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兩本新書,很巧地,都是針對金融風暴所可能引發的經濟效應。
前一本《通膨、美元、貨幣的一課經濟學》是談通貨膨脹;
這本《貿易的故事》(2019年改書名為《貿易戰爭》)則是談「貿易保護主義」。
保護主義問題,一直是各國政策上的爭議點:是該保護國內產業?還是開放市場,自由貿易?(當然,每一個政府想的都是打開別國的市場,保護自家的產業)
即使開放市場、促進競爭為多數經濟學家的共識,但是完全自由貿易的世界,還是不存在。
為什麼經濟學家都主張自由貿易比較好?
因為貿易裡頭有一些「硬道理」,那就是比較利益法則。
這本書就是將這個道理闡釋得清清楚楚:你若保護本國產業(例如對進口品打關稅),進口品的價格就提高了,第一個犧牲的是本國消費者。
但是真正在發生的是,產業活不下去,出走了,消失了,怎麼辦?失業的勞工怎麼辦?
這本書就是明明白白地談清楚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多去了解,有助於釐清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以及如何去改變一切。
@@ 這個修訂版較前一版《抉擇》更新了數據,更符合目前的世界大勢。原文版為第三版。本書也是《愛上經濟》作者Russell Roberts一鳴驚人的處女作。
《貿易的故事: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的抉擇》
The Choice: A Fable of Free Trade and Protection (3rd Edition)
- 作者:羅素.羅伯茲
- 原文作者:Russell Roberts
- 譯者:江麗美
-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保護主義,錯在哪裡?
本書為你揭開貿易的假象、直指全民致富之路
★米爾頓.傅利曼盛讚:太迷人了!
★本書榮獲美國《商業週刊》、英國《金融時報》年度商業好書!
★經濟、國貿科系學生指定課外讀物
一個美好的經濟未來
故事的主角,是十九世紀知名的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他是「比較利益」原理的奠基者。為了進入天堂,他必須說服一家電視機製造商的老闆相信:即使開放進口會打擊本國產業,但是對國家整體還是有利的。為了說服他,李嘉圖帶他穿梭時空,看看完全禁止進口的世界是什麼景象。結果……
作者羅素.羅伯茲不用深奧的經濟學術語,以小說的形式,讓讀者了解國際貿易對企業、一般人日常生活的種種影響,從關稅、配額問題,到失業勞工和他們下一代的發展等皆有討論。重要的是,透過書中人物的生動辯論,讀者可以身歷其境思考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如何看待「全球化」、「開放市場」?我們的態度可能決定我們的生活與未來。
本書為《抉擇》之增修新版,內容符合時事且網羅全球目前關注的議題,包括:
.委外的經濟效應
.製造業在現代經濟體中扮演的角色
.全球化與經濟發展
.比較利益原理
.貿易協定的政治經濟學
作者簡介
羅素.羅伯茲(Russell Roberts)
羅素.羅伯玆(roberts@gmu.edu)是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經濟系教授。他是喬治梅森莫卡特斯中心(Mercatus Center)的J. Fish and F. Smith獎座的傑出學者,同時是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Hoover Institution)研究員。他畢業於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系,後獲得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教於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史丹福、羅徹斯特大學。
羅伯茲和他的同事丹.包德瑞克斯(Don Boudreaux)一起負責海耶克小館(Cafe Hayek)部落格(www.cafehayek.com)。他是自由與經濟圖書館(Library of Economics and Liberty, www.econlib.org)的專題主編,也是諮詢委員會的委員。在EconTalk(www.econtalk.org)上有他的「播客」(podcasts)。在「愛上經濟」網站上(www.invisibleheart.com)有本書的教師手冊與他的其他作品。
除本書外,另著有《愛上經濟》(The Invisible Heart,經濟新潮社出版)。他的最新經濟小說《The Price of Everything》亦將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目次
推薦序 劉碧珍
前言
人物介紹
作者聲明
1.天堂法庭的審訊記錄
2.外國競爭的挑戰
3.間接致富之路
4.貿易對美國有利嗎?
5.新世代的競爭力
6.工作外包會威脅到美國的繁榮嗎?
7.關稅可以保護本國的工作機會嗎?
8.關稅與配額
9.大城市之旅
10.為貿易保護政策辯護
11.貿易逆差有損美國利益嗎?
12.公平貿易與自由貿易之爭
13.全球化有利窮人嗎?
14.自給自足是通向貧窮之路
15.抉擇
16.大衛.李嘉圖最後的話
資料來源與延伸閱讀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