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
地場産業+デザイン( Jibasangyou Plus Design )
作者:喜多俊之(Toshiyuki KITA)
譯者:郭菀琪
|本書簡介|
未來設計,源於地方傳統工藝。
本書作者喜多俊之(Toshiyuki KITA),是日本國寶級的頂尖工業設計師,從1969年起,他就以義大利米蘭為據點展開設計生涯,並積極與日本地方產業接觸,與各鄉鎮的傳統工藝職人合作,發展融合傳統工藝的現代商品。喜多俊之親身實踐「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Glocalization=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的設計概念,在西方的現代設計中加入日本傳統工藝的元素,巧妙融合東西方的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
有感於「了解未來,才開始思索傳統的美好。」因此,他以「未來設計源於地方傳統工藝」為概念寫成本書,公開他與日本各地傳統工藝師傅跨界合作近四十年的紀錄與心得。從輪島的漆器、鯖江的眼鏡與手錶、美濃的和紙、有田的磁器、小田原的木工與燕市的鍛造案例,說明如何讓傳統工藝與思想融入現代設計,進而活化地方產業。
作者主張,當今的工業設計品,除了需要「技術」之外,還要能為設計注入靈魂;此時,需要的是源於常民生活與傳統工藝的「感性」。
本書詳述40年來工業設計、地方產業與傳統工藝交織而成的造物者故事;也記錄地方產業結合現代設計,逐步發展原創商品或自有品牌,從地方向世界發聲的四十年智慧。除了提供設計從業人員思考傳統對於現代的價值之外,也可做為台灣科技業、設計業與地方產業,從「代工台灣」轉型為「品牌台灣」的參考。
|目錄|
前言:給設計以靈魂
住家儲物櫃化與傳統工藝的衰退/讓傳統回歸日常生活/高附加價值產品所要求的原創性/開拓日本之外的市場
第一章 岐阜縣美濃的和紙
●與抄紙匠師的邂逅
輕薄、強韌且均勻的美濃和紙
●在塑膠的全盛時期仍大膽採用手抄和紙
靈活運用匠師的技術—透光與皺摺/好組裝又好搬運/海外熱銷、大受歡迎
●美濃和紙的現況
古田師傅的話
【專欄】生活狀態的省思──賞櫻會,享受春天的習俗
第二章 石川縣輪島的漆器
●與高洲堂的邂逅
走賣開拓銷售通路
●完全站在使用者的立場
工夫和時間,絕對省不得/二十九種漆器系列
【專欄】〈二疊結界〉──巴黎龐畢度中心的展覽
●漆器產品的魅力
【專欄】〈AQUOS CUSTOM〉──在倫敦哈洛氏百貨大獲好評
第三章 福井縣鯖江的眼鏡與時鐘
●時鐘研發活用眼鏡技術
〈Two Points Watch〉的原創性/製造技術、經營者的判斷力與溝通環境
●如何傳達商品價值的重要性
〈MIZ〉的宣傳
【專欄】〈產品目錄的製作〉──如何以照片傳達產品精神?
第四章 新潟縣燕市的餐刀具組
●西餐餐具的產地──燕
運用鍛造技術研發原創產品/與主廚的對話所誕生的餐具組
高檔產品該如何推廣?
【專欄】新潟縣的產業振興──因「百年物語﹂重生的產品
【地方的心聲】財團法人新潟產業創造機構 黑川玲
●從事活化新潟縣生活產業二十年
製造業的古老體質——只是聽命行事而已/舉辦競賽以提高原創商品的自主研發能力
●一個步驟至少需要十年
新潟縣與設計者的關係/一流人才/「百年物語」的誕生與培育
●培育企業的設計力
參展消費品博覽會五年來的成果/今後課題
第五章 神奈川縣小田原的拼木工藝
●與拼木工藝匠師露木氏的邂逅
在箱根培育的技術/初試啼聲——大型容器與茶罐/在海外大放異彩的日本工藝
【專欄】期待年輕匠師團體「雜木戲曲」發光發熱
【地方的心聲】株式會社露木木工所 露木清勝
●身為第三代的三十年
匠師的每一天/拼木工藝的發展/小田原木製品的現狀/挑戰創新,獨一無二
●與喜多大師共事
設計師的設計/喜多大師對傳統產業的態度
第六章 佐賀縣有田的瓷器
●低價競爭下難以生存
回溯四百年歷史
●〈HANA〉花盤的誕生
白色有田燒/在義大利的發表會
●活化地方產業的設計總監
【地方的心聲】有田七藏/傳平窯 池田和史
●與設計師的合作以失敗收場居多
所謂的「一流」——匠師的觀點/對喜多俊之的期待
●設計總監的彈性
交換意見/勉強不來的技術,不能要求硬是得做出來
●以什麼一決勝負?
新的「白色」——不是日本的白,也不是歐洲的白
●喜多流的宣傳術創造一流
在義大利的發表/專業的展場設計/首次義大利之行
「有田七藏」的成果
後記
設計之都神戶的嘗試/兼顧高品質與量產的時代/小而美的企業更需要培育
本書照片攝影者索引
喜多俊之年表
|作者簡介|喜多俊之(Toshiyuki KITA)
世界知名的工業設計師。大多數作品均被紐約近代美術館、巴黎國立近代美術館、慕尼黑近代美術館等世界級博物館做為永久收藏。
194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1969年起,以義大利米蘭與日本為據點,展開結合日本傳統工藝的工業設計生涯。設計領域橫跨家具、機器人、液晶電視、家庭日用品等。代表作品包括夏普(Sharp)液晶電視AQUOS等家電、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家用機器人wakamaru。
近年除了在大阪藝術大學執教之外,還擔任中國的Red Star Award評審委員、新加坡政府的設計顧問等,不僅在日本,在歐洲、亞洲等也致力於教育活動。持續從事活化日本各地傳統工藝與地方產業的工作,並視之為人生志業。作者喜多俊之官網: http://www.toshiyukikita.com/
|譯者簡介|郭菀琪
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日本埼玉大學地域文化研究科日本語學碩士。曾任職於電視及雜誌媒體、科技公司、法律事務所擔任翻譯及口譯工作。譯作有《邏輯思考的技術》《發現問題的思考術》(皆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前言|給設計以靈魂
一九七○年,在日本大阪舉行的萬國博覽會湧入了高達六千萬人的參觀人潮。往前推到一九六七年,在加拿大蒙特羅市舉行萬國博覽會,為了當時已決定成為下次召開地點的大阪萬博做準備,許多相關人員紛紛浩浩蕩蕩地組團前往觀摩。
我雖身為後進,當時也加入包含建築師、監製人、設計師等一團大約七十人左右的大阪設計工坊的觀摩團。
當時,相當活躍的大阪設計工坊是在日本通商產業局的振興設計政策下,由大阪市所設立的團體,以振興企業的設計為主進行活動。
在國外旅遊尚未完全開放的當時,那是一美元相當於三百六十日圓、而一個人最多只能帶五百美元出國的時代。那時,二十四歲的我勉強湊足參加費用,混在一群資深前輩中出國,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團員。我們的行程跑過以蒙特羅市為中心的加拿大,還有美國、墨西哥,最後還到夏威夷住一晚。
其中,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在墨西哥市的迪奧狄華肯(Teotihuacan)博物館。
一進入館內馬上聽到令人聯想到日本的遠太鼓。雖然,館內幾乎都是關於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的展覽,但是,其中有一間農家會引發錯覺地覺得簡直是日本農家一般。那時候我不禁想到,日本文化以後恐怕也會像這樣,變成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看到的展示品。已經過去的時代與現代,然後未來。
從當時開始,我在進行設計時,凡事就會比較以「稍具未來性」的角度思考。有時候,知道「未來」,才會開始思考「過去」的重要。這個在博物館的感受,在我內心留下了很大的迴響。我認為,感性、製作工藝的技術,還有人們的智慧傳承不應該中斷,而要繼續往後代傳達下去是很重要的。
現在,還來得及。
五百年前的印第安文化已經完全變樣了,而日本的文化雖說已經式微,還留存在日常生活中。二十四歲時,對於日本文化產生強烈的想法,後來在一九六八年邂逅一位抄紙匠師,親自拜訪他的工作現場之後,變得更加強烈。在抄紙的現場,那裡彷彿穿越時空一般,呈現了自然與人們完美共生的景象。
匠師用身體記憶而學會的技術,巧妙地讓觸感、觀感、質感等語言無法言傳的感覺靈活展現。我一開始從事活化傳統工藝與振興地方產業的動機之一,就是希望保留匠師們花費長時間培養而成「給造物以靈魂」的手感與技巧,進而好好完成作品。
材料與技巧、並且加上使用者的各種點子,這些東西經過長年累積,發展成為優質器物。但是想一想,倘若全部去除這些要素時,剩下的會是什麼呢?
剩下的就是造物者的信念,以及灌注於作品的靈魂。
因為,我發現就算使用相同材料製作,憑藉是否屬於灌注靈魂所做出的東西,價值就將完全不同。例如,料理人看得比性命還重要的菜刀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那不是一般的菜刀,必定是鍛冶師一刀入魂之作。師匠透過造物過程讓傳統回魂,我想那必定才是日本的財產,料理人也是因此而全心全意製作料理。
造物大國、工藝原鄉的國家——日本,未來的重要認同意識,就是追求極致,並且給造物以靈魂、給設計以靈魂,雖然乍看之下也許難以分辨,但是,這卻是最重要的事情。
匠師製作的作品當然如此,就連製程中一個個手部動作,都隨著時間的經過,被淬煉得恰如其分、美麗動人。「一物入魂」就是這個意思,畢竟這不是外行人可以輕易進入的領域;但是,如果同時不能有效率地製作出在現代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新產品,日本的傳統產業又將消逝無蹤。從我開始從事活化地方產業已近四十年,守護日本傳統工藝的危機感愈來愈強烈。
一九六○年代末期,在我前往義大利之後不久,我開始獲得機會與從事傳統工藝的匠師合作。因為受到米蘭(Milan)的照明器具商Bilumen公司委託設計燈具。當時,我與離開日本之前不久才認識的岐阜縣美濃的和紙匠師古田行三聯絡,為了我,他重現古法抄紙的「透光」技術,最後完成饒富玩味的燈具——〈TAKO〉,於一九七一年在義大利發表以來,至今仍長銷的設計品。
從那時候開始,每當有來自地方的傳統產業相關委託時,我就會思考「身為設計師的我,究竟能為傳統產業做些什麼?」
在石川縣輪島的漆器、佐賀縣有田的有田燒、青森縣津輕的津輕塗法、鳥取縣的青谷和紙、神奈川縣小田原的拼木等眾多領域中,均能擁有高品質傳統工藝的國家,根據我所知,全世界只有日本而已。而且,除了傳統技術之外,其他還有些地區,像是新潟縣燕的不鏽鋼製品、福井縣鯖江的眼鏡、大阪的椅子貼皮等,都擁有進一步讓傳統工藝昇華並且應用在近代產業技術的潛力。
環繞著傳統產業的趨勢潮流隨著時代轉變,許多大量生產的產地都轉移到勞力便宜的亞洲地區。結果從成本面來看,日本有被淘汰的感覺。雖然也有些企業或工房後來都轉換方向,以品牌策略而獲得成功;但是,許多自古傳承的工藝產地,如今可以說已經瀕臨消失了吧?在這背後,除了單純工藝製作的問題之外,還與日本人生活習慣與價值觀的變化有關。
●住家儲物櫃化與傳統工藝的衰退
日本在江戶鎖國時代生活富裕的背景下,產生了獨特的工藝製作思維。正如同米酒或葡萄酒在酒桶中釀造一般,日本將之前自中國與西方傳來的文化,於江戶時期(編按:一六○三至一八六七年,又稱德川時代)在島國中熟成。因此,所培育出的工藝製作的精神成就了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的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汽車、精密機器等支持著急速成長的日本產業,成為出口導向的國家。然而,日本雖然被稱為技術先進國家,但是富裕卻尚未普及日常生活。在全日本各處,可見到居住環境與街道排列非常惡劣的狀況。戰後所建的緊密且狹窄的集合住宅(編按:泛指大廈、公寓、國宅、大型社區。指的是建築物或建築單元具有使用共同基地和共同的空間或設備,例如污水處理設備或管理社區中心等,並且有三個以上的住宅單位。),使現代住家「儲物櫃化」的情況非常嚴重。比方說,狹小的大廈室內大部分的空間都充斥著物品,無法妥為收納。以前歡迎別人到家裡來玩的習慣,現在也已逐漸式微。
以舞臺劇來說,有後臺做為舞臺上演出的支援;同樣地,住宅中也有「舞臺」和「後臺」。然而,當今日本的集合住宅簡直失去舞臺一樣,整個家裡都像是後臺一般的狀況——室內幾乎到處都是塞滿各種日常用品的儲物櫃。
如此一來,這也代表培育下一個文化及產業的土壤已顯示出危險的徵兆。人們團聚在家中進行愉快的對話,明明光是這樣就足以讓生活更豐富,但很可惜地,住家室內空間嚴重「儲物櫃化」,導致家中團聚和樂的場景已經很少見。人與人之間溝通不足的問題急速擴散,也與住宅環境中住家「儲物櫃化」的情況脫不了關係。
亞洲各國的一般住宅與歐美同樣寬敞的並不在少數。比方說,新加坡乾脆以國家計畫的層級直接推展公共住宅,將一般的住宅面積定調為一百二十平方公尺(編按:約三十六‧三坪)。從一九八五年左右開始,韓國就已經在規畫比新加坡規模更大的公共住宅,並已經付諸執行。以現狀來說,確實有許多義大利家具廠商以韓國的住宅家具市場為主要出口市場,而且銷售額逐漸增加中。
●讓傳統回歸日常生活
日本在這種住宅環境環繞之下,對於想要活化傳統工藝的設計師來說,首先要處理的課題,就是如何讓長時間所培養得來的習慣,以及由匠師手工製作的工藝品回到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的傳統工藝是巧妙地運用自然素材所完成的,所以如何使用有限的素材找出答案,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照明器具〈TAKO〉,是結合近代的鋁製零件與手抄和紙所完成的作品,易於自行拆卸組裝。這個經驗在後來我推動活化傳統產業的運動中,成為很重要的設計線索——靈活運用匠師的傳統工藝技術以及有限的素材,並融入新的科技,製作符合現代生活的物品。實際上,雖然請誰當贊助商這種資金層面也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設計原則是物品中,必須包含使用者和製作者。
製作生活中的物品,就是製作使用該物品的基礎場景、生活文化以及經濟、產業環境。也就是讓產業的存在價值更為明確的設計課題,再與製作的工作同時並進。
傳統工藝不叫做藝術,因為它們總是有某個程度,是為了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的生活用品或產業。如果只是一味懷舊,或是製作一廂情願認為很美的器物,將不會持久。而且,不僅是設計,還必須重視將成品透過宣傳、通路與銷售,確實傳遞到使用者手上的組織,否則將無法進步。
另外,我在從事活化傳統工藝活的工作時,非常重視的一件事,是持續堅信「一定會進行順利」的想法。地方產業、傳統工藝與設計師的合作,至今已經做過這麼多的嘗試,但大部分很難說達到成功。現在我們置身於這麼艱困的狀況下,需要的是再一次推動成為可深入生活的產業,而且能在未來持續鼓舞人們的成功案例,還有結合機械、電腦與匠師精神。
●高附加價值產品所要求的原創性
目前,日本傳統工藝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如何開拓市場。在成本低廉的亞洲產品大量湧入之下,真正的匠師們該如何繼續存活呢?
今後的地方產業不僅需要降低成本,還需要製作世界共通的東西,這是很重要的。經過了好幾百年,以「身體記憶」習得並傳承的匠師魂與手作感,今後在日本近代產業上必定也將發揮極致。因為,在日本的製造業,不只要求便宜大量的產品,也必須做出在各個層面具高度感性與高附加價值的商品才行。
而且,高附加價值的商品需要具備原創性。日本的傳統工藝中,大部分都具有極高的原創性,是匠師們一物入魂、追求極致的作品,「給設計以靈魂」具有能讓人感動的力量。將其活用於製作現代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物品,適時傳達與銷售給需要的人。從這個層面來看,通路與行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當然,也需要可以掌握全局的總監人才。
現在,全球的潮流都走向與自然共生的永續生活方式。對於原本就與自然共存的日本文化而言,正好能順勢成為主流。長久以來,日本所孕育的正是生態文化。事實上,日本文化有許多部分對於環境問題都有解答。比方說,物品用得愈久,表面被手磨得愈光亮,顏色也愈穩定、質感也更好的這種想法。相較於時下的「用完即丟的方便性」,生態文化可以說是比較正向而且稍具未來性。
以漆器為例,在日本的群山之間可以採集到的天然樹漆,一般認為品質都不錯。在輪島,有一種稱為「地粉」的材料,這是以當地土壤中含有浮游生物變成化石所累積成的古代地層,取出之後燒成粉狀就成為地粉。將地粉混在天然樹漆中塗抹在漆器木胚之後,讓漆器更耐用,於是造就出這種當地獨特的技法。
因此,有效運用身邊擁有的資源,製作出更優越的物品,匠師們將這些技術傳承好幾個世代,長期持續琢磨淬鍊。日本鎖國期間(編按:一六三九年至一八五四年期間,禁止日本人與外國通商、通航等),與豐饒的自然一起生活,當時的藩主大名(編按:類似諸侯)和商人們要求匠師們製作出好的物品以能風光進貢,更進一步培育傳統技術,這些形成日本在全球中的自我認同意識,並形成生態文化。
●開拓日本之外的市場
二○○六年,米蘭家具暨禮品展(MACEF)首次以全館三十八萬平方公尺的面積做為會場,日本被選為義大利的協辦國。原因是當時便宜的中國與東歐製品排山倒海進入市場,歐洲也深受打擊,不得不提出高品質這個不同的價值觀迎戰,當時大會希望日本能發布這個訊息。我接受委託,擔任總監的工作,向日本國內地方產業的地區及企業提出呼籲。
展售會期間,法國時尚品牌的採購人員向我們提案,找我們談希望在結合桐木與小田原拼木的托盤上,還有津輕塗的器皿上標示品牌名稱,在巴黎的店內銷售。當時心想,只要好好地、認真地做,未來總有機會。
雖然,那個案子卡在價格問題,最後只進行到提供樣品的階段,不過,其實只差一小步而已。在日常生活中的節慶場合使用的漆器等,日本國內市場已經呈現停滯狀態。那麼,放眼全球、走出去找市場,不也是一種辦法嗎?建立品牌並開拓本國與全球的市場,這才是今後地方產業應該努力的方向吧?這是我推動活化地方產業與傳統工藝活動四十年來,持續嘗試所得到的結論。
二○○九年
喜多俊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