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0-26
  • 中國時報
  • 【朱敬一】
  •      今年十月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之際,不少新聞記者遍訪學者,卻沒有一個人曾經聽過其中一位得獎的政治學者歐思莊(E.Ostrom)。在該獎公布之前,坦白說我也沒聽過歐思莊其人。但是我的求學態度很簡單:不了解的事情就想辦法去了解。經過周末苦讀,也算是有些知識增長之效。

         得獎二人 研究治理問題

         歐思莊與威廉遜(O. Williamson)共同獲獎,瑞典皇家學會說都與「治理」(governance)的理論有關,但其源頭都要追溯至寇斯(R. Coase)。七十年前,寇斯提出一個看起來很蠢的問題:經濟社會為什麼會有廠商?直觀而言,既然「市場」被經濟學家描述得這麼有效率,為什麼某些公司要自己製造原件,而不去市場上找人代工或購買現成原件?寇斯當年認為,此中取擇一定與交易成本有關。廠商之所以會出現,其關鍵就在於內/外交易成本之取捨。

         寇斯雖然率先提出以交易成本解釋廠商形成的理論,但是當時相關經濟知識發展還不成熟,所以寇斯很難把故事講得清晰完整,而其中最為模糊的觀念,就是公司內部的治理成本。

         寇斯理論 終於講得清楚

         威廉遜教授指出,某廠商生產一項產品,可以選擇由自己生產裝配每一個環節的零件,也可以選擇將部分這些工作外包出去。外包就是訴諸市場交易;此時業主得面臨討價還價、訂定契約、不滿退貨等交易成本。如果業主要自行生產,則業主就得負責監工、獎懲、抽驗、安排生產流程,這些都涉及廠商內部的治理成本。業主在權衡取捨各種工作的外包交易成本與內製治理成本孰大孰小之後,決定該工作是要外包抑或留在廠商內完成。這樣的分析一方面決定了各項工作是否外包,也同時決定了廠商的規模大小(外包比例高,廠商規模自然小)。

         因此,威廉遜透過對治理成本(governance cost)的精細描述,將寇斯原本講不清楚的故事說請楚了。

         再深入一層來看,廠商內部的治理成本,其核心關鍵即在於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一般而言,正因為員工摸魚不一定被監工發現,所以才有管控監工的問題。此處的資訊不對稱,其實也是歐思莊共有資源管理的核心要素。

         共有資源 資訊問題嚴重

         歐氏多年來研究漁群、森林、牧草、水壩等共有資源的管理,其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是:資源共享者個別都想佔別人的便宜。例如,台、日、韓、中都想在東海漁場多捕些魚,因為捕魚之利由一己獲得,但漁場耗竭之弊則由多國承擔,故皆缺乏保育誘因。共有資源背後的核心問題也是資訊不對稱:台、日、韓、中都知道自己有沒有多捕魚,但對手國不知;這是個多邊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困局。

         歐氏真正的貢獻,不在於經濟分析,而在於引進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式,去探索共有資源的治理問題。她比較蒙古、蘇聯、中國的牧場草原,看看二次戰後三國不同的治理制度,究竟何者對於牧場資源的侵蝕較為嚴重。歐氏也觀察尼泊爾國不同地區的攔水壩使用,瞭解其運用效率的差別。她更以各種設計的模擬賽局,讓受測者參與共有資源的情境,看看會產生什麼樣的模擬結果;這樣的方法論摻雜了人類學田野觀察與實驗心理學,可與經濟學研究互為參照。

         公民參與 避免產生悲劇

         歐氏發現,共有資源雖有資訊不對稱的管理難題,但未必得由政府集中管理、或由民營大企業統一經營;其中關鍵之一,即是共有資源者的文化制約力與公民參與感。若是共有資源被一群彼此共榮共存數個世代的群體所擁有,他們的傳承智慧、文化制約、相互理解、積極參與,往往能抵銷人們「竭澤而魚」的私心私欲,因而避免共有悲劇。

         歐氏這位政治學者與當今主流經濟學的方法論南轅北轍;但瑞典皇家學會不自限於狹隘的經濟學定義,而回歸十八世紀「社會科學原本一家」的太極初始狀況,有助於學門開拓視野見解。如果有經濟學者對這樣的「肥水落外田」嘖有微詞,我也只能對當今學界的門戶之見,感到遺憾了。

         (作者為中研院院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1+112009102600162,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