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阿德勒,再也沒有做不到的事
文/經濟新潮社編輯林昀彤

  法國作家兼記者麥雷(Phillipe Mairet)對阿德勒學說知之甚深,他曾如此評論,只要世界能善用阿德勒的貢獻,而且不走火入魔的話,我們將樂見阿德勒成為「西方的孔夫子」。⋯⋯

  而小編在編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的過程中,也頻頻喚起對「子曰……」的記憶,重拾《論語》捧誦之後,對於兩千年前的孔子與二十世紀的阿德勒,竟有如此相似的人生智慧與生活之道,讚嘆不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子曰是:「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翻成白話是:「只要我們願意走在人生的正途上,沒有做不到的事。」這跟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任務與核心宗旨著實不謀而合:

「引導人們回歸有益的生活,培養關懷他人的社會興趣。」
「人,沒有做不到的事。」

  而阿德勒本人也跟孔子一樣,都以「人」為出發點,用一生觀察並剖析「何而為人」。雖說是八十多年前的書了,部分觀念與現代的認知有所落差,但阿德勒對自卑感的解讀,他的不完美哲學與人性省思,看似簡單卻底蘊深厚,值得我們慢讀咀嚼……而本書的內文頁面也特別設計「阿德勒語錄」穿插其中,讓讀者能有暫停尋思的機會。

  阿德勒指出,人的「人生風格」在四、五歲就由「原型」決定好了。一個人之所以會「走偏」,小至裝病不去上學、大至殺人放火,都在於那人只在乎自己,缺乏正常過生活的「常識」,也缺乏對他人、社會的關心(即「社會興趣」),故而人生目標設定錯誤,走上了毀滅的不歸路。
  

  阿德勒也說:「自卑感,人皆有之。」自卑感無法根除,也毋須根除;自卑感不僅是刺激人們向上發展的動力、成功的基石,也能讓人萌生勇氣。然而自卑感太過強烈,就可能衍生兩種副作用(即「補償作用」)──「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所幸,阿德勒也提供了因應之道。人生好壞,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心轉路也轉,只要轉到正確的方向,就能收穫美好的結果。

  透過本書,你將有機會與大師對話,也與自己對話。或許你也會跟小編一樣,彷彿患了「阿德勒後遺症」,每每自己遇到了複雜難解的習題,或是看到了人神共憤的犯罪事件、描繪扭曲人性的作品,就忍不住用阿德勒的方法來分析一番,探討「果」背後的「因」,深入自己與他人的內心深處,正視一切並啟動勇氣,寫下或改寫自己的故事與人生。

2

arrow
arrow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