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手準備報告和簡報等比較長的文件方面(通常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提供問題解決方案),或是在專案計畫或諮詢建議方面(告訴你如何著手解決問題),你的思考過程並不簡單:有可能會有一段冗長的資料收集階段;寫作的過程可能會有好幾名作者參與並延續數日(或是數周);而且在你可以決定想要傳達的訊息之前,你很可能發現自己有一大堆需要整理和思考的事實、數據、資料和想法。

這些問題導向的文章通常必須回答以下三個最常見的問題之一,而究竟該回答哪一個問題,則取決於讀者事先的認知:

‧ 我們應該做什麼?(如果不知道解決方案)
‧ 我們應該做嗎?(如果已經提出解決方案)
‧ 我們應該怎麼做?/你會怎麼做呢?(如果已經知道且接受解決方案)

有效撰寫諮詢報告的祕訣是,確認你:(1)界定問題;(2)建構你的收集資料與分析,以促使資料轉換成為金字塔結構。

界定問題
判斷一個問題是否存在,通常要看你努力得來的結果與你原本想要的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差距。每個人認定世界上某個特別的情境會產生一個特定的結果,我稱之為「不想要的結果」(Undesired Result;以下簡稱R1)。

   當你不喜歡這個結果時(例如:銷售下滑),問題就產生了,而且你會想要其他的結果(例如:銷售上揚),我稱後者為「想要的結果」(Desired Result;以下簡稱R2)。而「解決方案」則是告訴你如何從R1得到R2。

   用這個方式界定問題即開啟了「序列分析」(Sequential Analysis),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問題解決技巧,利用邏輯順序找到一連串問題:

1. 是否有或可能有問題(或機會)?
2. 這個問題(或機會)在哪裡?
3. 為什麼這個問題(或機會)存在?
4. 我們能做什麼呢?
5. 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頭兩個問句的答案是用來界定這個問題,問句3則告訴你去找出問題的原因,而問句4與問句5則是決定最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利用機會):


在傳達你的分析結果方面,問句1與問句2的答案變成你的文章引言,而其他問題的答案則得出金字塔的論點。

建構問題分析
問題分析通常按照一種標準方式進行:

收集資料→說明發現→得出結論→建議行動

但是為了「最有效地」得出結論與行動,分析者必須特意建構一開始的收集資料功夫,以便這些努力能產生符合邏輯的發現。你可以提出診斷架構及邏輯樹,以指引你的分析並導引你的思維。一方面,它們能讓你有系統地解決問題,確保你把重心放在客戶的真正問題、挖掘問題的所有原因並提出適切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它們大幅減少在寫最後的報告時,組織與傳達你的思維所需要花的力氣。它們所賦予的邏輯結構必須是你的結論與建議的基礎,而且它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被轉換成金字塔形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