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DDB廣告公司(DDB Worldwide)董事長雷哈德(Keith Reinhard)
一本在一九四○年代首次出版的書,對今天的創意工作者而言為什麼還如此重要?因為,它回答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創意是怎麼來的?」本書的作者楊傑美(James Webb Young),就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而寫出這本了不起的小書。今天,要為一張空白的紙或空白的螢幕賦予高明的創意,不但跟過去一樣困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在今天的環境下,你提出的創意不但要比以前更好、還要更多。所幸,作者在本書中揭示了激發創意的幾個步驟,只要你能切實加以實踐,你一定能發現令你驚喜無比的創意,到達作者所描述「啊!我找到了!」的階段。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還是個創意總監。雖然沒聽過楊傑美這個名字,但我和廣告業絕大多數的創意工作者一樣,是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的崇拜者和追隨者。伯恩巴克在五○年代末和六○年代改革了廣告界,他打破成規,為許多品牌打造出煥然一新的廣告,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為福斯金龜車(Volkswagen Beetle)所做的廣告。當我看到伯恩巴克為這本書寫推薦序時,我知道,這本書我一定要找來看看。
結果,我看到了一本談創意過程最精簡扼要也最具啟發性的描述。我馬上為整個創意部門的同仁訂購這本書;在那之後,我還送出了好幾百本給其他人。
對於剛從事創意工作的人而言,這本書除了具指引作用,還能夠提醒他們:創意的生產是個過程,而非瞎貓碰到死耗子的結果。對於入行較久的人來說,這本書則可以帶來慰藉:原來,我們一直以為純屬直覺的東西,其實是一連串步驟的結果,而且,這些步驟是可以被描述、被教導、被再三重複的。最後,如果你認為自己此生從來與創意無緣,那麼我要告訴你,這本書會讓你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