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2017年9月《商業周刊》第1558期介紹友達光電共讀《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The Oz Principle):
2022年1月【商周Bar(Podcast)】《商業周刊》執行長郭奕伶訪問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談閱讀
2022年3月《商業周刊》2017年9月第1792期 一群人的願意,救活5萬人公司
《遠見》雜誌2018年6月號 第 384 期介紹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彭双浪推動讀書會共讀《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落實管理競爭力:
《EMBA》雜誌2018年6月號 382期介紹友達光電讀書會共讀《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
|當責式管理經典叢書|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克服被害者心態,才能交出成果、達成目標!
The Oz Principle: Getting Results Through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Accountability
從負責到當責:我還能做些什麼,把事情做對、做好?
How Did That Happen?: Holding People Accountable for Results the Positive, Principled Way
建立當責文化:從思考、行動到成果,激發員工主動改變的領導流程
Change the Culture, Change the Game: The Breakthrough Strategy for Energizing Your Organization and Creating Accountability for Results
|閱讀前先暖身|童話故事《綠野仙蹤》了解當責
透過領導流程激發員工熱情、建立當責文化,
改變文化,就能改變成果,
啟動變革,強化競爭力!
無論是公司老闆還是企業領導者,都希望激勵員工積極投入工作、交出成果、提高業績。其實,成果的根源就在於文化。
文化,就是「我們這裡(公司、企業或組織)是怎麼做事情的。」想提升成果、提高業績,實際而且長久的方法,就是從建立當責文化開始。透過成果金字塔(result pyramid),幫助公司加速轉型成為具備當責文化的組織。
經驗培養信念、信念影響行動、行動帶來成果。改變文化,就能改變成果。
本書的作者羅傑‧康納斯(Roger Connors)和湯姆‧史密斯(Tom Smith),是當責觀念的奠基者和長期推動者,著有暢銷書《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The Oz Principle)和《從負責到當責》(How Did that Happen?)。他們從協助客戶建立當責文化的經驗出發,提出簡單明瞭的「成果金字塔」,以高效率、高效能的方法,改變組織上下的思考與行動,確保能達成大家期待的成果。在每一章中,他們分享動人的故事,敘述最成功的組織如何應用這些最佳實務操作,成功建立當責文化。
精通加速文化變革的能力,對於每一位期待自家組織保有競爭力並維持聚焦的領導者而言,都是重要的核心職能。《建立當責文化》依循著一套世界上某些最成功且最受尊崇的公司都運用過的方法,提出明確的指引以培養建立當責文化的領導力。
如果繼續做原來的事,就會繼續得到如同過去的結果。然而,倘若想要改寫遊戲規則,就必須力求改變。本書《建立當責文化》鋪陳一套可據以為行動的方法,每一位領導者都應精通。因此,如果你已經倦於嘗試無效的領導技巧與無用的新方案,請閱讀本書,進而改變員工的經驗、信念和行動,讓每個人願意從主動思考、改變行動進而交出符合期待的成果。
這本書告訴領導者如何發揮影響力,建立當責文化,激發員工和團隊主動思考、參與變革,讓組織轉型成功,永保競爭力!
◎一致推薦
蔡惠卿|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千|國立交通大學EMBA榮譽執行長
◎作者簡介
羅傑‧康納斯(Roger Connors)、湯姆‧史密斯(Tom Smith)
領導夥伴企管顧問公司(Partners In Leadership)的共同執行長、總裁兼共同創辦人;該公司是一流的培訓及管理顧問公司,在全球提供頂級的當責訓練服務。康納斯和史密斯共同執筆暢銷書《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The Oz Principle)、《從負責到當責》(How Did that Happen?)、《從自己做起,我就是力量》(The Wisdom of Oz)(以上皆為經濟新潮社出版)等書。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台大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專職從事筆譯十餘年,以財經商管、社會心理為主,用養孩子的心情對待每一本譯作。譯有《阿德勒心理學講義》《父母老了,我也老了:如何陪父母好好度過人生下半場》等。
◎前言
熟悉《從負責到當責:我還能做些什麼,把事情做對、做好?》(How Did That Happen?: Holding People Accountable for Results the Positive, Principled Way) 和《當責, 從停止抱怨開始:克服被害者心態,才能交出成果、達成目標!》(The Oz Principle: Getting Results Through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Accountability)這兩本書,而且了解我們在當責方面所做努力的讀者,會樂見我們(以及愈來愈長清單上的客戶群)是堅定不移的當責(Accountability)信徒,相信個人層面與組織層面的當責,深深影響企業的成就和公司的士氣。
當責可以創造非凡的成果,而我們寫的這幾本書,以二十多年來,我們為全球頂尖領導者為從事顧問諮商與培育訓練的經驗為基礎,記錄了一件事,那就是更強的當責可以也確實引導出改變遊戲規則的成果。
可惜的是,在很多組織裏,當責是出錯時才會和你有關的事。然而,這種當責不會有用。
真正的當責,是透過一套通過驗證的按部就班流程達成,能讓你把事情做對,當你努力為組織創造成果時,能助你一臂之力。當責絕對不是針對失誤與失敗訂下的罰則,當責是一套強大、正向且能賦予人們能力的原則,打下基礎、讓你在個人面與組織面有所成就。這不是做或不做的選項,也不是一時風潮,而是當今複雜且瞬息萬變商業環境中必須做到的基本功。我們如何讓一個人負起責任,定義了工作關係的特質:當責決定了我們如何互動、我們對彼此的期待,以及我們「在這裏如何做事」。
營造組織文化(企業文化),讓員工樂於對他人和組織負起責任,應是打造成功組織變革的最核心行動。少了當責,變革過程就會快速崩潰。一旦崩潰,員工便會把需要變革當成別人的事,抗拒任何推動他們前進的行動,甚至阻礙帶動組織轉型的努力。有了當責,組織內各個層級的人員都會欣然接受自己的角色以促成變革,並對自己與對組織都展現把變革「當成分內事」(ownership,按:在重視當責文化的組織中,這個字指的是「工作者將交出最終成果當成自己的事,絕不卸責」),而這正是要有進展必備的要件。
我們的經驗證明,如果行事得宜,當責可以帶來更透明、更開放、更強韌的團隊合作與信任、更高效的溝通與對話、更全面的執行與追蹤、更敏銳的清晰度,以及更精準的成果聚焦。當責應是那條最強韌的線,貫穿任何組織複雜的紋理。當責,是現今組織面對最重大的議題,對於那些推動企業全面變革作為的組織來說更是如此。打造當責文化,就是創造一個全員都能夠且願意獲取改變賽局成果的組織。
你或許讀過我們之前談當責與文化變革的暢銷書《前進翡翠城》(暫譯, 原書名 Journey to the Emerald City: Achieve a Competitive Edge by Creating a Culture of Accountability)。在那本書裏,我們處理的主題是如何善用更強的當責以加速文化變革,以利組織獲得眾人樂見的成果。自從《前進翡翠城》出版以來,累積多年和客戶的深度合作經歷,關於如何善用當責以加速文化變革,我們又悟出了更多心得。我們的客戶把當責流程文化當成分內事,投入之深無人能比。其中有很多人還應用我們的方法讓這套流程更上一層樓,在自己的組織當中創新文化並以滿懷的熱情改造企業文化。
我們認為有必要和大家分享這段學習心路,同時推廣與打造當責文化相關的最佳實作。為達成目的,我們不是單純修訂《前進翡翠城》而已,而是改頭換面重寫並且全面更新。雖然我們仍使用最初出現在前書裏的模型,但納入了嶄新的洞見、更深入的理解和新客戶的案例,利用這些內容讓模型有血有肉。因此,我們認為本書能讓你更能清楚理解,明白當責的最佳實作,如何為你和你所屬的組織帶來新局。更重要的是,我們但願這本新書能幫助你培養專業、領導力及熟練度,以加速組織文化變革。
就像之前的幾本書一樣,本書我們提供豐富的企業客戶案例,以便為原則注入生命力。只要辦得到,我們會直接寫出企業名稱。然而,有些低調的客戶喜歡隱姓埋名,由於我們極重視客戶關係,因此尊重他們的意願,有時列舉化名案例,我們會說明這是化名並且標示引號以隱藏客戶身分,例如「無名企業」(CorpAnon,化名)。請放心,在這類案例中,我們只更動企業名稱以保密,保證你讀到的案例描述都是真實的。
本書中,我們會讓你看到和打造C2文化(C2 culture)有關的最佳實務操作,包括B2信念(B2 belief)、R2成果(R2 result)和整套的文化管理模型、工具與技巧。說到文化變革,和生活中的多數事物並無二致,經驗確實是最好的老師,過去二十多年來累積的經驗,教了我們很多事,讓我們知道怎麼做有用、怎麼做沒用。圖表A彙整本書所講的一切。C2最佳實務操作指引圖(C2 Best Practices Map)提供的是最佳實務操作的概覽與摘要,你需要這些做法才能加速文化變革並長期維繫下去。
根據多年來和眾多客戶合作(其中有許多客戶是本書的重點)累積出的大量經驗,我們深信在操作得宜且能整合納入組織的前提下,這些C2最佳做法確實有效。組織文化對於成果大有影響,用正確的方法推動文化變革,能加速影響力發酵,創造改變遊戲規則的成果。
本書談的是企業文化因子這條路,這是全面創造當責三條路的其中之一。當文化變革以當責為基礎,並採行特意設計的成果導向流程、以利創造出想要看到的成果時,你不僅能創造競爭優勢,還能得到讓你長久享有優勢的工具。接下來,這本書就要告訴你怎麼做。讓我們在當責之路一同前行!
◎目次
推薦序 組織變革,從建立當責文化開始(文/楊千) 3
前言 11
第一部 落實成果金字塔以改變文化成果
第一章 打造當責文化 19
成果金字塔 24/組織文化的四大中心思想 31/領導者必須建立自己需要的組織文化 32/組織文化創造成果 35/最高效的企業文化,就是當責文化 38/運用成果金字塔以加速組織文化變革43/從整座金字塔著手 46/建立當責文化 49
第二章 定義出想看到的成果以引導變革 51
以R2結果為核心統整協調 53/定義成果,以獲得成果 56/何時必須大幅變革文化,才能創造新成果? 58/加速文化變革:從成果開始 64/針對R2建立當責的流程 70/現實中的R2 71/執行文化變革 76
第三章 採行能創造成果的行動 77
變革的三個層次 83/所有的行為都有報償,連A1行為亦然 86/敷衍了事 89/停止、開始、持續 91/推動轉變,從A1 行動到A2 行動 97/打造金字塔 101
第四章 找到能引發正確行動的信念 103
從信念著手的五項最常見錯誤認知 106/並非所有信念都同樣重要 110/組織文化信念:文化變革的指引圖 113/找出B2信念 115/組織文化信念:一個切題的案例 119/編製組織文化信念宣言 123/從信念著手能產生的力量 126/打造金字
塔 129
第五章 提供能灌輸正確信念的經驗 131
正確的經驗會構成你想見到的信念 132/經驗類別 137/你的經驗是什麼? 146/營造E2經驗的四步驟 147/管理階層必須先身體力行 153/打造金字塔 157
第二部 整合C2文化下的最佳實務操作,加速文化變革
第六章 統整文化,快速進步 161
以一致為核心的協調統整 163/長期維繫高度的統整協調 165/會逼著你偏離一致的力量 171/支持改變的依據 173/領導階層統整協調流程 176
第七章 應用三項文化管理工具 187
搬動巨石 190/工具:聚焦的回饋 193/聚焦回饋的遣詞用字 195/回饋的過濾機制 199/工具:聚焦於說故事 202/說故事時的遣詞用字 203/工具:聚焦於認同208
第八章 精通三大文化變革領導技能 215
領導變革的技巧 218/回應回饋意見的技巧 225/改變信念方法論如何發揮作用 231/成為促動力量的技巧 236
第九章 整合文化變革 243
整合意指成為一體 247/高效整合三步驟 250/整合或許意味著必須執行額外的工作 264
第十章 號召組織全體加入變革 269
結語 294
致謝 297
各界讚譽 299
關於作者 309
譯名對照 311
圖表索引 317
【編按】 《建立當責文化》(Change the Culture, Change the Game)當責三部曲的組織文化篇 ,另一本《從負責到當責》(How Did that Happen?)是企業篇,還有一本《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The Oz Principle)是個人篇,也是友達光電「自主當責」共讀會的指定用書 。
閱讀順序建議從個人篇的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開始閱讀,再讀企業篇的《從負責到當責》,接下來讀組織文化篇的《建立當責文化》,另有名言集
《從自己做起,我就是力量:善用「當責」新哲學,重新定義你的生活態度》提供讀者迅速擷取關於當責的重要觀念,敬請指名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