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轉貼文章 (2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2010-03-20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7+122010032000432,00.html

         對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來說,全球經濟危機中最重要的時候是美國聯準會前任主席葛林史班在國會委員會上認錯,他過度相信自由市場的自我調整能力。卡納曼說:「他本質上是說我們所運行的體系框架是錯誤的,這句話從葛林史班的口中說出是很讓人驚訝的。」但是對於卡納曼來說,更重要的是葛林史班不僅僅把個人,而且把金融機構都看作是理性的。「這對於我來講,不僅僅是忽視了心理學,而且也忽視了經濟學。他太相信市場魔力,可以自我規範並會產生良好的結果。」

         From Kahneman's point of view, the most important moment of the recent economic crisis came when Alan Greenspan admitted at a congressional hearing that his theory of the world had been mistaken. "Greenspan expected financial firms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 because they are rational companies and the market is rational, so they would not take risks that would threaten their very existence," Kahneman says.

         三月分最近結束的TED大會裡,也有一場卡納曼精采的演講,叫做「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卡納曼是以色列人,當世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以認知心理學聞名於世的他,2002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在TED演講中他分析「經驗中的我」(experiencing self) 和「記憶裡的我」(remembering self),怎麼影響人的判斷與抉擇。

         我們有心智在兩個層次上運作,一是經驗,另一個是記憶。這兩者在人的決策過程中,扮演很奇妙的角色。你以為做決定、下判斷是依賴經驗,其實不是,你決定的關鍵,在於你對經驗的記憶。甚至,所謂的未來,也不過是一種被期待的記憶。

         We are of (at least) two minds: An Experiencing Self and a Remembering Self. In this recent TED Talk, Daniel Kahneman explores & exposes what makes the two of "us" so different. He asks: "What makes us give so much importance to our Remembering Self?" What's the role of each Self in making choices & decisions? "We don't," Kahneman asserts, "make choices based on experiences. We make choices based on our memories of our experiences." We even think about the future as anticipated memories, rather than experiences...

         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在聽交響樂,原本很陶醉,沒想到結束時,突然出現尖銳刺耳的聲音,破壞了整體聆聽感受。儘管享受的時間有20幾分鐘;最後那個一秒不到的聲音,卻是他對整個聆聽感受的記憶。感覺的好,或壞,無關於整體經驗,而是最後那一點記憶。我們的腦海裡對人生的每個有記憶的事件,所留下來的記憶,其實只有3秒鐘。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倒數第二段是重點......廢除死刑的積極理由

    2010-03-14

  • 中國時報
  • 【謝世民】
  •      死刑存廢在台灣已討論很久了,不論主張廢除死刑者提出多少理由,似乎都沒什麼用(雖然這些理由對國際多數國家的多數人民都具說服力),反對廢除死刑的民眾在台灣仍然是多數。反對廢除死刑者,有志一同,超越政黨、省籍、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宗教…。為何如此?

         從各種論述來看,這是因為反對廢除死刑者心中有一種非常素樸的、庶民的正義觀和道義觀:惡徒的罪行令人髮指,死有餘辜,讓惡徒活著由我們供養,不啻社會公然背棄了最基本的公平正義,若對他們寬恕,更是對不起受害者及其家屬。對他們而言,殺人償命是天道天理,而廢除死刑等於縱容惡徒、鼓勵犯罪、漠視受害人家屬的傷痛,因此他們很難想像為什麼有人會主張廢除死刑,除非說這些人根本就是邪惡、缺乏同理心、冷血、故作清高之輩,或者頭腦糊塗了,誤把惡徒的人權置於受害人及其家屬的人權之上。

         至於說生命的神聖性,對反對廢除死刑者而言,也不構成障礙,因他們認為,萬惡不赦的匪徒在為惡時,其實便已放棄「被他人以人相待」的權利,或者已不承認生命具有不可侵犯神聖性了,因此也無權要求他人尊重其生命的神聖性。他們甚至認為,當這些匪徒犯下罪無可赦的惡行時,他們便永遠失去人的道德地位了。

         在死刑存廢的爭議中,誤判錯殺無辜的可能性,時常被認為是反對廢除死刑者的罩門,因為沒有人能證明司法程序是完美的、可以絕對排除誤判錯殺發生的可能。然而,他們通常還是會堅持說,誤判機率是抽象的,但在許多案例裡,加害者是具體而確定的,改善之道在於不斷精進檢調司法體系查案和審判的品質,而不是因噎廢食、廢除死刑。再者,他們可能還會痛苦地指出,誤判錯殺的機率和風險,作為天道天理實現的代價,只要能降得夠低、而且不是源於檢警司法機關對於特定族群的歧視,那麼由全體人民承擔,並非不公平,而萬一在最嚴格的司法程序下還有無辜者被誤判錯殺了,那就像一個人遇上殞石或遭到雷擊一樣,最後只能怪自己的運氣欠佳了。

         個人推測,反對廢除死刑者之所以不認為誤判錯殺的可能性構成問題,主要還是因為那種素樸的、庶民正義觀和道義觀在起著作用:寧可錯殺萬一(當然令人遺憾),也不可放過罪該萬死的眾多惡徒。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2009-12-21
  • 中國時報
  • 【朱敬一】
  •      經濟學泰斗薩繆爾遜(Paul A. Samuelson)於十二月十三日病逝家中,享年九十四歲。薩氏是一九七○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七○年至今四十年間許許多多的諾貝爾獎得主之中,雖然人人有其見地,但還是有「大號」與「小號」的區別。我敢這麼說:薩氏是所有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中最大尾的一位。如果當今世上要列舉堪與薩氏相提並論者,恐怕只有艾羅(Kenneth Arrow)一人。在此文中,先讓我們看看薩氏的貢獻吧。

         學術貢獻 粗分四類學者

         我曾將學者對學術研究的貢獻粗分為四類:上焉者披荊斬棘,開拓出一條嶄新的研究道路;中焉者在前人已然闢出的道路兩旁墾植花園,讓道路看起來更壯觀、路人走起來更愉悅;而下焉者則是隨意走進路旁的一個花圃,拔起一朵小花再換上另一朵,自以為改造了花景,卻對路景路貌了無貢獻。第四類則是不入流的啦啦隊,只能在道路起點向外人吆喝,說此路是如何的深邃幽美,但自己卻不曾、不敢、不能邁上道路。

         一夫當關 獨闢數條大路

         所有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當然是開闢道路的第一等研究者。他們有大、小號之別,是因為其所闢道路有十線林蔭如北市仁愛路者,也有小徑短如北市常德街者。薩氏的貢獻若以闢路形容,堪稱開闢了六、七條仁愛路般的大道。一般人只能在眾多學門之中擇一深入,但薩氏卻是興趣廣博、處處留下令人驚艷的成績。

         古典的消費者理論以個人偏好解釋其消費行為,薩氏卻反其道而行,以消費行為反推個人偏好,還以偏微分方程導出其推論條件,給後世學者提供實證研究的絕佳基礎,這是大道一。薩氏對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中的要素價格與分工條件撰寫了一系列論文,幾乎是當代貿易理論的三分之一奠基者,這是道路二。薩氏對公共財提供率先提出理論模型,也是當代財政理論的開山始祖之一,這是大道三。薩氏對金融市場的效率理論推演貢獻卓著,即使頒他一座財務學諾貝爾獎亦不為過,這是道路四。

         不只如此,薩氏對於福利經濟學、人口經濟學、一般均衡動態等領域,也提出相當多的重要論文,這三個領域若要列舉最重要的開創元老,也絕對少不了薩氏的名號。最後,薩氏一九五八年的跨代模型,是廣大現代總體經濟文獻的模型建構基礎,雖然文章本身不是直接的總體經濟研究,卻衍生了上萬篇的後續總體論文。說他是經濟學「泰斗」其實是稍稍貶損了他的獨特性;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稱薩氏是當代經濟學界第一人,那才是恰當的評語。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12-07

  • 中國時報
  • 【劉昌德】
  •  

         如果「真相」才是新聞媒體追求的最高原則,為什麼查證翔實、刻畫細節的《蘋果日報》網站「動新聞」卻又招來閱聽人的撻伐?

     

         事實上,在《蘋果》進入台灣的這幾年,所帶起的這股「煽色腥」風潮,正是所謂「事實基本教義派」新聞學當道後造成的亂象。所謂事實基本教義派,便是認為凡是「事實」,記者就可以有聞必錄、就可以無所不入、就可以任何情境都「有圖有真相」。簡單說,如果我們以「真實」作為新聞學最高判準,就無法正確地理解動新聞所引發倫理問題、也沒辦法重新還原閱聽人想觀看的真正需求。

     

         「真實」充其量只是影像報導的必要條件之一,但絕不是充分條件。動新聞對閱聽人與社會造成傷害,並不在於色情、暴力、或可能的模仿,而在於其模擬與觀看的內容與角度,不但重現與二度傷害了當事人,也造成了我們這些觀眾的「真實痛苦」。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是錢學森先生過世,接著是李維史陀先生......

  • 2009-11-05
  • 中國時報
  • 【王嘉源/綜合巴黎四日外電報導】
  •  

         法國著名人類學家、廿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的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十月卅日在家中逝世,享壽百歲。李維史陀開創「結構人類學」(Structural Anthropology),重塑人類學研究領域,普遍被尊奉為現代人類學之父。

         李維史陀的家人及同僚三日表示,親友已在他位於巴黎東南方的勃艮第省村莊Lignerolles家中為他辦過喪禮,並長眠於當地。之所以延後發布他過世的消息,是為了避免媒體打擾。

         李維史陀以在一九五五年出版的《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一書而聲名鵲起,書中記述他在巴西亞馬遜盆地的閱歷和研究,是廿世紀影響力最大的著作之一。

         法界政界、思想界乃至一般民眾,咸對李維史陀過世表示悼念。法國總統薩科奇讚譽他是一名孜孜不倦的人文主義者、偉大的學者,不斷追求新知,把法國在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名聲提升至最高水準。

         李維史陀出版的其他文學及人類學經典著作還包括《結構人類學》(一九五八年)、《野性的思維》(The Savage Mind,一九六三年)以及《神話學:生食與熟食》(The Raw and The Cooked,一九六四年)等。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婦女新知、女書店,讓台灣更美好......感謝她

    她鄉女紀─鄭至慧紀念部落格

     

    2009-10-30  中國時報  【鄭美里/文】

          我相信至慧就像她為《誠品閱讀》「飛行」專輯所寫的:「終於能夠脫離地表了。」她是輕盈的,她正在「閱讀飛行並且飛起來讀。」只不過這次閱讀的是生命的大題目,而她也用秘密的方式飛起來跟我微笑告別了。

         那個最後的星期天,學妹騎摩托車載我趕往女書店上寫作課,途中,不知怎的,至慧的臉清晰地浮現眼前、從高處對著我笑,那笑容很燦爛、很甜蜜,她的臉色豐潤,白裡透紅全無病容,也沒有白髮。更奇怪的是,明明身在風馳電掣的車流噪音當中,我的口舌頰顎間卻不斷湧出一股熟悉的味道,那是我向至慧分租小房間、兼做食客那幾年,經常得她餵養的家常菜的氣味。

         後來報上寫至慧是婦運的「俠女」,也有姊妹形容她是「現代女巫」。若說至慧是俠女,那麼我何其有幸,不只跟她一起行走江湖,見識其獨門功夫,還得以親炙俠女柔情的一面,參與了她的家庭生活,跟她交換彼此的私密心情;若說至慧是女巫,我又是哪裡來的福氣,有機會一再品嚐這女巫親手調製的七味湯,而在家中廚房、餐桌,罔顧公筷母匙的禮節,想必也嘗了不少她的口水。就像原住民部落聚會共飲,船形飲器一一傳遞,一人啜一口,藉著沾飲智者的口水,相信也能傳承到秘密的智慧和能力,可惜只怕我口水吃了不少,至慧的聰慧和學養卻沒能習得半分。

         女性主義運動裡講「個人的即政治的」,我和至慧也有我們「個人即政治的」方式,從編輯室到路邊攤,從遊行抗議到桌邊對酌,從早晨開工的第一杯茶到沒完沒了的閒談(另一種腦力激盪!)……。這樣的情緣對我來講是獨一無二的,對至慧則未必,在她身邊,二三十年以上的老同學、老同事真不少,有些還一起幫做美編、寫手,有些則與工作無涉,純粹吃飯喝酒相聚關懷,至慧的念舊、重情是我見過的第一人!我不知這是她身為女性主義者的身體力行,還是她屬於「老派文人」的作風使然,她從不吝嗇開放家中廚房,往往一邊聊著談著,不一會兒菜已上桌,而她家客廳更大方提供給大家開會之用,可說是婦運集結、發想的重要據點。

         ●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09-10-26
  • 中國時報
  • 【朱敬一】
  •      今年十月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之際,不少新聞記者遍訪學者,卻沒有一個人曾經聽過其中一位得獎的政治學者歐思莊(E.Ostrom)。在該獎公布之前,坦白說我也沒聽過歐思莊其人。但是我的求學態度很簡單:不了解的事情就想辦法去了解。經過周末苦讀,也算是有些知識增長之效。

         得獎二人 研究治理問題

         歐思莊與威廉遜(O. Williamson)共同獲獎,瑞典皇家學會說都與「治理」(governance)的理論有關,但其源頭都要追溯至寇斯(R. Coase)。七十年前,寇斯提出一個看起來很蠢的問題:經濟社會為什麼會有廠商?直觀而言,既然「市場」被經濟學家描述得這麼有效率,為什麼某些公司要自己製造原件,而不去市場上找人代工或購買現成原件?寇斯當年認為,此中取擇一定與交易成本有關。廠商之所以會出現,其關鍵就在於內/外交易成本之取捨。

         寇斯雖然率先提出以交易成本解釋廠商形成的理論,但是當時相關經濟知識發展還不成熟,所以寇斯很難把故事講得清晰完整,而其中最為模糊的觀念,就是公司內部的治理成本。

         寇斯理論 終於講得清楚

         威廉遜教授指出,某廠商生產一項產品,可以選擇由自己生產裝配每一個環節的零件,也可以選擇將部分這些工作外包出去。外包就是訴諸市場交易;此時業主得面臨討價還價、訂定契約、不滿退貨等交易成本。如果業主要自行生產,則業主就得負責監工、獎懲、抽驗、安排生產流程,這些都涉及廠商內部的治理成本。業主在權衡取捨各種工作的外包交易成本與內製治理成本孰大孰小之後,決定該工作是要外包抑或留在廠商內完成。這樣的分析一方面決定了各項工作是否外包,也同時決定了廠商的規模大小(外包比例高,廠商規模自然小)。

         因此,威廉遜透過對治理成本(governance cost)的精細描述,將寇斯原本講不清楚的故事說請楚了。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中國時報 2009-10-13
  • 【楊明暐/綜合斯德哥爾摩十二日外電報導】
  •  

         美國學者艾琳娜.歐斯壯(Elinor Ostrom)和奧利佛.威廉森(Oliver Williamson)因對於經濟治理,亦即權力在企業和經濟體系中運作的方式,做出精闢分析,獲得二○○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歐斯壯是經濟學獎自一九六八年設立以來,第一位獲獎的女性。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兩人得獎時,讚揚歐斯壯對經濟治理所做的分析,說她的研究展現了使用共有財的團體如何成功管理這些資產。威廉森則發展出一套理論,可讓企業公司充任解決衝突的架構。

         歐斯壯 首位女性獲殊榮

         皇家科學院說,歐斯壯對於「共有財皆管理不善,應受到中央當局控管或將其私有化」這一傳統觀念提出挑戰。她對使用者管理的魚類資源、牧場、森林、湖泊和地下水盆地進行大量研究,並據此得出結論,即結果往往比標準理論預測的要好。

         至於威廉森,皇家科學院說他主張市場以及類似公司這種分級組織,是不同的治理架構,兩者解決利益衝突的方法也不同。企業和經濟體系內的治理問題,已成為世界經濟危機的核心議題。例如企業董事會未能管轄過高的酬庸,或避免發放紅利獎勵過度的冒險行徑,便屬於企業治理的問題。

         經濟治理 推進研究主流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大經濟系賴建誠教授的好文。懂一點經濟學,看到的就會不一樣。

    在日劇裡,同樣談到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還有最近正在日本播出的《官僚們的夏天》(官僚たちの夏),該劇是改編自經濟小說家城山三郎的同名原著。《官僚們的夏天》所處的年代恰好是篤姬的百年之後,約是1955年起的那幾年。那時,日本輸美的產品量多且便宜,美國施壓日本檢少出口,通產省的官僚們分成「國內派」和「國際派」,拼命爭論著該保護還是該自由開放,以及國家與產業的前途。也是一齣好戲。

    篤姬經濟學

  • 2009-09-06
  • 中國時報
  • 賴建誠
  •      日本的NHK電視台在2008年初,推出轟動的連續劇《篤姬》,製作費據說超過30億日元。這50集的收視率,最低的是第1集〈天命之子〉(20.3%),最高的是第48集〈無血開城〉(29.2%)。2009年在台灣開播後也引起一陣熱潮,播完一輪後立刻重播,我每星期有五天守著電視不敢遺漏。這部歷史劇拍得實在好,演員陣容龐大堅強,聽說酬勞並不高,主要的資金投在服裝(真是漂亮高貴的和服)、建築、器物這類的歷史考證上。

         從中日文的維基百科內,可以看到詳細的演員名單與角色說明,也能看到例如「花道指導」、「扇子製作指導」、「香道指導」、「薩摩語指導」,這類的專業技術人員。老牌演員如松坂慶子(飾女侍從幾島)、高橋英樹(飾薩摩藩主),年輕新秀如宮崎葵(飾篤姬)的表現,也都可圈可點。我覺得NHK的《篤姬》,和英國BBC播映的《都鐸王朝》(The Tudors,3季共28集)一樣精采。

         ●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09-07-16
    • 中國時報
    • 【黃武雄】

         近日十二年國教大遊行,如能引發公共論述,集思廣益討論如何實施,便是一大成就。報載我提菁英學校私營化之議,因未詳敘緣由,會顯得突兀而且冒進。二○○三年我寫〈教改怎麼辦?〉的長文中,其實已明列此議。今將該議的脈絡,再做說明。

         十二年國教重要目的之一,在於釋放學生心智,使國中教育正常化。其方案須堅持「一(學)區一校」。大學區無法紓解升學壓力。但目前公私立高中職,分布不均且素質不一,相關問題雖錯綜複雜,仍須大刀闊斧,逐步解決。我先丟出最素樸、卻最激進的想法,請方家審慎斟酌,進一步擬出可行方案。

         既為十二年國教,各學區應有一個一般水準的公立高中。教育部推動高中優質化的努力,深值肯定。這些公立高中日後都應開設技職課程,供學生選修,增進學生實用生活的能力,並促發手腦並用。現有高職若轉型為高中,其原有技職師資,可至各高中開設技職課程。

         至於私立高中職,則依其意願,或由政府收購、或公辦民營、或公私合營。當然也可維持原來純粹私營,自外於國教系統,完全自由化,政府不得限制其學費上限,亦不涉入其招生,鼓勵它發展本身特色。同時進入純粹私立的高中職學生,政府應發放教育券,數額相當於花在公立學校學生之平均費用。

         實施十二年國教,不能不考慮少數菁英高中的存續。我雖反對菁英主義,但對菁英學校的價值則持肯定,因為這正是多元社會的現象。尤其台灣這幾所菁英學校擁有優良的歷史傳統,不能輕言廢置。但十二年國教要提供給國民的,是學區內的平民學校,若依目前方式保留這幾所菁英學校,改為學區高中,那麼這些學校將繼續維持明星學校的地位,吸引優秀學生越區就讀,結果無助於紓解升學壓力。

         為解決這個矛盾,須回歸公私立學校不同的定位:公立學校提供國民充分的就讀機會,私立學校則發展特色,甚至可以專門培育菁英人才。在實施十二年國教之前,可考慮將目前這幾所菁英學校私營化,鼓勵其校友會出面,組織基金會優先接辦,向政府以便宜價格租用校地。菁英學校私營後,學費不受政府管制,致力於發展學校特色,亦可著力於培育特殊資優人才。我們不能排除它發展成菁英的貴族學校,但政府可設置高額獎學金,供特殊資優但家境不寬裕的學生就讀。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武雄教授的一篇好文

    • 2009-07-12
    • 中國時報
    • 【黃武雄】

         為什麼連紓解升學壓力這樣明白不過的事,都無法在台灣社會的主流菁英中形成共識?推動十二年國教、廣設高中大學,這些釋放學生心智的訴求,十多年來不是一波三折,窒礙難行,便是一實行就半調子。

         原因無他。我們社會的主流菁英,從心底就不相信紓解升學壓力是件好事。反過來,他們相信的是:要有升學壓力,人才會讀書,社會國家才會有競爭力。這是問題的關鍵。

         教育的本質是複製:這一代人設法把他們的思想、願望、價值與經驗複製在孩子的大腦皮質上。如果複製完全成功,結果必然一代不如一代,因為時代在變,以不變無法因應萬變。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降低複製的成功率,讓下一代超越這一代。於是教改便須面對最尷尬的處境,亦即:這一代人,尤其主流菁英,必須先有自覺,願意調整自己習慣的思考模式及價值,因為他們掌握教育的支配權。偏偏這件事最難。

         想想一位主流菁英,如果他早年的經驗是:在外在壓力的催逼下,通過一關關的考試篩選,才躍居今日社會菁英的位置,他如何相信:追求知識的熱情,才是學習的主要動力?縱使他曾靠知識熱情,開啟了自己的世界,但如果他自以為高人一等,認為自己不用逼,別人則要逼,那麼他也會反對紓解升學壓力的訴求。

         事實上,對天地萬物好奇,是每一個人類幼兒天生的稟賦。反而是長大了,人才變得只重實用與名利,不再好奇。小孩一進入學校,我們便用一套難懂的、規範性的抽象語言,以及一連串排比競爭的外在壓力,直接施加在他們的身上,澆熄了他們內心對世界好奇的動力。於是人被迫失去了對知識的熱情,學習變成被動,只靠名利的外在壓力,才能驅策人學習。他們長大了,把這樣經驗內化,也跟著相信:只有外在壓力,人才會讀書,才有學習。於是知識倦怠,變成了這個社會的普遍特徵。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 劉孟奇 的一些好文

    職場新鮮人,不會寫報告?看看吧

    作文vs.報告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08/197?page=show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一)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08/197?page=show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二)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08/229?page=show&device=desktop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三)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08/4090

    讀古文, 學專業報告格式(之四)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08/4062?page=2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廳裡的美麗文學
    陳文芬  (20081018)

        

     

         美國自己的文學當然是很強的,只是沒有一個出版社翻譯勒.克萊喬的譯本。讓我們這樣說吧,世界文學的重心不在美國、不在歐洲,而是在那些人家裡的客廳,不要笑美國人的客廳。我們自己也還沒有這樣的客廳!

         小出版社鍾情文學書

         瑞典學院宣佈法國的作家勒.克萊喬得到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以後,有兩件事情叫我很感動。當晚瑞典台的新聞畫面先是到了巴黎訪問克萊喬,他溫良的慢慢的說著好聽的法語吸引著全世界的麥克風──接著是瑞典的攝影機全擠到一家非常小的Grate出版社,那是一般家庭的客廳,一對夫妻養了兩個兒子兩人做所有出版社該做的事,只出版很少的他們喜歡的文學書,所有勒.克萊喬的瑞典語版的書這幾十年來都由兩、三家這樣的小出版社出書。女主人叫Elisabeth Grate她開了香檳酒慶功另一手忙著接道賀的電話,客廳很窄記者們必須排隊來拍。這時候我的丈夫指著電視跟我說,他的「道德經」譯文(瑞典語)的出版社也像這樣的出版社兄弟兩人,只出版卡夫卡與哲學人文書。他們一輩子都不會賺到錢,瑞典的書價太貴製作成本很高,書送到波蘭、匈牙利或比利時去印節省昂貴的印費。Elisabeth說,也許克萊喬的書會賣到兩萬本能賺到一點錢誰知道呢?重要的是我們很高興做自己喜歡的事。

         處處體貼給文學方便

         另一件事是瑞典大報「DN每日新聞」有一名編輯立即貼出的BLOG說勒.克萊喬是所有文化編輯去年猜測的頭一名,大有一種粉絲團對著偶像怦然心動、喜不自勝的高興。事前法新社曾引用「DN」一位文化版女主編與瑞典電台「SR」書評員的意見,言之鑿鑿說今年就是克萊喬要得獎了。那時我想當然爾以為一個法國通訊社就會猜法國作家,如同日本媒體猜村上春樹、韓國報紙論及詩人高銀一定會得獎是相同的心情。這天晚上我看到Grate出版家的客廳我就忽然明白了,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學者看克魯曼 國貿理論開創者 預言亞洲金融風暴

    • 2008-10-14
    • 中國時報
    • 【林上祚/台北報導】

         經濟學家克魯曼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最早預測到亞洲金融風暴的發生,在媒體上又以敢言著稱,不過中經院院長朱敬一認為,克魯曼是國貿理論與空間經濟的開創者,對於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研究有很大啟發。

         朱敬一表示,今年五十五歲的克魯曼,其實早在一九九○年,就贏得俗稱小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拉克獎,克魯曼是全球第一個將區位經濟、國際貿易理論與規模報酬遞增三項理論融合在一起的經濟學者,在國貿理論與空間經濟都是開創者。

         朱敬一表示,知識經濟因為具備共享性質,因此有規模報酬遞增現象,勞力與資本密集的國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就會遇到瓶頸,但是像美國微軟所帶動的個人電腦展業,只會與時漸進不斷茁壯,國際貿易理論如果考慮到知識經濟引發的規模報酬遞增效應,根本預測不到所謂的均衡現象。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一九九四年墨西哥發生金融風暴,克魯曼最早推斷,亞洲國家可能發生類似金融風暴,克魯曼認為,亞洲經濟型態基本上是仿造歐美發展模式,資本廣度很高,但透過技術改革升級的資本深度不足,導致研發能力不足,長期發展會遇到瓶頸。

         殷乃平說,亞洲當時每個國家同時發展鋼鐵、造船與汽車等工業,導致傳統產業出現供過於求,是金融風暴發生的主因。

    EcoTr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