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的生成》是行家現身說法,楊傑美的主旨在傳達創意的生產流程,正如一般產品或服務的生產流程一樣,也是有它的投入(Input)、過程(Throughput),以及產出(Output),並不是一般人以為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智慧(Because Wisdom Can Not Be Told)或是神祕「直覺」的「頓悟」。

  如果你看到有的「天才」似乎能持續不斷地「拋出」創意,這其實只是他們操作鍛鍊這套「創意生產流程」已久,熟能生巧,又能把此流程經過時間壓縮,以致人們只看到他們的創意如同「湛藍南太平洋上的環礁」,不時匪夷所思地浮出水面,而未能察覺這些浮出海面的眾多美麗環礁,事實上是由海面下大家所看不見的無數珊瑚,經年累月所累積支撐出來的。
  
  《創意的生成》仰賴生產線般的運作技術,首先就是要有大量豐富的材料投入。就像一流的廚師除了廚藝出眾,他總是要親自挑選頂級的食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創意人也就像乳牛,不吃草就分泌不出乳汁來。

  「素材」的蒐集與累積,靠的是你得磨利你的觀察力與覺察力。打開你的五感官能,眼耳鼻舌身意六覺的天線頻寬要盡量打開。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對生活/工作場景中的點點滴滴敏銳吸收解讀。絕對不可以「Look Everything,But See Nothing」。

  生活與工作經驗素材的累積,需要廣泛而深入的功夫。同時,長期有紀律地持續掃瞄與累積更是不可缺少。能高效率生成創意的人總是有系統地將蒐集到的零碎經驗素材編製索引分類歸檔(Pigeonholing),並能加以交互索引參照。

  高效率生成創意者的心智過程(Throughput)具有高強的「概念化能力」(Conceptual Skills)。他們靈敏的心智觸鬚常能從各種不同的視野與角度,看出不同事物間一般人不易看出的「新關連」。同樣的經驗素材,他們卻能拼湊出新的圖像,傳達出出人意表的「意義」。 

  而「概念化能力」的養成,其實也是靠多閱讀、多旅行、多資訊刺激,以及多思考。透過各種迥異於你平常接觸的經驗素材不斷地衝擊,「異質性元素令人驚豔的結合」常能鍛造出各種多元性的概念化能力,理出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間奇妙的關連,因而產生了洞見(Insight)!

  高效率生成創意者的心智歷程還具有一項「精進力」的特質:

  對一項課題專注思考,「念茲在茲」(Constantly Thinking About It);而另一方面他們也能開放心靈,廣納多角度意見,不斷精修自己創意的「初胚」,一修再修,臻於至善。
總之,擴張你知覺官能與覺察力天線的靈敏度和頻寬,不斷拓展自己人生經驗素材的廣度與厚度,鍛造自己多元視野與概念化座標角度——你的《創意的生成》成果「產出」必然是豐碩的。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創新異類」部落格:http://www.wretch.com.tw/blog/jfle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