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卷說明,如何觀察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如何去解讀你的觀察所代表的意義。這有時是評量結果上的意義,有時候是人的言行背後的情緒的意義。就像開車需要看儀表板,管理專案需要看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怎麼用?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這就是「評量」。

在前言中溫伯格說明了何謂「第零級評量」、「第一級評量」、「第二級評量」。

而在「觀察」方面,不可錯過「觀察者的三種立場」:如何從自我、別人、情境這三種立場,來進行觀察。這個模型將會連結到第三卷中的「言行不一的人際互動方式」。

QB1058  

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第一級評量(第2卷)

Quality Software Management, Volume 2: First-Order Measurement

如果你的專案正在走向失敗,你看得出來嗎?
觀察,是一門科學。
學會觀察「發生了什麼事」,學好評量方法,是專案成功的關鍵!

要有高品質的軟體,就要有高品質的管理,因此你需要具備三項基本的能力:

  1. 具有了解複雜情況的能力,你因此能為專案做好事前的規畫,並據此進行觀察及採取行動,以保持專案能依計畫進行,或是去修正原計畫。

  2. 具有觀察發生了什麼事的能力,並且能夠從行動要有成效而且符合當時情況所需的觀點,來解讀你的觀察所代表的意義。

  3.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即使你會感到迷惘、憤怒、或是非常害怕,甚至害怕到你想要當場逃離並找個地方躲起來,但你仍然具有做出適切反應的能力。

  在第1卷《系統化思考》中所談的是第一項能力--了解複雜情況的能力。

  而在本書《第一級評量》要談的是觀察發生了什麼事的能力,以及去解讀你的觀察所代表的意義的能力。就像開車需要看儀表板一樣,管理專案要看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怎麼用?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這就是本書所說的「評量」。

評量為什麼很重要?

  因為,如果我們想做出高品質的軟體,就必須能對軟體開發過程進行控管。所以我們需要有可靠的資訊,而為了獲取這些資訊,我們必須知道如何進行觀察。許多軟體專案最後會失敗,大多數是因為「觀察上的失敗」所致。而評量就是「進行可靠觀察」的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

  第一級評量,就相當於那種「信封背面的」(或英國人說的「香菸盒背後的」)計算。這種評量大多是粗略的(憑經驗但無精確數據為基礎的)草圖,適用於「直覺式的預估工作」。坊間一般談評量的書,多是談第二級或第三級的評量,但是軟體工程經理人日常會碰到的問題,則必須仰賴第一級評量。

  本書以第1卷《系統化思考》所提過的「軟體機構的文化模式」為基礎,運用「薩提爾人際互動模型」將觀察的行為分解成四個簡單步驟,以確保你的觀察正確而適時。

  本書的主題包括:軟體文化模式;觀察的模型;讓產品和過程具有可見性;對品質的直接觀察;量測成本與價值;在失敗發生前就進行評量;言行不一的症狀;觀察者的三種立場;讓溝通、審查、需求做為評量的基礎;第零級評量;公開的專案進度海報;還有一些非數字的評量。本書有珍貴的圖表、心得、練習、各種法則與附錄,幫助讀者應用這本書。

  面對專案、產品、同事、客戶等等複雜狀況,你想學著關照全局,進而將你所在機構的文化向上提升,你需要「系統化思考」,也需要有「觀察發生了什麼事的能力」,有了正確的觀察才可能有正確有效的行動。

目次

致台灣讀者  溫伯格
導讀  曾昭屏
前言
序言:一個觀察模型

Part 1: 接收訊息
1. 為什麼觀察很重要?
2.  選擇你要觀察的事物
3. 讓產品看得見
4. 讓過程看得見
 
Part 2: 尋思原意
5. 詮釋的案例研究
6. 從觀察結果尋思原意有哪些陷阱
7. 對品質的直接觀察
8. 如何量測成本與價值
 
Part 3: 找出含意
9. 如何評量情緒上的含意
10. 如何在失敗發生前就加以評量
11. 準確的聆聽
12. 超評量
 
Part 4: 做出反應 
13. 化觀察為行動
14. 從移情作用的立場觀察
15. 處理大批功能失常

Part 5: 第零級評量
16. 由可量測工作構成的專案
17. 關於計畫與進度的溝通
18. 以審查做為評量的工具
19. 以需求做為評量的基礎
20. 開路先鋒

附錄A  效應圖
附錄B  薩提爾人際互動模型
附錄C  軟體工程文化模式
附錄D  控制模型
附錄E  觀察者的三種立場
註解
法則、定律、與原理一覽表
索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