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鼓勵是邀請孩子合作的主要方法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個體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動是以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學事實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inferiority)。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像力,激勵他嘗試透過改善自己的處境來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個人處境的改善可以緩和自卑感。」

  阿德勒博士是一位相當具有社會意識的心理學大師,在他的個體心理學中,把人視為一個獨立而統一的個體。然後,在社會、學校、家庭等系統與脈絡裡面,看待一個成長中的兒童,如何超越其自卑感,形塑其人格與生活型態,並持續一生地追求優越感與實現自我價值。

  擁有自卑感本身,不代表心態上不夠健全。我們常常會為自己設定比較高遠的目標(相對於現況),因此有自卑感也不意外。像是孩子出生之後,會擔心失去父母的愛,會羨慕嫉妒父母、大人所擁有的權力,也可能跟手足之間比較競爭。自卑感的出現,反而可以是一種讓自己更好的動力。

  所以藉著鼓勵,讓孩子將彌補自卑感的力量,用在對家庭、學校、社會產生貢獻,就可以建立其自我價值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做的,是給予孩子合適的任務,透過完成這些任務,讓孩子的自信得以穩固。

  當孩子能建立自信,此自信來自於共融於群體,孩子便能跟他人建立良善的關係。同時,孩子能逐漸地藉著對自己的信賴,慢慢擺脫對他人評價的依賴,從而獲得勇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寬待他人的不完美。

  於是,個人便不至於輕易陷入錯誤目的,不需要使用不當的行為,來確立自我價值。

  鼓勵是一種在關係中的作為,那麼,良好的關係,便是協助孩子的基礎。當孩子的自卑感是源自於關係,由此推展開來,許許多多的煩惱,都可以視為一種人際關係的挫折。那麼,良好的關係品質,在關係中孩子感覺被愛,便是療癒的開始。

 

  「許多教師認為,和問題兒童的父母打交道要比與問題兒童本人打交道更困難。……教師必須有這樣一個觀念,即家長並不需要為其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所有毛病負責。畢竟,他們不是富有技巧的專業教育者,通常也只能按照傳統來指導和管理孩子。當他們因為自己孩子的問題而被召喚到學校時,他們通常感覺像是被指控的罪犯。這種情緒也反映他們心裡的內疚……教師應該盡量把家長的這種情緒轉變為友善、坦率的態度,使自己成為一個善意的幫助者的角色。

  阿德勒博士的態度相當一貫,他站在教師的角度,也用鼓勵來邀請家長合作。如果教師能以謙和的態度,贏得家長的支持與協助,教師不去凸顯自己的正確與優越,那麼就能讓家長傾向於友善並且保持內心平靜。

  再進一步來說,家長得到尊重,教師也同時要能同理孩子的處境。孩子常常會在學校接受一次處罰之後,回家再被家長處罰一次。這種雙重處罰,真的對孩子能有積極有益的影響嗎?能讓孩子有建設性地學習嗎?

 

  「女性是受害者,因為我們的文化更有利於男性掌握主導權。不過,男性實際上也深受其害,因為這種虛幻的優越感,他們喪失了對最基本的價值的關注。」

  阿德勒博士在這本書裡,特別有一個章節,談青春期與性教育。他在意青少年孩子的友誼,期待兩性能平等互重。他對於兩性平權的思想,超越當代。

  他期待學校與家庭,能在職業、愛情、婚姻方面,跟青少年有足夠的討論。這種說法其實大部分人大致上都不會反對,可是在執行面上,即使是資訊發達的現代,我們的環境也已經相當民主,然而,大人跟青少年的互動,依然是在課業成績上花了最多的時間。我甚至認識有些家庭,除了課業成績與生活中的必要瑣事之外,基本上親子不太聊天。

 

  所以我看阿德勒博士的書,常有感嘆。將近一百年前的良好思想,並非難以執行,但至今仍然進展有限。

  然後又想到,時至今日,各種心理疾病、人際問題的比例攀升,包括兒童青少年,我們依舊對於心理健康相對地忽略。我們現代人,到底要等到付出多大的代價,才願意清醒?

  不過,阿德勒博士是一個相對樂觀的人,他的行動力非常旺盛,真的活出了自己的理論,積極地參與社會。他透過演講以及出書,提倡減輕兒童壓力,並期望學校改革。

  不但在維也納的時候,阿德勒博士便已開設三十幾所兒童輔導診療所。到了美國之後,他也在大學教授兒童心理學。

  阿德勒博士過世後,他的學生魯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把阿德勒的精神運用在兒童教育方面,對於近代歐美及世界各地的兒童教養觀點,影響深遠。目前廣泛流行的正向教養,即延續阿德勒的思想,並加以發揚光大,發展了不少具體可行的教養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阿德勒博士其著作多為演講稿集結,所以在系統性上,會較為鬆散。此外,器官缺陷的界定與認識,在現代已經有了新的面貌,對兒童青少年期常見心理疾病的心理病理,也已有更多具實證性的新理論。

  然而,對心理學或兒童人格養成有興趣的朋友,還是得回到這本阿德勒博士的經典,來追溯許多概念的初始樣貌。如果進一步配合阿德勒博士的生平傳記閱讀,就會更清楚,他想藉著兒童教育達到社會改革的心意。

  還有,當時正值世界第一次與第二次大戰之間,猶太人處在正遭遇迫害的社會氛圍,阿德勒博士對權力者的不滿,跟他所提出的團結合作、社會情懷、祈求和平共好的精神,息息相關。從世界、社會,再回到家庭,我們就不難理解,阿德勒博士捍衛兒童人權的倡議,或許心中有個更大的藍圖。

 

  如果孩子在平等、尊重的家庭中長大,不以損害他人權益做為克服自卑感的手段,那麼,等這些孩子長大,以後的世界會不會和平一些,人與人相處能不能和諧一點?

  現代阿德勒取向的心理治療,已經開始整合其他治療學派的概念。期待未來能有更豐富的樣貌,提供個人與社會服務,以實現阿德勒博士的理想。

立體書封.jpg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兒童的人格教育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阿德勒(Alfred Adler

彭正梅、彭莉莉

2018年12月25日出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德勒 洪仲清 自卑感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