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在推薦序中提到:「這本書雖然輕薄短小,作者楊傑美所傳達的精神,卻比市面上許多最艱深、最詳盡的廣告書籍還要更有價值。」
這引出了這本書最奇特的一個謎:比起長篇大論、鉅細靡遺,這本書是反其道而行。或許可以想像一下,作者究竟剪掉了多少東西,而變成這本迷人的小書。
說得多很容易,看看電視評論節目就知道。但是說得少呢?
推薦序
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
恆美廣告公司(Doyle Dane Bernbach Inc.)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這本書雖然輕薄短小,作者楊傑美所傳達的精神,卻比市面上許多最艱
深、最詳盡的廣告書籍還要更有價值。因為,他談的不只是廣告文宣的
皮肉,而是它的靈魂,是創意。化學家無須耗費太多資金就能架構出一
副人體,卻無法賦予它生命的火花。創意─也就是賦予廣告精神與生命
的火花 則是本書所探討的主題。從事廣告這一行,沒有什麼比這更
重要的了。
由於本書談的是創意的過程,從這一點來看,作者繼承了自古以來某
些最偉大思想家的傳統。包括羅素(Bertrand Russell)、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等科學巨擘在內,都曾經為文探討過類似的主題。
他們一致認為:知識,是優秀的創意性思考的基礎,但這樣還不夠,因
為,知識必須被消化吸收,再透過新的排列組合,以新鮮的形式問世,
才可能產生真正的創意。愛因斯坦稱這樣的東西為直覺,他還認為,這
是產生新洞見的唯一途徑。
但,創意的好壞,沒有人能夠保證。這一點,我相信作者一定非常同意。
你這輩子所受到的各種影響,包括你的遺傳基因,都會左右你的創意的
品質。儘管如此,作者將創意生產的程序分析得極為簡單明瞭,只要你
遵照他敘述的步驟,你一定能夠將你所受到的各種影響和你的天生稟賦
發揮得淋漓盡致。
感謝作者,如此直接地為我們點出了創意生產的核心精神。多年的廣告
工作經驗讓他清楚體認到,一份廣告文宣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文宣背
後的創意是不是具有關連性和戲劇性。作者不但清楚說明這一點,也為
我們指出達到該目標的道路所在。
推薦序
奇斯‧雷哈德(Keith Reinhard)
DDB廣告公司董事長
一本在一九四○年代首次出版的書,對今日的創意工作者而言為什麼還
如此重要?因為,它回答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創意是怎麼來的?」本
書的作者楊傑美(James Webb Young),就是為了回答該問題而寫出
這本了不起的小書。今天,要為一張空白的紙或空白的螢幕賦予高明的
創意,不但跟過去一樣困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在今天的環
境下,你提出的創意不但要比以前更好、還要更多。所幸,作者在本書
中揭示了激發創意的幾個步驟,只要你能切實加以實踐,你一定能發現
令你驚喜無比的創意,到達作者所描述「啊!我找到了!」的階段。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還是個創意總監。雖然沒聽過楊傑美這個名
字,但我和廣告業絕大多數的創意工作者一樣,是威廉.伯恩巴克
(William Bernbach)的崇拜者和追隨者。伯恩巴克在五○年代末和
六○年代改革了廣告界,他打破成規,為許多品牌打造出煥然一新的廣
告,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為福斯金龜車(Volkswagen Beetle)所做的廣
告。當我看到伯恩巴克為這本書寫推薦序時,我知道,這本書我一定要
找來看看。
結果,我看到了一本談創意過程最精簡扼要也最具啟發性的描述。我馬
上為整個創意部門的同仁訂購這本書;在那之後,我還送出好幾百本給
其他人。
對於剛從事創意工作的人而言,這本書除了具指引作用,還能夠提醒他
們:創意的生產是個過程,而非瞎貓碰到死耗子的結果。對於入行較久
的人來說,這本書則可以帶來慰藉:原來,我們一直認為純屬直覺的東
西,其實是一連串步驟的結果,而且,這些步驟是可以被描述、被教導、
被再三重複的。最後,如果你認為自己此生從來與創意無緣,那麼我要
告訴你,這本書會讓你大吃一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