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是行銷新書的方式之一,在小社出版的書籍中, 認知心理學家蔡志浩曾為小社撰寫多篇推薦序,彙整如下,謝謝他撥冗撰稿,和小社一起推廣閱讀。
*********
【《比賽,從心開始 》推薦序】
文 / 蔡志浩
你一定記得 1977 年的電影《星際大戰》裡的這一幕:
路克駕著 X 翼戰機貼近死星表面高速飛行、想把飛彈射進死星的唯一弱點,—個開口非常小的排氣管道,直達核心。
當他準備利用電腦導引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時,歐比王說:
「用你的原力,路克。關掉電腦吧。」
我們都知道歐比王要路克做的是信任直覺。信任直覺正是我在作重大決定時的第一原則,以及我在帶各行各業的團隊從事創新活動時經常提醒的事。而這也是《比賽,從心開始》傳遞的主要訊息。
書中的「自我 1 」與「自我 2 」大致對映到心理學家發現的兩種學習路徑:外顯(explicit)與內隱(implicit)。
前者是有意識的學習:你知道自己在學習,知道在學什麼,知道是否學會。後者則在意識層面之外,你不知道自己在學習,不知道在學什麼,也不知道學了什麼。
人的很多學習是內隱的,尤其認知與動作技能。
很多年前,我和研究夥伴做過一個內隱學習的實驗。
實驗任務很簡單:螢幕上從左到右有四個燈,每次其中一個燈會亮,受試者要儘快按下相對應的按鍵。就是反覆「亮哪個燈按哪個鍵」。
受試者不知道的是,亮燈的順序看起來隨機,其實是依某種規則產生的。僅最後一小段的順序真的完全隨機。
實驗開始後,隨著嘗試次數的增加,受試者反應愈來愈快。他們只是單純的熟悉了按鍵動作?
或是掌握了規則,可以猜到接下來哪個燈會亮,提前做好準備?
關鍵的測試在最後的隨機序列。
我們發現受試者的反應慢了下來,慢到跟實驗剛開始時一樣。這代表之前愈來愈快不單只是習慣,而是真的學到了規則,能夠預測。當順序不再有規則,預測失準,反應就慢了。
有趣的是,當實驗結束之後詢問受試者,他們都沒有意識到亮燈順序有什麼規則,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預測什麼或學到什麼。
內隱學習與外顯學習是兩條相對獨立的路徑。很多外顯學習有困難的人(例如失憶或失智),他們的內隱學習仍能運作。在我們的實驗中,失智的高齡受試者一樣展現了內隱學習的效果,而他們的外顯學習是有障礙的。
簡單的實驗任務如此,複雜的技能學習亦然。例如一個看似一氣呵成的網球揮拍擊球動作其實都是由更小的動作一個接著一個組成的。
每一連串細微動作的預測、連接與精熟,都要經過大量的回饋、修正與練習。
正因為內隱知識的無意識特性,很多把某項技能做到精熟的專家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做到的,當然也不知道要怎麼教別人。
你永遠不可能在意識層面完全控制自己。你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藉由了解內隱學習,也就是「自我 2 」的特性,讓自己獲得更好的表現。當然這也不表示你就該放棄「自我 1」。你要讓它做它最擅長的事:觀察。
人有強大的制約學習本能。我們原本就非常能夠預測刺激與刺激之間,以及刺激、反應與後果之間的關聯。這些學習與預測的過程本身固然是內隱的,但你得有敏銳且不帶批判的觀察力才能覺察到這些線索。
正如《比賽,從心開始》所建議的,把你的焦點從技術指導(應該做什麼、怎麼做)移開,重新聚焦在認知指南(觀察自己的身體與環境、以及自己的動作與影響)。讓你的「自我 2 」透過你的觀察自然去發現與學習應該做什麼與怎麼做。
從不帶批判眼光觀察現有行為、到描繪理想結果、到相信「自我 2 」讓學習自然發生、再到不帶批判地觀察改變與結果。這就是促成學習自然發生的正向循環。
記住,不要試著去控制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今年我拜訪了幾家鼓勵職員工運動有成的企業。
其中一家企業有位員工是前職棒球員。他與總經理都提到,打擊率三成已經是很厲害的打者了,但也意謂者失敗率高達七成。
運動員都有欣然接受挫折與失敗並持續嘗試與訓練的樂觀態度,這樣的心理素質讓他在工作上更能面對挑戰。
這也是本書的英文原題《內心比賽》要傳遞的訊息:不只網球,也不只競技運動,每項人類活動都涉及外在和內心比賽。能夠克服內在障礙,外在表現才可能提升。想贏得外在的比賽,我們得先幫「自我 2 」贏得內心的比賽。
*********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 》推薦序】強化自我效能,脫離被害者循環
文/蔡志浩
很多人經常感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覺得自己的挫折都是別人的錯。
這種現象如此常見,是因為歸咎別人是一種保護自尊的方式。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尊的天性。然而,過度的防衛會讓我們失去對現實的準確理解,也阻礙了自己的成長。
人們推論事件原因時的自利(self-serving)傾向最能反映此種防衛心態。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解釋自己的好表現時,會認為原因是自己的能力。
當表現不如自己預期時,則會認為原因是環境因素。例如:大環境不理想、制度不公平、老闆不支持、同事不配合,諸如此類。
是的,很多時候個人的能力的確對好表現有貢獻,環境因素也的確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表現。但這些都是部分的原因。人的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不應過於簡化的歸因(attribution)。
當個體忽略客觀證據,把這種過度簡化的歸因傾向推到極端,就會產生負面影響。
心理學家發現,當人們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較低,也就是說,覺得自己無法掌控情境時,他們會比較不願意主動改變自我與追求成長。到最後,甚至會感到「習得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覺得自己無法改變環境,而將自己封入絕望的憂鬱情緒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你還沒有意識到強烈的負面情緒,當你開始經常感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時,其實已經逐漸被捲入被害者循環(victim cycle)的漩渦之中了。如果沒有及早覺察,就會快速陷入困境。
你必須了解的事實是:身不由己通常是因為你不夠聰明,而不是江湖險惡。
你或許會想反駁:「為什麼不能歸咎他人?人的行為的確會受到他人影響啊!」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社會影響是雙向的。他人可以影響你,你當然也可以對他人發揮影響力。前提是,你得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能力,並且有動機去實踐。
前面所說「習得的無助」困境,就是《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一書中提到的水平線下(below the line)的被害者循環。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辨識這種困住自己的處境,檢視內心關於自己與世界的假定,並積極尋求突破。
而書中強調的當責步驟(steps to accountability),正是為了提升自我效能感:正視現實、承擔責任、解決問題、著手完成。
如果你想避免陷入被害者循環,或已深陷其中不知道如何脫困,這本書以一個又一個的案例詮釋當責步驟,為你提供了自救的線索。之所以說是「線索」而非「解法」,是因為沒有兩個人有完全一樣的處境。解鈴還須繫鈴人。
唯有真正嘗試實踐書中的原則,才能在實踐中找到真正的解法。
希望你能藉由這本書的協助找回自己的力量,再度回到水平線上(above the line)。
*********
【《自律就是自由:輕鬆取巧純屬謊言,唯有紀律才是王道。》推薦序】
找回人生的主導權,就從建立紀律開始
文 / 蔡志浩
沒有人是完美的,世界也不完美。所以,面對這個世界經常讓我們感到挫折與灰心。很多人選擇放棄,讓別人決定自己的人生,怨嘆終身。
但是,你也可以選擇迎接挑戰,找回人生的主導權,就從建立紀律開始。
運動
最關鍵的第一步:運動。你不管做什麼都得訓練自己,而運動是所有訓練的原型。好好運動,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讓這些事成為強化身心靈與社會連結的正向循環。重新啟動生活,才有能力重新校準人生。
我今年四十九歲,規律騎公路車、跑步與肌力訓練。BMI 21,體脂 15%。在你讀到這篇推薦序的時候,我已持續運動三年,沒有一週中斷。
我的「運動契約」很基本,就是眾所皆知的「三三三」:每週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有效運動(以心率為判準),這只是低標。每週我平均做到五次、總計約五至六小時的中高強度運動。最重要的還是再忙再累,甚至意外受傷也絕不中斷。
最近,我開始晨跑,但我從來不是晨型人。意外的是我很快適應,而且喜歡。就算清晨下大雨不能跑,還是在晨跑時間起床。心理上還是跟要晨跑的日子一樣做準備,這也是給自己的意象訓練。
這三年伴隨運動而來的飲食紀律則是:必吃早餐,以低熱量高營養密度食物為主;除假日家庭聚餐外,不攝取含添加糖的飲料或食物;飲食均衡,碳水化合物六成,蛋白質與脂肪各兩成;不吃宵夜。
然而你可能無法想像,三年前,我還是個完全不運動的肥宅。再早幾年甚至曾經到 BMI 25 的肥胖等級。挺個肚子,體適能極差,走沒幾步路就喊累。
更好的自己
運動,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那些把你埋藏起來的脂肪逐漸消失,真實的你逐漸浮現。持續的訓練又讓真實的你成為更好的你。體適能以外,心理素質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連結,都會變得更強。
漸進超負荷是運動訓練最基本的原則:運動強度必須超出習慣的負荷程度才能讓你變強。既是超負荷,就代表未曾體驗過。你不會知道能否完成。但是只要你盡力去嘗試,不論順不順,都會變強。
當你懂得透過漸進超負荷強化自己,人生也會跟著改變。在運動中建立的紀律讓你更歡迎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對陌生的體驗從原本的懼怕轉化為期待,更願意嘗試與探索未知。而這正是適應快速變化的世界,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這樣的影響十分深遠。你在生活與工作中都不會只是安於現狀,而會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你會用更好的自己帶著自己的家庭與工作團隊迎接挑戰,作出承諾,共同成長,得到更好的成果,共創更高的價值。不只負責,更能當責(accountability,為了交出最終成果擔負完全責任)。
對三明治世代的中高齡族群來說,藉運動紀律找回自己更是重新奪回自己人生主控權的關鍵,以及活躍老化的基礎。它讓你能持續自我實現與貢獻社會,而不會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一個人面對挑戰情境時的消極心態,即使輕易成功的機會擺在面前,也缺乏嘗試的勇氣),更不會提早失能,長期臥床,抑鬱而終。
無關意志力
很多人覺得建立紀律要靠意志力。那其實是種錯覺。當你覺得做一件事要靠「意志力」時就表示你不真的懂、不真的喜歡這件事,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小心,你使用什麼詞彙就透露了你是什麼樣的人。
紀律是來自內心的正向力量。這組力量包括你的自我效能,對更好的自己的想像,以及清楚的訓練意識。你開心地想要把自己訓練成更好的自己,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最重要的是你享受這個過程。
當你專注維持紀律訓練自己,你會意識到世界變得更單純。你會覺得抱怨大環境或在意別人眼光都是浪費時間。寧可把時間省下來,更積極地訓練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這一點也不難,只要轉換觀點就做得到。
都是一念之間的事。就像我常說覺得懶得動或太累不想動的時候就是最好的運動時機,因為那表示你有時間。告訴自己覺察到這些感覺就去運動,即使低強度也好。你很快會建立運動習慣。
記住,盲目的意志力維持不了太久。有智慧的紀律才能永續。
永續
紀律是一輩子的事。然而很多人只看短期目標,不懂得享受過程。例如,為了考試念書,為了減重運動。最後哪都到不了,什麼都得不到。只想抄捷徑的人必定會走上歧途,心術不正的人總要遇上神棍。
你應該要思考的是:我是誰?我和世界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每一天結束的時候,我是不是變得更強?這世界的哪些面向因為我變得更強而變得更好?不要跟別人比,而是跟過去的自己比。
找到自我認同與人生哲學,你才能確保自己做的事符合性格、天賦與興趣。如此,你做每一件事都是同時在訓練自己與貢獻世界。當你做這些事的時候,你變得更強,世界也變得更好。而你始終樂在其中。這是建立永續紀律的基礎。
當我閱讀《自律就是自由》時,我也看到了自己這些年經歷的一切。這是一本很精采的書。每個人都需要紀律,不論你覺得自己是否需要。太方便的生活不是真的自由,你只會愈來愈弱。唯有建立紀律,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想像的力量》推薦序
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
文/蔡志浩
「為什麼我們如此不同,感受卻如此相似?為什麼我們的感受如此不同,看起來卻如此相似?」
讀《想像的力量》時,我的感覺就像繪本《星月》(Stellaluna)裡,意外和母親分離落入鳥巢和雛鳥們一起生活的蝙蝠幼兒。
逐漸認識彼此之後,我們開始對彼此的異同感到好奇,並開始尋找自我的認同。那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思考脈絡。
《想像的力量》這本書不是嚴肅的科學論文,而是松澤哲郎教授以第一人稱觀點講述的科學故事。
這些精采生動的故事帶你貼近人類演化上的近親黑猩猩,和牠們一起生活。
作者拉著你的手,引導你注意這兩個物種在生命史、親子關係、社會性、工具使用、教育與學習、語言與記憶以及想像力等層面上的異同。
這樣的對照會讓你開始問自己:「為什麼?」
為什麼黑猩猩與我們的某些特性相似?
為什麼某些特性迥異?
這些特性如何分別幫助兩個物種適應這個世界?
為什麼黑猩猩的某些能力看起來比人類優越?
我們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那樣的能力以後,取而代之的是哪些更有適應性的能力?
如果沒有比較,我們會把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
然而,人類是漫長演化過程塑造出來的有機體。
生理如此,認知亦然。人類的社會與認知能力會是今天這般面貌,每一個面向,不論再細微,都有其適應上的意義。
了解為什麼,才算真正了解自己。
例如:
為什麼人類有祖母這個角色?
為什麼人類的嬰兒能在仰躺姿態下保持安定?
為什麼人類幼兒會玩角色扮演的扮家家酒遊戲?
為什麼只有人類使用工具的行為有像語言的階層組織?
為什麼人類幼兒比黑猩猩幼兒有更強的獲得長輩認可的動機?
為什麼人類的短期記憶能力不如黑猩猩?
為什麼「會絕望」也反映了人類思考的力量?
松澤哲郎教授說:
「正因為會絕望,所以才有希望,這就是人類與黑猩猩的不同。」
這是相當準確的洞察。人類認知能力的設計從來不是只為了活在當下,而是為了想像的未來。
黑猩猩製造的工具,多半都是當下所需。
人類自二十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以來製造工具卻總是未雨綢繆,為了想像的未來作了許多的準備。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想像未必都能實現。
但豐富的想像力讓人類擁有強大的探索與應變能力,讓人類在短短二十萬年的時間擴散到全世界。
因為必須面對不確定性,人類也就不可能展現完美的理性。
例如,人們很難忽略沉沒成本(sunk cost ),也就是會受到那些已經付出卻不可能回收的成本的影響。
這有時會讓人們不願放棄維持多年但已走到盡頭的愛情,顯得不太理性;但同樣的特性也讓人們堅持做一些要很長時間以後才可能有收穫的事,把自己推向更好的境界。
人類以外的其他物種,都不會有這種現象。
人類的知識經常在意外的來源獲得啟發。
就說飛行吧。
自古以來,人類都在試圖藉由研究鳥類了解如何飛行,卻長期沒有進展。直到最近一百年開始藉由建造不像鳥的飛機研究飛行,飛行知識才開始快速累積。
當人們再回去研究鳥類,卻驚訝地發現兩者的飛行原理完全一樣:都必須平衡推力、阻力、升力與重力。
不僅如此,還有更多新發現。例如以前的人認為鳥類藉由向下拍動翅膀產生升力,事實上鳥是藉由翼尖旋轉產生類似螺旋槳的推力,進而產生升力。
人類因為對機器的研究反而促進對生物的了解,這件事在上個世紀發生不只一次。
除了飛機與鳥類,還有電腦與認知。
因為電腦的出現,心理學家開始了解認知也是一種演算法與資料結構(歷程與表徵)。
而之後認知心理學的與人工智慧這兩個領域對彼此的發展也持續提供了有幫助的線索。
對黑猩猩的研究也一樣可以促進我們對自身的了解。這是一本科普書,但其價值絕不限於普及科學知識。
不論你來自哪個專業領域或工作場域,不論你目前關切的問題為何,不論你原本對黑猩猩了解多少,不論你對黑猩猩有沒有興趣,這本書,以及松澤哲郎教授的黑猩猩,都一定可以帶給你一些終身受用的知識與觀點。
(本文作者為認知心理學家,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長,著有《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一書。作者網站:http://taiwan.chtsai.org/)
梁世英 ◎ 譯
王道還 ◎ 內容審訂
呂佳蓉 ◎ 編譯監修
ISBN: 978-986-6031-26-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