石化這類大型投資、或煉鋼廠擴大建設等,若從區域分工的觀點來看,就不一定要在台灣做。

         台灣自由開放的氣氛適合發展創意產業,中國大陸的相關產業也可以移到台灣來做,因為台灣的開放和自由氣氛,可以吸引很多優秀的人才,這是台灣的優勢。

         問:未來十年,農村發展的問題如何解決?

         答:二○○○年國民黨政府下台之前,〈農業發展條例〉修法倉促通過,為開放農地買賣、興建農舍和農地使用變更鬆綁埋下伏筆,今年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又加強這部分。政府對農業沒有什麼政策和作為,就以開放農地買賣和建築來解決農村問題,但在這過程當中,又沒有任何目標與理想,以及必要的規範與約束,會徹底打亂台灣農村景觀、土地使用和生態保育,造成環境與農業生產用地不可回復的破壞,若不加緊改善,會整個失控。

         建議適合農業生產的農地要嚴格管理,除非是專業農戶,否則不能在此區域內興建房子。此外,要規範適合農村聚落發展的區位,基本上像沿海、山邊等較不適合農業生產的土地,可作為農村聚落發展區,而這也可能成為未來台灣重要的人居環境面向。台灣很小,東西南北向度的快速公路網都已建立,只要加強搭配大眾運輸系統,花園城市結合生活、生產等功能的烏托邦有可能形成。

         一直以來,台灣中小企業都在農地間搭建廠房,即使生產的是小零件,都具國際競爭力,是台灣很重要的特色。這類的企業若能給予適當的輔導,與農村聚落結合,是非常適合作為研發型、或文創產業這類產業發展,而這也比較適合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路線。比起難度較高的都市更新,農村聚落比較容易操作,也比較快看出成績。

    八八重建 記取教訓 部落不迫遷

         問:八八水災後,原住民部落重建問題叢生,您的建議是?

         答:去年四月我面見馬英九總統時,曾提出一份關於原住民部落重建的文件,就已預示八八水災重建會遭遇的問題。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將原住民部落遷移至山下較平坦的地方,但這卻是土石流崩塌地,日後只要有颱風和雨季,部落就得四處避難,長期以來就是這樣,不是八八水災才發生。但問題是重建過程中,決策者沒有正確概念,也沒從九二一的重建中吸取慘痛的教訓,造成重建的種種荒唐作為。

         部落重建需全盤考量,包括道路選線設計都要重新調整,像現在山區道路設計的載重量太大,橋樑為了往下做橋墩,道路選線時就得貼近河床,結果破壞山體坡腳,一遇雨就引發崩塌。應該將道路設計載重量減小,往高處選線,可用吊橋解決跨越山體的問題。然後讓不利於保育和不當的產業退出,改發展保育和深度旅遊產業,經由輔導,由原住民自治管理,就業絕對沒有問題。

         對待原住民的態度,是國際間用來衡量政府與社會文明程度的指標,現在八八水災重建是利用粗糙的保育觀念和似是而非的善念,將原住民汙名化,為迫遷原住民鋪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coTrend 的頭像
      EcoTrend

      經濟新潮社EcoTrend官方部落格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