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曾學仁/瑞士攝影
立洛克(Le  Locle)鐘表學校的學生,不只學技術,藝術史、製表歷史都要學;鐘表老師巴斯卡.儂維藍(左)和學生說明數百年前的製作者及所用的技法、零件,再教學生將受損的骨董鐘修復。
特派記者曾學仁/瑞士攝影
瑞士經驗瑞士聯邦經濟及教育、研發部的國際事務處長茅若.莫如茲:國家對教育的要求就是「品質」。
特派記者曾學仁/瑞士攝影
瑞士經驗日內瓦工商會總會國際貿易處處長菲利普.梅耶:不努力工作的人,才是一無可取。

今年六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年度世界教育概況中,特別點名讚賞瑞士技職教育;歐盟的兩個旗艦型研究計畫,都被瑞士的大學奪走,瑞士人用精巧的雙手、大量投入研發的金頭腦,建立起瑞士的品牌保證,推動國家不斷往前進。

走進瑞士,從政府官員、議員、企業界、學界,甚至在街上隨意跟人談到瑞士的教育,每個人都只有兩個字形容:「品質」。相同的論點還包括:瑞士很小、沒有其他資源,只能靠人力。

用心栽培下一代 全國共識

如何用教育培養出優秀的人力?瑞士聯邦經濟及教育、研發部的國際事務處長茅若.莫如茲(Mauro Moruzzi)表示,國家對教育的要求就是「品質」。

伯恩職業技術學校負責人莉塔.厚澤(Rita  Holzer)則說,不斷培訓新人才,是瑞士的中心思想;「不管是國家還是私人公司,用心栽培下一代,是大家的共識」,這是瑞士能維持競爭力的關鍵。羅技公司的資深經理馬克辛說得直接,瑞士的研發是全世界第一,「當一個國家沒有其他資源時,只能靠人才」。

不過十幾年前,瑞士因為大學數量少,全國只有二成至三成的學生選擇一路念書直上大學,經常被周圍其他國家取笑「學制落後」;在OECD的評比中,常因大學、大學生數字不多而被點名有待改善。

學校結合工作 歐盟也讚揚

OECD在今年最新公布的教育概況,特別點名瑞士和德國、奧地利等重視技職教育的國家,青年失業率都較其他會員國低;對瑞士強力支持中學及技職教育、讓學校與工作能完美結合的作法,OECD和歐盟近來頻頻讚揚,「足供其他青年失業問題嚴重國家的參考。」

莫如茲說,現在瑞士的教育制度引來許多國家重視,讓他感到很驕傲。瑞士境內只有兩所聯邦大學、十所邦立大學、七所應用科技大學,二○一二學年度,大學生總數不到十四萬人,加上科大及師範學院學生,也僅廿二萬兩千多人,其中有二成多是外籍學生。

技職所設科系 各邦可自主

由於地方高度自治的傳統,邦立大學、科大或技職學校要成立哪些科系,全都交由各邦決定;根據各邦經濟發展主軸的差別,每個地區的學校自然發展出不同特色。

以巴塞爾(Basel)大學為例,這是瑞士最早成立的大學,十九世紀因為尼采在此任教多年,是阿爾卑斯山區的文人主義重鎮;現在的巴塞爾是化工、醫藥產業中心,廿世紀以來,巴塞爾大學的教授是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常客。

另一方面,瑞士社會普遍概念是:選擇技職並不代表能力或未來發展會比大學生差;對瑞士人來說,身懷「一技之長」,比念大學更重要。因此,三分之二選擇技職的瑞士人,用扎實的技術與服務,撐起瑞士的經濟基礎。

教育制度 企業、工會掌權

技職教育的養成訓練課程,由學校、企業和工會共同決定,莫如茲說,企業和工會在瑞士教育制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企業想要什麼樣的人才,學徒該學些什麼,他們最清楚。

歐債風暴下,歐洲許多地區的青年被視為「失落的一代」,當西班牙、義大利大學畢業生超過半數找不到工作,連法國的失業率也頻頻創下新高時,瑞士的青年失業率,近幾年仍然維持在百分之三左右。

莫如茲說,瑞士的技職生,在校時便實地走入工廠,畢業後幾乎沒有人找不到工作,大學畢業生九成能在一年內進入職場。

讀技職或上大學 不分優劣

日內瓦大學副校長尹夫.弗路格(Yves  Fluckiger)進一步分析,企業對大學生的需求約三成,瑞士年輕人中約兩成五是大學畢業生,自然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相較於法國每年超過七成畢業生,但法國企業並不需要這麼多大學生。

日內瓦工商會總會國際貿易處處長菲利普.梅耶(Philippe  Meyer)形容,在瑞士,年輕人就算沒上大學,也不會被瞧不起,但如果是因沒一技之長失業,會被認為是一件不好的事。對缺乏天然資源的瑞士人來說,不努力工作的人,才是一無可取。

在火車上和剛從實習工廠下班的十七歲青少年班傑明(Bejemin)聊起來,選擇技職學校的他,和上大學的姊姊,在親友眼中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

技職、大學生薪水 沒差太多

班傑明十五歲進入技職學校,每周有三、四天在工廠實習,還有薪水可領,三年來不用花家裡一毛錢,還可存錢準備畢業時出國旅行,「如果只是念書上大學,對我來說什麼都沒有」,不到廿歲的班傑明語氣堅定地解釋自己的選擇。

在蘇黎世大學念醫學院的夏倫(Shannon)說,在瑞士,大學畢業生和技職生在職場的薪水不會差太多。在瑞士,沒有「一試定終生」這種事。技職學校畢業進職場後,持續再進修的人比比皆是。

畢業再進修 可享全薪公假

弗路格說,日內瓦大學一萬六千個學生,有一萬人是先就業後再重返校園。有人是下班後到大學進修,還有人是每周上班四天、周五和周末到大學進修,企業多半提供員工進修全薪公假、甚至有企業還幫員工付學費。

三十四歲的米勒.羅伯(Muller  Robert)年少時選擇技職學校,畢業後就在汽車零件工廠裡工作;後來又因為興趣去進修「如何領導別人」的課程,上完課後回到原來公司帶領實習學徒,現在他已是工廠技職實習生的指導老師。

想朝設計家具發展的帕克斯(Pascal),在技職學校和工廠學了四年木工,他說,瑞士的教育就是「品質的保證」,他以後要製作的家具,賣的也是品質,不是要跟中國的低價產品競爭。他學好基本功後,未來有需要再去讀管理學院,「瑞士教育制度很彈性,只要想進修,永遠有機會」。  

【2013/09/10  聯合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技職實力 撐起了瑞士競爭力 | 聯合新聞網 http://forum.udn.com/forum/NewsLetter/NewsPreview?NEWSID=8153540&PAPERID=1&IPADNEWSID=2275146#ixzz2f4janz7u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技職教育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