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推薦序讓更多人知道有一本書誕生了,是行銷新書的一種方式。

感謝臺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CFA Society Taiwan)榮譽理事劉奕成( I.C. Liu),為小社出版品撰文推薦。文章彙整如下,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 

【《他人的力量》 推薦序】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文/劉奕成

 

他人的力量-封面-通路版-300dpi.jpg

辦公室裏人聲鼎沸,夥伴們手忙腳亂準備著即將召開的會議。突然間有人丟了一袋郵包在我桌上,信手打開,是這本《他人的力量》的中英文書稿。

我一翻閱就愛不釋手,整個人像是鑽進了一個巨大的泡泡,聽不見外面的聲音,只知道拚命翻看,英文翻完翻中文,中文看完又看英文。

不知道過了多久,掩上書稿,四周的喧嘩重新湧入耳蝸。我回過神來,心中清澈明白自己很喜歡這本書,打算好好為這本書寫篇序跋。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我只能留下隻字片語,在筆記本上寫了寥寥數字,手機記事本中記下區區數十字。看起來我太在意了,除了拼湊出斷簡殘篇,我無計可施。這就是書中描述的「撞牆」(hit the wall),我不知所措,只能守株待兔,枯等文思泉湧的魔幻時刻。

就像書中描述的海豹部隊,因為他人的力量,在快要放棄的撞牆時刻,因著夥伴的眼神和鼓舞,終於衝上冰冷的水面,游到終點,度過「地獄週」最終的考驗。說來荒誕,但是我的魔幻時刻也橫空出現,讓我汲取他人的力量,完成序言。

彼時我們如常行走在路邊,時而往前走,時而停下來對話,她戴著口罩掩去泰半面容。但是從她的眼神,從我們的對話,不知不覺我尋得了穩定的力量。然後我恍然大悟,從生命中某一刻起,她就是我全心信任的人。她的存在,便讓我淡定從容,心如止水。這就是「他人的力量」。

看完這本書沒有多久,我居然馬上就心領神會他人的力量扮演的重要角色,此時腦海中突然浮現「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按:如果來得及在春天趕到江南,千萬要和春天同住,享受美好的時光)。「春」,就是帶領你我躍升的他人的力量,本書作者使出渾身解數,不只帶我們「趕上春」,而且一定要「和春住」。

 

近來偶而和昔時同學聚首,有時候驚覺於同學巨大的改變,不少年少時看似徬徨無助的同學,如今看來神采飛揚。是什麼力量改變了他們?

有時候,看到不世出的運動選手,屢屢超越巔峰,不由得讚嘆冥冥之中彷彿有股力量,讓他們能夠達成尋常人無法企及的成就,甚且能走過失敗死蔭幽谷,凜然浩劫重生。我也每每發覺,跟某些人在同一個團隊中,特別能將創意與實力發揮的淋漓盡致。這一切,都彷彿有種神祕的力量,實在說不清楚。

作者提供了解答,破題揭櫫了人的表現有其極限,但是極限可以改變,當我們以為某人已經達到極限時,他又超越了原本的極限而改變極限,多半來自於汲取他人的力量,也就是我們以為的神祕的力量。

在組織行為中,不僅肯定個人的力量,也揄揚團隊的價值,想當然耳,團隊的價值就是許多力量的總合,包含了個人力量,以及豐饒的他人力量。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個人展現出來的碩果中,也富蘊他人的力量。也就是說,即使是個人的成就,也一如陳之藩所說:「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我們往往囿於學校考試的經驗,覺得成績多半是個人本身的努力,然而在進入社會之後,即使是個人的表現,他人的力量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以看似偏重個人表現的高爾夫球運動為例,不管是傑克.尼可勞斯(Jack Nicklaus)締造最多的高爾夫球大賽冠軍的佳績,還是老虎伍茲(Tiger Woods)傳奇式的東山再起。都要感謝他人的力量,不管是教練、桿弟,現場加油的家人,這人那人,雖說輕重有別,都對球員的成就有莫大的影響。

這本書並沒有因此帶給讀者「以後哪裏表現不好,可以怪別人」的搪塞藉口,如果失敗,要知道為此負責的就是自己,無法賴給他人的力量不足。因為作者除了循循善誘,也斬釘截鐵地說清楚,每一個人,都要有「這是我的比賽」的豪情,才能善用聯繫,汲取他人的力量。

提綱挈領的第二章節,便朗朗開展聯繫的學問,首先闡明「最深奧的智慧核心」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

以心理諮商為例,說明真正讓人改變、治癒的,是心理學者與客戶間的關係。這也是這本書最核心的精神,剖析聯繫可以是以下四者其中之一。

第一種是「斷了聯絡,沒有聯繫」,其次是「壞的聯繫」,再來為「表面上看似很好的聯繫」,第四種才是「真正的聯繫」。

在我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體驗過這四種聯繫,當然也毋需多言,我們要的是第四種聯繫。

作者將真正的聯繫定義為「四號角落」,並且不厭其煩地分享如何常常待在四號角落,善用他人的力量。飽覽群籍的人會發現,原來這不就是孔老夫子「友直、友諒、友多聞」的跨世紀老哏在新時代的意義。

這本書的確分享的獨特的法門,歸根結柢,成功的訣竅,其實在於「信任」。

本書檢驗了「表現出眾」的理由。是用排山倒海的例子,說明「他人」對我們一生的表現有極大的影響力。不過關鍵還在於,除非我們能敞開心胸,接受他人的正面影響力,我們無法更上一層樓。我們必須自己保持為一種「開放式系統」,敞開心胸,接受他人回饋。

有個重要的問題是:「哪一個人是『最好的他人』?」這正是建立「信任」的過程:學習分辨,在你我的周圍,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我不住咀嚼「好人不會落在最後,怪胎不會率先達標」(Nice guys do not finish last, and jerks do not finish first.)的精神,這句話或許因為語言隔閡而略顯詰屈聱牙,但是弄清楚之後,我也一樣深信不疑:表現好的人,會率先達標;而表現好的人,如果又剛好是才華洋溢的好人,成就會更加不可限量。如果能夠結交這些出眾的人,汲取他們的力量,就能突破極限,超越巔峰。

擁有變好力量的他人,就彷彿是喚醒大地甦醒的春意。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用數字做決策的思考術》推薦序】數字,和它們的原產地,還有背後的意義

文/劉奕成


QB1047立體書.jpg

  正準備要搬家,膠膜仍在未開封的新書、已經翻爛的愛書和散亂的書稿,一落落各自蹲踞在客廳地板上。

  我隨手拾起一大疊書稿,自在翻閱,最終眼神停在這本書稿上,這彷彿是一本關於數字的書,莫名攫取了我的注意力。

  我向來就很喜歡有數字的書,2018年初,日本出了一本書,書名叫做《2017年最大的質數》(暫譯,原名『2017年最大の素数』,虹色社出版),就是將總共23249425位數的「2^77,232,917-1」這個數字,惡狠狠地印了厚達3.2公分的719頁,因為深具療癒效果,一時洛陽紙貴,我也毫不猶豫買了一本。

  聽說出版社原本是要把圓周率π硬生生印到小數點後不知道那一位數,最後正因為不知道該到那一位數,眾說紛紜、言人人殊,只好作罷。

  分心了。

  我喜歡數字,應該也是因為數字是所有資料中最具療癒效果的,就像小時候上數學課,許多學生隨著秒針的推移,慢慢分心走神出戲一樣。講到數字馬上神思飄移,離題甚遠。

  別再飄了,快回到這本書。

  書名是《用數字做決策的思考術》,單刀直入地說這是一本跟數字有關的書,但是其實整本書中的數字,沒有任何一個單獨存在時會具備任何意義,要幾個數字搭配在一起才有意義,要往數字後面看去才有意義。正如書中佳能(Canon)會長御手洗富士夫所說:「沒有數字的故事和沒有故事的數字都沒有意義」。

  書中拿來破題的主要例子,就吸引了人無限關注的目光。

  這個例子是說:單身職業婦女期待男性的年收入是多少?對於自己心儀的對象,所期待的年收入又是多少?

  根據2010年的統計數字,前者是552.2萬日圓,後者是270.5萬日圓。這中間的差距,就是「愛的代價」。也就是說,根據統計分析:單身職業婦女,願意因為自己所愛的人,降低對年收入的期待近300萬日圓。喜歡的人賺得少一點,甚至連期待的年收入一半都不到,也沒有關係。

  當然這只是靜態統計分析,更只是「婚前」的狀況,請讀者不要期待,更不要看了這本書,就責怪另一半婚後有所改變,天天督促對方賺錢養家,畢竟「婚前」的她,還不理解婚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其實我自己在理解經濟學或管理學的概念時,也習慣將生澀的文字轉換成圖表或數學的關係式,希望能更容易理解。

  除了數字,這本書也教會我們運用圖表將數據視覺化的重要性,書中揭述名聞遐邇的白衣天使南丁格爾女士,也設法用圖表來描述克里米亞戰爭的死因結構,她選擇用面積大小來表達傷亡人數的死因比例,結果令人意想不到:士兵傷亡的原因居然不是戰爭負傷身亡,而是因為醫院衛生狀態惡劣,壽終於當時的傳染病。

  時值維多利亞時代,社會上還有許多目不識丁的升斗小民,多虧了南丁格爾女士淺顯易懂的圖表呈現,讓當時的國會議員和官僚正視問題的嚴重性,最後迫使軍隊改善醫院狀況,從而拯救許多人命。

  這本書的作者,除了試圖用深入淺出的例子,從「分析」開始,誘導讀者對數字背後的意義產生興趣,事實上用心良苦,一步一步進逼,要讀者進入統計學中比較艱深,但是要看懂數字背後的意涵,卻必然躲不掉的領域。像是建立假說(hypothesis)來驗證。

  書中藉由《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故事娓娓道來,透過貓咪之口,告訴愛麗絲目標的重要性,因為愛麗絲要貓咪告訴她該往哪兒走,卻沒說想去哪兒,貓咪的回答就是:「只要多走點路,去哪裡都準沒錯」。

  但是,沒目標就是浪費時間。所以作者建議大家工作時需要先建立假說,也就是需要先想出目次(按:大綱、架構),再想出目次的故事發展,雖然好像先射箭後畫靶,但如果假說正確,可以事半功倍,即使假說錯誤,也能提升建立「假說的能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這本書陸續提到反曲點、異質性、抽樣、變異數、共線性、相關係數、簡單迴歸分析和複迴歸分析等術語,乍看之下,還以為這是一本統計學教科書,但是作者透過有趣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讓我們更能用淺顯的方式來了解深奧的語言,得知統計學是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就像書中提及經濟學家奧利艾森菲特(Orley C. Ashenfelter)利用複迴歸分析推導出品酒方程式:洋酒的價格取決於年份、氣溫、雨量等,預測結果奇準無比。

  如果認真花點時間看懂這本書,不用多久,從簡單的加減乘除到迴歸分析,無論是什麼樣的數字,代表什麼樣的意義,都能手到擒來。

  看了這麼多「數字和它的原產地,還有背後的意義」。學而時習之,我們也可以來練習一下:

  2018年5月,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表示,台灣的平均月薪資是新台幣5萬多元。

  好了,這時候鄉談巷議出現了兩組數字,一組是59,852元,另一組是58,931元,到底哪一組數字才是真的?

  答案是:這兩組數字都是真的。

  前一組數字密碼,是2018年第一季台灣的「平均月實質薪資」可達59,852元,是18年來新高,這看起來太高了吧?

  其實那是因為第一季的總薪資包括年終獎金在內,只除以3,數字會比其他季度要高。

  第二組數字是58,931元,這是因為台灣2017年勞工平均薪資49,989元,但是因為外勞人數持續成長,已經有62萬名外勞,而因為外勞人數愈來愈多,而薪資較低。

  如果排除外勞,本國勞工的平均實質薪資是58,931元,是所有勞工平均實質薪資的1.25倍,也是18年來最高。

  這樣的敍述,看起來言之成理,但是又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不知道各位的想法呢?

  如果我舉的這個例子,把各位看完本書好不容易燃起的熱情又澆熄,我在此跟各位讀者道歉,請各位繼續看下去,畢竟數字沒有魔法,解釋的人才有魔法。

  看完這本書後,讀者應該發現:要討論薪資,不能只有「平均數」,其實「中位數」也很重要,甚至「各區間分配也很重要」。像是一個城市是春天30℃、夏天40℃、秋天10℃、冬天0℃,另一個城市春天是20℃、夏天25℃、秋天20℃,冬天15℃,兩個城市的年平均溫度都是20℃,哪一個比較適合居住?

  前言中提到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温對數字的評語:「世上有三種謊言:謊言,天大的謊言,還有統計。」

  信哉此言,為統計分析,或者說是試圖分析數字的行為,下了精采的註腳。

  讀者們好好看一下這本書,保證不會發出「世上有四種謊言:謊言、天大的謊言、統計還有書序」的喟歎。

【《比賽,從心開始》推薦序】誰打敗了誰?——比賽,從心開始
文/劉奕成

正封300dpi.jpg

  選手神色木然地站在場上,用心思考:為什麼對面的對手神色一派輕鬆,彷彿看不起排名遙遙領先他的自己。愈想愈不對勁,額頭上逐漸冒出斗大的汗珠。

  對面的選手其實也沒閒著,教練說的「不要想太多」一直在腦海中像直昇機一樣盤旋,旋來轉去搞得自己都暈了,心想:「直昇機這樣轉會不會掉下去」。

  說來奇怪,這樣有的沒的四處亂想,最後居然感覺到很輕鬆,算了,管他對手是誰,只希望在場的媒體攝影記者能把自己拍得帥一點。

  此時心情漫步在雲端,握著球拍的手彷彿自然和球拍融為一體,蓄勢待發。

  不知道這場比賽最後究竟鹿死誰手,但是從某個角度看,對面的選手已經贏了。別的不說,那種「羽扇綸巾談笑間」的態度,已經征服了球迷。

  其實,根據過去的經驗,對面的選手,因為心情輕鬆,最後的贏面的確較大。

  愛看比賽的球迷常常尋思:有些平常練習時,或是表演賽時表現一把罩的球員,到了比賽時卻跌跌撞撞。

  更不乏有些在例行季賽表現優異的球星,到了季後賽甚至總決賽卻荒腔走板。懂得看門道的粉絲也都了解,這些往往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心理問題。

  現在談球員的心理問題,好像是膚淺的卑之無甚高論。

  但你如果知道《比賽,從心開始》這本書,其實是將近50年前的作品,將會因為作者提摩西.高威在半世紀之前就展現的高度,而佩服不已,更會為了這本書的內容,居然跟現在這個時代的看法幾乎沒有違和感,而覺得驚訝。

   這本《比賽,從心開始》的英文原名其實是 The Inner Game of Tennis ,所以其中有相當的篇幅,是對網球的介紹,但是大部分的內容,都可以從網球延伸到大多數的運動競賽,放諸四海而皆準。

  當然,許多讀者在翻閱這本書時,會想到運動心理學。的確,這本書開啟了將運動心理成功注入一般大眾寫作之先河,內容或許並非自始至終具備嚴謹的科學理論,但是卻對後來的運動心理學,產生了價值連城的影響。

  畢竟「運動心理學」(sports psychology)這個字眼雖然比較晚才正式粉墨登場,其實早在1898年美國印地安那州州立大學的一名心理學家諾曼•崔彼(Norman Triplett)就曾經研究過,為什麼自行車選手的團體競賽成績常會比個人賽突出。

  在1921至1931年間,被後人稱作運動心理學之父的柯曼•葛菲斯(Coleman Griffith)也出版了許多研究報告,甚至曾經嘗試直接在MLB的芝加哥小熊隊落實運動心理學的理念。

  在學術界開始有了對於運動心理學的基礎研究之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在1913年便曾經召開運動心理學相關的會議,接下來的數十年內,蘇聯、德國及美國等國家對運動心理學方面的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學術的研究十分活躍,真正運用在實際運動比賽上,寥寥無幾。

  本書在1974年出版之後,產生了推波助瀾的效果,美國的奧運委員會,在1980年正式成立了運動心理諮詢委員會,並且從1985年開始正式聘用運動心理學家,如今一般深愛職業運動的球迷都知道,在美國MLB和NBA等職業運動聯賽,運動心理諮詢是標準配備。

  對於我們一般運動愛好者,非職業運動經營者來說,看了這本書,還可能多了解些什麼?

  一場運動競賽,原來競爭的不只是技術的高低,也是心理素質的競賽。這種觀點,也正是圍棋和電競eSports相繼成為「運動」一員的背後因素,更重要的是,也宣告了運動的競爭樣態,可以拓展到許多領域。

  現在的運動競技,在選手的能力部分,時常相差無幾,最終決定那勝敗的毫釐之差的,其實是在選手不為外人所知的腦海中。

  過去許多人認為是意志力,也有人說是決斷力,甚至有人會說是遺忘的能力,但是作者的看法很有意思,他覺得這些可能都有,但是可能彼比頡頏,在進行一場腦內競賽。

  在每個球員心裏,都有「兩個自我」:「自我1」會下指令;「自我2」執行任務。任務執行完畢之後,「自我1」會對任務給出評價。

  在作者的解釋中,這就是「內心比賽」的真相:你的「自我1」和「自我2」的競合關係,決定了我們將知識技巧轉化為真實的能力。要在現場有好的表現,要處理的是「兩個自己」。有時並不是對手打敗了自己,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

  除了運動賽事,演出、演講、股票交易,甚至於日常的管理,也都有類似前述的內心風景。我們懂得之後,如何運用在生活中,存乎一心,哦不,存乎二心。

【《編、導、演!眾人追看的韓劇》推薦序】我們所見到的那些改變

文/劉奕成

經濟新潮社-編、導、演!-立體書.jpg

  這些年,我們都看到了一些改變,那些改變,常常會讓人發出「怎麼會這樣?」的浩歎。

  怎麼會這樣?

  彷彿就在一眨眼之間,原本一直沉浸在纖細描摹的日劇和光彩紛呈的美劇的你和我,發現天上耀眼亮著的,人間曖曖含光的,竟然都是如雲畫的月光的韓劇文化。

怎麼會這樣?

    原本我們以為的「美日」之日常,已經是過眼雲煙。趁著廣告時間,想要伸伸懶腰,定睛一看,居然是兩位韓星代言台灣的信用卡。WoW。

  真的就是一轉眼之間,好像影視都被韓國人囊括了。天上亮著的,人間閃著的,竟然都是韓國出品。

  其實,「這改變並非一夜之間,但它真的發生了。」嗯,說來慚愧,我引用的這段話,是台灣影視廣告製作還飛揚跋扈的時代,知名的廣告台詞。

  我們所看到的改變,反映了韓國在影視行業超日趕美的速度。不過其實日本美國在影視內容產業,也還在穩定進步中,實在是韓國的改變速度太過驚人,明眼人都不可能沒看到。後來我們終於知道,韓國的改變,是一群懷抱嶄新觀念的人才,像接力賽般一棒一棒跑出來的成果。

  這本書的作者表民秀,就是其中一位出色的關鍵人物。

  表民秀在韓國影視行業蓬勃發展的道路上留下的足跡,讓他有足夠的分量擔任影視行業的代言人,現身說法這一路風雨晴霽。雖說我長期覊旅海外,即便早早已經耳聞《冬季戀歌》和《情定大飯店》兩部韓劇的驚人魅力,但是生平第一次乖乖坐下來看完的整部韓劇《浪漫滿屋》,就是本書作者表民秀的定錨之作。

  不少從台韓棒球爭鋒如世仇的時代,就打從心底厭惡韓國人事物的中年大叔,其實都是在被迫收看輕盈明快的《浪漫滿屋》之後,扭轉了對韓國的印象。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同樣的,羅馬也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是一群人。但是讓這群人能夠打造歷史奇蹟的,不只是他們的做法,還有他們的想法。

  即便是同樣的磚瓦石,類似的工法,唯有把羅馬的建築、羅馬的城市規劃和羅馬的文化揉和到「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才能打造出完全不一樣的城市。

  作者以親身的經歷,為影視行業中的主要關鍵角色書寫列傳,儼然如史家舉如椽之筆為刺客、遊俠、循吏及酷吏作傳,人物之舉手投足,莫不栩栩如生,便是人物心中無限事,也躍然紙上。

  在作者筆下,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韓國影視產業中的各種環節,其實不由得想到:台灣也有許多出類拔萃的影視從業人員,如果他們之中,也有人來寫一本該多好?

  啊,我忘記了!我多年前就拜讀過人二雄用漫畫戲作的《電視好國民》。其實究其做法,台灣和韓國拍電視的方法至少有一長段時間沒有顯著差別。

  但是為什麼會有我們所見到的那些改變?為什麼韓國改變這麼大?為什麼韓國和台灣現在差這麼多?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為什麼?

  其實這一連串的問題,作者表民秀都用文字清楚地告訴我們了。在《編、導、演!眾人追看的韓劇,就是這樣誕生的》這本書中,他不僅深入地說明做法,也淺出地剖析了韓國傑出影視人才內心的想法。

  我們不只可以看到如何做,還能夠了解為什麼他們要那樣做?

  他們關注當下的做法和理想的落差,會常常問自己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他們總是問自己:「要完成所想望的,要怎麼做才好?」

  書中呈現了韓國影視工作的環節與流程,其中的從業者,不僅兢兢業業在做,而且很有想法,都希望做出不一樣的東西。

  作者表民秀本身在影視產業中,也做過許多工作,扮演過不同的角色,因此他現身說法,分享影視行業中關鍵角色的做法和想法。

  而在本書中著墨最深的,就是他扮演最久,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角色,也就是導演。

  其實他所扮演的導演這個角色,兼具了導演以及製作人的面向,因此除了拍攝時的種種努力,也包括了製作人在準備期的點點滴滴。

  這本書的靈魂,其實就在〈導演〉這一章節,在書中眾多值得讀者仔細品味的故事中,與導演相關的部分,是美麗皇冠上最璀璨的鑽石。

  閤上書頁,我終於明白:我們所見到的那些改變,其來有自。我們也瞭然於心:如果我們想要這些改變在眼前重現,該做些什麼。

  我期待著。而同樣踏足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如同我一樣期待改變嗎?我惘然了,把這本書翻了又翻,愛不釋手。

華頓商學院教你看懂財報,做出正確決策(Financial Literacy for Managers)推薦序】

財務數字,也可以是輕快的歌曲

文/劉奕成

 

     1988年初夏,你和我同樣感受到台灣起飛的躁動,「我的未來不是夢」的高亢歌聲,夾雜著「要拚才會贏」的在地情懷,煞那間淹沒了全台灣。

那時恰恰如作文範本所說的「鳳凰花開,驪歌初動」,你和我跟許多同屆的高中畢業生一樣躊躇滿志,無由來的憧憬彷彿無須想像就自然漾開的玫瑰色新鮮人生活。

  所以當眾人眼中文藝青年的你,居然也選擇了管理科系就讀,再度同校且同學院的我,忍不住為你捏了把冷汗。

畢竟對許多商管學院的學生來說,大一新鮮人的日子中,最苦惱的莫過於一門彷彿天外飛來一筆的必修課「會計」。對於沒有商業實務經驗的新鮮人來說,實在不明白這些數字的規則與意義。

在十月大風起兮塵飛揚的秋日,我每個星期總有一天向晚隔著窗戶看到你在教室內跟會計習題奮戰。果不其然,當其他人都得以擺脫夢魘的第二年第三年,我還是看得到你在秋風中跟會計糾纏的身影,真是秋風秋雨愁煞人。

  秋風一掃,就是二十年的落葉,當年青澀的大學生,已經成為上海一家廣告公司的負責人,我們還是依然拿連讀三年會計的往事調侃他。

他也笑笑承認,對於部屬遞交上來的報表,他還是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但是為了顏面,他不能隨便承認,只能假裝他懂。事實上他多少也懂一些,但是,並不夠深入。

  於是野人獻曝把這本 Financial Literacy to Manager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for Better Decision-Making (英文書名)的原文電子版介紹給他之後,他靦腆地笑說:

  「除了會計之外,外文也是我的罩門。」

  當我知道這本書即將要出版中文版時,第一時間便很開心地跑去找他分享。

  他開心地翻了翻書,我看他常常有會心一笑的神情,突然他遞過書來,指著書中的一句話開懷地與我分享:

  「會計是一種語言,難怪我覺得這麼難」。

  我深表同意,雖然會計充斥著一堆數字,但是其實會計更像是一種外國語,解釋說明我們不了解的世界。

  然後,問題又跟著來了,我要如何為讀者介紹一本語言教科書?

  還好,我仔細看看,又再三想想,這本書不是語言的教科書,而是會計這個語言的「故事書」,而且我所看過關於會計相關的書中,這本書是輕快動人的Rock & Roll(搖滾樂),不是一股腦宣洩轟炸的heavy metal(重金屬樂),也不是有時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

  故事約莫是這樣的:

  為什麼會計要三張表?三張表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還有,為什麼現金流量表如此重要?

  只記得我們很久前都聽過,賺錢的公司也可能倒閉(黑字倒閉),不少年年虧損的公司卻始終活得好好的,為什麼呢?

  原來,現金流量表中說,讓企業活得下去的現金有三種來源:從經營活動中賺來的、投資賺來的、找人投資或借來的。

  事業本身賺錢,還是可能因為投資失利、有人虧空或幾年前借的錢要還了,而撐不下去。

  事業本身不怎麼賺錢,但只要投資得當,或是有傻子願意繼續投資、借錢或捐獻,還是可以屹立不搖。

  這個道理在一般人身上也適用。很多人如果靠著上班的薪水,早已入不敷出了,怎麼還可以撐得下去?

  答案是──這時候不只要看「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而要看「現金流量表」,許多台灣人是「income statement poor」(表面上賺不了什麼錢),卻是「balance sheet rich」(家中缽滿盆滿),也就是薪水收入(營業活動)沒有多少,往往入不敷出。

  或是投資有方,不管是靠千線萬線或電話線,投資賺了不少錢(投資活動),或是擅長甜言蜜語拐騙,爸媽不斷致贈盤纏,甚至膽大心粗,不斷向銀行預借現金寅吃卯糧(融資活動),都可以活得下去。

  會計,真的是一種語言,可以解釋經濟活動的許多樣貌。

  會計學跟經濟學都是解釋經濟活動的語言,然而我們在學習會計及經濟的漫漫坎坷路途上,則向來是用另一種詰屈聱牙的方式(語言)再去解釋這種語言,難怪事倍功半。

  上過經濟學最基礎課程的人,就會學到經濟學上的生產四要素──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精神。

  但是,如果你問任何一個念完經濟學已經四、五年沒被當的學生,還是回答得七零八落。不過,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是以投顧老師的語言來記得這件事,他會說:

  「偷搶拐騙不算,合法的賺錢方式有以下四種:用自己(的勞力)賺錢、靠土地賺錢、用錢滾錢,還有靠別人替自己賺錢。」

  這位投顧老師用淺白的說法,讓大眾輕易入門、永誌不忘,更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這本書的作者,就有這樣的本事。

  這本書的作者,不只有深入淺出的功力,他在會計專業上的專業地位,更讓他深諳如何在簡短的篇幅中,精簡地介紹最重要的觀念,他不僅是知名的華頓商學院米勒施瑞德講座教授,更拿過數不清的教學獎項。

  他懂得用簡單的語言,不著痕跡地娓娓道來會計這門語言的故事。能做到這樣,真是功德無量了。

  如果你我都懊悔當年沒有好好學好會計,站在辦公大樓的玻璃帷幕牆前沉思,卻思索不出玻璃上迴映出我們手中那疊資料上林林總總數字的真義,可以試試這本書,輕薄短小,在你我手中不過盈盈一握,卻如掌中乾坤蘊藏萬般天機。

*

【《寶塚的經營美學》推薦序】全在掌握之中:從寶塚到AKB48

文/劉奕成

寶塚的經營美學-立體書.jpg

  人們大多喜歡湊熱鬧,我也毫不例外。不但在見到有趣的事物時,總愛跟著湊熱鬧;即使宅在家中沈醉於電玩,還要不甘寂寞,動輒呼朋引伴組織團隊。

  如果孫悟空騎上筋斗雲,卻進了哆啦A夢的時光機來到現代,從距離地面的高度幾公里向下望,細小如砂的人們,在離開家中之後總是不知不覺的,與識或不識的人們,聚成一個一個團體。

   原本熟識的人當然不在話下,為什麼人們與不熟識的人,會聚在一起,做同一件事?而這件事不過是張望而已。

  依稀記得:當時年紀小,人們見到車禍、火災等災難事件,酷愛群聚觀賞。

  當然,這些屬於偶發事件,不受人為操控。

  不過還有:學校的朝會或音樂會,學生們恪遵師長的命令,面朝同一方向,用心或假意,全神貫注聆聽著聲音,這屬於交辦任務,算是不得不屈服。

   但到底是什麼,能讓人們自願離開家的懷抱,共聚一堂,朝著同一方向目不轉睛,然後還要艱難地趕上回家的班車。

  搜索兒時零零星星的亮點,除了同班好友擠進大隊接力時的全校運動會之外,能讓我嘆為觀止的,非國中畢業旅行的高雄經驗莫屬,在狐群狗黨的攛掇之下,一群費洛蒙高漲,青春痘每每破膚而出的少年,在飯店爭睹號稱有十多招絶藝的類武術表演。

  在場只有男子漢,並且俱皆全神貫注,唯獨我因為大受震驚而不由得環顧全場,於是讓我在慘綠年少時便在驚嚇中明白一個道理:

  原來娛樂活動的主辦者,對於誰是觀眾,多半胸有成竹,一切在意料之中,也在掌握之中。

   日本是我最常盤桓的異鄕,上世紀末,我身為交換學生在慶應大學進修,在日本同學的威脅利誘下,看遍了各種型態的現場表演。

  包括日本職棒、東京新宿及池袋的各種表演,也跟著領略我生命中第一次的寶塚歌劇表演,那次就在兵庫縣的寶塚大劇場,聆賞的便是經典劇作《凡爾賽玫瑰》。

  說真的,那時候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表演內容,而是當我不改積習,注意到全場觀眾幾乎都是女性時,在燈亮前我回首一瞥,看到滿坑滿谷晶亮的女性眼眸,正覺得奇特,後來才發現奇怪的是我,她們的眼神透露著狐疑,懷疑我是不是走錯地方。

   這幾年又開始常跑日本,在日本重新觀賞寶塚、多次造訪在東京巨蛋與武道館舉辦的多場演唱會,以及富士搖滾音樂祭、SUMMER SONIC、沙灘音樂節,甚至參加AKB48的粉絲見面會。

  或許是年紀大、歷練多了,更能夠接受並衷心喜愛寶塚歌舞劇這般只由女性來呈現的世界,清純可人的娘役配上風流倜儻的男役,的確在觀眾面前建構出不同凡響的烏托邦。

  話雖如此,幾次到東京寶塚劇場聆賞,還是不免感覺:寶塚歌劇團的製作人,著眼的本來就是女性,觀眾女多於男這一點,本來就在他們的掌握中。這背後是怎樣的思維,我也深感好奇。

   這團疑雲,在我看完這本書之後,煙消雲散。本書作者用寶塚和AKB48相似之處來比較分析,更是令人著迷之處。

  作者森下信雄原先在寶塚的母企業阪急電鐵任職,是以企業管理的專才,進入娛樂事業。他也了解自身的限制,或者說自身切入的角度應該不同,因此他把自己的定位與AKB48的製作人秋元康相比。

   身為製作人的DNA,其實是娛樂事業的經營管理,而非內容的製造。他們對內容的關心,其實不僅在於內容本身,更在於內容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因此這本書的角度,其實提供了對娛樂事業有興趣的人,佇立雲端以大視野俯看娛樂事業的經營管理。

   例如體育競技的內容,以勝負來撩撥人心,因此實力超逾同儕的佼佼者,因其成績可以取得「神格化」的地位,遠有當年在全球高球界叱吒風雲的老虎伍茲(Eldrick Tont "Tiger" Woods),近有台灣棒球迷心中「球來就打」的神之52陳金鋒;「神格化」是運動產業激起人們熱情的法寶。

   但是相較之下,人數浩繁的寶塚歌劇團,因為同團人數眾多而且各人之間差異實屬有限,但是,作者在本書中以「素人的神格化」貫穿不同型態娛樂事業的主題,神乎其技,令人嘆服。像是我們訝異明星「連離去也如此瀟灑」的同時,往往忘了明星也不過就是一般人。

  因為聆賞的觀眾,自始就落入成功的娛樂事業經營者牢牢的掌握之中。

   對於如何讓觀眾牢牢在掌握之中,娛樂業的領導者出來分享,讓我們有機會一窺堂奧。

  但不知這是否也讓我們稍有機會擺脫控制?我們了解,原來寶塚和AKB48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轍,或許你我有朝一日也會發現,政治領導人的操作也並無二致。原來,企業經營的道理,埋藏在許多不同領域的泥土裏。

*

【《CQ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推薦序】

當整個世界走到你的眼前

文/劉奕成

CQ文化智商:全球化的人生、跨文化的職場-在地球村生活與工作的關鍵能力

  機翼輕掠過伊斯坦堡上空的霧靄雲霞,我透過窄小的景窗看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由暗點亮,飛機出人意表地緩緩降落在亞洲這一邊。

  平常來這裡,都是從歐洲那端降落,但這次從亞洲出發,在亞洲轉機,結果花了二十多小時的旅程,還在亞洲。

  鄰座的日本人彷彿看穿我的失落,自言自語起來:「再三十分鐘,我們就到歐洲了!」

  一夜沒睡,我覺得渾身乏力,腦海咀嚼著一路上看的《少年Pi》、《悲慘世界》、《安娜. 卡列尼娜》等電影,穿梭時空、穿梭地理的影像,此刻尤其難以消化。

  這些多元跳動的景緻,居然讓我一時難以招架。雖然因著人生的巧合,曾流離於費城、紐約、約翰尼斯堡、東京、香港、上海等地工作,看似渾然無懼新鮮的事物,但是我已經在「舒適區」台灣待了太久,也開始對國際文化消化不良,也不再與友人爭辯,轉而接受「台灣逐漸成為亞洲最不國際化也最不多元的地方」這個鐵錚錚的事實。

  鬆開安全帶,另一側的澳洲人找我攀談,他說他剛看完《少年Pi》,覺得李安很厲害,可以把印度的文化描述的那麼深刻。

  我一派輕鬆的回答他,那是加拿大人寫的小說改編的,場景多半在台灣拍攝,李安雖然在台灣長大,卻能掌握英國文化的精髓拍出《理性與感性》,還有體現美國懷俄明州風情的《斷背山》,更不要說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冰風暴》,刻劃新英格蘭的偽善文化。

  我說:「李安是最能悠遊於各種文化中的翹楚。」

  從機艙上方頭頂的行李箱卸下隨身行李,卻卸不下的心中陡然升起的疑問:

  「為什麼這片土地出了個能無入而不自得的李安,其他大部分的台灣人,卻對異質文化全無招架之力?」。

  我從背包中翻出這本書的草稿,在伊斯坦堡漸行漸亮的海水旁尋思,心中的了解也愈來愈亮。原來在於「文化智商」,住在舒適區的我們,文化智商逐漸衰退。

  這本書中提到「要先了解自己的文化,再來理解別人的文化」,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既不了解,也不想要了解,因此缺乏對自身文化的關照及批判性思考能力,最後即使接觸到別人的文化,也缺乏理解能力。

  這本書透過分析以及簡短的個案,娓娓道來老生常談:「文化是隱形的,卻深刻打動人心。」

  作者是成長於紐西蘭,後來分別移居美加的兩位教授的心血結晶,以「文化智商」為主軸,輕鬆起承轉合,第一章第二章介紹文化智商以及文化差異,是為「起」;第三章強調用心,是為「承」,前面兩部分,都屬於「知」的層面。

  第四章開始觸及決策、溝通、領導以及設計團隊,是為「轉」,將對文化的了解,運用到「行」的層次。

  坦白說,從這開始,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但是很遺憾的,對於鮮少有機會跟異質文化深刻互動的人來說,這一塊要認真研讀,還是太難了!要付諸行動,也找不到什麼機會。不過作者在第八章「合」的部分,還是適切的提出方法,循循善誘讀者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或國際經驗中逐漸茁壯。

  雖曾在海外飄盪,不知不覺中也的確習慣了台灣這塊舒服的舒適區:電視報紙幾乎看不到國際新聞,就算有,也被充滿偏見的主持人把持。

  近來直接看原文書的機會越來越少,說來慚愧,我不斷找「不容易買」、「太花時間」等理由來看翻譯本。

  遇到這本很對我脾胃的書,我還特別去找了原文書來看,兩相對照,相映成趣。雖然沒有把握是否提升了文化智商,卻的確重拾了面對異質文化的信心及興趣,秀才雖不出門,「風檐展書讀」卻有「天涯若比鄰」之趣。

*

【《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圖解.案例.策略.實戰》推薦序】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Data? Big Brother?

文/劉奕成

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圖解.案例.策略.實戰

  幾次水淹台北城的磨難後,我失去了童年生活的真實紀錄,只剩下漫漶的孩提記憶偶然靈光乍現。

  少數依然時刻鮮明的往事,就是跟著從事工程的父親,隨著工地東搬西遷。

  當父親參與建設北迴鐵路,我隨家人在太平洋海濱卜居一段時日;四、五歲的年紀無所事事,每天看著雲、望著海,臆測目光遠處僅如沙粒大小的人影,到底在做些甚麼?

  有時散坐海岸終日看著海浪拍岸,彷彿爭先恐後向上;抬頭望著天空風動雲湧,彷彿爭先恐後向下。

  直到現在,還會被夢中海浪衝擊礁岩的聲勢驚醒;從童騃時我便體會到:無垠的天空,給人遼闊的想像;深邃的海洋,擁有世界上最巨大的力量。

  後來搬回市區上小學,家中長輩俱皆忙碌且放任,因此我成天在外閒蕩,也偶在圖書館晃悠,看似有學問的人從書架上挑書;我也依樣畫葫蘆,找了本《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

  原因無他,書名只有數字,內容似乎簡單。花了一個下午瀏覽,還是看不懂,只記得書中說「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從此,我鎮日疑神疑鬼,總以為有人看著我。

  三十年後才發現,這不是開玩笑的,史諾登(Edward Snowden)揭發的稜鏡計畫(Prism),說明了像你我這樣的無名小卒,也在美國政府的通訊監控下。

  年歲漸長,我發現自己喜歡想像別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應該說,承認自己也很好奇別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貪看電影,滿足對想像的猜測與印證,偶而也喜歡幫朋友和慈善團體對發票,從發票上的明細想像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翻閱城田真琴所寫的這本書時,桌上正散落著書稿及發票,才赫然想起,這不就是「老大哥在看著你」?

  隨著所謂「巨量資料」(big data / 大數據)的一時風行,或許不一定是現在進行式,但是很可能是未來完成式。

  不論是當你我走在社區巷道時,無數個鏡頭以治安為由居高臨下監視錄影,或是網站上按讚、留言、分享,不得不承認「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甚至,即使我們足夠謹慎,沒有暴露身分,但是,分析專家已經從周圍的人或同類型者的行為模式為線索,猜想到你我的生活方式。不只是詳細記錄分析你我踩著蹣跚步履、從過去走到當下的每一步,還能預測到未來幾步路——沒錯!「老大哥在看著你」。

  翻攪過去的資料並不容易,但是隨著「巨量資料」的運用漸趨成熟,未來的影響難以想像。本書介紹的巨量資料,也稱為「大數據」或「海量資料」,是一種繼「資料採礦」(data mining)以及「雲端運算」(clouds computing)之後,最令人驚豔的時代趨勢;這本書雖短小輕薄,卻具體而微地描述了這些流行趨勢。

  在很多人還不曾聽過「巨量資料」之時,這個趨勢卻已經引起關注,世界知名的沃爾瑪(Wal-Mart)早就利用平均每小時可處理100萬筆資料,儲存了2.5PB之多的資料,從而進行「資料採礦」,擬定產品庫存與定價,對於陳列及倉儲的擺放,也有巨大的貢獻。

  在20114月收購分析社群媒體的公司Kosmix,進一步從資料中找出隱含的資訊、問題、價值與商機;比方說,從社群媒體的資料分析某一城市有許多人喜歡騎車,並且依此調整門市的貨物。

  真正運用雲端及海量資料最嫻熟的公認是Amazon,即使沒有登入帳號,僅在Amazon站內搜尋,Amazon馬上以「經常一起購買的商品」和「購買此商品的顧客也同時購買……」的方式,推薦你我其他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商品或書籍,而且往往能精準命中、搔到癢處;Amazon對消費者行為的了解,實在令人咋舌。

  這種「準確猜中你我在想甚麼」的準確度,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偶然的幸運(serendipity);然而,幸運並非偶然——其實,精準預測是由資料科學(data science)與商業智慧(BIbusiness intelligence)縝密運作的結果。

  當你我身處於強調「與其相信一個人的判斷,不如相信千萬人的巨量資料」的時代,身為決策者,已經不能只靠直覺或數字,更必須融合資料科學,從各種消費紀錄、社群網站的輿情觀測、打卡定位等資料中萃取價值,做為決策參考之用;也難怪,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成為「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行筆至此,我想起高中時期,由於對人類行為的好奇與執著,捨棄世間既定「男生就該念自然組」的傳統,選擇社會組就讀。

  卻在二十年後發現,原來,現在要了解人類行為,光是憑著五感觀察還不夠,必須從千萬人的資料中找出價值,還得要了解「礦」(資料採礦)、「雲」(雲端運算)、「海」(海量資料),這些都是屬於自然組領域的知識啊!

  當我看到這本書中提到「好奇心」的重要,覺得很有意思——原來,我對人類行為的好奇心,竟然就是當今資料科學家必備條件之一!也讓我對於當年的決定終能釋然。

  話說回來,說也奇怪,每次談到巨量資料,腦海中便突然出現卜居太平洋岸的童年。

這些冠以自然之名的行為科學分析,真的就有如當年看海的日子;最重要的就是下方的「海」——巨量資料,和上方的「雲」——雲端,就像自然界一樣,無邊的海洋水氣蒸發,上到雲端,累積轉換足夠的水分,便天降甘霖傾瀉而下,滋潤眾生。

  然而,當所有人一呼百諾,簇擁著「巨量資料」招搖過市時,耳聰目明的先知早就知道:其實巨量資料仍有其侷限性,很多事情其實還是分析不出來的,甚至於有更多的情況下,巨量資料其實有其傷害性的。

  這本書的作者,便是先知之一;書中除了張揚巨量資料的可能好處,也對巨量資料提出質疑,有時也提出解答。

  以本書第六章為例,不但具體針砭巨量資料可能觸及的隱私問題,同時也明確指出使用巨量資料的原則,例如「引進刪除過去個人資料的權利」以及「尚未明確取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禁止處理個人資料」等做法。

  不過,可取但可惜的是:本書也介紹許多法令的要求,但是因為是日本法令,我們只能望洋興嘆。

  本書也藉由2009年「Raw Data Now!」的呼喊,披露了政府機關只會窖藏資訊,卻不懂得分析、也不願意公開的窘境,其實,台灣的機關企業也有類似的狀況,許多組織買了最貴的資料庫系統,號稱進行資料採礦,其實只是把資料窖藏在資料庫中,說穿了就是「坐在黃金堆上的乞丐」。

  未來,從資料採礦再跨大步到巨量資料,除了本身的資料,還可以加上公開資料(open data),並且資料也將更即時,更有影響力。除了自以為是亂找一些資料配對,還需要對行為本身有更多的了解,才能讓巨量資料發揮效果。

  真正令人激賞的,是作者開放的胸懷。他說:「誠心建議握有原始資料的企業或資料整合公司,不應只在所屬業種之中劃地自限,而應以廣闊的視野、不受業種設限的態度,制定資料運用策略。」唯有如此,才能讓巨量資料走上坦途。

  未來這段時間,所有從事行銷或商務的人,都將會遭到「巨量資料」淹沒,在載浮載沉之間,我推薦這本書當作你我的浮木,讓我們面對資訊洪流(data deluge),卻依然能一窺堂奧。 

  如今想來,童年時在太平洋岸看到海天一色、自然寫意的風景,就像是當今「雲端」與「巨量資料」的隱喻。雖然到目前為止,巨量資料並不是所有問題的解答,但是,設法找出資料中的價值進而預測未來的商業智慧,才是未來商戰致勝的關鍵。

【《放膽做決策》推薦序】深思熟慮、付諸行動、力求改變 

文/劉奕成

放膽做決策+V型復甦的經營

  在企業工作多年,一直在心中揣想:創業和改造企業哪個比較困難?這顯然是個永遠不能比較的問題。

  這本書至少說明了改造的困難,尤其是當你空降至一家正在衰退的企業,不僅要去除企業員工對空降主管的質疑,說服他們為你賣命、達成目標;而且,一個錯誤的決定很有可能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

  因此,在做決策時需要深思熟慮,不能貿然行事。但是,更重要的是:創業和改造企業都需要執行力,就算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還是要行動。

  深思熟慮、付諸行動、力求改變,而且,當下就要改變,不但是最近政治領袖挾以當選的法寶,更是手中握有一副好牌,卻不知道怎麼出牌的企業主,可以汲取的寶貴經驗——而那口井,就在這本書中。  

《Curation策展的時代》推薦序】人人策展、人人是伯樂──揭開數位策展時代的序幕

文/劉奕成

Curation策展的時代

  常常浮潛於電影、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活動中,認識許多有趣的人。有一天,突然接到電話詢問我是不是前輩藝術家郭柏川展覽的策展人

  我笑笑回答:「那真的只是同名同姓。」

  有一位藝術家說:「如果你真的去當策展人,也不會讓人意外。因為,你發掘了不少導演、編劇還有藝術家;其實,你早就是個策展人了。」

  坦白說,在我心目中,「策展人」有著很崇高的地位,雖然我在TEDx Taipei的活動中擔任過策展人,但是離我認知的「策展人」標竿,還有好幾光年的距離。(按:TED的三個字母分別代表科技[technology]、娛樂[entertainment]與設計[design],是一個跨領域的智庫、對話的平台,以及實現創意的舞臺。其魅力在於每一位發表者以十八分鐘的演講發表演說,成為科技、創意與新知的重要來源。二○一二年四月,本文作者參與TEDx Taipei策展,並以〈小文藝復興及微型創業〉為題發表演講)

  要了解「策展人」,要先對Curation(策展)這個字有所了解,這個字源出於拉丁文,是保存、保護之意。Curation的字源譜系中,最常被使用的字是Curator(策展人),原本是指稱在保存文化遺產的機構,像是畫廊、圖書館或博物館,負責蒐集文化遺產,並為觀賞者解說這些文化遺產的人。

  但是,Curator這個字以「策展人」的雅稱,在台灣逐漸為人所熟知,歸功於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當代藝術就是「觀念藝術」,「策展人」除了選擇展品之外,更費心安排展覽、撰寫材料,希望能傳達創作者的理念,「策展人」的地位,由此更顯舉足輕重。

  於是,「策展人」似乎比「策展」更常被提及。

  好的策展人,就如同好的電影製片、餐廳經理一樣難尋。策展人、製片人與經紀人並非創作者,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中,藝術家、導演、大廚才是真正的創作者;但是,在創作及展演上下游整合的現代環境中,策展人、製片人與經紀人更成為不可或缺的資源整合者。

  當數位時代轟轟然來臨,策展的意義更廣了,自然衍生出Digital Curation(數位策展)等蔚為風潮的新字。時自今日,如果向谷歌(Google)大仙求教Curation一詞,十有六七指的是數位策展。

  而這本由佐佐木俊尚執筆的小書,就是從傳統意義的策展,一路迤邐到「數位策展」,連原先僅有卻已模糊的實體與虛擬的界限,也被無心撞破。

  傳統上,「策展」只在解釋說明原創者的觀點,但是在數位時代,「策展」除了過濾資訊,還要「賦予」觀點,找出脈絡,因此策展這件事,已經不再是協助觀賞者了解創作者的創造脈絡(古代文物的策展),也不只是進步到了解創作者的觀點(當代藝術),更進一步由策展人賦予創作者原先不經意的自我揮灑更多的觀點意涵。因此,策展人在數位策展時代,可說是已經參與創作本身。

  因此在數位時代,策展人已經從以往漫步在雲端,不著痕跡的翩然出現在你我周圍,只要您在內容領域能夠獨具慧眼,像伯樂一樣找到具有潛力卻尚未發光發亮的千里馬;或者你是創意發想者,善於「重組價值、重新定義商業模式、賦予新的意義」,或者你是神槍手,深知如何「一槍命中」,針對最重要的目標族群做到最準確的訊息到達;那你就是「策展人」。

  在我微小卻有趣的生活實踐中,二○○七年,我在《海角七號》籌拍期間,就看到了魏德聖導演隱隱發出的光芒,廣義上來說,就是策展人。二○一二年四月,從《小日子》雜誌創刊起,我們不經意地進行了紙本的策展,讓渴望想過理想生活的閱聽者,尋得應許之地,這也是策展人。在這個名為《小日子》雜誌的平台上進行策展的過程中,我們「從資訊汪洋中篩選、加值、傳播、分享」,並且針對目標族群精準地做到訊息到達,把資訊確實送到有需求者的眼前,這是傳統意義中編輯的工作,也符合目前對於策展人的定義。

  所以在這個年代,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只要你有眼光,有觀念,都可以在生活中小小實踐,或在專業中大顯身手。翻開這本書,尤其是第三章,你的世界將為之顛倒,你我從傳統的觀影者,得以搖身一變為策展人。雖然口氣大了點,你我皆不寂寞,這個時代,人人可以為伯樂,人人可為策展人。

【《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即將被顛覆,新能源與商務、政治、教育的全面革命 》推薦序】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我們的未來 

文/劉奕成

第三次工業革命

  仰躺在IKEA的沙發上,我放縱雙腳晾在冷鐵冷玻璃鑄成的茶几上,茶几上散布著這本書的英文原稿、手機、iPad、Padfone,筆記型電腦Laptop在我的肚皮上努力找尋平衡,成了毛毯型電腦Belly Top。

  我用雙肘硬撐著書稿,但是書稿就是愈來愈接近我的臉龐,我的思緒卻隨著書名「第三次工業革命」飄得愈來越遠,想像著:我周圍的這一切舒適慵懶,在三百多年前「工業革命」發生之前都不存在,連公認最具想像力、創造力的達文西,也想像不到。

  「因為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他們的未來」的鬧鈴聲,驀然把我從睡夢中驚醒。

  這首有點年紀的歌曲,曾經在年輕的時候,激勵我們朝著夢想前進,夢想碎裂了,歌聲還在。這數十年間,世界整個改變了。

  改變或有形或無形,但碩大無朋。中國人總是津津樂道自己的「四大發明」,不但源遠流長,而且歷經工業革命仍穩如泰山。

  但這些年來四大發明,還不都面目全非了?「紙」已經不再僅只是紙,各式顯示器漸漸取而代之;「羅盤」則被衛星導航GPS指引到歷史博物館安享晚年;「火藥」我不想多談;連原本被公認鐵板一塊的「印刷術」,也搖身一變,以令人歎為觀止的「3D印刷術」出現在最新的舞台上。

  三百多年前「工業革命」的誕生,顯然不是生產技術進步,從而提供市井小民便利生活這麼簡單,隨之而來的資源重分配,更是資本主義以及許多政治、社會革命的濫觴。

  從此之後,壟斷資源的資本家,往往比皇親貴族更具影響力;弱勢者的哀鳴,即使經過了數百年此起彼落的運動依然微弱不堪。再經過大多數人未曾聽聞、聽過的人也未必認同,主要是以電力、電訊以及內燃機等改善實體及虛擬交通為內涵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現在居然已不知不覺來到了第三次。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定義言人人殊,連名字都有好幾個,不少人偏好稱之為「新工業革命」。

  不過,大致是以數位化製造、新空間概念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應用為核心。對於位居地理邊陲的台灣來說,最大的吸引力,在於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啟了資源重聚又離散的時代,這看似微小的改變,讓遠處微弱的呼喊,可能在世界中心產生回響。

 安迪.華荷(Andy Warhol)在1968年莫名其妙的預言:「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遠近馳名(world famous)十五分鐘。」在原本籍籍無名的南韓歌手PSY透過網際網路在國際舞台上聲名鵲起之後不證自明。在資源重新離散的時刻,值得我們認真想想、認真做做,因為這次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我們自己的未來。

  我誠惶誠恐的推薦這本書,除了之前絮絮叨叨的種種,更因為寫下這本書的人,是我在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老師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他統整了原本紛歧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意涵,同時像傳教士一般在歐洲實踐自己的理想。

  他與另一本書《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作者Chris Anderson(《Wired》雜誌總編輯),並沒有真正發明或創造什麼新工具,但就像一般人談到工業革命會想到瓦特與蒸汽機一樣,未來談到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些思考者也會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幾個人,但這正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最迷人之處:思考或概念上的發想,就能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傑瑞米.里夫金在本書中揭櫫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五大支柱,除了傳遞「永續」的概念,更以「區域性」的合作概念,取代「集中化」的資源資本托拉斯概念。除了資訊流顯然已經具備網際網路的雛型之外,金流、物流、電流甚至於「人才流」以及「思考流」,都將在下一階段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發展中樹立里程碑。

  這個趨勢在歐洲、中國都已經激發了轟轟烈烈的討論與實作,只是還沒有在已經「邊緣化」的台灣引起足夠的迴響,即使2012年國家科技會議選擇物聯網為討論主軸,但時過境遷,火點了,水沒滾。台灣依舊在,只是夕陽紅,所有討論都付笑談中;我們還不如就翻翻這本書,看看別人已經做到什麼程度了。

  對於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這本書還有一個最值得閱讀的理由,本書最後一章是〈工業時代的終結: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揭櫫了「活著是為了遊樂」的概念。這就是Jeremy Rifkin的可愛之處,因為他向來不受傳統觀念羈絆,於是近七十高齡,還能時時有差異化的想法。不過我也很想狗尾續貂,加上「不僅僅」三個字,讓「活著不僅僅是為了遊樂」這句話躍然紙上。

  在世界遺忘台灣的此刻,我們除了依然好整以暇、享受人生之外,也該向已經捉襟見肘的時間水庫再偷點時間,好好看一下這本書,把握人類歷史發展迄今,差異化的思考與觀點最有機會散發影響力的時刻。

  讀著這本書時,我彷彿聽見佛洛斯特「森林裡有兩條路,我選擇人跡罕見的一條,於是有了截然不同的風景」的詩句在耳際琤琮作響。且讓我們翻開扉頁,恣意體會,「因為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我們的未來。 

arrow
arrow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