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老人家和樂相處的人,也能開心接受老後的自己
老,是與「新價值觀」的相遇
……於是,我們這群在第一線照護的外行人開始看開了。醫院能治療我們這些外行人所無法治療的疾病,也能救人一命。可是,如果只是救回性命,那也只是「生物」狀態罷了。醫院沒辦法讓「生物」變回「人類」,重新擁有眼睛裡的神采和對身體的自主性。不,應該說,醫院很可能會造成妨礙。我們無法救助人命,但是,我們或許可以讓「只是活著的人」或「不想再活下去的人」重拾笑容。這不就是我們一直以來在做的事嗎?
——摘自本書第5章
在台灣,老年人口不斷增加,不論是照顧自家的父母或親友長輩,都很需要經驗,也每每遭遇困境。
日本這個全世界最高齡化的國家,擁有數量極多、經驗豐富的照護機構,以及照護人員,因此也累積了許多現場的經驗和智慧。這本書的作者三好春樹先生,在日本就有「照護職人」的美譽。
他累積了三十多年的照護經驗,在這本書中回顧自己從24歲就踏入老人照護這一行,從懵懵懂懂到成為資深的專家達人,一路走來可說是酸甜苦辣,點滴滋味在心頭;更因為人與人接觸的情意、花時間相處,因此在照護的現場,並不都是無止盡的痛苦,從投入的熱情、知識的輔助,都可以讓整個照護的過程更順利。
因此本書可說是一位專業照護工作者的自我成長經驗談,從他一開始進入照護機構工作,還忙著分辨許許多多老人家的臉有什麼不同,還完全感覺不到主管所說的:「你不覺得他們很可愛嗎?」到照護現場時常會發生的,老先生伸手去摸女照服員的屁股,這樣的「色老頭」行為。老年人的個性問題、行動不便、臥床不起、失智的問題、為什麼老人家不想做復健;如何將專業知識和照護現場結合起來;還有,為什麼帶著對老人家的刻板印象、光有愛心,在照護這一行絕對撐不久……
這本書也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觀念:
►人上了年紀之後,個性只會愈來愈鮮明。老實的人愈發老實,頑固的人愈發頑固。
►替老人家包上尿布、插上鼻胃管、綁起雙手,可能都是「不貼心的照護」所導致!
►當物理治療行不通時,「遊戲治療」可能更有效
►解決失智老人問題的方法——為他們創造「新的人際關係」
►打開老人家心房的方法是……
這本書讓人笑中帶淚、直言不諱地寫出照顧高齡者時會遇到的問題,而且有許多的故事與案例,對於我們要照顧自家父母,或有志於老人長照工作、以及醫療護理專業人員,這本書都極有參考價值。不,即使是一般人也應該讀,以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以及自己的老去。
|作者簡介|
三好春樹 Haruki Miyoshi
1985年離職,創立並主持「生活與復健研究所」,一邊在日本各地協助入住訓練及家訪工作,一邊舉辦「生活復健講座」,每年吸引高達五萬人參加。目前每年的演講與實務指導次數超過150場,以專業的長期照護技術及熱忱,獲得廣大的迴響。
他的著作非常豐富,包括《照護筆記》、《開給專業笨蛋的藥》、《如何觀察年老、感受年老》、《生活復健講座系列》、《失智症照護 從第一線了解相關看法與學問》、《圖解長期照護新百科》(中譯本大好書屋出版)等;擔任監修審訂《居家照護全書 完全圖解》(中譯本采實文化出版)。作者經營的「生活與復健研究所」:http://www.mdn.ne.jp/~rihaken/|
|譯者簡介|
曾任職唱片公司、出版社、電玩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
《愛爺爺奶奶的方法:「照護專家」分享讓老人家開心生活的祕訣》(じいさん・ばあさんの愛しかた―“介護の職人”があかす老いを輝かせる生活術)
【推薦序】有溫情的人際交流,有溫度的照顧服務/李若綺
【推薦序】向不順從的長照實驗家致敬/陳景寧
【推薦序】照顧,使對方也使自己開心/彭懷真
前言:照護現場的不可思議法則
第一篇 與年老的邂逅是個巧合——老人照護的初體驗
1 你認為這裏的老人很可憐嗎?
2 上了年紀的人,個性會變得更鮮明
3 「小仁」的香菸
4 不洗澡的原因
第二篇 照護的發現是個必然——從醫療到照護
5 松平奶奶的住院檢查
6 南丁格爾切下了床腳
7 從下往上看,世界看得更清楚
第三篇 把專業知識用在照護現場——物理治療師的觀點
8 知識的遠水救不了第一線的近火
9 訓練上的致命傷
10 既然又要走回去,幹嘛叫我走過來
11 何謂遊戲復健?
第四篇 住在家裡的老年人更堅強——居家照護的啟發
12 「比給我一千萬更好」
13 草蓆坦克車
14 大鐵鍋澡盆上的吊環
15 雞同鴨講的對話
16 「還是叫救護車比較實在」
17 不死鳥小野田
18 失智老人也大歡迎!
19 擺脫尿布學會
20 慶幸與年老相遇
後記
曾經聽我們同仁分享,有一位接受居家服務的阿嬤出了名的不愛洗澡,如何讓她進浴室洗澡成了同事間的巔峰挑戰。有一次,夥伴想到一個點子,在阿嬤的衣櫥找到一件漂亮衣服,拿到她面前問:「阿嬤妳想不想穿上?」阿嬤點點頭,眼睛發亮,夥伴見機不可失,接著問:「衣服這麼漂亮,要先洗身軀喔,洗完穿上會更美!」想不到,阿嬤為了穿上衣裳,又點點頭,乖乖被帶進浴室洗澡。這場洗澡「攻防戰」,最後因為一件衣服,雙方順利達成共識、和平收場,實在太有意思了!
照顧服務並不是冰冷、機械式的,相反地,這過程中充滿了人際互動,是一種雙向的對流,有時多一分同理和巧思,照顧會更有溫暖、事半功倍,甚至成為堅守第一線照顧現場的熱忱來源。這本書《愛爺爺奶奶的方法:「照護專家」分享讓老人家開心生活的祕訣》,作者三好春樹先生分享了長年的服務經驗,不僅令我產生共鳴,也使我更堅信這個想法。記得書中有一位老奶奶在三好先生要去進修之前,寫了張卡片勉勵他,那種情誼正是服務現場最可貴的禮物,在日本、台灣皆是如此,不因國界、語言、年紀而有所不同。
也因為高齡化的腳步加速,近年國人對照顧服務的關注越來越多,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我們所愛的人都能得到妥善且「以人為本」的照顧,三好春樹先生在書中不時提到的「擺脫尿布」、減少臥床的觀念,也已經在台灣悄悄醞釀,像是創立「台灣自立支援學院」的林金立老師,就提倡讓失能長者減少穿尿布、幫助臥床病人重新走路、解脫約束等情況,不僅要老人家過得健康,也更有尊嚴,相信未來能成為國際之間、照顧服務之間,最普世的價值觀念,也是我們投入第一線服務持續努力的目標。
照顧前線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我非常敬佩所有第一線服務的夥伴們,因為他們都是照顧服務的開端與基石,若長輩沒有獲得好的照顧,後續復健、生活也都難以為繼,期待台灣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照顧服務行列,或是體會認識照顧服務的理念,讓我們所愛、所疼惜的人,可以擁有最自在、最舒適、也最人性化的照料。
|推薦序|向不順從的長照實驗家致敬
這是一本關於「好奇心」、「不滿足」改變長照的故事。
目睹傳統醫療照護體系,老人家被限制下床、包尿布,甚至束縛,因此失去生命力、眼神空洞。一個高中輟學、茫然從事過幾個不盡如意行業的年輕人,誤打誤撞走進這個世界,始終覺得「有些事不對勁」而提出反駁,但又常受到專業權威喝止,因此三十一歲時發憤當上物理治療師,試圖找出答案,卻在無意間找到自己最愛的志業。
「關於照顧老人,我們所知真的很有限」,就在台灣長照2.0如火如荼發展之際,每次看到激烈辯論的各方,我常在想,真的有標準答案嗎?一則高齡化是人類社會近期才有的經驗,二則雖然其他國家或有因應對策,但畢竟國情不同,很難完全套用,正如作者提到的一個例子,習慣淋浴的西方國家,無法了解「沐浴泡澡」對於日本老人的重要性與影響,作者與夥伴因此研發出「沐浴照護」,還推廣到全國。此外,西方老人重視隱私,但日本老人卻害怕「孤單單人房」。因此,不斷突破、創新與實驗,或許才是解方。
在《愛爺爺奶奶的方法》這本書中,有許多「長照實驗家」,有人設置了「不拒絕失智或臥床老人的日照中心」、有人成立「擺脫尿布學會」、有人開始推動「擺脫鼻管運動」,他們共同的特質是看不慣現有的服務、不順從被框限的制度,自己動手做,打造他們理想中的照顧服務模式,若無法符合政府補助標準,就改經營使用者願意付費的服務,讓家屬共同參與,走自己的路。台灣呢,是不是有這樣的實驗環境?
這本書,也提出質疑:「專業,是唯一的解答嗎?」最近台灣在長照機構設置標準或服務規範,爭議最大處即是,長照服務提供者是不是需要那麼多訓練、專業?作者提出了「外行人精神」,從老人家、家屬身上學習生活的智慧,就以一般在家的生活方式,作為照顧老人的方式,例如機構不需要購買昂貴的洗澡設備,而是使用一般家用浴缸就能進行沐浴照護。作者說,他漸漸對於「找專業商量」這件事保持謹慎態度,寧可在那麼做之前,由自己「外行人」先盡可能想辦法嘗試改善,才不會扼殺了創新的可能性。
每一段照顧關係,可能改變一個生命和一個家庭,而提供服務的人,從中也獲得更多回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吸引人的行業。看到書中,「生活復健俱樂部」、「相互扶持宅老所」等新型服務模式出現,讓身在台灣的我們無比羨慕。期待台灣也能出現更多的「不順從的長照實驗家」,勇於創新嘗試、翻轉現況。
雖然書中許多的故事,大多是關於專業人員的觀察與反思,但透過一段又一段故事,累積作者二十四年來精彩的服務經驗,一張張老人家的臉孔、家人的互動,他們寶貴的生命經驗,也能讓一般人從不同視角,跟著作者一同深入高齡者的內心世界,探索「關於老這件事」,或許能在回頭看望自己的長輩,或前瞻未來年老的自己時,有更多理解與準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