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編輯人,在得知《金字塔原理》登上各大書店暢銷榜,讀者迴響熱烈之時,當然非常高興,也尋思應該回頭來看看,這本書究竟為什麼暢銷?它的獨特性在哪裡?對於編輯人又有什麼啟示?

  回想我決定出版這本書的初衷,一來是因為這本書的國際聲譽──1973年首次出版,後來多次增訂再版,至今仍然暢銷;二來是作者的傳奇色彩──芭芭拉.明托原是任職於世界首屈一指的麥肯錫顧問公司,該公司很快就發現,明托的數字方面不太行,但是寫作能力高強,於是她被派到倫敦,負責訓練歐洲地區員工的寫作能力,進而發展出她的「金字塔原理」。

  第三點(這是重點),這本書竟然能清楚解釋「寫作的普遍性原理」,能把這種「不可說之事」解釋清楚讓人了解,那真是太了不起了!

  所以,當然,這本書是談「如何寫出清楚的文章」,而且本書所謂的寫作,是指「充分意識到閱讀者的存在,並想要讓對方確實了解文章的觀點」這種寫作,也就是為了「溝通」而進行的寫作。也因此,這本書不談文字、文法,而且為了能有效溝通,其對於心理學、人類思維的本質也多有著墨。

  例如,如何寫一篇文章的引言(introduction)?〈引言的敘事模式〉一節就提到,引言的寫法最好是「對讀者而言有切身的關係」(第55頁),才可吸引住讀者的注意力。所以引言最好是能直接回答「早已存在於讀者腦中的問題」,並依循「情境、衝突、問題、答案」這樣的順序,以使讀者容易理解。

  看到這句話,我想,編輯人(加上行銷人)的眼睛應該會亮起來,因為這正是編輯人介紹一本書時候的常用方式,報刊雜誌的記者寫文章時不也是在想這個嗎──或許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祕密:每一個商機,就是在挖掘「早已存在於讀者腦中的問題」。一本書如何吸引讀者?如何讓讀者「想看」?如何抓到「閱讀的情境」?這本書充分討論了如何藉由文章來做有目的、有意識的「溝通」。

  也因此,這本書提升了寫作的面向:談寫作,也談寫作時應注意的思考架構,談解決問題時的寫作方法,也談你的文章如何「呈現」在讀者眼前。永遠都要意識到讀者的存在,而進行有意識地溝通,以避免雞同鴨講。

  諸如此類的心理學觀察,再舉一個例子。作者非常強調「寫引言要採取故事形式」(第77頁),而且,「最好的故事是讀者已經知道的故事……就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個方法讓你在告訴讀者他們可能不認同的事情之前,可以先說一些你知道他們會認同的事情。」(第80頁)

  您同意嗎?我認為這點非常有啟發性。

  對於商業領域很重視的「解決問題」方法,本書也提供了一套界定問題、診斷問題的架構與流程,可以運用於專案、諮詢報告的寫作。書中提到,如果你碰到一個你「不想要的結果」(R1),而你另外有一個「想要的結果」(R2),這兩者的差距就是「問題」。而「解決方案」則是告訴你如何從R1走到R2。(第215頁)

  當然,對於科學感興趣的人,也可能從書中讀到一些趣味,看到寫作的「結構」;用理工科的理解方式的話,這應該就是「結構化寫作理論」吧!

  最後,若要給這本書一些評語,我有想到幾個:「見樹又見林的寫作方法」、「成功的溝通,就是商機」、「編輯也應該看的一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