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2017年9月《商業周刊》第1558期介紹友達光電共讀《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The Oz Principle):

1.3萬人共讀一本書 友達生產效率飆20%

2022年1月【商周Bar(Podcast)】《商業周刊》執行長郭奕伶訪問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談閱讀

2022年3月《商業周刊》2017年9月第1792期 一群人的願意,救活5萬人公司

《遠見》雜誌2018年6月號 第 384 期介紹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彭双浪推動讀書會共讀《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落實管理競爭力:

彭双浪施展三絕活 帶友達突圍紅色供應鏈

《EMBA》雜誌2018年6月號 382期介紹友達光電讀書會共讀《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

友達光電永續發展總部永續長古秀華談自主當責由「我」開始

 

|閱讀前先暖身|童話故事《綠野仙蹤》了解當責

當責式管理經典叢書: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The Oz Principle)+《從負責到當責》(How Did that Happen?)+《建立當責文化》(Change the Culture, Change the Game)

當責式管理經典叢書

《從負責到當責》前言

文/羅傑.康納斯(Roger Connors)、湯姆.史密斯(Tom Smith

我們公司——領導夥伴公司(Partners In Leadership Inc.),二十幾年來在當責訓練課程(Accountability Training)的領域,廣泛研究世界各國的領導者,而且傳授當責式管理的課程;因為,我們相信無論在個人或組織生活當中,對個人、團隊與組織的成功貢獻最大的,莫過於「人的責任感」。

然而,成千上萬頂尖企業的領導者與我們共事的過程裡,我們總是聽到同樣的問題:

「儘管我們已經盡力讓一切按照我們的期望進行,那些天外飛來的災難還是照常發生,這到底要如何避免?」

「我們要如何改善追蹤的程序,才能得到我們期望中的成果?我們又要怎麼做,才不會讓人們心懷怨恨,產生抗拒心態,也才不會讓他們覺得遭到操弄或控制?」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精心製作一些讓人當責的基本步驟,讓每一個人都能夠以正面而妥善的方式建立正確的期望,並管理「未達成的期望」。這種正面又合理的當責式管理,不僅能啟發人心,讓他們滿意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夠得到你期望中的成果。

當組織運用當責式管理讓人們看見清晰的圖像,同時在它的文化裡,建立每一個階層的當責規範,成果自然而然就能隨之而來。

但是,不幸的是很少領導者能夠以正確合理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當人們聽到這個問題:「誰該負這個責任?」時,往往就會潛入水中尋找掩護,害怕有人會遭到懲罰。使用這個方法的人難免會發現,他們愈想卸責,情況就愈糟。失望感愈深,成果也愈差。大家都很洩氣,或是到頭來,覺得自己被出賣了。

當今的職場已經變得很複雜,創造當責的古老方法再也不管用。

新一代的工作者迥異於過去曾經打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偉大的世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 Ever),也和嬰兒潮世代或甚至八○後世代有所不同。

如果你不尊重世代差異,不採取合宜的新式管理風格,就很難期待這些年輕工作者,回報給你的是想像中滿懷熱誠與努力工作。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是這些人很懶惰嗎?他們在工作中投入程度太少?他們根本不在乎自己和公司是否成功?或者,只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如何讓彼此當責?不知道如何激勵大家掙得成果、符合人們的期待?

總而言之,我們幾乎可以保證,問題在於讓人當責的方法與訣竅是否恰當,而不是他們欠缺動機或是不想負責任。而且,真正的當責式管理與懲罰無關。也不是為了報復某個無法滿足你的期望的人。

到底什麼是當責呢?對某些人來說,當責是一場「表演」,唯有受到威脅,怕自己因為表現不佳而遭受懲罰時,才會表現出當責的行為。但是,對其他人來說,那是一種「態度」,一種看待自己處境的方式,無論你的處境是好是壞,而且你認為只有自己能為自己的下一步當責,怪罪別人只會浪費時間與精力而已。

對我們來說,最真實本我的當責是一種個人的「態度」,可以顯示你的真面目。那是一種「存在方式」,可以使你和你的團隊及組織內的每一個人產生力量,使你們能夠滿足最高期待,甚至更上層樓。

當責的兩面

過去二十年來,和我們合作的客戶都想要滿足他們的市場、股東、客戶和其他所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高度期待。我們協助過各種型態與規模的公司,在他們的組織內採取當責管理方式,而使他們獲利頗豐,因此,我們確信當責的銅板有兩面,一面是要讓自己負起責任,另一面則是要讓別人負起責任

在我們的第一本書《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The Oz Principle中,我們將焦點集中在人們為成果負起責任的重要性。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被肯定為一本突破的作品,其中已經證實奏效的當責步驟(Steps to Accountability),以及它的水平線上(Above the Line)的哲學,都已經開始為組織建立當責必要的基礎,使他們得以組成一支當責工作部隊,由上而下深入到各個階層。

組織若是欠缺這個基礎,就很容易看見人們失去個人的熱情,而那卻是取得成果必備的條件。他們只會向外追求改變,期待別人去尋找問題與挑戰的解決方案。他們看到的都是別人需要改變,卻看不到自己。

但是,能夠為成果當責的人,卻會向內求取改變,採取當責步驟。他們會自動自發、臨機應變,全心全意想著:「我還能做些什麼,把事情做對又做好,取得符合期望的成果?」

他們養成習慣,凡事正視現實(See It)、承擔責任(Own It)、解決問題(Solve It)、著手完成(Do It)。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克服所有的阻礙,創造自己想要的成果。

我們的第二本書《翡翠城之旅》(Journey to the Emerald City)也有所突破,因為它探索的是組織在創造當責文化(Culture of Accountability)時,必須行走的道路。

當責文化的定義,就是在一個團隊、部門或公司內的文化中,人們願意當責,思想行為方式都是為了求取組織希望的成果。

組織清楚定義它期待的成果之後,便能夠有效標示達成這些成果所需的文化上的改變。

校準這些改變,朝著定義清楚的方向前進,再結合主要的文化管理工具,並實施組織系統所需的變動,便能夠加速轉進當責文化。

我們曾經和七百多家公司以及成千上萬的個人合作,實踐我們書上和我們的當責訓練課程中的模型與方法。我們和世界各地的領導者、中級主管和前線的員工共事的過程裡,很少遇到有人到最後仍不願意當責求取成果,幫助他們的組織達成目標。

我們確信人都會受到有意義的工作的激勵,也會想要參與一個更遠大的目標,而不是只想固守他們自己的工作職掌。

他們在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之後,會有種滿足感。工作無法達到預期成果時,總會陷入指責、恐懼、冷漠、困惑與沮喪的惡性循環,而當他們展現出「做得到的態度」(can-do attitude),拒絕加入這種惡性循環時,就會過得比較快樂。

現在,在這本書裡,我們檢視當責銅板的另一面:讓他人為成果負起責任,以克服所有破壞性的行為,這些行為已經腐蝕了太多的組織。

你在試圖讓人當責時,往往會產生後坐力,而傷害你的目標,如今這種情形將不再發生。

你也不會再覺得茫然失措,琢磨著還能做些什麼,才能讓別人根據期望達成任務。你也不會再費盡心思之後,看見結果依然大吃一驚,心想:「怎麼搞的!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幾乎所有的計畫,都免不了有些不愉快的「意外」,但是,你只要遵循我們在本書中詳細說明的當責流程(Accountability Sequence)步驟,你就可以學會如何避免那些出乎意料的禍害,而且會發現當責流程是讓人取得成果的關鍵。而這些人,就是你仰賴交出成果的重要夥伴。

過去二十年來,我們蒐集豐富的故事與個案研究,用它們闡釋只要人們能夠正確了解及運用當責式管理的觀念,它可以如何為世界各地的公司產出成果。

你將在本書中讀到的故事,都是出自我們在業務上真實的經驗,代表著我們曾見到嘗試讓人當責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

當責的人,就會得到成果。當責文化,會製造成果。以正面又合理讓人當責,保證會產生成果。

當責流程

我們花了許多時間、精神、思考與經驗,才能掌握如何以正面又合理的方法讓人當責,我們將這些方法濃縮成一套簡單的步驟,稱為當責流程(Accountability Sequence)。當責流程分為兩部分——外環(Outer Ring)(詳見【模型1】)與內環(Inner Ring)(詳見【模型2】)。

本書第一章至第五章介紹外環,也就是你與那些你仰賴他們達到目標的人之間,形成期望、溝通期望、校準期望與檢視期望的領域。

 1.jpg  

 請注意,外環談的是設定期望,設定與維持我們和別人之間的當責關係,同時建立基礎,進而真正又有效讓人當責。

本書第六章至第十章,我們提出內環,你將進入當責對話(Accountability Conversation的領域,決定如何處理未達成的期望。

  2.jpg  

 在當責對話中,你必須面對無法交差的四大主要原因:動機不足、訓練不良、個人責任感太低,和缺乏效能的文化。用正確的方案(較強的動機、有目標的訓練、更多的個人責任感、更正確的文化)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扭轉劣勢,成功交出達成期望的成果(詳見【模型3】)。

在這些章節裡,你會發現一整套實用的工具,它們可以用來幫助那些你賴以解決問題的人,讓他們實現你的期望。

3.jpg   

當責流程(詳見【模型4】)顯示期望與當責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事實上,我們終於了解,期望與當責密不可分。

在每一個正常的日子裡,我們都會讓許多人滿足我們的期望,比方說,同事、上司、組員、部屬、供應商,甚至顧客。當你了解期望與當責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就會開始發現讓人當責的祕密。

4.jpg

試想:「你要讓別人『為了什麼』而當責?」

我們認為,大多數正在閱讀本書的人都會正確地回答:「成果」。

我們也認為,你說的「成果」,意思是指「期望別人交出你想要的成果」。

說穿了,當一天下班時,你只會讓別人當責一件事——你對他們的期望。

無論你的期望是要某人準時交出一份報告、這一季要有好的業績、根據某個規格做出一項產品,或是在這一天的某個時間送交一個零件——它們全都是期望,都是你需要別人為你做到的事。管理那些期望的流程,就是要求他們當責。

以正面又合理的方式要求他人,不僅能夠得到成果,而且還能夠同時提升個人與組織的士氣。

 ◎正面又合理的方法

本書提供各式各樣的工具,讓你更能夠透過別人得到成果。這些工具能讓你看見,如何更有效地讓你依賴的人滿足你的期望。

它讓你明白如何讓他們當責,如何激勵他們,給他們支持與鼓勵,幫助他們取得你想要的成果。外環的每一個步驟都會提供一個關鍵工具,讓你直接輕鬆地應用在工作上。

每一個步驟都包含了各式各樣有用的工具,比方說,當責式管理的圖解模型(graphic model)、自我評量(self-test)、檢視清單(checklist)、祕訣(tip),以及實況檢查(reality check)。看完每一章之後幾分鐘,你就可以將某一項法則或實務應用到你的工作上。

它就是那麼實際,不可或缺又好用。在今日複雜又快速變遷的商業氛圍裡,任何有意獲取成功的人,都必須抱持讓人當責的哲學,但是如果你欠缺一個堅實而步步為營的方法來確保你的成功,抱持這種哲學根本毫無意義。

本書給你全面的方法,找到讓人當責的訣竅。你會發現,本書中有許多模型、練習、工具、祕訣與案例,它們可以幫助你和你所依賴的人取得成果、邁向成功。

在每一章的當責實況檢查(Accountability Reality Check中,都有一個應用的建議。

我們建議你,不要只是瞥過這簡單的段落,而是要花時間,用它來做實驗。這麼做可以讓你馬上將每一章介紹的那些法則應用出來,看它們對你的日常工作有何積極正面的影響。

在每一章最後,我們會以小結的方式,歸納該章的主要概念與實務技巧。

這個摘要的標題為「正面又合理的方法」(The Positive Principled Way),它會提醒你該章介紹的工具與方法,使得讓人當責的過程不僅「積極正面」,也「有憑有據」。

各章節中的概念、模型、哲學、方法與點子都是一些法則,讓人們覺得你執行當責的方法是公平合理,可預測而且有誠信的。當人們體驗到這種當責管理,他們自己也會願意全心擁抱它。

運用當責流程的外環和內環技巧,它們在此時此地,就可以幫助你,讓所有和你合作的人當責,做到你需要他們做的事情。

如果你把當責變成你的標準作業程序,只要你的方法正確,他們也許不會知道你是怎麼做到的。

但是,他們會知道有些事情確實發生改變——或許,他們樂見你們之間的關係,變得較為和諧又有效率;感受到每件事情的重點都很清楚,不必費時揣摩或費心猜測你的想法。而且,他們對於工作的態度會更主動,也愈能夠交出你期望的成果。

最後,當一天的工作終了,伴隨壞消息與零成果而來的驚訝與失望,將會完全消除,你再也不會沮喪又不解地問:「怎麼搞的!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當責式管理經典叢書

 

「當責式管理經典叢書」的圖片搜尋結果

|《從負責到當責》當責小故事/當責案例|

卡崔娜颶風的啟示:誰該為天災負責?

有責任卻不作為的自我檢討

相信人性本善,卻遭到背叛

咄咄逼人,扼殺忠誠度

防爆輪胎為什麼爆胎了?

很炫又新奇卻不實用的辦公大樓

你少給我找藉口

花五分鐘,溝通你的期望

改變優先順序

交出成果,而不是交出藉口

先知道「為何」,再談「何事、何時」

聚焦「為何」,才能瞄準目標

因為我的背受傷了,舉不起滿滿的洗衣籃

先討論,再執行

組織文化裡,竟然沒有「截止期限」四個字!

不符期待的登山繩

降低工安事件的發生日數

請問您要選哪一套晚禮服?

移開那顆巨石,就不用罰桿

澆人冷水的執行長

我該滿足誰的期望?

我們也許太高估自己了

準時完成百分之百的計畫

從「不可能的任務」到「不,這是可能的任務」

檢視期望,重回昔日榮光

千鈞一髮的阿波羅十三號

為自己當責,也為他人當責

火星軌道衛星消失之謎

閉嘴!打開你的耳朵

當師父發現愛徒的真面目時

一心多用的駕駛員罰球進球率太低的後果

委外購買、集中組裝的迷思

有做、做完、做好,卻沒做對!

有誰注意到那位躺在醫院地板上的太太?

說清楚「為何而做?」而不是「做,就對了!」

「心靈與頭腦」也要帶來上班

媳婦熬成婆?別開玩笑了!

全心全意、全神貫注

消化型潰瘍是成功者的勳章?

看到真相的技工

你,「加入」了嗎?

不僅可能發生,還必須成真

用心用腦,讓人更有熱情

大膽一點,設法改變現狀,然後想辦法成功

學習騎單車的能力階段

看很多次,做很多次,只教一次

外部教練的監督

山頂洞人進化為數位新移民

從問題兒童到績效明星

對女工來說,桶子實在太高了

我只是個過客,而不是主人?

當我們站在一起

我不在場時,就不會有人當責

為我負責在做的事,承擔交出成果的當責

從少做少錯,到自願多做一點

把事情做完,卻沒有做好、做對

組織目標?讓我讀給你聽

威嚇還管用嗎?

受訓不足的機械工

每桌多賣一道前菜或甜點

即將停產的原廠藥與替代的學名藥

承認醫療過失的醫生

從負責到當責:我還能做些什麼,把事情做對、做好?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當責案例/當責小故事|

企業模範生也會掉入水平線下的被害者循環

揪出造成肥胖的罪魁禍首

脫困:從被害者心態中覺醒

牛肉奪命,這究竟是誰的錯?

攸關人命卻遲未裝設的紅綠燈

每個人都舉手說:「讓我來!」
共同當責:每一位成員對於最終成果責無旁貸

克服困境,讓美夢成真

非處方藥左旋色胺酸的受害者

產品遭千面人下毒,該怎麼辦?

從怪罪、困惑,到當責、做主

逃避現實,深陷被害者循環中

為組織瘦身的開鍘手竟然變成犧牲者

短視近利、逃避責任

悼念那個以往始終勇往直前的自己

讓所有員工認清公司目前的困境

即使面對重重阻礙,仍然努力達陣

租一架噴射機,達成交貨任務

如何打贏一場沒有一顆子彈的仗?

動用所有資源極力否認過錯

使命必達、著手完成

超重的貨車如何準時到貨?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取得成果?

員工有權利知道公司的困境

人生際遇,我自己做主!

人人當責,達成專案目標

第一次成為領導者的年輕主管 

主管搶功,你該怎麼辦?

讓我們一起做些什麼,讓事情圓滿完成

如何在會議中展現當責

脫離「以訴苦尋求慰藉」的受害者行列

當授權成為綁匪、公司淪為人質時

改變!改變!改變!

抱怨成癮、找人取暖,是為了卸責

真心話大冒險:有話直說的兩難

勇於發聲、有話直說

彼此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世道差、天氣糟、景氣壞——不再接受這些藉口

站起來、走出去,讓它成真!

落入水平線下?還是走到水平線上?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克服被害者心態,才能交出成果、達成目標!》(The Oz Principle)」的圖片搜尋結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coTrend 的頭像
    EcoTrend

    經濟新潮社EcoTrend官方部落格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