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30
  • 中國時報
  • 【江靜玲】
  •  

         一九三二年,威斯康辛密爾沃基(Milwaukee)一座修道院的院長,要求她的新手們寫一篇文章,題目為〈我為什麼想成為一名修女〉。數十年後,心理學家把這些修女們的文章拿來分析,意外發現,從撰文者透露的正面心理情緒,可以做為預測每位修女可以活多久的評分。

         在英國全面推廣「快樂行動」運動的倫敦政經學院教授,也是《快樂經濟學》一書作者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以此為例說,「所以快樂對你是有益的,也是人人都想要,但很多人卻沒有的東西。」

         從萊亞德《快樂經濟學》書中指出的影響快樂的「七個因素」:家庭關係、財務狀況、工作、社群和朋友、健康、個人自由,以及個人價值觀,大約可以理解,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快樂的人。

         萊亞德認為,我們花了太多氣力跟別人比較,而使自己不快樂。問道,如果我們把擅長彰顯人類荒謬苦惱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克特(Samuel Beckett)指出,「世界上的淚水,是一種恆量。」的觀念,反轉過來思考,從個人到整個社會,都以增長快樂為目標,有無可能,讓快樂而非淚水,成為世界上的一種恆量。

         對於萊亞德,快樂是現代社會必需追求的一個「理性目標」。他認為,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更快樂,從個人、社團到國家政策制定者,都應思考邁向快樂的具體途徑,群策群力,才有機會滿足,「人們對更好的生活,深沉的渴求。」

         萊亞德對現代個人和當代社會,該如何追求快樂,改善週遭,讓生活更具品質,提出了新觀念與思考,甚至具體方法,例如施比受讓人更滿足,這些我們可能耳熟能詳,但卻不記得上次實踐,是什麼時候的事?

         如果說,萊亞德領導的「快樂行動」運動是宏觀的,引人深思的。那麼,《快樂》(Be Happy) 一書作者、「快樂工程」(The Happiness Project)的創建者羅伯.賀頓(Robert Hilden)和他推廣的活動,反射的則是現代人迫切想要尋求、捕捉快樂的不安與焦慮。

         根據賀頓,他在一九九四年創立「快樂工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來談一下快樂這件事」,因為在他的在哲學、心理學和心理分析學習與訓練過程中,他發現,談的多是「不快樂」。他覺得這有點不太對,因為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如何會不快樂呢?

         賀頓「快樂工程」初衷很簡單,但想要發掘,如何可真正讓人快樂,或者,找到到底什麼可以讓人快樂的答案,卻艱困萬分。二○○六年,在英國經濟高峰期時期,賀頓幫英國廣播(BBC)製作了一個紀錄片《快樂的處方》,發現一九五七年,二戰後的英國物質雖不充裕,但認為自己非常快樂的人,比例為百分之五十二,到二○○六年,這個比例卻滑落到百分之三十六。

         如今,大家都在探討同樣的問題,快樂到底是什麼?如何可以讓我們更快樂?答案卻似乎仍然是謎。

         儘管不清楚什麼是最優質有效的《快樂處方》,賀頓每年在倫敦舉辦快樂訓練講座和課程,卻是場場爆滿,一位居住在倫敦的女友,因訂不到今年底的訓練講座,而決定飛到紐約上課。

         賀頓為什麼那麼具吸引力,翻閱了他的書,發現他對快樂也無定論,只是讓你自己去面對和思考這個議題。而他強調的,像是「你對快樂的定義,對你人生的決定具有重大影響。」;「美好之事源於真正的快樂。」;「快樂的人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大概還不足以吸引我花費上千美元或六百英鎊去受訓。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像朝聖般的湧進,希冀能夠在三、五天,或數周內,找到快樂的源頭呢?

         快樂或許是個簡單的東西,就像呼吸一樣,是我們自己把它複雜化了,所以才會覺得迷惘,那麼可望而不可及吧。(clchiangr@yahoo.c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103000283.html

     QC102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coTrend 的頭像
      EcoTrend

      經濟新潮社EcoTrend官方部落格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