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高績效教練(25週年紀念增訂版)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關於本書

 

今日的企業界,史無前例地要求改變。傳統的商業文化無疑需要進化,這一點單從一些網路公司如何改寫了商業規則就可見一斑,也重新定義了組織和其員工之間的關係。這些網路公司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績效表現。過去的傑出大學畢業生,競相爭取類似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等績優公司的實習機會。如今,他們夢想充當GoogleAlphabet)、Facebook之類公司的實習生,因為這些組織做事的方法不同,更誓言要為員工打造精彩且有意義的事業旅程。這一點說明商業的下一步,是要讓公司與它的目的連結、與它存在的意義連結起來。畢竟,各行各業的存在,都是在滿足特定的需要,不是嗎?第五版《高績效教練》說明所有組織都必須採用新的模式的原因;教練(coaching)如何成為其核心要素;以及它如何能讓人員、地球環境與利潤達成「三贏」。

  我在1992年撰寫第一版《高績效教練》的時候,它是少數幾本教練專書之一,也是第一本討論職場上的教練方法的書,並為全球的教練實務寫下定義。更重要的是,本書激起了全球組織採納教練方法的渴望。不論運用教練方法的是經理人或教練本身,本書正是為這群讀者而寫的。本書的初衷是定義並制訂教練的基本原則,以免有太多初生之犢為了追求流行,而跳進教練這一行。有些人也許並未完全了解教練方法在心理學上的深度與潛在的廣度,以及它適用於廣大社會背景中的哪一個環節。若未掌握這些重點,他們很可能就會輕易扭曲教練的基本原則、應用、目的和聲譽。

  《高績效教練》已成為全球領袖、人力資源部門和教練學校的教練方法權威書籍。如今,市面上可看到許多精闢的教練叢書,為這個知識領域增添更多精彩內容,但大致上,我們都遵循了一套共通的原則。教練這一行以超乎預期的方式壯大且日趨成熟,而且在草創期所碰到的問題,也能以不失體面的姿態迎刃而解。我們在1980年代初期成立績效顧問公司(Performance Consultants)時,可說是歐洲少數幾家提供教練實務方法的公司;如今在歐洲,投入這個產業的公司上看1,000家,教練人數更超過10,000人,涉獵的領域更遍及商業、教育、醫療保險、慈善組織、政府機關,以及任何其他你想得到的活動。績效顧問公司的觸角,更延伸至全球40個國家。

  專業教練協會的數量也不斷增長,值得欣慰的是,彼此合作無間,而不是相互競爭。拜國際教練聯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ICF)和其他教練認證團體所賜,我們以非常盡責的方式,對健全的認證、資格審核、標準和道德守則達成協議並妥善監督。教練業已經從家庭工業脫胎換骨成為備受尊崇的專業,而且市面上也看得到數本相關的專業期刊。績效顧問公司旨在繼續引領這個產業,朝更專精的知識領域邁進。我把身為組織教練先驅的工作,交棒給我更年輕的同事之際,我承認我們的路仍然漫長,但可喜的是看到目前的成果,以及組織因我們而闖出更新的局面。對本書的最佳薦言是:全球已發行超過20種語言的譯本,其中包括日文、中文、韓文、俄文,以及大部分的歐洲語言。

  特別注意事項:不良的教練實務,會導致錯誤詮釋、錯誤理解、無法分辨新的或不同的觀念,或無法實踐教練的承諾。我寫本書的用意在於:排除歪理謬論,具體說明真正的教練實務,其中包括:建立教練基礎的心理層面、教練的用途,以及如何創造終極的領導風格,進行思慮周延的、有助於績效的行為。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25週年紀念增訂版(英文第五版),相對於前一版(英文第四版;經濟新潮社2010年版),其實改寫頗多,或許熟悉舊版的讀者會感到驚訝,畢竟目錄看起來就差異很大。但是在這個新版裡,確實對於教練(coaching)的實務範例,以及教練方法如何運用在團隊、組織當中、如何創造高績效的文化,都做了更清楚的解釋。

從這本書裡,我們不僅能了解coaching最原始的11教練形式,教練本人的傾聽技巧、提問能力,形成教練對話,促使被教練者(coachee)訂出目標、願意當責,培養其覺察力和責任感,並且別忘了後續追蹤、意見回饋,最重要的是學習。這些都是GROW模式的內在過程。因此一個教練式領導的組織,當然是一種學習型組織,並且擁有高績效的文化。這些在精神面上是互通的。

展望未來,企業必定是往員工自己設定目標、自己選擇的方向演進。這就是未來的路。讀者也可從中學到,教練方法與當責、精實系統、領導力的關係。在進階教練方面,更與個人的意義和目的的探索有關,或許也可以跟學習型組織、U型理論互相參照。

本書作者約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 1937-2017)已於20174月過世,此書剛好是在他過世前完成。他出生於英國,唸過伊頓公學,1960年代是專業的賽車選手。1970年代,他向提摩西.高威(Timothy Gallwey)取經,兩人之後也有合作;惠特默爵士進一步運用高威的「內心遊戲」概念,發展其方法論,除了用於運動比賽,更推展到企業領域。在此引述惠特默爵士的名言:

I am able to control only that of which I am aware. That of which I am unaware controls me. Awareness empowers me.

我只能掌控我所覺察到的事物。我無法覺察的事物卻掌控著我。

覺察使我產生力量。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得知,我們的一位作者過世了,他是《高績效教練》(Coaching for Performance)的作者約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1937年10月16日~2017年4月28日)。

John-Whitmore.jpg

約翰.惠特默爵士是將教練(Coaching)引進企業管理領域的先驅者。

 

「教練」的概念原本是來自運動界。二十幾年前,哈佛大學的教育學者及網球專家提摩西.高威(W. Timothy Gallwey)寫了《網球的內心遊戲》(The Inner Game of Tennis,中譯本《比賽,從心開始》經濟新潮社出版)、《滑雪的內心遊戲》和《高爾夫球的內心遊戲》等書,說明運動比賽的教練如何讓選手獲得最大的成長,表現能夠提升,建立自信心,、克服內心的障礙。

 

約翰.惠特默爵士的《高績效教練》(Coaching for Performance)1992年初版,開啟了企業界運用「教練」(coaching)這樣的領導、激勵方式,培育人才。這本書也成了「教練」領域的一部經典。

文章標籤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