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康乃迪克州的小學槍擊案,令人震驚與同情。但如果有人因為兇嫌是位亞斯伯格症患者,而對於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AS)患者或自閉症(autism)(Autism)患者投以異樣眼光,那我得說幾句話。 

我們出版過一本書《達蜜經濟學》,這本書的作者泰勒‧柯文(Tyler Cowen今年人氣很旺,他的書《大停滯》在美國和台灣都獲得好評。

他是美國的人氣經濟學家,在《達蜜經濟學》第一章就提到,他具備了許多自閉症者在認知上的長處和弱點,他有屬於自閉症的認知模式,而且許多極有成就的人都是如此。

書裡提到,像是達爾文、孟德爾、愛迪生、特斯拉(Nikola Tesla)、愛因斯坦、牛頓、梵谷、傑佛遜、羅素、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杜林(Alan Turing)、狄拉克(Paul Dirac)、顧爾德、史蒂芬史匹柏和比爾蓋茲等人,全都被認為有可能是自閉症者或亞斯伯格症者。

 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的明顯徵狀之一,就是患者往往會用整理、組織、分級、收集、記憶、分類跟列表等技術,將額外的架構加在資訊之上。

自閉症者極度喜愛資訊,以至於他們是最熱愛沉浸在資訊之中的一群人。他們有許多人對於數理有強烈的興趣,往往對音樂有強烈的感情。

作者因此將這種特有的認知模式,連結到現代臉書、推特、簡訊等科技發展,人們開始喜歡編排「小小的資訊」,而且資訊也有「微小化」變成文化小品(small cultural bits)的傾向;作者由此探討這個全球性的宅世代的心智狀態與潛力。

我想,互相了解永遠是重要的,請看以下這篇好文。

 

我兒亞斯柏格 這樣走過來

2012-12-18

中國時報

劉思緹

  美國康州小學槍擊案的凶嫌是位亞斯柏格症的患者,看到新聞,心裡有著難以言語的激動。筆者有一位年齡相仿的孩子,也患有亞斯柏格症。幸運的是,我的孩子目前是個快樂的大學生,擔任桌球隊的隊長,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對於亞斯柏格症患者來說,生命是個艱難的過程。記得孩子高中時曾對我表示,人際關係好複雜,為什麼不能像數學公式,遇到甲就用A公式,遇到乙就用B公式,不就容易多了。孩子在國中之前,活在專心課業的世界裡,哪怕周圍同學吵翻了天,他仍然可以心無旁騖地專心上課,渾然不察這個世界在發生些什麼事?上了高中,他恍然發現自己有如外星人,什麼都不懂!

 他們平日只是「看」,無法「看見」,只是「聽」,無法「聽見」;「不見」、「不聞」而生活產生困難,等到要派上用場,才發現自己是一片空白。

 「好像正常,但其實不正常。」外表的障礙容易被發現,但內在的障礙不容易看出來,語言的表達能力較弱及人際關係上的溝通障礙,是他們在社交上充滿挫折的主因。

 「想要和別人一樣」是他們內心最大的期待,為了和別人一樣,我的孩子因為身分註記被同學發現,詢問他「你不是原住民,難道是身障生嗎?」為了這句話,他氣急敗壞的揚言要把學校給燒了;他們的特質是,一旦心中的答案沒有得到解答,就會反覆的一再重複,直到得到解答為止。

 為此我和學校輔導室聯繫,尋求協助。孩子在尚未領取手冊前,情緒尚稱平和,領取手冊之後,卻成了一隻憤怒鳥,因為他發現自己不一樣的身分。為了隱藏身分,他自願擔任服務股長跑輔導室,並叮嚀輔導室有關他的資料,不可透過同學交給他。

 就像一個不拿拐杖的盲人,孩子雖然沉默寡言,但表達能力異於同儕,其實同學早就看出端倪,當同學說「你說話的方式怪怪的」,孩子很焦慮的問我該怎麼辦?

 亞斯柏格症的患者越是焦慮,就越顯出亞斯柏格症的特質,那段日子,他恨不得自己是個隱形人。

 就在此時,輔導主任的協助,給了孩子長遠的影響,每個星期的懇談,讓孩子了解他不是孤立無援的,並且教會他在往後的人生中,如何尋求協助,如何善用資源,幫助自己度過人生中的各樣艱難。上大學之後,孩子從拒絕資源教室協助,到成為資源教室志工,既接受協助也協助他人,這其中真是獲益匪淺。

 「你只是特別,不是不一樣。」亞斯柏格症的患者,因何畏懼人群?是因為覺察自己的不一樣,而他們並不喜歡自己生來這樣。

 亞斯柏格症性格上的固著性,讓他們老是喜歡在原地繞圈圈,只講自己有興趣的話題,關心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因而影響了社交的發展。

 亞斯柏格症勢必因為此次事件再次受到矚目,身為此症患者的母親,不願見到這個不容易被理解的族群,因為人們的不瞭解,而對此症患者戴上有色眼光,而這些正是患者最在意的。(作者為文字工作者,本文使用筆名)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4+112012121800504,00.html

|延伸閱讀|

《多樣性:認識自己,接納別人,一場社會科學之旅》(ダイバーシティ:生きる力を学ぶ物語

多樣性:認識自己,接納別人,一場社會科學之旅

作者: 山口一男   新功能介紹

 

|本書簡介|

  •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都有其價值,正因為這樣,人才是人。

    這本書,是一位社會學家所創作的故事。

    懂一點社會科學,能不能讓人生更美好,更了解自己,也了解這世界的道理?這就是作者寫作的初衷,希望透過故事的形式,展現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應用。

    全書由兩個寓言故事組成:

    第一個故事〈少了一顆鈕釦的米娜,與魔法師卡茲〉
    天生少了一顆鈕釦的米娜,自覺和別人不同,也被同伴嘲笑,她帶著缺憾,踏上了尋找完整自我的旅程……
    米娜獨自一人前往魔法島,想要找到魔法師卡茲,幫她找回少掉的那顆鈕釦。在魔法島上,米娜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以及各種難題,驚險地通過三個關卡,最後終於見到了魔法師,結果……

    故事裡還穿插許多社會科學謎題(例如邏輯學、自我認同、多樣性、自我實現的預言、囚犯的困境、康德的道德哲學、統計的選擇偏差等等),很適合對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探索。

    第二個故事〈獅子與老鼠〉,是源自伊索寓言。在一個大學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對話,討論日本與美國版本的〈獅子與老鼠〉故事有何差異,進而討論日本與美國的文化社會規範、人際互動方式的不同,如何影響到人們看世界的方式。

    在其中,老師和學生一起探索,如何以自由的心態、批判的精神,來思考社會的道德規範。養兒育女應該用何種態度?為什麼會有霸凌現象?物質主義對於年輕人有何影響?美國的「罪感文化」vs.日本的「恥感文化」等等,不同文化的不同處理方式,帶來更多有趣的思考。

    那麼,作者為什麼要說這兩個故事?則是更大的一個謎。全書所隱含的「多樣性」(diversity)這個主題,從小女孩米娜的自我認同,到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差異與認同,如何能互相包容與共存,正是社會學的終極關懷。自然界本來就擁有豐富的多樣性,人類社會其實也一樣,正因為每個人都不同,人才是人,這是最寶貴的資產,也是人類得以進步的泉源。

    本書呈現人、價值與社會道德規範的多元面向,表面上看似寓言故事一般輕鬆,卻暗喻著生命的意義與人生哲理。這個世界擁有多樣化的寶藏,人們也應具備多樣化的心態,來享受我們的人生。這本書也暗喻著「容納百川的大器,有助於社會進步」。

    從這本書也可以看到:社會科學的想像力!

    |作者簡介|山口一男Kazuo YAMAGUCHI
    美國芝加哥大學Hanna Holborn Gray特別紀念講座社會學教授,也是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客座研究員。
    他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理學院數學系,1981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於1991年擔任現職迄今。
    2001年,榮獲古根漢基金會獎學金。2003年,他被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SI)社會科學一般部門評定為1981至1999年間,學術論文被引用最多次的250名學者之一。
    2008年秋至2011年夏,擔任芝加哥大學社會系系主任,帶領多達25名教授的知名「芝加哥學派」致力於社會學研究。
    他的日文著作還有《工作與生活平衡:實證與政策建言》(2009年)、《工作的男女不平等:理論與實證分析》(2017年)。
  •  

|延伸閱讀|

史帝芬.蕭爾(Stephen Shore) 是《破牆而出:我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共處的日子》的作者,他直到四歲才開始說話,經確診為「非典型發育,具有強烈自閉症傾向」,父母堅持讓他接受一般教育,而不是遵照醫囑將他送進醫療機構。

蕭爾在求學時受到霸凌,取得波士頓大學特殊教育博士學位後進入職場,還是如同求學時一樣遭到霸凌。歷經重重波折之後,最後在學校任教。

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出發點,寫下「亞斯人寫給同事的職場備忘錄」,希望同事能夠協助亞斯伯格症患者穩定就業,在職場建立互信互重的和諧關係。以下是重點彙整(以下的「我」,是具有亞斯伯格特質者的代稱):

我不擅長解讀微妙的社交情境,可是職場確實充滿潛規則(微妙社交),我需要人幫忙了解狀況,讓我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我搞不懂辦公室政治,可能偶爾會說錯話,從正面來看,那是誠實善良。如果我因此而得罪同事,請讓我知道,誤解才不會繼續擴大。

一旦我了解工作內容和模式,就會努力做到,如果有合適的幫助,你可以把我的弱點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並且把我的優點發揮到最大。

​​​​​​如果可以,我需要一份工作清單,詳細列舉我的工作內容.給我一份每日和每周的工作時間表。

交付新的工作給我時,請給我具體詳細的指示.給我資訊時,請用文字寫下來給我看,請不要只是口頭跟我說。

給我明確的工作守則,例如合宜的行為舉止有哪些、何時可以休息、可以休息多久、可不可以和同事聊天、何時可以和同事聊天等。

可能的話,每天開始工作前和我談談當天要做的事情,事先告訴我時間表上的任何改變.我可能無法適應改變或突發狀況,如果事前跟我說,我就能適應較好。

可以的話,請讓我專心做一件事情。如果必須打斷,請給我一點時間來調適。如果忽然打斷我正在進行的工作,我可能會變得很焦慮而做出令人不舒服的事。其實我不是故意要那麼粗魯,只是我可能一時無法適應.如果發生這種事情,請讓我休息一下冷靜下來,之後我們可以討論更好的處理方式。

跟我說話時,雖然我可能沒有看著你的眼睛,但是我確實在聽,我很難同時一邊看著你又一邊跟你說話,我不善於同時處理視覺和聽覺的資訊。

arrow
arrow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