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今年是經濟新潮社的十週年了,自從2000年9月出版第一本書開始,十年一晃眼而過。

關於許許多多想要感謝的人與事,想記錄下來的感動,應該做一個紀錄。不知能寫幾篇,盡量做吧。

image

人月神話》(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niversary Edition )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就銷售的意義來說,它真的如同軟體界知名顧問Edward Yourdon所說:

「有些書,對於讀者和作者就像是年金一樣,可以年年分紅。《人月神話》就是這樣一本書......」

很神奇地,它每年再刷,和每一年新進入程式設計或專案管理領域的讀者見面,進而產生互動。

當然,這本書的特色,包括了它採取每一章以一幅畫或一張照片開頭,如曾昭屏先生所言「一幅圖勝過千言萬語」。我們可能會記不得書裡面的文字敘述,但是每當再看到這幅畫或照片,對照自己的經驗與心得,或許,也可以跟他人說說這一章的故事。

-------

回憶第一次閱讀這本書的第一章〈焦油坑〉(The Tar Pit),便被一開頭的敘述所震撼:

史前時期最駭人的景象,莫過於一群巨獸在焦油坑裡做垂死前的掙扎。不妨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看到了一群恐龍、長毛象、劍齒虎正在奮力掙脫焦油的束縛,但越掙扎,焦油就纏得越緊,就算牠再強壯、再厲害,最後,都難逃滅頂的命運。

過去十年間,大型系統的軟體開發工作就像是掉進了焦油坑裡.......

簡單的一個比喻,就將軟體開發的處境傳達出來,真是極壯麗的開場。也呼應了英文原版的封面圖。

MMM.jpg  

接著作者講述程式和軟體產品、軟體系統、軟體系統產品之間的差別,非常俐落地闡述出可能是一個程式設計者從新手到專家,所需經歷的過程。

接著再言簡意賅、充滿人性地提到寫程式的樂趣與苦難。

第一章結束。

我想,這真是美文。商管書籍要寫到言簡意賅已經不容易,英文讀來也頗富韻律感,文字極其適當地承載意義,真不簡單!

當然,譯者錢一一先生的用心,功不可沒。他隨後還翻譯了《與熊共舞》與《Peopleware》。

在整個翻譯過程中,一一兄與曾昭屏先生(他為我們翻譯了溫伯格非常具原創性的《顧問成功的祕密》、《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第一卷「系統化思考」及第二卷「第一級評量」,他始終鼓勵我,為我勾勒出軟體管理書籍的種種)、還有點空間的朱子傑、趙光正、蔡煥麟、陳盈學、李潛瑞幾位先生大家一起幫忙看稿,提供寶貴意見。(我還記得當時來往郵件之多......大家對於〈焦油坑〉的引言A ship on the beach is a lighthouse to the sea.譯法的討論,還有大家討論第八章Calling the Shot要翻成「預估」......)

結果,這本書集合了許多人的心血,最終還成了一部具有「概念完整性」的作品。

------

概念完整性(第四章主題),可能是我獲得的最重要教訓。

對於任何接觸到產品設計、系統設計的人,概念的完整性都該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而在多人組成的專案裡,如何能達成概念的統整性,一以貫之,這是極大的挑戰。

身為編輯,透過經驗也能看到,概念統整性時常是偉大書籍的關鍵。書要裡外一致,不能內文和封面各說各的,書籍要有清楚的定位。

說來簡單,但常常做得不好。

但是一本好書,會是概念一致的。

-------

如作者Brooks提到,《人月神話》這本書歷久不衰,除了軟體設計本業的讀者之外,還有來自律師、醫生、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的迴響與評論。

不知道台灣其他領域的讀者,有沒有從這本書讀到一些寶物?

 

arrow
arrow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