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從系統的觀點來看霸凌問題,是很不錯的切入點,推薦參考。。 

  • 2011-04-04
  • 中國時報
  • 【顧爾德】

 

     學齡子女的家長們看到大幅校園霸凌新聞,一定憂心忡忡。校園霸凌不是新生事物,馬英九總統也說他唸國中時就曾目睹霸凌事件。有社會就有霸凌,校園霸凌是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的「偏差」行為。「偏差」加上引號,是因為其中不少行為心態,普遍存在於社會化較完全的成年人身上。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發現,國中發生校園霸凌比例高於高中職。國中是社會化重要階段,青少年開始脫離家長或老師主導,嘗試組織自己的社會關係,並建立社會遊戲規則。當多數「好學生」服膺於學校、老師主導的社會規範中,那些拒絕或被排斥於「正常」社會的「壞學生」,會想像或嘗試建構自己的社會組織與規範。若他們看到「正常」社會關係是威權宰制,也會把它應用在自己的社會藍圖中,而他是權威的中心。

     反抗社會權威的心態與行為幾乎發生在所有青春少年身上。隨著身心發育,他們開始覺得可以主導自己,也想掌控外在世界,他們學習運用權力、支配別人。開始離開父母恩庇的青少年們,要面對校園社會關係中的權力不平等,若無太多知識、金錢與社會地位(老師、同學的肯定),生物性力量是發育中的青少年很好的權力來源。

     多數青春少年都有過以語言、肢體對別人施暴的經驗,但這不一定稱得上霸凌。挪威學者Olweus定義霸凌是「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地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欺負或騷擾行為之中」。重複發生,代表這在校園這個社會已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期待這個結構性問題完全消失並不實際。兒福聯盟調查指出,校園最常見的霸凌是「關係霸凌」,這指同儕團體刻意排擠某一個人,讓他們失去社會連結而孤立於社群。問題是,每個社群都有排擠某些成員的現象。成人社會比較「有禮貌」(或虛偽),知道如何掩飾這種歧視;還在學習社會規範的青少年,也許會不知掩飾地排擠同儕而造成霸凌;受排擠一方可能無法接受不平等社會關係而深深受傷。要讓青少年接受社會關係不平等這個殘酷的事實,本身就是一個痛苦的社會化過程。

     教育部提出反霸凌方案多偏重法令宣導。有霸凌行為的青少年,多亟於掙脫成人設下的社會規範,法令宣導的說教能產生多大效果令人存疑。教育部也發公文給各學校,要「防制學生將校園霸凌與不雅影片上傳網站散布」,甚至動員替代役男早晚上網搜尋、通報。教育部首要考量恐怕是不想讓網友們張揚霸凌事件,引來媒體與議員關注。當手機上網已成青少年慣用的溝通與傳播方式,這種防堵行為事倍功半。網路時代,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社會網絡已形成,教育單位應正視此事實─你要教育的對象是群「數位原住民」,必須用新的方式和他們溝通、對其施教。

     校園霸凌是教育問題也是青少年社會化伴生的問題。假如這個社會充滿了不平等的社會關係,宰制、濫用權力是常態,當然會反射到青少年的社會想像。假如成人社會不是以人為主、尊重主體,你很難在校園內建構出這樣的社會文化。

     (作者為專欄作家)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40400251.html

延伸閱讀:

霸凌是什麼:從教室到社會,直視你我的暗黑之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