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轉貼金石堂2013出版風雲人物 及 最具影響力的書, 值得一看.

http://www.kingstone.com.tw/event/1312_a105/people.asp?actid=a1312105&OptName=2

http://www.kingstone.com.tw/event/1312_a105/topbook.asp?actid=a1312105&OptName=3

 

                      2013金石堂出版紀事:出版風雲人物暨最具影響力的書  文/編輯部

2013年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與「十大影響力好書」頒獎典禮結果公佈!今年同樣針對媒體、出版人、作家及讀者發出年度票選問卷近千份,並根據有效回覆票選單及推薦理由,透過公開公正的決選過程,評選出2位「年度出版風雲人物」,以及10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

投身出版三十多年,尖端出版執行長黃鎮隆先生,引進多部膾炙人口的漫畫、小說作品風靡全台。《島耕作》從課長一路升遷陪伴五、六年級生的成長回憶;《暮光之城》的吸血鬼奇幻愛情創造七、八年級生的青春進行式。尖端出版引領的青春夢想跨越台灣世代,面對網路資訊、生活娛樂的多元挑戰,黃鎮隆先生求新求變,持續出版最貼近生活的各類叢書,獲選為「年度出版風雲人物」。

台灣文壇的重要散文大家簡媜,文學創作題材豐富多元:親情教育、女性作品、歷史社會寫實,生命意義...。寫作28年的第29號作品《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寫老年,以人生終點為題體悟生命當下的真善美,釋放內在被禁錮的老態苦楚,用愛勇敢照亮了就在眼前卻前所未見的溫暖世界,獲選為「年度作家風雲人物」。

2013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為──《大唐李白》、《公東的教堂》、《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羊毛記》、《行為的藝術》、《耶路撒冷三千年》、《脆弱的力量》、《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晚熟世代》、《發現天賦之旅》等十本,每一本都是啟發讀者的重量級好書。

 

年度出版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尖端出版執行長黃鎮隆

「村落產業已被毀,卻沒有東西可代替被毀掉的工藝。」
1930年,甘地,獨立宣言。
如果學生從早到晚關在學校,帶課外書上學卻要受罰,那麼教科書就是全國長期而持續的反閱讀鎮壓。
如果青少年需要神話、神秘輝煌命運、流浪、叛逆、冒險、戀愛,卻會從床底被搜出來燒掉,那麼家庭就扮演了秘密警察而不自知。我們不知何謂文化。以為文化是黨國正統、翻譯經典,不知道文化首先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想說、想做的,做到最好時便成了藝術。那不可告人的可恥嗜好,原本尊貴無比。
轉型正義遲到但終於降臨。祝賀漫畫、小說、生活叢書的工藝復興運動,和它辛勤慷慨的父親:黃鎮隆,他堅持生活本身即是藝術,讓一代代青春靈魂浸透了感動,即使疲憊臉龐也在苦難中發光。
反抗的鬥士,祕密的英雄。你的勳章既無珠寶也不由權勢頒贈,而鑄在讀者心上。

 

年度作家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知名作家簡媜

老年是台灣最大的監獄。百萬個無辜囚犯,曾經慈愛,曾經勤奮,曾經有過愛與被愛的半生;如今,公寓隔離監禁,關到行屍走肉,意志全消,整天聽著爛節目轟炸,幸運者和語言不通外傭相依為命。還好有簡媜,以纏綿親情、智慧悲憫,痛切奮筆,為沉默老人上訴黑獄冤屈。
老化的痛苦,不因貧病孤寡,來自資源歧視,賺走青壯勞動紅利卻棄老不顧,軍公教退撫福利排擠了全民養老基礎建設,卻將過勞和內疚加諸照顧者-媳婦妻女。
她啟發我們領略老年身心靈需要,如果將來我們不願去服那徹骨寂寞的無期徒刑,她給了讀者機會,去拆掉監獄圍牆,把老人原該享有的親愛美善還給老人,把成長、自由、滿足還給生命。
從未有一種悲傷如此溫暖,因為簡媜的愛,為我們勇敢照亮了就在眼前卻前所未見的新世界。

 

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獲獎理由

《大唐李白:少年遊》

一位魔法師的天真學徒,目睹貧窮黑暗,雖然嚮往當大政治家,自己限於出身,無力拯救社會。卻不知道老謀深算的師父,已將他捲入一場龐大宮廷政治實驗。由歷史剖析人性的扛鼎鉅作。

《公東的教堂》

瑞士神父奉獻台東,照亮我們否認的黑暗:偏鄉家貧養不起孩子,神父找到資助,連夜上山去找家長,回來哭著說十個孩子已賣掉了九個。神父的改革,就是將別人爸媽當成自己爸媽來尊敬,將別人孩子當成自己的來疼愛。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生命最痛的省思,最美的領悟》

每個嚇唬孩子「當藝術家會餓死」的父母,靈魂深處都有個飢渴的藝術家,苦候生命覺醒相會。小野教我們看見,餓死藝術家的不是世界,是自己屈服於壓抑。他以溫暖無畏信心,解放我們的天賦。

《羊毛記》

蕩氣迴腸的情詩,精采絕倫的政治寓言。階級隔絕,資訊不通,我們都受螢幕影像所操縱,獨裁者進化為幕後控制全局,仍有人願為愛冒死涉險。故事向每個反抗者宣告:做自己雖然寂寞,但永不孤單。這是為捍衛人性揚起戰旗的勇氣之歌。

《行為的藝術》

我們不相信自己能有多盲目,讀本書像看自己夢遊時被拍攝的影片般不得不信。沉睡偏誤:受試士兵看完宣傳片,都答不信;幾周後再問,反而相信。因為人還記得訊息內容時,已先忘記訊息來源是什麼,也就忘記來源可疑。在臉書上大量攝取新聞時,你會像吃東西一樣注意它壞了沒有嗎?本書睿智,幽默,發人深省。

《耶路撒冷三千年》

由豐厚歷史敘述中,紙頁升起徐徐展開千年古城聖殿、市集、生活、戰爭、詩歌與悲泣,瑰麗澎湃的立體劇場。綜合當代研究成果編織出族群、宗教與帝國強權衝突悲劇,令人讚歎。

《脆弱的力量》

我們相信要和每個人保持安全距離,隨時準備抽身,告誡自己「不要太相信人」,把甄嬛猜忌當成自律美德,渴望半澤直樹復仇快感,卻斷送了團隊合作、人生品質。本書以科學研究反抗無緣時代,傳授培育信任之道。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遇到破壞性創新,政治、經濟既得利益者,會極力抵抗,延續自己優勢。如科技園區已成國營事業,享盡優惠,外銷敗退便施壓台幣貶值,把競爭力建立在向全民課重稅。石破天驚,振聾發聵,停滯困境瞭解真相第一書。

《晚熟世代》

心理學家逼視台灣崩壞景觀,被富裕家庭過度保護囚禁的孩子,被貧窮家庭失能放逐的孩子,就是社會未來。我們總藉道德定罪、懲罰犯錯者,直到本書揭開他們內在艱苦療癒,我們才領悟,去愛他們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發現天賦之旅》

陳綺貞卅七歲那年說:「我今天開始退休。不為任何目的工作,不為錢、不為社會眼光,現在就開始。」高產值工作,來自熱情、自主。找到天賦,是台灣由低薪代工轉向高附加值創造的關鍵考驗。

 

黃鎮隆掌握出版流行尖端,讓青春靈魂浸透了感動  文/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為什麼是我?一個做漫畫和流行文化的出版社?」黃鎮隆很不解的問。
黃鎮隆和印刻總編輯初安民是好友,兩人到KTV必唱「小丑」互尬,如果出版有南極和北極,尖端和印刻就是,一個是青少年次文化第一品牌,一個是純文學第一品牌。有一天,初安民對黃鎮隆說印刻出了一套全集,要黃鎮隆幫忙想行銷招數,「我看你們的行銷都很猛啊」。

「什麼全集?」黃鎮隆問。
「木心」初安民答。
「你是在消遣我嗎?」黃鎮隆瞪了初安民一眼,兩人繼續喝紅酒。

這故事要畫出兩大重點,一是尖端「行銷很猛」。一是,有些書,尖端確實不會操作,不是尖端的菜,「既然這樣,我們就做我們擅長的書和雜誌,努力服務我們的讀者、通路商和廣告客戶」,於是在景氣低迷,而且還沒有低迷到底的2013年,尖端以「加大加量」的行銷活動keep了讀者,keep了一百六十人的大型出版社和營業額,這正是黃鎮隆所不解的,使他獲選為出版風雲人物的原因。

到尖端網站一逛,成熟的大人會產生一種進入異世界的困惑,這裡確確實實是少年男女的樂園,男孩從《Cool流行酷報》學穿衣,女孩每月等待《夢夢少女漫畫月刊》。第七屆浮文字獎開始徵稿了,以超高的二十萬和三十萬獎金獵取輕小說,培養新作家。原創漫畫新人獎,這是漫畫新人的超級星光大道。沒有出版社敢在八月辦一波活動,九月又辦一波,海報贈品不惜成本裝進捲筒裡,這就是尖端2013年為推動輕小說做的事,一方面保持動能,聚集書迷,一方面給讀者物超所值的售後務。

油電雙漲,食安風暴,加上時間被臉書掠奪,對出版人來說,這是很不快樂的一年,但景氣越壞,越要加碼行銷,每一本書都要在出版前做足宣傳,出版後做售後服務。決定勝負的已經不只是內容,「出版這件事」黃鎮隆說「不要只想內容,把他想成服務,從內容延伸出去的服務」。

更不用說還在動的《暮光之城》了,至今累積銷量一百一十萬冊的《暮光》系列讓黃鎮隆的名言「印書像是印鈔票一樣」飛上雜誌標題,那年尖端營業額逼近七億。日系驚悚小說《國王遊戲》全系列從去年風光到今年,銷售量已突破33萬冊。YA小說《生命中美好的缺憾》雖然沒有賣到預期的量,但是也有兩萬冊,在歐美翻譯小說急凍的2013年,這樣的成績已經算是九十分了。

至於書展和動漫節,當然是限量商品加簽名會全體總動員,兩檔下來通常可以衝出一年營業額的近百分之五。

所以尖端不只是一家出版公司,同時也是公關公司,廣告公司。如果要為國內出版社排名,尖端一定名列前三大。但黃鎮隆是「不小心把出版社做大的」。

32年前,黃鎮隆告別郵務佐的乏味人生,「誤打誤撞」被朋友拉進了「比較有趣」的圖書業,成立尖端出版。說「誤打誤撞」一點也不假,他愛看漫畫但從來不是文青,總是看不懂名著何以為名著,沒有編輯經驗,做業務也離離落落,經常收不足帳款。年輕時候黃鎮隆為了長高變壯瘋狂的打籃球、踢足球、游泳,夢想當攝影家或遊唱歌手,但他並沒有把這性格裡的三分瘋狂和浪漫帶進出版這一行,他看的是趨勢,是流行,思考在趨勢和流行之下,出版社可以做什麼,架構怎樣的組織平台和商業模式,「總之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他更沒有稱霸的野心,但「愛面子」「凡事求進步」,因為愛面子,求進步,不希望員工出去說尖端的壞話,只有努力向前,把公司變好變強壯。「營利事業登記證」,有時他會指著牆上那張紙叫理想過度發達的編輯看仔細,「不要忘了出版是營利事業」。正是這樣與傳統出版人不合的體質,沒有師傅的黃鎮隆在出版界的藍海闖出一片天。

如果以漫畫寫尖端的故事,從《東京愛情故事》《灌籃高手》《課長島耕作》《鬼太郎》到《黃昏流星群》,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成長的某個階段找到一本對應的,甚至成為生命的一部份的書。

但黃鎮隆一開始就知道不能只做漫畫,「公司只有一種產品鐵掛」,所以當黑金剛問世,手機門戶到達三百萬戶,他看風吹草動,下達指令要編輯做手機雜誌,這就是當年通訊行必需品的《call流行通訊》,起印量七、八萬冊,其中的「鈴聲編曲」後來單獨抽出來做,十萬本起跳。

從星座雜誌獨立出來的《心理測驗》也是十萬本的基本盤,電玩攻略呢?天量,「我們這一輩的出版人都經歷過美好的時光」。

流行如風,典範不斷轉移的科技是吞噬掉傳統的巨獸,經歷過美好時光的黃鎮隆,最瞭解十萬本的書一夕之間消失的那種衝擊,所以他得要很小心,尋求上壘,安打,但又必須避免業務單位主導,讓編輯因此過度保守。為了讓員工的努力被看到,尖端應該是出版業中唯一設有「最佳進步獎」的公司。

通常他只問編輯三件事:這本書有什麼地方不一樣?要怎麼推出去,如何做行銷?能講出個邏輯,就做。印量也是一大學問,印量下錯,可以讓一本書不賺反賠。

黃鎮隆唯一因為個人興趣而成立的書系,只有攝影,他不但給與編輯建議,更跟著暢銷攝影書作者黑麵外拍,既服務了讀者,也娛樂了自己。

小說,尖端則是繳了很多學費,渡過暗流,嗆了幾口水又浮上來,終於做到了日本本屋大賞的《推理總在晚餐後》,做到了傾國傾城的《暮光之城》,並確定有漫畫元素的輕小說的發展策略與方向。原來黃鎮隆設定拿下本屋大賞的每一本書,最後還是在版權費的競爭下失手,但他從中學會一件事──「凡是讓你賺到錢的書,都不是出高價搶來的」。

回頭看這三十二年,尖端的歷史,就等於一頁流行文化史,青少年次文史。流行文化、青少年次文化曾經、也許現在還是,是出版界的毒蛇猛獸,被書展從一館「驅逐」到二館,「這種也能叫出版嗎?這種也能叫書嗎?鬧哄哄,亂七八糟,沒有深度……」黃鎮隆不只一回被這樣的酸言冷語轟炸。

他沒有挫折,但遺憾,「不是只有經典才叫出版,為什麼傳統出版不能接受多元的價值觀呢?」

2013年的出版風雲人物,黃鎮隆認為最大的意義在於肯定出版的多元價值,以及尖端的團隊──一個沒有明星,只有合作無間的團隊。

但他不能停留在這裡,形勢從未有過的嚴峻,雜誌銷量兩年掉了三分之一,漫畫也嚴重下滑,輕小說、攝影書在過度競爭下正在泡沫化,黃鎮隆正在思考的是,能不能找到一種讓傳統出版的紙本書能夠獲利的商業模式,這需要架構新的平台,找到新的人才,在這條數位時代的滾滾巨流中,他相信石頭一定存在某個驚濤駭浪之處。

2013年出版風雲人物」得獎原因:

「村落產業已被毀,卻沒有東西可代替被毀掉的工藝。」
1930年,甘地,獨立宣言。
如果學生從早到晚關在學校,帶課外書上學卻要受罰,那麼教科書就是全國長期而持續的反閱讀鎮壓。

如果青少年需要神話、神秘輝煌命運、流浪、叛逆、冒險、戀愛,卻會從床底被搜出來燒掉,那麼家庭就扮演了秘密警察而不自知。
我們不知何謂文化。以為文化是黨國正統、翻譯經典,不知道文化首先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想說、想做的,做到最好時便成了藝術。那不可告人的可恥嗜好,原本尊貴無比。

轉型正義遲到但終於降臨。祝賀漫畫、小說、生活叢書的工藝復興運動,和它辛勤慷慨的父親:黃鎮隆,他堅持生活本身即是藝術,讓一代代青春靈魂浸透了感動,即使疲憊臉龐也在苦難中發光。
反抗的鬥士,祕密的英雄。你的勳章既無珠寶也不由權勢頒贈,而鑄在讀者心上。

 

簡媜用愛為我們照亮前所未見的新世界    文/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案頭的書寫生涯是寂靜的,但總是好奇地睜著眼觀看這社會的翻騰,作家是以靜制動的人,而且毫無疑問地,也是一個企圖從翻騰的災害現場搶救珍寶的人。不論筆下的珍寶是否被珍惜,書寫者的宿命總是走在墨水奔流的路上,而且依然是,獨自一人」。

一本書,觸摸到台灣老者的心臟,這是簡媜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今年最豐富、閃亮,也是最讓人心慌與沉痛的書。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生命是一個能量過程,就像一切能量過程一樣,生命在原則上是不可逆的,因此總是毫不含糊地向著一個目標邁進。其最終目標是靜止狀態,就是衰老,抵達的終點叫做死亡。

簡媜的寫作生命也像一條不可逆的河流,河流啟程於1985年《水問》,24歲新銳作家的第一本散文集,轟然一聲炸響台灣文壇,那一年,少年十五二十開始癡迷簡媜的小文青們,今天剛剛好站在50門檻的前後,張望之際,一本五百頁厚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重重砸過來,作者是為「那個簡媜」無誤。

世間沒有一種幻術可超越時間,那個昨日還在台大文學院寫下「春流的澎湃,淹沒不了岸邊的我,步步單音」,一身奇慧與靈黠的文學少女,與時間大法師交纏近三十年,專業寫作也近三十年,風花雪月配柴米油鹽攙苦辣酸甜,素顏不老,卻已臣服於基因披了一頭早發白髮。銀白髮的簡媜,動員了自身的經歷、透徹的觀察、龐雜的知識和文學的想像,以及為平衡沉重主題而加料演出的強力台味幽默──「像不像『大尾鱸鰻』?」她問。她對著將在2017年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像丟手榴彈一樣丟出一本難以歸類的書,26萬字的大江大海,出版社這樣解釋它:一本生者的「完全手冊」,老者的「百科全書」,病者的「照護指南」,逝者的「祈禱福文」。

為何在此時此刻?「因為我看到了!」簡媜回答。

作家恆常是對環境變化知覺最敏銳的動物,以一個作家加上不必朝九晚五的「業餘遊民」身分,進入簡媜眼中的街景真的不一樣了。從木柵住宅區出發的公車上一片白髮蒼蒼,沒一個比自己年輕,「想說以我的白髮拼一個博愛座都不可得」。市場的那條路經常塞車,因為推輪椅的老先生老太太多了,「三台輪椅就足以癱瘓一條通道」。清晨五到七點,或黃昏時刻的公園,被成群出沒的老人佔領,彷彿這地球上年輕人不存在。

完全健康的老人乃稀有動物,一身是病的老人,把整個世界關在門外,他們(或者說「我們」)「鉅細彌遺地敘述自己的病痛彷彿是全世界最受折磨的人」。

還有,兩年之內她參加了21場告別式。眼睛所見佐以官方公佈的統計,2017 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飆升至14%202520%,「憑什麼我們的社會擋得住老化的浪潮?你我做了什麼?政府做了什麼?」她著急著大家的看似不著急,毫無準備,走一步算一步。

就這樣「自然工法」的老去反正生命自會找到出路動盪終會趨於平衡,人類也不會滅絕不是嗎?但事情不是這樣的,簡媜眼睜睜看到,當人類餘命翻了一倍,老,它變成一個全新的階段,不是樓梯又下了一階這麼回事,特別是當過去的身體不再能自由使用,簡直就像從懸崖一步墜下,她根據老化現場剝出一層一層的真相,得到結論:「老,真的動搖國本,也動搖家本,沒有儲存,沒有規畫,逃避而不面對,當問題來的時候,就是災難」。

因此她決定寫一本以生老病死為主體結構,但又不僅僅寫表面的生老病死的書,那是五年前。前面四年她閱讀、蒐輯資料,出入於生老病死的人生現場,光筆記就記滿了四本,待畫出架構後再埋首疾書一年,這一年恰好也是她人生最煎熬的一年,公公過世,婆婆生病,阿?失智、兒子考高中,她像個戰士,警報一響就提槍出去衝鋒陷陣,無事時蹲在戰壕寫作,抵達終點時,阿嬤漫長的人生也走到盡頭,趕回老家送走阿嬤的正是甫從書稿脫身的長孫女簡媜。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版本的人生,既是版權所有,簡媜想,也就不必欣羨有人坐鞦韆、撲蝴蝶,泡上一壺上等好茶才足以文思泉湧,「沒有人會要我這個版本的人生──如果你曾經在現場的話。」她命定的人生第一章以傷痕與眼淚寫成,無法刪除,繼之以開荒闢土的第二章,現在,進入第三章,五十歲,她知道,已經走到夠強壯的年紀,足夠迴身把記憶中那個啼哭的小孩解救出來。

當然有人會問:何以架構到如此龐大,非得要一次擲出一本其實可以拆成三本的書?

「既然要談,我就徹徹底底,一次性的談完」,她不喜歡分段、拆解、局部,不喜歡「×××三部曲」,生老病死如果像一頭藍鯨,那就把這尾藍鯨研究通透,從頭到尾鉅細彌遺重現,簡媜要的是「畢其功於一役」。但台灣社會接受一個文學家徹底探勘/書寫老年議題嗎?

「我們需要」,2013324下午的那場演講已經證明了。當天台北市立圖書館演講廳爆滿像影友會。簡媜隱藏其纏身背痛,乾脆俐索地上台,不講文學講「老年學」。她告訴聽眾,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長者,阿嬤、公公與齊邦媛老師,他們教會她年老時如何與疾病相處;她還以幽默口吻祭出陪伴老人的「三寶五條」。聆聽、陪伴和無論情況如何就只點頭稱「是、是、是」的牆頭草,此乃「三寶」。「五條」之一:戶口名簿總整理,陪伴老人細想這一生還有哪些遺憾、有沒有要還的願、待報的恩、想和解的人。之二:不要說出傷害的話。之三:做一個讓老人家信任的子女。之四:不要給臉色看。之五:要感謝家族中付出最多照護長輩的那人。

爾後她帶書走江湖,到了以前不曾去過的嘉義、彰化,面對一半以上不會出現在文學場合的面孔,不乏八十歲老者,最老的一位是九十歲,以為只有初老之人關心的議題,未料老人家自己親身出馬來了。

於是《誰在銀閃閃的方方,等你》讓文學書有了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功能,至今大賣十二萬冊,以書的屬性,後座力必定更強,持續更久,超越《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的三十八萬冊亦不無可能。但到頭來,簡媜認為,最大的意義反在於「透過書寫,我與自己對話,重新對自己的人生做了整理」,這也是她出發時未曾想到的,「老年書寫」背後的隱藏的,竟是她的自我清洗與修補。

2013年出版風雲人物」得獎原因:

老年是台灣最大的監獄。百萬個無辜囚犯,曾經慈愛,曾經勤奮,曾經有過愛與被愛的半生;如今,公寓隔離監禁,關到行屍走肉,意志全消,整天聽著爛節目轟炸,幸運者和語言不通外傭相依為命。還好有簡媜,以纏綿親情、智慧悲憫,痛切奮筆,為沉默老人上訴黑獄冤屈。

老化的痛苦,不因貧病孤寡,來自資源歧視,賺走青壯勞動紅利卻棄老不顧,軍公教退撫福利排擠了全民養老基礎建設,卻將過勞和內疚加諸照顧者-媳婦妻女。

她啟發我們領略老年身心靈需要,如果將來我們不願去服那徹骨寂寞的無期徒刑,她給了讀者機會,去拆掉監獄圍牆,把老人原該享有的親愛美善還給老人,把成長、自由、滿足還給生命。

從未有一種悲傷如此溫暖,因為簡媜的愛,為我們勇敢照亮了就在眼前卻前所未見的新世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石堂 2013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