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每個人都應該了解這段歷史,因為人類的愚昧會不斷重演。

大到不能倒》+《1929年大崩盤

1929_大到不能倒.tif

第1章  「夢幻、無窮的希望與樂觀主義」

  1928年12月4日,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總統最後一次把國情咨文送交重新開議的國會,而國會中就連最悲觀的議員也從他所發表的言論中得到了安慰。「美國過去的國會議員在了解國內情勢的發展上,無法像本屆的議員一樣,可以遇到這樣令人滿意的形勢。

  目前國內的狀況顯現出來的是平靜與滿足的氛圍……而且景氣繁榮的時間持續最久。國外的情勢也一樣平和,各國之間由於彼此的了解,產生了友好的氣氛……」他告訴國會議員,他們和人民可以「對現狀感到滿意,並樂觀期待未來的發展。」

  他敏銳地打破了古老的政治慣例,忘記把天下太平歸功於他所帶領的行政團隊。「這些史無前例的盛況,主要來自於美國人民的正直與品格。」

  當代的歷史學家全都群起攻擊柯立芝膚淺的樂觀主義,讓他無法察覺國內外正在醞釀的一場暴風雨;這樣的言論有些不公平。要預測災難既不需要勇氣也不需要預知能力。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預測災難,才需要勇氣。

  儘管如此,美國的二○年代仍然是一個富裕的年代。

  工業產品的產量與就業率維持在高檔,而且還持續上升。工資方面並沒有上漲多少,但商品的價格是持穩的。雖然有許多人依舊窮困,然而還是有更多的人過著相當舒適、富足、寬裕或是比以前優渥的生活。最後一點,美國的資本主義毫無疑問地仍在繁榮滋長的階段。

  在1925到1929年之間,生產廠商的數目從183,900家增加到206,700家;產值從608億美元上升到680億美元。美國聯準會的工業生產指數1921年平均只有67點(1923至1925年為100點),1928年7月上升到110點,到了1929年6月再上升到126點。

  二○年代所發生的一件事甚至連柯立芝都應該看得見,就是他口中所誇讚的美國人的個性。在他所讚揚的品格之外,他們的身上也顯示出一種強烈的渴望,想以最少的努力快速致富。這種人格特質首先顯現在有關佛羅里達的發展上。在二○年代中期,邁阿密、邁阿密海灘(Miami Beach)、珊瑚閣(Coral Gables)、東海岸和一直遠到北邊的棕櫚灘(Palm Beach),以及在灣區的城市,都受到佛羅里達房地產景氣的影響。

  佛羅里達的發達包含了所有經典的投機泡沫的要素。有一些屬於本質上的因素,例如佛羅里達冬季的氣候要比紐約、芝加哥或明尼亞波利斯來得好。

  收入的增加和交通條件的改善,使得佛羅里達州與冰天雪地的北方之間交通更加便利。

  的確,這樣的時代已經來臨,就像加拿大黑雁遷徙般規律且令人印象深刻,富人每年亦會固定搭機南下過冬。

  由於氣候的優勢,大家著手打造一個投機的神話。這裡的人並不需要被人說服,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讓自己相信的藉口。

  在佛羅里達這件事上他們想要相信的遠景是,整座半島上不久就會住滿了懶洋洋想要度假與酷愛陽光的人士。如果到處都是人擠人,那麼連海灘、沼澤、泥塘和公有的灌木叢都會賣得出去。

  不過,顯然佛羅里達的氣候並沒有保證這種情形一定會出現。但是它的確能夠讓想要相信它會有這樣遠景的人相信,終有一天這種情形會實現。

  然而,投機並無法全然仰賴自我欺騙而生。佛羅里達的建商把土地切割成一塊一塊的建地,然後在賣出時收取10%的頭期款。顯而易見的是,在這些被嫌棄的土地中,經過幾次轉手之後,已讓買主和路人都感到厭惡。

  這些買主並不想在此落地生根;難以想像會有人想在此長住久安。但這些只是不切實務的考量,事實上這些價值模糊的土地,竟然能夠在兩星期之內,以漂亮的價格脫手。這是投機氣氛的另一個特色,經過時間的流轉,能夠看透佛羅里達不能僅憑著天候的優勢支撐房價的人大幅減少;只要後面還有人前仆後繼投入,而賣家又能以相當好的價格售出,又何必放棄致富的機會?

  1925年一整年這種不勞而獲的利潤,吸引了大批的人潮來到佛羅里達。每個星期賣方釋出更多的土地,整理分割出售。以前所謂的海岸地區,現在變成距離最近的海水只有5、10或15英哩。市郊離市區的距離變得相當遙遠。

在投機的風氣向北擴散的時候,有一位雄心壯志的波士頓居民查爾斯.龐氏(Charles Ponzi)開發了「傑克森維爾近郊」(near Jacksonville)的區域,這塊土地位於該市區的西邊大約有65英哩之遙。(在與房地產其他相關的理念上,龐氏認為,緊鄰地區的素質要高且要很緊湊;於是他將1畝的地分成23個單位賣出。)在一些接近市區的土地中,例如在曼哈頓不動產公司的促銷廣告裡,他們宣稱「距離繁榮、快速成長的奈堤市(Nettie)不到四分之三英哩」,而廣告中所提到的奈堤市根本就不存在。

  佛羅里達的榮景不只是1920年代氣氛的第一個訊號,也展現了美國人認為上帝想要讓中產階級發達的信念。但是這種氣氛仍然一直延續到佛羅里達的衰退期,這一點倒是值得注意的。

  一般人都認為佛羅里達的榮景已經灰飛湮滅,與後來進入股票市場的人相較之下,投機客的人數幾乎已然變少,在每一個社區裡都有一個人曾在佛羅里達的投資上栽了個大跟斗。南海泡沫破滅之後的一個世紀,英國人對聲譽卓著的股份公司仍然有著一絲懷疑的眼光。然而,即使在佛羅里達的榮景崩潰的時候,美國人渴望透過對股市的投資能輕鬆快速致富的心態每天都在增強。

  1927年在股市的歷史上來說是另一個轉捩點。根據長久以來大家的認定,就是在這一年種下了終極災難的種子。而問題就出在一種寬宏大量、但是思慮欠周的國際主義。有一些人(包括胡佛先生)認為這就是一種背叛的行為,而當時對背叛的指控仍具有相當的殺傷力。

  1925年,在當時擔任財政大臣的邱吉爾(Mr. Winston Churchill)的建議下,英國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金本位制,以維持黃金、美元和英鎊之間的關係。毫無疑問,邱吉爾認同的是過往傳統所代表的莊嚴地位,或是1英鎊兌4.86美元的強勢貨幣,而忽略了對幣值高估所造成的微妙難題。

  一般人認為他似乎並未了解這一點。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冷酷無情和嚴重的結果。英國的消費者現在必須使用這些價值高昂的英鎊去購買物品,而物價仍維持在戰時通貨膨脹的水準。因此對外國的觀光客而言,英國成了一個失去魅力的國家。同時,英國卻成為外國人銷售物品的好地方。

  1925年開始了漫長的匯兌危機,就像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的獅子和皮卡地里大街(Piccadilly)的流鶯一樣,現在成了英國的特色。國內也出現不良的後遺症:煤礦的市場低迷,加上努力降低成本和價格以期能與其他國家競爭,導致1926年的大罷工。

  到了1927年的春天,有三個令人敬畏的朝聖者——蒙塔古.諾曼(Montagu Norman,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的行長)、長久在位的耶馬爾.沙赫特(Hjalmar Schacht,德國國家銀行〔Reichsbank〕的行長),以及查爾斯.瑞斯特(Charles Rist,法國銀行〔Bank of France〕的副行長)——來到美國,促請美國施行放鬆銀根的政策。(他們之前曾經成功說服美國於1925年施行一個大致上類似的政策。)美國聯準會不得不接受這個建議。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重貼現率由4%降到3.5%。大家開始搶購政府發行的有價證券,造成銀行和個人手邊都沒有閒錢。

  身為聯準會一員的阿道夫.米勒(Adolph C. Miller)不贊成這種做法,之後他形容這麼做是:「聯邦準備銀行制度有史以來所做過規模最大和最大膽的操作……(它)犯下過去75年來由它或任何銀行所導致最昂貴的錯誤之一。」

  聯準會釋出的銀根被拿來投資在一般的股票上或是(更重要的)協助投資人取得融資,獲得購買股票的資金。由於資金到手,投資人紛紛衝進股票市場。當時對這一段歷史最廣泛為人所知的解釋是倫敦大學經濟系教授萊昂內爾.羅賓斯(Lionel Robbins)的評論:「從那天起,根據所有的證據顯示,情勢完全失控。」

  一直到1928年初,甚至連保守的人都會相信,普通股的價格與公司的盈餘是同步增長的,預期未來還會進一步提升,社會氛圍是和平而寧靜的,而且確信華盛頓當局不會對企業盈餘輕易加稅。到了1928年初期,景氣的性質改變了。大眾開始追尋虛幻的遠景,最後遂演變成一場投機的競賽,而且還積極進行。

  不過,仍然必須對那些需要與現實維持非常細微聯繫的人再度保證。而很快就會見到這個再保證的程序——創造出與佛羅里達的氣候一樣的產業投機標的——最後竟然達到專業的水準。

  然而,該來的終究要來,就像過去所有的投機時代,人們不願意面對現實,只是不斷找尋藉口,遁入夢幻之境。

  1928年6月,市場衰退了一些,事實上,在最初三個星期的虧損幾乎像3月的獲利一樣大。

  6月12日的損失特別嚴重,可以算是一個里程碑。就在一年前或更早的時候,有遠見的人就已經說過,一旦紐約證券交易所一天的交易量達到500萬股時,最高點就來臨了。

  曾經這些只是瘋狂談話裡的開場白,但有時候卻被現實趕上。3月12日的成交量已經達到空前的3,875,910股,到了月底這樣的成交量已經不足為奇。3月27日成交4,790,270股。接下來在6月12日有5,052,790股的換手量。股票行情板幾乎落後市場的現況兩小時;無線廣播的股價下滑了23美元,而紐約的一家報紙開始刊登它對這一天的觀察,「華爾街的牛市昨天瓦解了,坍塌聲全世界都聽得到。」

  牛市告終的宣布來得比預期早,就像馬克吐溫的死訊一樣。在7月有一個小幅的上漲,到了8月是強勁的上漲。甚至連選舉接近了也無法大幅降溫。大家對未來還是保持堅定的態度。9月時,高層仍然發出保證的訊息。安德魯.梅隆(Andrew W. Mellon,編註:1855~1937,美國銀行家、實業家、慈善家及藝術品收藏者,曾擔任財政部長)表示,「沒有擔心的必要,繁榮會持續下去。」

  梅隆先生並不知道,此後其他公眾人物再也沒有發表過類似的聲明。這些不是預測;它也並不表示發表這些言論的人,比其他人看得更遠。梅隆參與了一場在我們的社會中被認為對景氣循環有著相當影響力的儀式。

  大家都如此認為,藉由嚴肅地證實繁榮會持續下去,可以協助保證繁榮事實上真的會持續下去。尤其是在商界人士之中,對這種魔咒的效果更是深信不疑。 

1928年的確是美國人可以快活、不受約束、完全快樂的一年。並不是1928年太好而無法持續;而就只是它沒有持續下去。

  在《世界工作》(World’s Work)雜誌一月號裡,作家威爾.潘恩(Will Payne)在探索這一年的各種神奇現象之後,繼續解釋賭徒和投資者之間的差異。他指出,賭徒是因為其他人的失敗,所以他勝出。而投資乃是全贏的局面。

  投資人以100美元買入通用汽車的股票,再以150美元賣給另外一個人,而此人再以200美元賣給第三個人,如此每個人都賺到了錢。白芝浩(Walter Bagehot,編註:1826~1877,英國商人、散文家及記者)曾經觀察道:「當人們處在最快樂的狀態之下,最容易掉入輕易相信別人的陷阱中。」

 

正封300dpi.jpg

1929年大崩盤(暢銷六十餘年,歷史上永恆的投資/經濟經典)

The Great Crash 1929

約翰‧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 著

羅若蘋 譯

2019年6月6日出版

|本書簡介|

歷史上永恆的投資∕經濟經典
每次金融風暴,這本書就暢銷!
每個人都該了解這段歷史,因為人類的愚昧會不斷重演。

★美國《財富》雜誌、《紐約時報》、《聖路易郵報》、《大西洋月刊評論》一致盛讚!

  《1929年大崩盤》這本書最早於1954年出版,此後在1955、1961、1972、1979、1988、1997年不斷再版,直到如今已有五十四年。作者高伯瑞是美國二十世紀經濟學界的代表人物,除了作者及書本身的重要性之外,還有一個能讓本書銷量維持不墜的理由:每一次它的出版,另一個可能發生的事件——另一個泡沫或是緊接而來的不景氣——就會激起大家對這段大蕭條和崩盤歷史的興趣,它曾引發一場慘烈的不景氣。

  猖獗的投機。創紀錄的交易量。人們大肆購買資產,不是因為它們的價值,而是因為買方相信自己可以在短短的一、兩天,甚至幾個小時內脫手,迅速致富。樂觀主義和它所帶來的影響主宰了整個股票市場。然而,這一切終將結束。

  股市的下挫總是比上漲來得突然。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之後,緊接而來的經濟大蕭條持續了十年之久。1929 ~ 1933年,國民生產毛額(經濟總產量)下降近30%。

  在1930年到1940年之間,只有1937年這一年的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人。

  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每四個勞工有一人失業。到1938年仍然有五分之一的人失業。

  1929年的大崩盤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相似之處在於,政府在當時都知道該如何因應,但同時又都拒絕這樣做,只是一昧地向民眾信心喊話,宣稱經濟基本面健全,卻造成無可挽回的局面。深受其害的云云大眾無不猜測,金融危機後的發展是否要回溯到1930年的崩盤及之後的年代?

  而2009年初股市的回升究竟是經濟復甦的現象或只是一時的反彈?

  答案無從知曉,就如同高伯瑞在序言中所說的:「我不會去預測,只是提醒大家過去曾經如此鮮活地提醒我們的教訓,我在這本書中提出最後的忠告。」

  而不願再被歷史的愚昧所左右的你我,該是時候停止猜測,好好認真抱讀高伯瑞所給的忠告了。

|作者簡介|

約翰.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08-2006)

  美國二十世紀經濟學界的代表人物,曾任哈佛大學華伯格(Paul M. Warburg)經濟學講座名譽教授,擔任美國藝文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美國經濟協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主席。

1941 ~ 1943年:擔任美國物價管理局副局長。
1946年:杜魯門總統頒發自由勳章(Medal of Freedom)
1961 ~ 1963年:任美國駐印度大使。
1972年被選為美國經濟協會主席。
1997年獲得加拿大的羅伯特肯尼迪圖書獎的終身成就。
2000年8月:柯林頓總統頒發自由勳章。
2001年:獲頒Padma Vibhushan獎(印度第二高榮譽的公民獎),以表揚其對印度和美國之間經濟合作的貢獻。

  高伯瑞生前共有31本著作,包括《不確定的年代》、《富裕的社會》、《1929年大崩盤》、《經濟學與公共目標》、《穿梭經濟時光》、《新工業國》、《經濟治國》、《親愛的總統先生》、《揭開皇后的面紗:造成現代亂象的經濟學迷思》等。

arrow
arrow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