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3-05 02:04
  • 中國時報
  • 【陳建志】

     看了今年奧斯卡拿影帝的《林肯》,我很感動。雖然沒有很多感情對手戲,但卻深入當時多面向的史實。但我最大的感想是:美國政治人物的「演說家」傳統實在壯盛美好。不只林肯,片中其他每個政治人物也都能侃侃而談、流利鏗鏘、音韻盎然,即使生氣也出之以流利的口才,而不是像我們台灣政治人物的亂罵、三字經、片段、不講文法。

     蔣經國時代以降的台灣政治人物,都是以惡質演說出名,面對群眾不是支支吾吾、死氣沉沉的看稿照念,就是扭扭捏捏,說話片斷、不合文法,受訪時又如一隻悶葫蘆,吐出一兩個沒人知道的詞,戛然而止,叫雙方都尷尬。大多時候,他們講的話沒有內容,也沒有意義,彷彿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官場之道。那體態多半是縮著、被儒家捆綁的身體,沒有什麼身體語言、手勢,遑論眼神的接觸。

     歐美不同。在媒體上我們看到他們的政治人物在演講、媒體受訪時講的都是很漂亮的英語,態度大方,又講究文法,喜歡引用詩句。這是來自兩千年前的希臘傳統,他們的貴族讓小孩從小就接受「演說者(orator)」的課程,被訓練要上台演講,表達自己。孔子的禮樂射御書數,就沒有演講訓練。

     古羅馬的西塞羅寫了《雄辯家論》,是提升演說修辭的代表人物。他是個雄辯家,也是個傑出的政治家。他終生致力於整合希臘、羅馬的演說精華,提高演說修辭的水準,把演說和政治活動結合為一,也讓演說成為一種藝術。在西方,演說的傳統一再發揚光大,成為「沉默的東方人」無法優秀為之的一種技藝、一種思想。

     我們英文系很重視這個演說傳統,所以每年都舉辦林肯〈蓋茨堡演講詞〉朗誦比賽,既鼓勵學生學習這個「演說家」的傳統,也讓他們體驗經典名文的辭章之美。《林肯》裏的蓋茨堡演講詞,是兩三個小兵輪流背給林肯聽,可見當時人人皆能朗誦,亦知道南北戰爭為何而戰。其內容千錘百鍊,以詩的品質寫成的一篇名文,字字珠璣,氣勢一波湧過一波,如河海江流。講到為國捐驅的先行者,更令人淚下。

     我長年擔任這個比賽評審,眼看著每一年的大學生參賽者,肢體一年比一年開放,越來越有演說家的氣勢,心中欣慰─他們就是我們的未來,是能自由表達,進而文明的說話的新世代。

     再看今年奧斯卡,每個頒獎、得獎人的致詞都是那樣流暢有力,那都是要事先練習過的。像今年李安得獎的英文也比以前更流利自然。我們金馬獎的頒獎、得獎致詞,卻還常常離離落落,對不上線,事前也沒準備,讓整個大場面冷在當場。

     我鼓勵讀者們在看像《林肯》這樣的片子時,要多注意看政治人物如何演說,如何以生動的方式表達思想與情感。光是這個,就是台灣人要花很多年學習的了。(作者為淡江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作家)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03050000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